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做一些事刚开始还行,可后来越做越做不好呢?

新农商网 全部 1012

为什么做一些事刚开始还行,可后来越做越做不好呢?

回复

共2条回复 我来回复
  • 幸运露珠vjR
    幸运露珠vjR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抛除游戏而言,关于做事情,一方面而言,你当初的决定太过草率,没有仔细思考过完成这一件事你是否能够坚持下去,在这过程中你将会遇到什么困难,遇到困难之后,你是否还能有恒心坚持下去。另一方面,就是你把你做成一件事,将会给你带来的利益期望过大,导致以后做事总是不愿意坚持下去。

    其实长远来讲,这样对于你来说是十分不利的,半途而废的人永远都不会知道未来将会等待你的是什么!

    2018-05-25 13:24:45 0条评论
  • 绮灬潇湘
    绮灬潇湘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坚持就是胜利”这句话不是凭空得出来的,的确是因为,“后劲”对很多人来说真的是个奢侈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三分钟热度”这一类的家长口头禅不陌生吧,还真别委屈,很多人还真就是这个样子的。那到底是为什么呢?以下便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分析。

    自我调控能量损耗

    人们在督促自己做某事或是控制自己不做某事的过程中,都需要消耗自我调控能量。这种能量是非常有限的,虽然也存在个体差异,但大致都是有一个限度,当你控制自己坚持做某件事情的时候,自控能量的消耗就可能渐渐越过这个限度,从而导致随后的自我调控效率降低甚至是失效,一旦自我调控努力失效,可能就坚持不下去,或是越做越差。

    反馈的非即时性

    根据行为主义的研究结果来看,兴趣、乐趣、奖赏,是激励我们坚持做某件事情的最好动力。既然你坚持做某事了,那就说明这件事对你有足够的吸引力。有些事情的吸引力在于其带来的后果具有激励性,但这种好的结果或影响可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看出来、体会到。例如考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能感受到的只是日复一日的复习,至于能不能考上、考上之后的喜悦感如何,对当前而言是非常模糊的,个体并不能即时地体验到当前的坚持和努力所能带来的正性反馈,甚至还面临一些痛苦,这就对坚持到底造成很大的阻碍。

    延迟满足的能力不够

    三岁看到老。心理学家的追踪实验表明,两三岁时候能够控制住自己不去吃眼前的一颗糖,从而随后可以获得两颗糖的儿童,长大后的成就往往都比较高;而那些做不到延迟满足,只顾着享受眼前快乐的儿童,以后的成就往往低于前者。所以了,我们中会有很多人,从小到大可能都做不到延迟满足,不能忍受眼前的痛苦以获得以后的更大成功,眼前有了手机,便只顾着玩游戏上网;眼前有了零食,便顾不上还要减肥塑形。延迟满足的品质,是慢慢练出来的,是一件事又一件事帮你渐渐磨砺出来的。生活中的小事都坚持不好,遇到大的事情的时候,自我控制的能力就容易跟不上了。

    自我认知不够明确

    关于这一点,其实就是人贵有自知之明,做一件事之前,先搞清楚自己是不是这块料,是不是真的愿意坚持去做这件事情。有许多事情,有些人不知道自己有没有那个能力去干、有没有足够的毅力去干,就盲目跟风、随大流地开始了,结果也往往成了精英们的分母。凡是成功者,除了其中一些偶然分子之外,莫不是有着明确的目标设定、清晰的自我认知以及高效的行动路径的。就像开车一样,必须对自己的手和脚、汽车的各个操作部件有着清晰的把握,同时还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随时变通地改变行动策略,甚至对行动目标进行战略性调整。如果只是盲目地瞎开一气,等待你的只能是熄火或者撞树。


    无疑,看到别人成功,我们是羡慕的。接下来要做的,不是羡慕嫉妒恨,不是不闻不问埋头苦干,而是对羡慕的对象进行深度挖掘,看看人家成功在哪,有哪些是他能做到但你做不到的。人不狠、站不稳,以人为鉴,下狠心改造自己,才是成功之道。这年头,坚持不再和胜利划等号了,科学有效的坚持才是胜利。当然,不愿坚持,那就只能继续给别人当观众了。

    2018-05-11 11:47:18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