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吃饭好”是一种什么样的吃文化?
“回家吃饭好”是一种什么样的吃文化?
-
把吃上升为文化,应该是形形色色,各种各样,但回家吃饭,是最原始也是最根本的吃法,家是落脚地,也是幸福的港湾,在这里吃的踏实,无需各种清规戒律,所以是幸福的。
2019-05-25 17:16:55 -
谢邀简答:回家是爱。
2019-05-25 19:57:48 -
谢邀!回家吃饭是一种什么样的吃文化?
有许多公职人员由于工作的关系,很少回家吃饭。有的因为加班加点,有的因为外边应酬多。机关事业单位早饭中午饭都由单位负责。多数人回家之后都不起火了,吃点儿水果儿代表晚餐了。中青年把父母家就当做食堂了。吃完饭之后回到了自己家。回家吃饭有什么好处呢?一是全家做点儿可口的饭菜。体现出家庭和谐幸福的氛围。享受一种天伦之乐的美。二是在吃饭当中可以直接沟通自己的工作学习情况。以及碰到的社会上所见所闻和传说。为家庭的饭菜格外的增添的大餐和调料。三是回家吃饭。可以增加主人公的向心力,凝聚力,亲和力。让男女主人总想着买点儿菜呀,买点儿水果儿。买点家里日常用品。因为家是幸福的港湾。是创造财富工作学习的出发点。总之,回家吃团圆饭。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健康快乐的心理疗法,要工作学习一天的不高兴,在家当中给它消除掉。要愉快喜事儿,让家人分享快乐。让家人都共同呵护这个幸福快乐的驿站。
2019-05-25 14:58:13 -
谢邀。我想用刚刚写出的这篇文章来回答这个问题:
《妈妈的粽子》
又逢端午节,使我不由得又想起了妈妈的粽子。
从什么时候开始吃妈妈亲手包的粽子,我也不记得了。只记得每年在端午节前十几天,妈妈就开始张罗起来,早早的买好粽叶、糯米、大黄米、红枣和大云豆等。节前两天就开始动手包粽子,只见她熟练的把用水泡好的糯米、红枣和大云豆包进粽叶里,每个包好的粽子都四角分明,每个角都是尖尖的。妈妈包粽子从不用线绳去捆绑,而是用绿色的马莲,而且要扎出一个蝴蝶结来,每个粽子都象一枚漂亮的工艺品。每当粽子煮到开锅冒气时,滿屋都弥漫着粽子特有的清香味。这时,妈妈的脸上会荡洋着滿意的微笑,一切疲劳似乎都烟消云散了。
爸妈一共生养了六个孩子,五男一女。年轻时的我们,个个都是大肚蝈蝈,加上左邻右舍和妈妈的好友都喜欢吃她包的粽子,因此,每年的端午节都成了妈妈最辛苦的日子。看到妈妈坐得久了,一会伸手拍拍腰,一会前后摆摆头,我们也试图帮她一下,但没想到包粽子不象包饺子那么容易,无论怎么包也达不到妈妈包得那么美观,四角包成了三角。这时,妈妈总是说:好了,好了,都去玩你们的吧。
到了吃粽子的时候,脖子上挂着香包的我们,吃着妈妈包的棕子,嘴里有种糯糯的感觉,心里美滋滋的。这时妈妈的脸上也绽出了笑容。
记得有一次,我们正高兴的吃着粽子,妈妈似乎想起了什么,那一次,妈妈给我们讲了她的一次亲身经历:那时,爸爸还未因工作原因搬迁到哈尔滨。全家还住在辽东半岛的一个村子里,属大连管辖。也是端午节这天,妈妈和村里的一位老大姐去城里买东西,在快到城里不远的一片小丛林旁,妈妈无意间发现了一个黑布袋,她捡起那个布袋一看,知道是当时农村年岺大的男人习惯使用的黑布宽腰带,一般是用它把钱或贵重的东西卷裹在里面扎在腰上,出门方便又安全。妈妈打开那个黑布腰带发现,里面除了有一个粽子外,还有十四元二角钱,这在当时不是一个小数目了。妈妈跟老大姐说:“谁家丢了钱,一定急死了,我们在这等着吧。"老大姐不太情愿的和妈妈不知等了多长时间。只见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气喘吁吁的跑了过来,看着妈妈手里的黑布腰带,语无伦次的说:“闺女,那……那腰带是我的呀。"当老人从妈妈手里接过黑布腰带,竟然老泪纵横。原来,这天老人是陪着老伴去城里看病时,因内急,在这里解了手后不小心把黑布腰带丢在了这里,他千恩万謝说妈妈是他们家的大恩人。妈妈让他快去陪老伴看病,临走时,妈妈还把进城作为午餐的两个粽子硬塞给了老人。听了妈妈讲的这段经历,我们都深深的被感动了,每年端午吃粽子时都会想起这段故事。
