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海报,为什么著名?

新农商网 全部 1012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海报,为什么著名?

回复

共5条回复 我来回复
  • 竞技盒子
    竞技盒子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头戴饰星高顶帽,身着蓝燕尾西服, 络腮白胡目光坚毅,右手有力地指向画外之你。《I Want You For U.S. Army》海报中经典的山姆大叔俨然已化为众人心中美国国家形象的建构之一。

    《I Want You For U.S. Army》是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征兵广告为我们所熟知的。事实上,其实际问世时间为1917年。美国于1917年加入一战,美国参战与原有的“孤立主义”思想不和,在国内引起较大争议。消弭美国人民对于参战的抵触之情,凝聚国内力量成为当时美国政治海报设计的重要工作。为此,美国联邦政府成立了战时特别艺术宣传部门——“图画宣传部”,专门负责战时宣传。《I Want You For U.S. Army》正是美国人弗拉格(James Montgomery Flagg)于彼时绘制完成的。设计初衷是为一战征兵,二战时期得到了沿用。

    但其实,这个海报是借鉴了英国的征兵海报~

    2016-11-30 23:42:03 0条评论
  • 仙里糖
    仙里糖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时局图》!

    《时局图》是中国近代时事漫画的杰作。它把19世纪末(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面临的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豆剖的严重危机,及时地、深刻地、形象地展示在人们面前,起到了警示钟的作用。图中熊代表俄国,犬代表英国,蛤蟆代表法国,鹰(即鶧)代表美国,太阳代表日本,香肠代表德国。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封建帝国已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的历史现实。

    2017-07-24 22:08:02 0条评论
  • 苌卿
    苌卿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上学期我们还有网页设计这门课,课上老师跟大家分享了很多著名海报,给大家汇总一下~

    1. 苏联航天海报设计:

    在整个世界被意识形态割裂的冷战年代,苏联和美国也用不同的词汇称呼航天员:Cosmonauts,和Astronauts。Cosmonauts,直译为“宇航员”(现在也频繁用于非正式的称呼中),背负的不仅仅是太空探索本身,而是民族、祖国和他们的共产主义理想——当然,还有他们自己无法左右命运的政治。

    苏式的宣传海报始于十月革命时期,目的是在文化程度比较低的群众民众中进行简单、有力的鼓动和号召。这种功能性,也造就了海报的独特美学:大胆、鲜明的颜色,简洁有力的线条,形象突出的人物或者符号。这些符号也是经过挑选和设计的,它们具有强烈的象征意味。

    Alan Aldridge, SPACE RACE, 1967

    20世纪美国和苏联两个冷战对手为争夺航天实力的最高地位展开竞赛,竞赛于1955年8月2日开始,而以1969年7月20日美国阿波罗11号Neil Armstrong和Buzz Aldrin登上月球达到整个竞赛的顶峰。(这个画面貌似有点污啊!!)

    Soviet Space Propaganda – “Glory to soviet people and pioneers of Space!”

    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个人造航天器Sputnik 1号从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的1号站台升空。自此之后的10年,苏联进入了一个航空航天的黄金时代,美苏的太空竞赛也由此而起。而为了让航天事业的成功更好地辐射到政治领域,苏联设计了众多具有苏式海报美学的航天海报。

    Iraklii Toidze, In the name of peace, 1959

    这是苏联第一张以航天为主题的宣传海报,“以和平之名”(во имя мира,“In the Name of Peace”)。这位女性,实际上并非任何与航天相关的具体人物,而是整个苏联的化身——Mother Russia。她身穿象征革命政权的红色上衣和围巾,举起右手伸向月球,背后是一个奔向月球的火箭的抽象画。

    Iraklii Toidze, The Motherland is Calling!

    这幅海报的作者是Iraklii Toidze,是著名的战时宣传海报“祖国在唤!”(родина-мать зовет,“The Motherland is Calling!”)的作者。Toidze被苏联政府选中,进行航天宣传海报的创作。

    另一个英雄式的形象,是第一名女性宇航员,瓦莲京娜·捷列什科娃(Valentina Tereshkova)。她甚至是迄今为止,人类唯一一位独立驾驶宇航飞船完成太空飞行的女性。1963年乘坐Vostok 6号(东方6号)升空的捷列什科娃,是降落伞跳伞员出身,代号“海鸥”(Chaika)。航天飞行时才仅仅26岁。


    动动手指给文章点赞哦~

    2017-04-07 20:02:56 0条评论
  • 贝尔格尔里斯
    贝尔格尔里斯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这张海报出自于苏联卫国战争期间,那时候战争刚刚爆发,艺术家立即行动起来,他们奔赴战场,或拿起武器,抗击敌人;或用自己的作品,在前线做宣传鼓动。在德国法西斯军队深入苏联腹地之后,全民动员投入战斗,几乎没有前方、后方之分。在艰苦的战争岁月里,苏联艺术家克服·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坚持艺术创作,及时用自己的作品揭露敌人的残暴、凶恶和虚弱,宣传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性,以鼓舞人民的斗志。数以万计的宣传画成为当时最快捷、最锐利的武器。它们被张贴在城市街头、农村小镇和交通工具上,被张贴在前线的壕沟、坑道里。因为它们的主题鲜明、语言简练和形式感强,在群众中有很强的感召力。许多作品成为20世纪宣传画中的经典之作。如战争刚刚开始时的1941年,由伊·莫·托依泽创作的《祖国—母亲在召唤》

    这张海报在俄罗斯,乃至世界海报史上都很有名的

    2016-12-01 22:15:39 0条评论
  • 江腊肠
    江腊肠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今日最佳海报,我能摔你玻璃杯吗?

    2017-03-30 17:13:53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