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错了,坚持每次给孩子以讲道理的方式进行教育并适当妥协,这样好不好?

新农商网 全部 1018

孩子犯错了,坚持每次给孩子以讲道理的方式进行教育并适当妥协,这样好不好?

回复

共14条回复 我来回复
  • 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
    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我是闾婧,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签约咨询师。


    我们知道,衡量一段关系如何,都在关键时刻,尤其是矛盾冲突的时刻,亲子关系也不例外。孩子犯错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刻,家长如何处理,将直接影响到亲子关系的质量。可能平时家长温和关爱孩子,但遇到孩子犯错就态度大转变,严厉的指责和粗暴的态度会直接伤害孩子对父母的信任,导致日后的许多问题。

    如何看待孩子的犯错

    当孩子犯错时,父母的反应一般取决于如何理解孩子的行为。比如2岁的孩子会喜欢扔东西,吃着饭可能就把勺子扔到地上了。了解儿童心理的父母会知道,这时孩子正处于手的敏感期,反复扔东西是一种探索行为,那么父母的反应就不会是生气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有了更灵活的处理。


    失败是成功之母,孩子要学习要成长,必定少不了犯错。当孩子试着打鸡蛋,却把蛋液弄翻在地板上,你会怎么做?有的父母会烦躁的支开孩子,有的会打骂孩子,有的父母理解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会和孩子一起清理好地板,然后一起学习打鸡蛋。所以犯错是一个重要的学习机会,他让孩子的能力越来越强,孩子在年幼时多多犯错,可以避免在成年后犯巨大的错误。孩子对犯错的态度取决于父母的处理。允许和理解孩子犯错非常重要。轰动一时的药家鑫撞人事件就是一个典型。从小,父母对药家鑫的犯错会给予严重的惩罚,致使成年后他开车撞人后产生巨大的恐惧感,不惜刺死被撞者来逃避责任。这是他犯下的巨大错误已无可挽回,父母也将悔恨终生。

    讲道理和妥协有用吗?

    一般对待孩子的犯错,许多父母喜欢摆事实,讲道理。对于年幼的孩子大脑还没有形成很好的理性认知,行为处事往往受情绪的控制和内在需求的影响,讲道理往往重复而又无效。对于大孩子来说,讲道理、说教的方式等同在说“你是错的,我是对的,你要听我的”难以体现尊重和平等,所以也很难有效果。而在一番道理之后的妥协,进而传递了一个矛盾的信息,我是对的,你是错的,但这时我可以听你的。久而久之,家长会发现,孩子会重复错误,因为犯错依然能达到目的,他不需要学习更好的方式。这样一再妥协,也会让家长压抑很多的情绪,造成亲子关系的隐患。这样做的家长,往往自己童年时比较缺爱,犯错时未被善待,自身需求也没有被很好的满足,所以渴望哪怕自我牺牲也要满足孩子,但同时又非常委屈,用讲道理的方式在传递着无形的责备。

    态度比做法更重要

    其实,父母的态度比犯错时具体怎么做更重要。因为做法可以复制,但态度更为真实。 “做不好没关系,我们来看看问题出在哪儿?”这句话家长用不同态度来说,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感觉。如果孩子的犯错让你的情绪会一下子陷入烦躁,那么即使说再正确的话,孩子一样会真实的感觉到你讨厌他犯错。情绪是非理性控制的,看见孩子犯错,你第一时间要处理的是自己的情绪,不要反应太快,给自己一个冷冻的时间,等理智恢复,你的意图才真正能传递给孩子。比较好的做法是,孩子犯错后,先处理他的情绪,然后一起来处理自然后果(把地板拖干净、扣除一部分零用钱来赔偿等)然后可以与孩子讨论这个事情让我们学习到什么?以后再发生,你会怎么做?这样的处理,不但让孩子勇于承担责任,同时还提升了他处理问题的能力。

    个人简介:

    闾婧,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签约咨询师。精神动力学取向,研习心理学多年,致力于婚恋情感,亲子关系,情绪管理,个人成长等心理咨询领域。期待在生命深处与你相遇。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欢迎关注我们的头条号,私信留下联系方式,向作者提问。

