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已进入下半场,巨头阴影下中小房企如何生存?

spider 全部 1012

中国房地产已进入下半场,巨头阴影下中小房企如何生存?

回复

共2条回复 我来回复
  • 楼盘网
    楼盘网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楼盘网感谢邀请!

    现在的房地产行业已经表现出明显的集聚现象,而且在“马太效应”的影响未来的房地产会强者越强,弱者越弱,中小房企的生存问题地区值得大家关注。在笔者看来,未来的中小房企想要生存下来,那么无非就是两条路:一是跟其他中小房企抱团取暖,合作开发。二是走精耕化道路,提高利润率。

    第一条路相信是大部分房企的选择,毕竟现在的土地价格这么高,如果不抱团的话,中小房企很难在大型房企的围追堵截下顺利拿到地。事实上,现在很多房企的确是这样做的,而且这样最还能平摊有可能面临的房地产风险。

    但是如果中小房企有更高的要求的话,那么第二条才是他们应该走的路,通过提高运营效率来提高项目的盈利能力,这样才能在有限的项目里赚更多的钱。当然如果不想跟大型房企直接竞争的话,那这些中小房企完全可以到县城去布局,或者采用农村包围城市的方法逐渐壮大自己。

    但是不管怎么样,未来房地产将面临一场大洗牌,很多中小房企会消失。

    2018-03-21 17:37:21 0条评论
  • 世间浮云何足问
    世间浮云何足问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一家全国百强的房地产公司的护城河即年销售额是多少亿?

    2017年终进入全国百强的门票已经到了136亿。规模和利润哪个重要,目前似乎已经成为一个伪命题。只有活着才能谈未来,只有大才不容易倒塌,规模已经成为了第一性目标。

    不管是第一阵容里的万科、碧桂园、恒大,还是第二阵容里弯道超车中的旭辉、金地,或者因屯重兵于三、四线今年迅速崛起的祥生、中梁,大家都在全国布局、区域深耕。行业规模已经见顶,企业规模尚有余地。


    强者恒强,小而美的区域性企业辗转腾挪的空间将越来越小,品牌力、融资成本、规划设计能力、运营能力、服务能力……将成为脖子上的绞索,越勒越紧,要么被迅速成长,要么被兼并收购,要么逐渐退出。

    行业前三十早已布局或尝试金融化和多元化发展,产业地产、文旅地产、养老地产、特色小镇等模式已蔚然成风。一个区域型的中小企业生存护城河是什么?弯道超车的机会还有没有,又在哪里?



    2017年一、二线城市强调控的背景下,大型房企蜂拥而至三、四线城市,抢夺和瓜分因核心城市调控而需求外溢的短期红利。中小型企业无法再偏安一隅,在品牌、产品、成本、服务各方面与外来强敌直接短兵相接。

    面临新一轮的行业周期,每一个房企都在重新审视自己的战略方向,重新判断目标城市,优化调整产品结构。对大企业而言,战略对头的提前布局,意味着未来可见的继续保持与扩大领先优势;而对中小型企业而言,则是一次事关存亡的抉择。


    对于中小企业的建议:深耕一城,全业态配置,多渠道融资,加快周转,升级产品,重视人才,激励团队……需要做的还有很多,而时间已经不多了。

    房地产每一个周期中都有崛起的新贵,也都有消失的大佬。祝诸君好运。

    2018-03-05 22:07:05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