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光听爸妈的话,自己毫无主张怎么办?

spider 全部 1030

孩子光听爸妈的话,自己毫无主张怎么办?

回复

共10条回复 我来回复
  • 手机用户6037587888心己成
    手机用户6037587888心己成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自己抽一定时间和孩子联乐情感。

    2019-01-04 20:21:01 0条评论
  • 教娃我有一套
    教娃我有一套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孩子光听爸妈的话,自己毫无主张。其实没有主见的孩子,在于,孩子的爸爸妈妈,女孩子平时的交流方式。家长,适当的时候给孩子一些,决定问题的,选择权利。大长家长不要事事为孩子安排好一切。毕竟,父母不可以陪孩子走一辈子。总有一天会离开孩子。家长要让孩子学着长大,学着自己处理问题。遇到事情,首先要思考,而不是问爸爸,这个怎么做?家长可以教会孩子处事方法。引导孩子去思考去想象。而不是告诉孩子答案。

    2017-12-15 13:59:59 0条评论
  • 韩西麻麻
    韩西麻麻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孩子形成这样的性格,都是大人造成的,平时大人什么都给孩子安排好让孩子按照自己规划的路去走,自己说的话让孩子必须要听。慢慢的孩子对大人就形成了依赖什么都听别人的,自己一点儿主见都没有,失去了自我。平时我们做家长的就应该多听听孩子的建议,让他们自己的事自己做,做错了再去给他建议。

    2017-12-13 19:11:03 0条评论
  • 豹豹206034208
    豹豹206034208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孩子光听爸妈的话,其实也是挺好的,只要孩子心里明白就行,分得清什么是为自己好,听爸妈的话可以让自己少走弯路,但绝不能毫无主张,不管说的对错都言听计从,作为家长,一定要留给孩子独立分析事情的空间,不要什么事都替孩子承担,替孩子铺路,不管孩子多大。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往好的方面发展,多和孩子沟通,锻炼孩子的自立能力,别让孩子像个妈宝

    2017-12-11 16:26:44 0条评论
  • 冉冉妈妈
    冉冉妈妈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孩子光听爸爸妈妈的话,自己没有主张,没有主见。其实这样的孩子啊!平时的生活就是爸爸妈妈给规划好的。自己根本没有想法。

    大人适当的给孩子一点空间,让他独立思考,让她自己去规划自己想做的事情,不要事事给孩子安排好,因为大人不可能跟着跟随孩子一辈子,孩子要学习,独挡一面的。

    时间久了,孩子会自己规划自己的时间与计划。

    2017-12-06 20:34:21 0条评论
  • 巧妙妈育儿
    巧妙妈育儿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谢邀。曾经的教育大到社会,小到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听话,听话才是乖孩子。之所以希望孩子听话,是为了满足父母的需要,这样带孩省时,省力,在外人面前特有面子。

    现化社会越来越复杂多变,听话的孩子很容易遭受到伤害,父母开始觉醒,重视家庭教育。如果孩子已经被训服成听话的乖孩子,要想改变孩子,让他们变得有主见,可以从三方面开始做。

    1.反思以前教育方法,树立新的教育观

    既然孩子已经变得事事要父母拿主意,在心里上,父母不要太过着急和焦虑,而是要反思以前的教育方法。那样些做法造就孩子当今的局面,用笔写下来,再写出现在正确的做法。比如以往你对孩子是用命令式、安排孩子怎么做,改为与孩子商量做,鼓励孩子大胆说出他的想法。一个阶段设定一个要改变的小目标,慢慢就能纠正父母的教育方式。

    2.允许孩子犯错。

    父母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后,利用日常生活小事,有意识的引导孩子,先说出他的看法,无论父母觉得有多可笑都不要否定,而是坚持按孩子的想法去做,错了没关系,并且要表扬孩子大胆做出选择的这一行为。有次,女儿学校去秋游,当时她有些感冒,女儿问我,要不要她去。当时心里很担心,出去再一冷一热,感冒容易加重,知道她心里特别想去。问她内心的真实想法,她问答想去,最后支持她的决定,只是咛嘱要多喝水。女儿玩得很开心,回报喝了很多水,并且中午买了一碗面条,同学们都吃了烤肉,女儿最喜欢烤肉的,这次忍住没吃,知道对感冒不好。所以让孩子学会了拿主意,同时还可以提升她们的自律性。