    2018-03-01 15:48:25 0条评论
  • 浩妈绘本阅读
    浩妈绘本阅读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谢谢邀请。孩子犯错了,讲道理可以,但总是妥协就不太好了,孩子都是很聪明的,会很快知道我们的教育方法,下次又会以同样的方式逼你就范,这样你和孩子很容易陷入僵局。孩子的成长需要一定的规则,孩子都会犯错,但不能总犯同样的错误。所以给孩子树立一些规矩,并给予一些小的惩罚让他知道做错事需要承担的后果,这样他才不会总在同样的事情上犯错,这也比讲道理效果好得多,孩子也能接受。


    2018-02-08 12:12:31 0条评论
  • 圆圆yyj
    圆圆yyj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我觉得这个问题还是要根据孩子的接受情况来看。

    人难免会犯错误,更何况是一个孩子。有的孩子天性温和,一不小心犯了错误,家长只要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孩子就能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下次肯定会更注意的,所以在这些孩子身上,家长用讲道理的方法是很适用的。

    而有些孩子天性顽劣,跟他讲道理无异于对牛弹琴,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完全没效果。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我跟小孩子打了十几年交道,有些孩子真的只能靠家长揍一顿才有用。

    如果孩子用讲道理的方法教育好,那就继续讲道理吧!毕竟讲道理对孩子好,对家长来说也省力很多。

    2018-02-06 20:22:07 0条评论
  • dianan77
    dianan77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孩子犯错了,家长怎么能妥协呢?普通犯错,给他时间反省自己,让他自己说错在哪里,比家长说教有效果~如果他打人了,必须也打他,让他知道打人是痛的。

    初犯,可以在他反省道歉后原谅他~再犯,必须加以惩罚~比如静坐、禁止娱乐、罚背古诗、罚抄写文字等~

    2018-02-06 20:19:16 0条评论
  • 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
    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我是闾婧,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签约咨询师。

    我们知道,衡量一段关系如何,都在关键时刻,尤其是矛盾冲突的时刻,亲子关系也不例外。孩子犯错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刻,家长如何处理,将直接影响到亲子关系的质量。可能平时家长温和关爱孩子,但遇到孩子犯错就态度大转变,严厉的指责和粗暴的态度会直接伤害孩子对父母的信任,导致日后的许多问题。

    如何看待孩子的犯错

    当孩子犯错时,父母的反应一般取决于如何理解孩子的行为。比如2岁的孩子会喜欢扔东西,吃着饭可能就把勺子扔到地上了。了解儿童心理的父母会知道,这时孩子正处于手的敏感期,反复扔东西是一种探索行为,那么父母的反应就不会是生气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有了更灵活的处理。

    失败是成功之母,孩子要学习要成长,必定少不了犯错。当孩子试着打鸡蛋,却把蛋液弄翻在地板上,你会怎么做?有的父母会烦躁的支开孩子,有的会打骂孩子,有的父母理解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会和孩子一起清理好地板,然后一起学习打鸡蛋。所以犯错是一个重要的学习机会,他让孩子的能力越来越强,孩子在年幼时多多犯错,可以避免在成年后犯巨大的错误。孩子对犯错的态度取决于父母的处理。允许和理解孩子犯错非常重要。轰动一时的药家鑫撞人事件就是一个典型。从小,父母对药家鑫的犯错会给予严重的惩罚,致使成年后他开车撞人后产生巨大的恐惧感,不惜刺死被撞者来逃避责任。这是他犯下的巨大错误已无可挽回,父母也将悔恨终生。

    讲道理和妥协有用吗?

    一般对待孩子的犯错,许多父母喜欢摆事实,讲道理。对于年幼的孩子大脑还没有形成很好的理性认知,行为处事往往受情绪的控制和内在需求的影响,讲道理往往重复而又无效。对于大孩子来说,讲道理、说教的方式等同在说“你是错的,我是对的,你要听我的”难以体现尊重和平等,所以也很难有效果。而在一番道理之后的妥协,进而传递了一个矛盾的信息,我是对的,你是错的,但这时我可以听你的。久而久之,家长会发现,孩子会重复错误,因为犯错依然能达到目的,他不需要学习更好的方式。这样一再妥协,也会让家长压抑很多的情绪,造成亲子关系的隐患。这样做的家长,往往自己童年时比较缺爱,犯错时未被善待,自身需求也没有被很好的满足,所以渴望哪怕自我牺牲也要满足孩子,但同时又非常委屈,用讲道理的方式在传递着无形的责备。

