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台上》真的是一部“圈钱烂片”吗?
《阳台上》真的是一部“圈钱烂片”吗?
-
可能是蛮喜欢文艺片的原因,我对于部分观众的“烂片”这个评论并不赞同。与其他普通电影相比,《阳台上》在叙述男孩英雄的开始复仇与放弃复仇这个故事的过程中,确实目的性不够明确,感情线发展的也不够完整连贯。但是从文艺片的角度,张猛导演运用胶片拍摄确实将整部电影的滤镜色调调的非常好,尤其是周冬雨的那几个特写画面,十分具有美感。让我想起了日本岩井俊二导演的几部电影,也都是故事不足极具画面美感的电影。而且这部电影的弱者与弱者这个主题我觉得还是很有深意的,给观众足够的空间去品读回味,韵味十足。
2019-04-01 17:51:39 -
3月15号由张猛导演的胶片电影《阳台上》就要和大家见面了,这是张猛继《耳朵大有福》《钢的琴》之后的又一新作。3月4日在大学举办了发布会,和上千位同学一起提前观看了电影,虽然张猛十多年来在文艺片上颇有成就,但通过两个小时的观影,观众们却并不是很买账,甚至当面质问周冬雨是否只是为了捞金。去掉烂片这个标签,《阳台上》这部电影到底怎么样呢?
看惯了太多爱恨纠葛的文艺电影,青春的阵痛贯穿我们的成长,有始无终的暗恋,这算是成年的我和文艺电影为数不多的共鸣了。电影《阳台上》带着文艺片标志性的滤镜闯入了我的视野,本以为是一部不能免俗的青春疼痛电影,没想到导演却说是一个未完成的复仇,为什么复仇?他/她要干什么?带着这样的问号去看了电影。暗恋带着一点点的酸涩,复仇却是浓墨重彩,张猛导演把这两部分融合的很好。
虽然看上去是一个平平无奇的青春片,但是看完就会发现导演的“醉翁之意不在酒”,看上去故事的主线是一个复仇的故事,暗线是一个关于暗恋的故事,但是实际上男女主角并不算是青春期中的男男女女,一个是被父母溺爱的男孩,一个是智力低下的女孩,注定有始无终他们并不是大多数人的缩影,这样的暗恋对于观众来说甚至还有那么一点点拷问伦理的意思。但是导演想玩个大的,张英雄是一个弱者,陆珊珊也是一个弱者,一个弱者把矛头对准另外一个弱者又暗示着现实社会的弱肉强食,瞬间拉高了电影的思想。
青春电影其实是我们青春中的很多个片段,通过这些来引起观众的热情。以青春电影的标准来看,《阳台上》并不出彩。但是从文艺片的角度来看,通过底层小人物的生活来映射当今的社会,即使披上了青春的外衣也不能掩去现实的斑驳,又怎么能算是一部烂片呢?
举报/反馈
2019-05-16 22:57:11 -
没看过 不好评价 但通过地球最后的夜晚那样的造势后所得的一边倒的口碑来看 如果是一边倒 烂评如潮的话 估计不会好哪去 但也不排除 观众跟哪位主演交恶 那位主演也会影响电影口碑 比如之前大鹏就因煎饼侠 被无数观众诟病 但回归平淡后所拍的缝纫机乐队 在不被看好的背景下 电影口碑反而比同期上映的其它电影要好 一句话 只要不把观众和消费者当傻子 你的票房数据就不会显苍白
2019-04-01 20:2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