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刀赴会时,大战一触即发,关羽和鲁肃为何没开战?
单刀赴会时,大战一触即发,关羽和鲁肃为何没开战?
-
在赤壁之战中曹操惨败,让曹操在短时间在无力对孙权和刘备发动大规模的战争,从而给了刘备和孙权发现、稳固势力的机会。而后刘备取得荆州之地,后刘备入川,留关羽镇守荆州,刘备又取益州,故而孙权派人向刘备要荆州,但是刘备却没有答应,故而孙权很生气。
生气之下的孙权就派吕蒙带军要取长沙、零陵、桂阳三地,当然吴军来攻长沙、桂阳时,那里的守将就投降了。刘备知道后也很生气,于是就去了公安,让关羽夺取三郡。
孙权见刘备派兵而来,所以他就去了陆口,让鲁肃带兵去挡关羽。其实在此之前孙刘两家人联合抗曹的,但是这时他们之间的的联盟也将要破灭。
因为当时天下不仅有孙权、刘备,还有一个曹操,鲁肃为了维护孙刘联合抗曹的联盟,同时也不愿看到孙刘在两败俱伤后,曹操从中取利。所以鲁肃就决定和关羽谈谈,于是就发生了单刀赴会。
单刀赴会,有两个不同的故事,一个是演义上的,演义上的三国演义,关羽是主要的人物,而鲁肃却成了一个反面的胆小人物。当然这只是演义中的。
正史中的,是鲁肃维护了孙刘联盟、孙刘共同抗曹,从而让刘备和孙权的势力得以壮大。当时孙刘两方剑拔弩张,鲁肃以大局为重,为了说服维护孙刘联盟,所以就约请关羽会谈。
鲁肃和关羽在会谈的时候,鲁肃大气凛然,据理力争,把关羽说的哑口无言,最终孙刘两家达成和议,平分荆州,“割湘水为界,于是罢兵”。
那单刀赴会时,大战一触即发,关羽和鲁肃为什么没有开战?
因为当时虽然战死一触即发,但是关羽和鲁肃都是孙刘两方重要的人物,当时孙刘两方的策略还是孙刘联合的,不到万不得已,他们不会打破孙刘联合的策略,如果一旦开战,孙刘联合也就要破裂,这样就对曹操有利。那时孙权、刘备的处境就很不妙了。
同时鲁肃以大局为重,他极力的维护孙刘联盟的关系,他据理力争,让关羽哑口无言。两方经过商谈,也缓和了紧张的局面,从而达成协议,避免了一场战事。
2019-03-22 22:03:01 -
真实的三国历史上还真有“单刀赴会”,主角分别是关羽和鲁肃。不过陈寿的《三国志》和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描述“单刀赴会”却是大相径庭了。(单刀赴会中的关羽和鲁肃剧照)
真实三国历史中的“单刀赴会”。
一、刘备真的借了孙权的荆州吗?话说赤壁之战后,刘备、孙权、曹操三家瓜分了了荆州七郡:南阳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长沙郡、武陵郡、桂阳郡。曹操得了荆州北部的南阳郡,孙权得了半个江夏郡和半个南郡,刘备得了半个江夏郡、半个南阳郡、武陵郡、长沙郡、零陵郡和桂阳郡,得益最大的是刘备。(单刀赴会后,荆州七郡分配图)
刘备为了发展和对抗曹操,提议以半个江夏郡换取半个南郡,这个提法孙权吃亏比较大。不过孙权占有的南郡三面都在刘备的包围之下,在鲁肃的斡旋下,刘备取得完整的南郡,主要南郡这个地方和曹操搭界,是曹刘对抗的前线,战争压力比较大。