    态度比做法更重要

    其实,父母的态度比犯错时具体怎么做更重要。因为做法可以复制,但态度更为真实。 “做不好没关系,我们来看看问题出在哪儿?”这句话家长用不同态度来说,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感觉。如果孩子的犯错让你的情绪会一下子陷入烦躁,那么即使说再正确的话,孩子一样会真实的感觉到你讨厌他犯错。情绪是非理性控制的,看见孩子犯错,你第一时间要处理的是自己的情绪,不要反应太快,给自己一个冷冻的时间,等理智恢复,你的意图才真正能传递给孩子。比较好的做法是,孩子犯错后,先处理他的情绪,然后一起来处理自然后果(把地板拖干净、扣除一部分零用钱来赔偿等)然后可以与孩子讨论这个事情让我们学习到什么?以后再发生,你会怎么做?这样的处理,不但让孩子勇于承担责任,同时还提升了他处理问题的能力。

    个人简介:

    闾婧,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签约咨询师。精神动力学取向,研习心理学多年,致力于婚恋情感,亲子关系,情绪管理,个人成长等心理咨询领域。期待在生命深处与你相遇。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欢迎关注我们的头条号,私信留下联系方式,向作者提问。

    2018-03-01 15:48:25 0条评论
  • 我本将心向明月6592
    我本将心向明月6592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不好,对于错的认识是怎样的看待?因为孩子听见的是无休止的唠叨,心理是抗拒的,并且认为这是讨厌我不爱我的,只会关注错误的行为立马纠正不允许孩子出错,却没有疏导情绪,关心孩子背后真正的原因才能给出示范积极正能量的鼓励和信任,请允许孩子犯错试误的机会,体验人生他才能得到真正的生存技能

    2018-03-02 00:19:09 0条评论
  • 珊瑚说婚姻
    珊瑚说婚姻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不管承不承认,很多现代家庭的教育已经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过去,所谓不打不成才,往往很多子女的成长都是伴随着父母的责罚和羞辱,至于表扬,能没有就没有。犯错之后,事无巨细,先打一顿再说。

    这倒不是因为过去人有愚昧,更多情况下,大人忙于生计,无暇浪费口舌,而且孩子普遍胆小,不需要道理,只需要板子就很乖。

    而今,父母们逐渐开始认真学习为人父母之道来,不忍心再让自己的孩子承受自己小时候的伤害,特别强调原生家庭的阴影。

    所以,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散养式教育,不打不骂,心平气和讲道理,甚至低声下气做出让步和妥协。

    可是啊,不要忘了,矫枉过正可能会带来更大的危害。

    第一:过度和孩子讲道理会让他们认为:无论犯什么错误,自己都不会受到惩罚,大不了就呆呆地听父母唠叨一番,说不定根本左耳进都不进呢。

    第二:过去强调爱而失去规矩的家庭是软弱的,这样的父母可以说是不负责任的。很多名人家庭虽然明主,但父母不失权威,而不是一味的把父母的地位放低到尘埃里。

    第三:很多父母发现,讲道理对于小学生很有效果,但是孩子一旦进入青春期,对于父母的道理会非常反感。

    为什么,因为父母光顾着沉浸在自己的表演中,并不知道观众的心态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用去年的饭来炒今年的炒饭,当然是馊的。

    那么,到底如何讲道理才是比较有效果的呢?大家不妨参考以下几点:

    一:先要明白自家孩子的性格,制定出适合他们的讲道理方式,比如,男孩子,更多要讲的深入一些,女孩子,最好动之以情。

    二:父母要与时俱进,并且对自己教育方式作出适当调整,千万不能一个道理讲10年。

    三:有时候,孩子犯了特别大的问题,比如14岁女儿和男人开房,讲道理的同时必须要做出适当的肉体或者精神惩罚。并且父母不能做出任何妥协。

    综上所述,孩子的教育还是需要因材施教,别人家孩子不打不骂就成才,不代表咱家孩子也可以。想要教育好孩子,父母必须终身学习。

    2018-02-07 21:02:40 0条评论
  • 土豆妈妈育儿
    土豆妈妈育儿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如果孩子犯了错,坚持每次给孩子以讲道理的方式进行教育,并适当妥协,时间久了,那就形成了唠叨。试想一下,谁又会喜欢一个唠叨的父母。

