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存在?
鬼谷子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存在?
-
根据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一批帛书,即《战国纵横家书》和《史记》及《战国策》可以推出:纵横家鬼谷子一般指王诩,又名王禅,号玄微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纵横家的鼻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誉为千古奇人;长于修真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因他隐居云梦山中,山涧有鬼谷溪,故自称鬼谷先生,人称鬼谷子。
一、生于蒙难
公元前409年,魏文侯任命吴起为主将,攻克秦国河西地区的临晋、元里并筑城。吴起得知自己的母国卫国朝歌有一王姓大夫家藏有一本奇书,即80年前兵圣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就派一波人马乔装打扮匪徒夜袭王家,翻遍宅院并没找到奇书,他们杀死王大夫及家丁,对身怀六甲的夫人,匪徒动力侧人之心。一个月后,夫人生下遗腹子名唤王诩。王夫人搬回娘家。再次被匪徒袭击,娘家人被杀死。王夫人再次搬家,并把王诩寄予友家。
二、年幼拜师
为了安全,6岁的王羽被送到云梦山拜师学艺。师傅是老子李聃徒孙,是阳子居的徒弟云真子。他集道家、法家之长,精通神学、兵学、游学。王羽天资聪慧认真跟师傅学习。
三、仕途坎坷
公元前389年,20岁的王羽走出云梦山去各国游说,准备建功立业。王羽去魏国拜见公叔痤,公叔痤非常赏识王羽,把他推荐给魏武侯。王羽的治军高谈阔论打动了魏武侯,魏武侯准备重用王羽,但王羽的一个条件魏武侯不能满足,就是罢黜吴起兵权,由他指挥部队。因为就在一个月前,秦惠公出兵五十万攻打魏国的阴晋。吴起亲自率领其中没有立过军功的五万人,外加战车五百辆、骑兵三千大败秦军。魏武侯的下一步战略是以吴起为将,率军讨伐齐国。魏武侯不能没有吴起。王羽遗憾离开魏国。公元前387年,公叔痤在田文死后,担任魏国相国,并娶魏国公主为妻。当时吴起在魏国担任西河郡守,威望很高,曾率军伐秦,攻取五座城池,固守西河,屏障魏国,使秦军不敢东向。公叔痤对吴起非常畏忌,便想设计害吴起。使吴起不想娶魏武侯的小公主,这样魏武侯因此对吴起有所怀疑而不信任他。吴起害怕魏武侯降罪,于是离开魏国而到楚国。吴起投奔楚国后,楚悼王任命吴起为宛城太守,一年后升任令尹。 担任令尹后的吴起在楚国国内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此时,王羽拜见楚悼王,说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改革方略。楚悼王同样满足不了他的条件,罢黜吴起令尹,由他全权负责改革。
四、十载囚窗
楚国几位重臣向楚悼王建议,要么重用王羽,要么杀之。楚悼王没有采纳建议,而是将王羽软禁起来。一个月后,王羽平静了心情,向楚悼王提出条件,要在狱中读遍世界奇书。楚悼王满足了他的要求,派专人去各国购买书籍,并成车运回。王羽在狱中度过了十年自学生活。
公元前381年,楚悼王去世,楚国贵族趁机发动兵变攻打吴起。楚肃王继位后,七十多家攻打吴起的贵族被诛灭三族。吴起的尸身也被处以车裂肢解之刑。
五、授徒传道