    3.充分信任和尊重。

    在培养孩子自主能力的同时,父母一定要相信孩子他能做得到,并尊重他的选择。比如,带孩子去买衣服,在多少钱范围内,让他自己挑喜欢的颜色和款式,一次不好看没关系,慢慢孩子会学会搭配和挑选。有次带女儿去登山,看到有条下山的小路,想去尝试,爸爸觉得有危险想拒绝,我观察了路面,只要慢点走,没啥问题,支持女儿的选择,也说服了孩爸。走十分钟可以到山脚,结果陪女儿走了四十分钟,因为路上有很多碎石且路陡,女儿有点害怕下脚,在我的鼓励下,女儿小心翼翼走到山脚下,自己很有成功感。

    只要利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支持孩子的想法,凡事多与孩子商量,并让孩子参与到家庭中需要做决策的事情中,让他们在自我决策中尝到快乐,慢慢就会好起来的。

    图片来自网络

    2017-12-06 09:44:54 0条评论
  • 九皮皮
    九皮皮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不会有孩子生下来就没有自己的主见,为什么年龄越大孩子越没有主见,是因为父母的教养方法出了问题。

    从儿童心理学来看,两岁的孩子自主意识就开始萌芽,就想闹“革命”,不想事事听从于父母。家长认真观察孩子的话,会发现这个阶段的孩子说得最多的一个字就是“不”。家长在这个阶段,注重给孩子自己做主的机会,就算是知道孩子的能力还不能够做好某些事情,也会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并给予和指导和帮助,而不是剥夺孩子成长的机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越来越有自己的思想,大部分时候都会明确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

    家长现在要做的就是放手,多给孩子自已做选择的机会,在孩子做不到的时候要给予帮助,耐心的帮助孩子做出符合他内心的选择,不要批评指责。从今天开始在生活中一点一滴做起吧。

    2017-12-05 10:53:17 0条评论
  • 冉冉妈妈
    冉冉妈妈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孩子光听爸爸妈妈的话,自己没有主张,没有主见。其实这样的孩子啊!平时的生活就是爸爸妈妈给规划好的。自己根本没有想法。

    大人适当的给孩子一点空间,让他独立思考,让她自己去规划自己想做的事情,不要事事给孩子安排好,因为大人不可能跟着跟随孩子一辈子,孩子要学习,独挡一面的。

    时间久了,孩子会自己规划自己的时间与计划。

    2017-12-06 20:34:21 0条评论
  • 在家莫闲
    在家莫闲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孩子缺乏自主能力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1.父母一味包办,不给孩子做主的权力和空间

      父母这样做的原因,通常是出于“好心”,总是唯恐委屈了孩子,于是就一味包办、代替或过多地干涉孩子的事情。这样,孩子自然就会变得没有主见。并且,小孩子又没有独立做事的经验,一旦遇事让他拿主意时,难免不知所措,无从下手。

    2.父母对孩子的行为总想“挑刺儿”

      如今的爸爸妈妈望子成龙、望女成风心切,对孩子往往期望过高,总是不满意孩子的表现,赞许少,批评多。有的爸爸妈妈还让孩子做力所不能及的事,又不帮助他。结果,孩子就会产生越来越深的挫败感,失去自信,他们害怕做错事情后被家长批评,却又不知怎样才能做好,因而变得优柔寡断,无法做主。

      因此,孩子没有自主能力,关键就在于父母的“不放手”和“一刀切”。学龄前的孩子心理发展极快,作为家长,如果不能体察他们的内心世界,不注意尊重他们的自主要求,一味按照自己的想法为孩子规定一个学习和生活的模式,孩子的依赖性就会越来越强,并最终逐渐丧失自主能力。

      很多没有主见的孩子,一遇到问题时,就会把事情交给家长去解决,或者干脆就用“随便”来回答,不愿也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去处理。很多父母为此绞尽脑汁,却依旧没有好的解决方法。