    孩子犯错是他成长过程中的权利,也更是在不断地犯错中成长。父母给孩子讲道理,只是为了孩子能记住,这样做是不对的,但对于他自己犯的错,到底有怎样的后果,以后要如何改变,光是说教显然达不到效果,长此以往,更会让孩子又有一个错觉:犯错没什么大不了的,大不了被说教一番就没事了……如果这是你的初衷,那么你可以继续,如果不是,就要改变对孩子犯错这件事的处理方法。

    比如孩子吃饭打碎了碗,你给孩子讲道理:碗应该要怎么端,放桌子时要怎样放碗才不会打碎,再自己动手收拾碗筷然后外帮孩子重新装一碗。前面是说教、讲道理,后面是妥协。事情到这,孩子明白了,打碎了碗没关系,父母会帮我处理,我照样有饭吃。

    但是智慧父母会这样做: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你只是不小心而已,再用手指指碎碗,再指指扫帚,孩子懂了父母的意思,马上自己动手打扫干净,再重新吃饭。话语不多,效果很好,孩子不仅感觉到了父母对自己的尊重,更让孩子明白,事情错了应该怎样处理。

    成长过程中,我们无法预料孩子究竟会犯哪些错误,但是我们可以放手,让孩子在错误中成长起来。少说多做,让每一句话都刻印在孩子心底,让每一个行动,都让孩子发现不同的理念与效果。

    2018-02-07 16:09:25 0条评论
  • 土豆妈妈育儿
    土豆妈妈育儿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如果孩子犯了错,坚持每次给孩子以讲道理的方式进行教育,并适当妥协,时间久了,那就形成了唠叨。试想一下,谁又会喜欢一个唠叨的父母。

    孩子犯错是他成长过程中的权利,也更是在不断地犯错中成长。父母给孩子讲道理,只是为了孩子能记住,这样做是不对的,但对于他自己犯的错,到底有怎样的后果,以后要如何改变,光是说教显然达不到效果,长此以往,更会让孩子又有一个错觉:犯错没什么大不了的,大不了被说教一番就没事了……如果这是你的初衷,那么你可以继续,如果不是,就要改变对孩子犯错这件事的处理方法。

    比如孩子吃饭打碎了碗,你给孩子讲道理:碗应该要怎么端,放桌子时要怎样放碗才不会打碎,再自己动手收拾碗筷然后外帮孩子重新装一碗。前面是说教、讲道理,后面是妥协。事情到这,孩子明白了,打碎了碗没关系,父母会帮我处理,我照样有饭吃。

    但是智慧父母会这样做: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你只是不小心而已,再用手指指碎碗,再指指扫帚,孩子懂了父母的意思,马上自己动手打扫干净,再重新吃饭。话语不多,效果很好,孩子不仅感觉到了父母对自己的尊重,更让孩子明白,事情错了应该怎样处理。

    成长过程中,我们无法预料孩子究竟会犯哪些错误,但是我们可以放手,让孩子在错误中成长起来。少说多做,让每一句话都刻印在孩子心底,让每一个行动,都让孩子发现不同的理念与效果。

    2018-02-07 16:09:25 0条评论
  • 我本将心向明月6592
    我本将心向明月6592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不好,对于错的认识是怎样的看待?因为孩子听见的是无休止的唠叨,心理是抗拒的,并且认为这是讨厌我不爱我的,只会关注错误的行为立马纠正不允许孩子出错,却没有疏导情绪,关心孩子背后真正的原因才能给出示范积极正能量的鼓励和信任,请允许孩子犯错试误的机会,体验人生他才能得到真正的生存技能