王羽出狱后,得知母亲和妻子死于战乱。王羽悲喜交加,喜的是吴起被车裂,悲的是母亲和妻子永远离开。王羽返回云梦山,过起隐居生活。他现在通天彻地,兼顾数家学问,人不能及。一是神学:日星象纬,八卦占卜,预算世故,十分精确;二是兵学,六韬三略,变化无穷,布阵行军,神鬼莫测;三是游学,多闻广记,审势明理,出口成章,万人难当;四是出世学,修真养性,祛病延寿,学究精深。此时他自称鬼谷先生。
公元前361年,鬼谷先生收20岁的孙膑和19岁的庞涓(?—前342年)为徒,教授兵法,兼通武术、奇门八卦等。公元前358年,魏国国君以优厚待遇招求天下贤才到魏国做将相,庞涓再耐不住深山学艺的艰苦与寂寞,决定下山,谋求富贵。庞涓到了魏国见到魏王。庞涓倾尽胸中所有讲出治国安邦之策、统兵打仗之法。魏王听了,很兴奋,便任命他为元帅、执掌魏国兵权。孙膑则觉得自己学业尚未精熟,还想进一步深造;另外,也舍不得离开老师,就表示先不出山。孙膑仍在山中跟随先生学习。他原来就比庞涓学得扎实,加上先生见他为人诚挚正派,他又是孙武的玄孙,就把秘不传人的孙武子兵法十三篇细细地让他学习、领会,因此,孙膑此刻的才能远远超过庞涓了。公元前357年的一天,魏国大臣代厚礼,代表魏王请孙膑,孙膑告别师傅下山。孙膑到魏国后,庞涓嫉妒他的才能,于是捏造罪名将孙膑处以膑刑和黥刑,想使他埋没于世不为人知。齐国使者觉得孙膑不同凡响,于是偷偷地用车将他载回齐国。逃奔到齐国的孙膑得到了田忌的赏识,于是他寄居于田忌门下担任门客。
公元前354年,在桂陵之战中,孙膑采用围魏救赵战术大败庞涓。公元前342年,孙膑再次采用围魏救赵的战术,率军袭击魏国首都大梁。庞涓得知消息后急忙从韩国撤军返回魏国,孙膑采用减灶手段诱敌深入,魏军在马陵中伏大败,庞涓拔剑自刎。
公元前330年,鬼谷子收48岁的张仪和18岁的苏秦为徒,主修纵横术(游说、外交)。公元前328年,张仪苏秦学成下山。
张仪(前378年-前309)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游说入秦。公元前326年秦惠王封张仪为相,后来张仪出使游说各诸侯国,以“横”破“纵”,使各国纷纷由合纵抗秦转变为连横亲秦。张仪也因此被秦王封为武信君。
苏秦(前348年—前284年)游说完各个诸侯后,六国达成团结一致,合纵联盟。公元前290年,苏秦被任命为从约长,并且担任了六国的国相,同时佩戴六国相印。使秦十五年不敢出函谷关。
鬼谷先生还收了许多成就事业的高徒,不一一列举。鬼谷先生著有《鬼谷子》一书,又名《捭阖策》。该书侧重于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技巧等共二十一篇。融会了鬼谷子毕生学术研究的精华,力求“变动阴阳”,从而达到“以柔克刚”的目的。
公元前319年,鬼谷子仙逝,享年90岁。
以上是依据时间进行的推理演绎,你心中的鬼谷子是个怎样的人?
2018-02-08 08:25:28 -
谢邀,鬼谷子是人间的圣人。我先说一下,什么是圣人,一说圣人,可能人们想的是他有多么得完美,不是这样的。圣人,不是把圣放前面,而是把人放前面。他先得是一个人,之所以说圣是因为他有超出于凡人的思想,所以叫圣人。圣人是思想占尽天机,圣人所做一切都在道上。一般人不好理解这句话
2018-02-05 09:25:19 -
首先,鬼谷子的书号称“神书”,一本《鬼谷子》不仅为古代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加家所研究,也称为现代商家的必备之书,它所揭示的各种智谋权术的表现形式,被广泛用于内政,外交,公关,战争,经贸等各个领域,它的思想深深影响今人,享誉海外。
其次,鬼谷子的徒弟都是“神人”,鬼谷子为纵横家之鼻祖,也是兵家的著名代表人物之一,苏秦和张仪是他两个最杰出的弟子,其他弟子如庞涓和孙膑也是当时纵横天下的大人物,左右着历史命运的走向,他的徒弟尚且是神人,更何况是他呢?
