如何将国粹发扬光大?
如何将国粹发扬光大?
-
首先谢邀。 京剧自形成以来即处于中国社会转型中,京剧源于昆曲士大夫理念,源于徽商功利观念,源于市民阶层娱乐习俗,源于农民草根文化意识,复经宫廷艺术整合,对京戏结构産生影响。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与生产力迅猛发展与提高,戏曲在继承传统文化,同时更要与时结合,发展创新肩负责任,而戏曲发展也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期望和戏曲发展的必然。 京剧的出现快二百年了,在2O年代曾历径改良,也是京剧形成后弟一次“移步"它使京艺术夲体发生异化。 其改良大体分两类,一是表现清末民初社会现实生活,甚至直接把时事新闻搬上舞台如“秋谨","宋教仁"等剧中人物都是穿流行服装,故名时装京剧。二是演外国故事,如"黑奴吁天录"等剧中外国人自然穿洋人服装,被称为洋装京剧。由于京剧的改良也涌现出,刘艺舟,夏月润等京剧艺术家,其演出剧目具有爱国思想和民主意识,影响全国。 当时梅兰芳先生认为,京剧传统的古典艺术为现代新戏表演所用,接近百姓日常生活形态,把京剧換成时装新戏,不讲程式,不受限制还可以加入话剧讲演。 在文革中几个样板戏的创作,可以说是京剧发展的里程碑,其戏曲音乐的创作是突破性进展,举世瞩目,作品严格讲不属传统范畴,但是其表现了时代的要求,人民的期望,是发展的必然,当今戏曲的发展要走进院校,课堂,进入社区,今后还要走出国外向世界各国加强艺术交流,加强京剧艺术的影响力,为戏曲表演开辟新天地。 先聊到这。谢谢。 11,16
2018-11-16 05:10:47 -
首先谢邀。 京剧自形成以来即处于中国社会转型中,京剧源于昆曲士大夫理念,源于徽商功利观念,源于市民阶层娱乐习俗,源于农民草根文化意识,复经宫廷艺术整合,对京戏结构産生影响。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与生产力迅猛发展与提高,戏曲在继承传统文化,同时更要与时结合,发展创新肩负责任,而戏曲发展也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期望和戏曲发展的必然。 京剧的出现快二百年了,在2O年代曾历径改良,也是京剧形成后弟一次“移步\"它使京艺术夲体发生异化。 其改良大体分两类,一是表现清末民初社会现实生活,甚至直接把时事新闻搬上舞台如“秋谨\",\"宋教仁\"等剧中人物都是穿流行服装,故名时装京剧。二是演外国故事,如\"黑奴吁天录\"等剧中外国人自然穿洋人服装,被称为洋装京剧。由于京剧的改良也涌现出,刘艺舟,夏月润等京剧艺术家,其演出剧目具有爱国思想和民主意识,影响全国。 当时梅兰芳先生认为,京剧传统的古典艺术为现代新戏表演所用,接近百姓日常生活形态,把京剧換成时装新戏,不讲程式,不受限制还可以加入话剧讲演。 在文革中几个样板戏的创作,可以说是京剧发展的里程碑,其戏曲音乐的创作是突破性进展,举世瞩目,作品严格讲不属传统范畴,但是其表现了时代的要求,人民的期望,是发展的必然,当今戏曲的发展要走进院校,课堂,进入社区,今后还要走出国外向世界各国加强艺术交流,加强京剧艺术的影响力,为戏曲表演开辟新天地。 先聊到这。谢谢。 11,16
2018-11-16 05:10:47 -
从孩子抓起,从小就扎扎实实地学习基本功,打好基础,老艺人要起到传帮带的作用。
国家要大量投资保护国粹,没有足够的资金做后盾,国粹很难发扬光大。
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后继无人,保护并发扬它们已刻不容缓,希望有关部门高度重视。
2018-11-14 15:57:16 -
国粹的发扬必须从小培养,在儿童中学习,让成人培训继承,加大普及,增加收入,才能让学习者得到应有的经济效益!而增加学习者的兴趣和动力!
2018-11-14 23:27:34 -
国粹之所以被称之为国粹,它可是文化艺术形式中最具魅力最具内涵的一种文化载体。
它之所以能够传承千年,经久不衰,历经时间的风雨沧桑,依然能够屹立在东方和世界的舞台,可见它的价值,艺术性观赏性,和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千百年来,它一直扎根于人们的心中,经过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精心的培育,做到了去其糟粕,汲取精华。
国萃展示给我们的,无论是内容还是形态,一经展示,都会对我们心灵和思想,给予一次最好的洗涤,让我们对艺术和文化有一个更深的认知,让每个人的境界都有很高多的提升。
所以每个人都有义务保护它,传承它。只有我们普罗大众对国粹有一个更深的认知,我们才能够永远的,把国粹保留在我们这片净土乐国。
2018-11-14 19:59:17 -
从娃娃抓起,灌输传统文化,培养传统文化的素养。
2018-11-14 14:21:59 -
年轻的父母多让孩子正视我们的传统文化,一代一代去传承,终会发扬光大
2018-11-14 16:52:51 -
要国家民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出政策..拨款..再由你当地政府支持....媒体宣传!国家重视!你就可以顺理成章的发扬光大了...简单点说。能要上钱!
2018-11-14 14:11:20 -
保护、宣传、传承、热爱
所谓传承:传,对“传”要保护,对传承者、传承人、传承机构的重度保护,保证他们有充足的时间、资源、精力、资金,专心做技术手艺的传承,有专门的国粹基金以鼓励;
再就是宣传:对社会大众的宣传,加大传统国粹保护的宣传力度,宣传国粹之美;多多建立国粹博物馆,戏曲博物馆、茶文化博物馆、武术博物馆、中医博物馆、书法画作博物馆、古琴博物馆等等;让国民除了海纳百川的吸收外来文化以外,不忘自己的民族精髓。
“承”:传承应该是整个民族的传承,要我们这一代“托起”,家里要从长辈到晚辈;学校从老师到学生;企业从领导到职员;大家都有传承的意识,才会积极主动地去传承;
近些年来,国风热、国学热悄然兴起,民间有很多自发的小群体,比如汉服同袍会、古琴交流会、茶文化爱好群等等;这类人群是真正的喜爱,应给与足够的支持。
对于传统文化我们要秉持一个态度——尊重先于了解,尊重我们的文化瑰宝才是重点。
2018-11-14 17:35:41 -
象郭德刚一样,商演卖票应该是一条可借鉴的路子
2018-11-14 18:35:29 -
中国国粹怎么才能够发扬光大,主要是政府,政府拿出一部分资金。投入加大了,老艺术家没有后顾之忧。
2018-11-14 14: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