    2018-03-02 00:19:09 0条评论
  • 毕歌2
    毕歌2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犯错是每个人成长的必经过程,平常心对待问题,只要范围可控,我不会阻止小孩犯错,先让她承担后果,我不会第一时间站岀来帮她解决,她在成长过程有的是时间,我只告诉她,生活就两个问题,一是你解决问题,二是你被问题解决,你能解决问题表示你成长了,你不能解决的也不表示你失败,只是表示你现在能力不够而已,那就先放下,放下并不是放弃,放下只是等积累了能力回头来解决,而放弃了就等于被问题解决了。比如她不喜欢妈妈的强权与唠叨,我就跟她说你能改变你妈妈吗,她说不能,我说我也不能,因为你妈已经被习惯驾驭了,那怎么办,总不能天天不开心阿!她说对阿爸爸,我怎么没见你没开心过的?我装着神秘的说,你想知道秘诀吗?她心急地说快说快说,我不急不忙的拿了个杯子倒了一满杯,又把水倒了盆子,又从盆子倒回了杯子,就告诉她,我已经把秘诀告诉你了,就是水性!然后我们就展开了水性的话题。

    2018-02-07 09:32:40 0条评论
  • 搬书回巢
    搬书回巢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孩子犯错了,每次都讲道理的效果并不好。因为讲多了孩子会烦,会有逆反心理。

    前几次讲道理,后几次就应该让孩子适当承担后果,这才能使孩子真正认识到错误。

    如果屡次不改,家长可以了解下是不是这种错误是这个年龄的正常现象。如果是,可以适当放宽标准。如果不是,也不应该妥协。

    2018-02-07 07:22:40 0条评论
  • 珊瑚说婚姻
    珊瑚说婚姻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不管承不承认,很多现代家庭的教育已经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过去,所谓不打不成才,往往很多子女的成长都是伴随着父母的责罚和羞辱,至于表扬,能没有就没有。犯错之后,事无巨细,先打一顿再说。

    这倒不是因为过去人有愚昧,更多情况下,大人忙于生计,无暇浪费口舌,而且孩子普遍胆小,不需要道理,只需要板子就很乖。

    而今,父母们逐渐开始认真学习为人父母之道来,不忍心再让自己的孩子承受自己小时候的伤害,特别强调原生家庭的阴影。

    所以,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散养式教育,不打不骂,心平气和讲道理,甚至低声下气做出让步和妥协。

    可是啊,不要忘了,矫枉过正可能会带来更大的危害。

    第一:过度和孩子讲道理会让他们认为:无论犯什么错误,自己都不会受到惩罚,大不了就呆呆地听父母唠叨一番,说不定根本左耳进都不进呢。

    第二:过去强调爱而失去规矩的家庭是软弱的,这样的父母可以说是不负责任的。很多名人家庭虽然明主,但父母不失权威,而不是一味的把父母的地位放低到尘埃里。

    第三:很多父母发现,讲道理对于小学生很有效果,但是孩子一旦进入青春期,对于父母的道理会非常反感。

    为什么,因为父母光顾着沉浸在自己的表演中,并不知道观众的心态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用去年的饭来炒今年的炒饭,当然是馊的。

    那么,到底如何讲道理才是比较有效果的呢?大家不妨参考以下几点:

    一:先要明白自家孩子的性格,制定出适合他们的讲道理方式,比如,男孩子,更多要讲的深入一些,女孩子,最好动之以情。

    二:父母要与时俱进,并且对自己教育方式作出适当调整,千万不能一个道理讲10年。

    三:有时候,孩子犯了特别大的问题,比如14岁女儿和男人开房,讲道理的同时必须要做出适当的肉体或者精神惩罚。并且父母不能做出任何妥协。

    综上所述,孩子的教育还是需要因材施教,别人家孩子不打不骂就成才,不代表咱家孩子也可以。想要教育好孩子,父母必须终身学习。

    2018-02-07 21:02:40 0条评论
  • 一切会好起来的
    一切会好起来的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我觉得这种做法不太好。

    孩子犯错很正常,他们需要我们大人不断引导、纠正。我们大人不要把孩子看作制造麻烦的制造者,要把他们当作解决问题的积极参与者。有时候讲道理是行不通的,要让孩子体验错误行为的自然后果,并告诉他们怎样弥补自己的失误。这样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

    2018-02-07 13:03:19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