2019-07-19 14:13:56 -
鬼谷子点子多,心智多。
2019-07-19 12:45:51 -
历史上对鬼谷子及其书的评价褒贬不一,众说纷纭。有人对他奉若神明,有人对他嗤之以鼻,不屑一顾。那么,鬼谷子的铁粉有哪些呢? 我们来讲讲鬼谷子的那些“铁粉”。
1号粉丝:司马迁
翻开司马迁写的《史记》,你会发现,对于他这么一个惜字如金的史学大家,却用了大幅的笔墨来诠释他对纵横家的喜爱。苏秦、张仪、樗里子、甘茂、鲁仲连、范睢、蔡泽等,把这些纵横家都列了传。
同时,还将把纵横术运用的炉火纯青的张良和陈平,提高规格,列入了“世家”行列。司马迁虽然在《史记》中对鬼谷子未置一评,却用了大量的纵横家传记来曲线点赞好评。我不当面夸你,但我夸你的徒弟和道术。
2号粉丝:高似孙
高似孙,南宋人,当过官,自己也做学问,出过很多本著作。这位仁兄就比较直接奔放,在研读《鬼谷子》后,他自己写了一篇《鬼谷子略》,然后里面有这么一段文字:
“《鬼谷子》书,其智谋,其术数,其变谲,其辞谈,盖出于战国诸人之表。夫一辟一阖,《易》之神也;一翕一张,老氏之几也。鬼谷之术,往往有得于阖辟翕张之外,神而明之,益至于自放溃裂而不可御。予尝观诸《阴符》矣,穷天之用,贼人之私,而阴谋诡秘,有金匮韬略所不可该者。而鬼谷尽用而泄之,其亦一代之雄乎!”
读下来,很明显能感受到,这段极其飞扬的赞美言辞,百分百是鬼谷子的铁粉。“盖出于战国诸人之表”,“《易》之神”,“老氏之几”,“神而明之”,“穷天之用,贼人之私”,“一代之雄”,这些词,如果不是对鬼谷子爱之切,是断然写不出来的。
3号粉丝:刘勰
刘勰,南北朝人,文学大家,批评大家,其代表作《文心雕龙》享誉后世一千多年。这本书字字珠玑,做学问写文章必看。
在《诸子》这篇文章当中,写道:
“逮及七国力政,俊乂蜂起。孟轲膺儒以磬折,庄周述道以翱翔。墨翟执俭确之教,尹文课名实之符,野老治国于地利,驺子养政于天文,申商刀锯以制理,鬼谷唇吻以策勋,尸佼兼总于杂术,青史曲缀于街谈。承流而枝附者,不可胜算,并飞辩以驰术,餍禄而馀荣矣。”
鬼谷唇吻以策勋,意思就是说,运用鬼谷道术,仅凭一张嘴就可以建立功勋。所谓三寸不烂之舌,胜于百万之师是也。
然后刘勰还写道“鬼谷渺渺,每环奥义”,鬼谷子的思想道术,高深莫测。在其《文心雕龙·论说》中继续点赞鬼谷子:
“暨战国争雄,辩士云涌,纵横参谋,长短角势。《转丸》骋其巧辞,《飞钳》伏其精术。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师。六印磊落以佩,五都隐赈而封。”
这段话肯定了战国时鬼谷子纵横术的谋略智慧,特别是有针对性的好评了《转丸》和《飞钳》这两篇:巧辞和精术。运用之,则能发挥出九鼎之宝与百万雄师的威力。例子就是:苏秦佩六国相印,张仪被秦惠王封五邑。
4号粉丝:欧阳修
欧阳修,唐宋八大家之一,他认为鬼谷道术,因时适变,当权事而制宜,有足取的地方。鬼谷阳阳开阖之道术,环顾天下诸侯,无不在其术的运用之中。
5号粉丝:孙德谦
孙德谦,清末民国人,他认为鬼谷之术,于口舌之间就能销祸患于无形,进而让国家受无形之福,其功重大。比如他写道:“张仪、苏秦,其各安中国至于十余年之久者,不难继其功烈矣。”
6号粉丝:陈子昂
最后我们再讲一位鬼谷铁粉,一位有名气的诗人——陈子昂。他的那首《登幽州台歌》我们上学的时候都学过: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那么,这位怀才不遇的诗人,有一天,一边读着鬼谷子的书,一边遥想当年鬼谷门所建立的丰功伟业,感慨之余写下了这么一首诗,叫《感遇》:
吾爱鬼谷子,青溪无垢氛。
囊括经世道,遗身在白云。
七雄方龙斗,天下乱无君。