      这个时候,父母不妨采取以下几点对策,让孩子逐渐摆脱自身的“没主见”习惯。

    1.支持孩子自己做主

      当孩子逐渐长大时,父母可以给孩子适当的决策权,逐步让他自己拿主意。比如,孩子晚上不肯上床睡觉时,父母可以对他说:“宝宝,我相信你一定能管好自己的。因为你明天7点要起床,所以,你自己会在9点前上床睡觉,我相信你会自己注意时间。”

      当然,由于孩子对许多事情的认识并不全面,所以,父母在支持孩子自己做主的同时,也要给予适度的限制与提醒。比如,父母可以如此问他:“你想要先听故事呢,还是先换上睡衣?”这样的提问,不仅能让孩子觉得自己的确享有主导权,更加能够保障他的生活不会}昆乱。

    2.让孩子参与家庭决策过程

      对于家里的大事、小事,父母都可以鼓励孩子参与决策过程,告诉孩子他是“小大人”,他的意见对于家庭很重要。这样既可培养孩子的思考决策能力,又可密切亲子关系。

    3.让孩子参与同龄人集体讨论

      要想让孩子提高自主能力,可以让他参与到同龄人的活动中,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学习、游戏,或者进行集体讨论。这样就可以让孩子在互动的过程中学习其他孩子的表现,也能够帮助他作出更加正确的决策,

      当然,对于孩子和同龄人在幼儿园里发生的事情,父母也不能不闻不问,一定要时常询问,同时对孩子的一些小决策给予指导。帮助他分析这个小决策的优劣,让他知道有些问题需要认真的思考之后才能够作决定,逐步地帮助孩子提高自主决策能力。

    4.让孩子信守承诺

      让孩子自己作决策,还要提醒他学会信守承诺,这样才能达到锻炼孩子的目的。比如说,孩子选择了晚上8:45上床睡觉,但时间到了,他仍不肯上床。这时,父母要严格地要求他:“宝宝,因为你今天答应的事情没有做到,所以明天你没有选择,一定要在8:30上床。”

      到了第二天晚上,孩子的父母必须照着昨天的说法做。即使出现了一些临时状况,比如刚好爷爷和奶奶来了,也要提醒他:“因为昨天你说话不算数,所以……”或“如果你今天再不乖,接下来一个礼拜,你每天都要在8:30上床睡觉。”

      如果父母坚持这样做,那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还能培养他的诚信品格。

    5.勿抢孩子的“话头”

      当孩子提出自己的意见时,父母不要从大人的角度来衡量和评价。不少家长在听孩子讲话时,有时会觉得孩子的语句、用词不够成熟,总喜欢抢过孩子的“话头”,打断孩子的发言。这样做无疑是剥夺了孩子说话的机会,同时也会让孩子对自己今后的表达失去信心。

      所以,如果孩子准备表达自己的意见,父母首先要学会聆听。即使他词不达意,父母也应让孩子用自己的语言把意思完整地表达出来,而不能抢做孩子的“代言人”。

    6.不要批评孩子的意见

      由于年龄的原因,孩子在表达意见时,难免会产生一些错误。但是无论这意见多么幼稚和错误,父母也不要给予批评、指责等负面评价。如果孩子总遭受这种挫败,久而久之,他就会不愿再提出自己的意见,并终止此种尝试。

      父母应当明白:谁在成长的过程中不犯错?犯错是孩子的权利,也是孩子成长中必要的环节。要允许孩子犯错,积极引导他吸取经验,鼓励他下一次做得更好。

    2017-12-05 09:49:04 0条评论
  • 豹豹206034208
    豹豹206034208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孩子光听爸妈的话,其实也是挺好的,只要孩子心里明白就行,分得清什么是为自己好,听爸妈的话可以让自己少走弯路,但绝不能毫无主张,不管说的对错都言听计从,作为家长,一定要留给孩子独立分析事情的空间,不要什么事都替孩子承担,替孩子铺路,不管孩子多大。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往好的方面发展,多和孩子沟通,锻炼孩子的自立能力,别让孩子像个妈宝

    2017-12-11 16:26:44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