历史上所谓的刘备借荆州只是借了孙权的半个南郡,而不是全部,只不过南郡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二、孙权讨要荆州。公元215年,刘备得了益州,占领了巴蜀之地。孙权派遣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到成都讨要荆州之地,主打感情牌。孙权只不过是出让了半个南郡,吃了不小的亏,不过也不用和曹操正面对抗。诸葛瑾讨要那些地方呐?孙权授意他讨要南郡、零陵郡、长沙郡、武陵郡、桂阳郡等五个郡的地方,胃口是相当大。刘备也不是吃素的,答应了诸葛瑾,不过要等刘备取得凉州再说,都是相互的忽悠。(孙权剧照)
三、孙权进攻荆州三郡。孙权是比较狡猾的,他清楚肯定要不回来的,其实已经准备好了夺取荆州地盘的军事部署,重兵把守的关羽驻扎之地肯定不敢进攻了,目标是长沙郡、零陵郡和桂阳郡。吕蒙是带兵进攻的大将,结果长沙、零陵和桂阳三郡的蜀将清楚打不过吕蒙,纷纷投降,其实在三国时期这三个郡的人口和军事部署是很少的,属于蛮荒刚刚开发之地。
四、关羽、鲁肃单刀赴会。刘备得知消息后,立即起兵驻屯在湖北公安(今天湖北公安),派遣关羽率领大军夺取长沙、零陵和桂阳三郡,孙权也不是吃素的,立马起兵驻扎在陆口(湖北省嘉鱼县),鲁肃领兵占据岳阳,阻隔关羽南下,一时间双方军队对阵在岳阳附近,战争一触即发。
孙刘联合对抗曹操是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石,双方都不愿意开战,一旦开战,曹操会趁势南下,消灭孙刘割据政权,怎么办?《三国志·吴书·鲁肃传》记载:
肃邀羽相见,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请将军单刀赴会。
鲁肃邀请关羽,各自带领少数人马在指定地点约谈,请关羽单刀赴会。其实在这个约谈中,关羽是战将,鲁肃是儒将,最先受到威胁的是鲁肃,关羽到时再第二位的,一言不合关羽会杀了鲁肃的。所谓“单刀赴会”是关羽和鲁肃双方承担风险,并非只是关羽。(演义中的关羽单刀赴会)
正当此时,三国的另一个主角曹操登场了,他清楚刘备将主力都集中在荆州,于是发兵进攻汉中,威胁益州的存亡。刘备急于求和,双方从大局出发,维护孙刘联盟,以湘江为界,以东归东吴,以西归蜀汉。这样孙权占有了荆州的江夏郡、长沙郡和桂阳郡,刘备占据了南郡、武陵郡和零陵郡。刘备等于是还了两个郡,不过东吴最看重的是南郡,这为以后偷袭关羽埋下了伏笔。
在双方的会谈中,鲁肃占据了主动,死死地抓住了刘备关羽急于脱身的计划,名正言顺的获得了长沙和桂阳两个郡。
《三国演义》中的“单刀赴会”。
《三国演义》中,关羽和周仓单船过江,和鲁肃商谈荆州之事。鲁肃埋伏了刀斧手,一旦谈判失败,随时准备刺杀关羽。当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后,鲁肃讨要荆州,关羽的部将周仓出声坚决不还,称天下唯有德者据之。关羽呵斥周仓并在其手中夺过青龙偃月刀,另一只手抓住鲁肃的手,说自己醉了,不能商谈还荆州之事。实际上,关羽提刀,以鲁肃为人质,为了安全撤离,埋伏的刀斧手也就投鼠忌器了,关羽安然返回,并没有还东吴荆州之地。
演义差杂了作者罗贯中自己的私人感情,是不是和真实的历史大相径庭呐!
2019-03-22 16:57:34 -
答:关羽认怂!
刘备从益州回到公安,给了关羽三万精兵,让他去拒鲁肃;孙权给了鲁肃一万精兵,让他去夺取长沙、桂阳、江夏。
关羽拿起刀就要砍鲁肃,突然看见鲁肃手里也有刀!而且,鲁肃真火了,大声呵斥关羽的部将,关羽掂量一下觉得自己不是鲁肃的对手,没敢砍!就用眼神示意自己的部将别说话了……
于是,江夏、桂阳、长沙划归孙权。
2019-03-25 16:50:24 -
单刀赴会时,大战一触即发,为啥鲁肃、关羽最终没有打起来?