浮云不足贵,遵养晦时文。
舒之弥宇宙,卷之不盈分。
岂图山不寿,空与麋鹿群。
突然发现,在浩瀚的历史典籍中,要找到鬼谷子的铁粉也不容易啊。毕竟像鬼谷子这种道术,自己能用能建功立业,为什么要全世界告诉别人呢?而且鬼谷子自己也告诫说:圣人谋之于阴,成之于阳。
你可以让别人看到你的成功,但千万不要轻易告诉别人你是怎样谋得成功的,因为天机不可泄漏。天机一旦泄漏,是会遭殃的。
想深入学习鬼谷子智慧的,可以关注我,每天写一篇文章解读鬼谷子。
2020-04-04 21:36:57 -
鬼谷子,王氏,名诩,一作王禅, 战国时期著名谋略家、纵横家的鼻祖,兵法集大成者,著有《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等重要作品。
鬼谷子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他的门生孙膑、庞涓、苏秦、张仪,在战国时期个个举足轻重,操纵着整个战国的格局,每一个置身其中的人,都成为天下棋局中激烈搏杀的棋子,阴谋与爱情,复仇与救赎,权力与自由,黑暗与光明。而掌控局势的鬼谷子,旋转乾坤,执手黑白,推动棋局,展开了顶峰博弈的生死对决。
大家对于鬼谷子有太多的好奇:历史上真的有鬼谷子吗?鬼谷子的徒弟有哪些?那么他的本领又是从何而来?为何称之为纵横家鼻祖和谋圣?以及为何一生隐居等等,下面将一一解答。
为何被称为鬼谷子?
相传在很久之前,赵家和周家是邻居,两家关系非常不错,在赵家经商破产之后,周家慷慨解囊帮助赵家渡过难关,于是两家指腹为婚,赵家许配女儿嫁给周家,但是世事难料,周家父母相继去世,赵家因此想趁机毁约,周家公子因此生疾,不久便去世。赵家的女儿是一位知书达理的女子,去到坟前拜祭,由于悲伤过度,在耳边隐约听到周公子要求他把坟前的一株稻谷带回家,后来带回家淘米吃后,赵家女竟然怀孕而且生下一个男孩,他就是鬼谷子。
为何叫鬼谷子?《史记.苏秦列传》和《张仪列传》说鬼谷子是苏秦和张仪之师。《隋书.经籍志》其注解论述为:”鬼谷子,楚人也,周世隐于鬼谷。”《史记》及《隋书》认为鬼谷子是一位研究游说之术的隐士,隐居于鬼谷,生活在战国的时代。
鬼谷子的智慧从何而来?
在道教中,真仙又称为真人,只有得道成仙方可称为真人。相传,鬼谷子的师傅老子升仙而去时,曾留下一卷竹简,简上书“天书”二字。打开看时,从头至尾竟无一字,鬼谷子一时心中纳闷。到了晚上,那竹简仍在眼前铺开卷起,鬼谷子点着火把一看,竹简上竟闪出道道金光,鬼谷子叹道:“莫非这就是世传‘金书’”。上面录着一部纵横之言,尽讲些捭阖、反应、内楗、抵峨、飞钳之术,共十三篇。
第二天醒来觉得十分困顿,但还是放心不下金书,又打开想细细推敲,不料书中又一字皆无。又到了黑夜,鬼谷子走入内洞上榻休息,只见金书又发起了金光,原来月光从天窗射进来照在金书上,见日则不显,在月光,灯光下才显其缕缕金文,真乃旷世奇书。鬼谷子发现上面不再是昨日读的纵横之言,而是变成了兵法。鬼谷子的这十三篇兵法与后世所传孙子兵法十三篇,一文一武互为表里,相辅相成,鬼谷子所传为文兵法,而孙武所传为武兵法。鬼谷子主张以圆略(国策)致强兵,孙子则主张以方略(攻守)而致全胜。两部兵法都主张不战而屈人之兵。
斩草为马,撒豆为兵
有人认为鬼谷子才是真正操控战国的幕后黑手,这一点也不奇怪,因为他的徒弟都是战国时期叱咤风云的人物,首先就是孙膑和庞涓,鬼谷子见二人的基本功已扎实。他将孙膑和庞涓叫到身边说:“你二人已经有了一些基础,今天,我教你们排兵布阵。”孙膑和庞涓相互对视了一下,面露难色。鬼谷子看出了他们的心思,就说:“你们是不是想说:没有兵将,如何排兵布阵。”“正是。”“你们看。”鬼谷子指着桌上说,“这不是兵将吗?”