妈妈在一年年变老,我们也都各自有了自已的小家庭,后来也都有了儿女。妈妈每年给我们包粽子却从未间断过。这时,大家都有了各自的工作和学业,再聚在一起吃粽子已不现实了,妈妈都是提前包好粽子,用电话通知我们一家家去取,每次去取粽子都感觉眼眶热热的。前几年,我和弟弟妹妹反复劝妈妈再不要包粽子了。连劝了两年无效果,直到第三年妈妈的体力大不如前才停止了包粽子。从此,我们就开始在超市买粽子,买好后首先送给妈妈品尝。买来的粽子都是用线绳笨拙的绕来绕去,也没了明显的棱角,和妈妈的蝴蝶结粽子根本没法比,更重要的是再也吃不出妈妈的味道了。
三年前,八十七岁的妈妈因病住进了医院,被查出患有轻微脑梗,思维和语言虽未受影响,但对行动却影响很大,不得不用轮椅车帮助行动。住院后的第二年,又是端午节的前几天,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为了让妈妈有个好心情,我和弟弟妹妹趋车来到西安一个远郊的自然风景区,我们从后备箱里卸下妈妈的轮椅车,推着她走在林间小道上,妈妈喜悦的东看看,西望望。走着走着,妈妈好象闻到了什么,说:“你们看,那是什么?"我们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前面不远处有一处野生的苇塘,塘边长滿了芦苇,宽大的叶子在微风中摆来摆去,我们上前摘下几片最宽大的叶子送到妈妈手里,她轻轻的放在鼻子旁闻了闻,只见她佈满皺纹的脸上双眼有些发红。看到这个情景,我们都知道妈妈在想什么。
我努力控制住自已情绪,背过身去,也闻了闻手中清香的苇叶,止不住流下了热泪,眼望着长长的林间小路,心里在默默的呼喊着:老天,你为什么不能让我们永远吃到妈妈的棕子!
(仅以此篇散文献给亲爱的妈妈)
2019-05-27 17:57:55 -
家和万事兴,家和国昌盛。
2019-05-25 13:58:15 -
家,是中国社会的基本单元、基本细胞。中国的社会,是由一个个的家组成的,而美国的社会是由一个个的人组成的。
人与人之间的关心的亲近,必须要有足够的相处时间,然后要有尽量多的交集,在共同的行为合作中增加了解和亲近,而回家吃饭,正是增加相处时间,增多交集的好方式。这交集,做饭是一种爱的付出,吃饭是一种爱的接受,如果是共同参与做饭,也是爱的交流和爱的回馈。比如一个人负责做饭,一个人负责洗碗之类,共同参与,就是很好的合作和产生交集的模式,每天这样,感情也就随着一点点沉淀了。
家里基本没有烟火,经常冷锅冷灶的家庭,要么就是靠双方的高情商勉强维持,要么就是要离婚了。
2019-05-26 09:26:33 -
1.那是对家的温馨的一种眷恋。
2.那是一种对生活同甘共苦的担当。
3.那是一种对家庭生活美好的向往。
4.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真情流露。
5.那更是一种除了孝心以外的亲情般的对爱的永恒。
2019-05-25 14:27:21 -
人是漂泊的船,家是幸福的港湾。
小时侯,童年的记忆里,或是读书放学归来的路上,或是村里溪边打闹嬉戏结束时,第一感觉就是人累了,肚子饿了,要马上回家找妈妈,要吃饭了。妈妈总是心疼地,慌忙地找出家里仅有瓜果或其它能充饥的副食品,送到手上充饥,再等到饭熟菜香时,饱餐一顿,满意开怀了。
至今难忘,母亲做的柴火饭,锅巴香。
土猪土鸡,炒焖清炖农家菜,自然汤。
亲情难忘,生我养我土坯屋,老爹娘。
眷恋故土,贫穷富贵叶归根,是家乡。
2019-05-25 15:06:34 -
如今生活条件好,人讲究吃,营养搭配,更充分吸收微量元量,身体更健康,寿命延长,吃当然是一种文化,国外喝红酒用玻璃杯不断摇晃,浪漫,休闲。俄罗斯超市各种肉类,奶制品及鸡蛋,造就俄罗斯男人体健,吃也是一种情怀,温心而爽快,从小母亲在外经商回家第一件事是做回锅肉,当时是士猪肉只加点l红灯笼海椒,色,香味俱全,那个年代一个月能吃一次就叫幸福生活,一晃二十几年,母亲在身边做不同的菜,因朋友及应酬很少吃母亲做的菜,母亲做的蒸蛋,炒鸡蛋及荷包蛋是世间一绝,母亲年已老,也慢慢不会做了,我也变成中年了,有时间学会为母亲做几个菜,回锅肉,蒸蛋是我终身至爱,母亲老了也应为母亲做菜,尽点孝,吃也是一种爱的传承,愿天下母亲幸福,健康安度晚年。
2019-05-25 19:04:43 -
家 一个字代表所有
2019-05-25 20:07:55 -
回家吃饭吃的是一个氛围
2019-05-25 21:00:47 -
回家吃饭是一种情怀。
2019-05-25 16:26:08 -
家代表的是什么,是负出,同时也是最温暖温馨停靠点。
2019-05-25 14:3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