这提问的大背景是,鲁肃曾担保借荆州,但刘备成了老赖,孙权老大不高兴,执掌东吴军政后,为挽回点面子,精心设计一套方案,具体操作是 : 安排鸿门宴,派使者请关羽赴会,在宴会上与关羽理论,如果关羽不从,就伏下刀斧手,把关羽干掉。在荆州群龙无首时,起大兵乘虚进攻,可一鼓而下。这计划上报后,孙权批示照办。
于是,关羽只带周仓、以及八、九个关西大汉,应邀赴宴,鲁肃隔江远远望见,令吕蒙、甘宁各带本部兵马准备,帐后埋伏五百刀斧手,鲁肃亲自前往码头迎接关羽一行。鸿门宴上,双方假惺惺嘘寒问暖,相互客套一番,鲁肃提起话头,被周仓抢白,关羽一听话茬不对,故意黑下脸,训斥周仓说,这是领导们谈国家大事,你参合啥?顺手从周仓手中接过青龙偃月刀,右手握住鲁肃说,今日喝的高了,不宜谈这事,恐伤和气,改日再说吧!说完,就往江边走,鲁肃被抓住手,又不好硬挣扎,只好佝偻身子跟上,亦步亦趋,一直挪到江边。
陪宴的众幕僚,见鲁肃抓在关羽手里,不敢令五百刀斧手杀出,只能眼睁睁看关羽出了大帐;吕蒙、甘宁也投鼠忌器、一筹莫展,呆望着关羽到江边。临近乘船,关羽才松开右手,转身跳上 船,拱手对鲁肃说再见,改日再谈!谢谢了!然后扯起风帆,一路轻舟,返回荆州,鲁肃气得好长时间寝食不安。
可以看出,之所以没有打起来,是因为:关羽先下手为强,“擒贼先擒王”,大领导被关羽捏在手里,动手就可能鲁肃第一个送死,而且,关羽拿到自己的大刀,斩颜良、诛文丑的威慑力,加上那些关西大汉,一顿乱杀之后,保不定会发生啥事情,弄不好众多陪客也会带灾。
当时,双方还没有公开翻脸,事情闹大,超出批准方案,考虑人家小舅子关系,特别是鲁肃,如果有好歹,谁知道孙权会不会变卦?还有,要是鲁肃事后算账,下令的就要倒霉,这个恶人还是不作为好。所以,先忍住恶气,度过危机,以后另寻机会,就是最好选择。归根结底,由于老大被控制,原来的安排作废,这就是没有打起来的根本原因。(608)
2019-04-08 06:08:46 -
大战? 单刀赴会 是说鲁肃索要3郡和关羽谈判,孙刘联盟抗曹怎么会有大战?
2019-03-31 01:23:02 -
这个要分俩面来看!
1.三国演义中的 关羽单刀赴会!
公元215年,刘备取的益州,孙权按约定来索取荆州三郡,长沙郡,零陵郡,贵阳郡!当时镇守荆州的正是关羽!刘备并无归还之意!过程大家看过电视剧都知道了!关羽单刀赴会,挟持鲁肃!最后全身而退!
2,正史的单刀赴会!
正史中并无关羽单刀赴会!而是鲁肃独自一人前往关羽大帐!怒斥刘备方,凭着三寸不烂之舌说的关羽哑口无言!最后关羽只得归还长沙 零陵 桂阳三郡!鲁肃全身而退!
无论正史还是演义中双方都没爆发冲突!因为双方主将 关羽 鲁肃都明白一点!孙刘是唇齿相依的!单凭一方力量不足以抗衡曹魏!维持双方结盟是最有利的!
演义中 关羽单刀赴会是对关羽勇猛的最好提现!描写极其精彩!而鲁肃的战略眼光也非常独到长远!
2019-03-22 15:03:01 -
大战? 单刀赴会 是说鲁肃索要3郡和关羽谈判,孙刘联盟抗曹怎么会有大战?
2019-03-31 01:2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