孙膑和庞涓往桌上看去,见只有一碗绿豆,心里觉得好笑,可又不敢笑。鬼谷子知道二人的小心思,于是带着二人来到演兵岭上,手抓一把豆,口中念念有词,说了声“疾!”随手将绿豆撒了出去,说来也怪,这些绿豆一落地,都变成了活的兵将,并且分成了赤、皂两队人马。演兵岭上顿时人声鼎沸,战马嘶鸣。三人已经站在高台上。孙膑和庞涓都看呆了,连先生叫他们都没有听见。经过多次演练,孙膑和庞涓的本领大长。稍事休息,鬼谷子又教起布阵来。鬼谷子说:“布阵之要诀在于进可攻,退可守,攻守兼备。攻则摧枯拉朽,守则固若金汤。孙膑、庞涓在鬼谷子的指点下,在演兵岭摆开了各种阵法。除了孙膑和庞涓之外,苏秦和张仪更是成为当时最为出色的纵横家。
苏秦挂六国相印、张仪以横破纵
战国早期,七雄并立,彼此旗鼓相当,相互制衡。但是到了战国中期,商鞅变法使得秦国成为国力最强的国家,秦国坐山观虎斗,六国之间相互消耗,扩张对于秦国是早晚的事,古时南北朝向为纵,东西朝向为横,在这种背景之下,苏秦提出“合纵”的思想。苏秦充分论证了六国结盟与其地缘政治因素的内在关联。行动方案有两个,其一是以攻为守,六国联合起来,主动进攻,突破函谷关,深入秦国腹地;其二是当六国中任何一国遭到秦国攻击时,其他五国绝不能坐视不管,必须群起救助。如果一国遭到秦国的攻击而其他国家坐视不救,后果犹如多米诺骨牌,一个倒下,其余的将依次倒塌!
战国后期的历史发展证明,苏秦的分析是极具预见性的,山东六国在一段时间内采取了合纵战略,即便是三心二意的,也确乎有效地遏制了秦国东向扩张的势头达到15年。秦惠王封张仪为相,后来张仪出使游说各诸侯国,以“横”破“纵”,使各国纷纷由合纵抗秦转变为连横亲秦,张仪也因此被秦王封为武信君。六国虽然被秦国吞灭的命运,但这非但不能归咎于合纵之策,而恰恰说明山东六国没有始终如一地贯彻实施合纵之策,以及六国政治家们狭隘的一己之私、低劣的战略目光,加以彼此错综复杂的利益纠葛等因素所致。张仪、苏秦通过对世态的分析,以及权衡利益心理战术的运用,凭高超的言语辞令或“连横”或“合纵”来操控整个战国局势。
鬼谷井
鬼谷子晚年归隐云梦山,一则聚徒讲学,二则孝敬老母。一日,母亲把鬼谷子叫到跟前,语重心长地说:“娘为你饱受人间疾苦,如今为娘两鬓斑白,风烛残年,娘无他求,我死后,只求你把我葬在九龙聚汇的地方。儿若想娘,就在我墓旁挖一口井,从井水中可以看到为娘的身影。”话刚说完,就谢世归天了。
鬼谷子悲痛不已,眼含热泪在九龙聚汇之处安葬了母亲。为早日再见慈母的尊容,便率弟子在母亲墓旁挖井不止。整整挖了九九八十一日,方才把井凿成。果然井水中映出了他母亲的容颜。朝看母亲十八九,暮观老母鬓如霜。从此鬼谷子朝朝暮暮都跑到井边瞻仰母亲的遗容。星转斗移,天长日久,鬼谷子又发现了此井的一个奥秘,根据井中的水位升降,可以洞察天气阴晴变化。井水上升,天阴有雨,井水下降,则无雨天晴,因此这口井又被称为“井中洞天”。此井是鬼谷子为怀念其母而凿,故曰“鬼谷井”。
为何要一生隐身山谷
据记载,鬼谷子通天彻地,其学问之渊博,无人能及:“一曰数学,日星象纬,在其掌中,占往察来,言无不验;二曰兵学,六韬三略,变化无穷,布阵行兵,鬼神不测;三曰游学,广记多闻,明理审势,出词吐辩,万口莫当;四曰出世学,修真养性,服食导引,却病延年,冲举可俟。”
鬼谷先生既然深知仙家的超凡冲举之术,身怀旷世绝学,为何要屈居人间俗世呢?原来,他只是为了超度弟子,同归仙境,所以栖身鬼谷。他隐居鬼谷不计年数,其弟子也不计其数。他的最出色的弟子有孙膑、庞涓、苏秦、张仪。鬼谷子还有一个师妹,也就是奇门遁甲创始人,拥有九天秘籍,熟谙天机、人道、地脉的九天玄女,师兄妹俩人同是师承于道家的创始人老子。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每天了解一个人
2020-04-17 23:51:31 -
了解历史的人,应该对鬼谷子这个人是不陌生的,此人在历史上的名气非常之大,战国时期的著名人物,姓王名诩又名王禅。
由于他隐居于鬼谷,因此他自称鬼谷先生,后人也习惯性称他为鬼谷子。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名头特别多,比如著名思想家,纵横家鼻祖,兵法集大成者。
几年前过去了,兵法家将他尊为圣人,纵横家管他叫老祖,算命占卜的人也将其供为祖师爷,谋略家更是称他为谋圣,道家管他叫王禅老祖。
其实鬼谷子自身虽然很传奇,实际上关于他的事迹在历史上记载的并不多,人们只知道他是千古奇人,非常的神秘,他最出名的是教出了无数的徒弟。
很多著名人物都自称是鬼谷子的门生,他的这些徒弟们名气一个比一个大,唯独有一点,他的徒弟们几乎没有一个是善终的。
别的不说,我们就说说他的三个徒弟苏秦,孙膑,张仪。先说张仪,此人帮助秦惠文王让秦国崛起,他用的便是连横破合纵,他一直服务于秦国。
秦武王上台后却将此人给赶走了,他无奈之下去了魏国,不到一年便死了,关于死因历史记载一直很模糊,有人说他是善终,也有史料记载他是被刺杀的,总之是英年早逝。
孙膑,孙膑更不用说了此人在历史上名气是非常大的,可惜他却被庞涓设计挖去了膝盖骨,有趣的是设计此局的还是同门师兄弟庞涓。
后来孙膑逃去了齐国,两次打败庞涓,可惜的是后来的他却受齐王猜忌。最终他选择了隐居,郁郁寡欢,最后病死于隐居处。
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苏秦,学成下山之后游说各国,他提出合纵六国抗秦的思想,有趣的是他还属于是个双重间谍。
按道理来说这样的人成就不可限量,可惜的是他遭到齐国士大夫的憎恨,被暗杀了。值得一提的是,苏秦临死前也设下了局为自己报仇,还将参与者都计算进去了,可见其谋略之深。
那么为什么鬼谷子这些高徒没一个好下场呢?说白了原因很简单,他的这些徒弟能力都非常强,可偏偏他们都是对头,竞争对手你死我活很正常。当然也有历史学家说他们不得善终很正常,因为间接死于他们这些兵家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很作孽。
2019-07-19 16:59:57 -
隐士,留下他许多传说,专业研究人性喜好,因不同的人性,不同的语技巧让君王随说客分析办事,我认为有投机性,诡异性,说客其自己目地是否有德,至关重要,苏秦,张仪是战国时代秩序的创造者,再孙膑来说又是兵法,看来鬼谷懂舌辩,兵法,
2018-02-05 08:3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