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发射的导弹打中了目标?
如何判断发射的导弹打中了目标?
-
谢谢邀请,导弹是制导武器,是由火箭武器演化发展而来,我们知火箭发射明的很早,以后逐步改进发展现今已成为一种制式武器,如我们熟悉的火箭炮,其特点是,火力.迅猛,发射快速连续,管数多,从几个发射管到几十个不等,口径从几十毫米到几百毫米,从车载,机载,舰载机,到非机动式,用途从对敌人员集群目标到反装甲集群目标,从火箭布设雷场迟滞敌人的行动到开辟雷场为我军清除雷场通道,从空对地打击到舰船火箭攻潜,从送卫星上天到空间研究再到空间站的建立都离不开火箭,各种巡航,战术,战略导弹也都离不开火箭,等等等等用途极为广泛,是各国军队的重要的武器装备。火箭虽好但不好控制其精度,也无法控性其机动路线,为此人们为他研究出了导引装置,引导火箭武器奔向目标,这就是我们说的“导弹”。那么导弹靠什么击中目标呢?首先导弹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只有导弹是不行的,它必须有能看到目标的眼睛,这个眼睛就是雷达(这里不重点介绍),雷达具有通过发射电磁波,并接收碰到目标后反回的电磁波,依此定位目标的距离,解算出攻击目标的攻击点,运动的目标也是这样解算的,再把目标的信息输送给导弹,导弹上的控性机构控性导弹上的方向舵飞向目标。这是导弹的基本攻击原理。那么导弹是否打中目标怎么知道呢?跟据用途导弹有空空,空地,空海,空潜地空,地地,地海(从陆上对海上目标打击)舰空,舰舰,舰潜等等等。这么多的用途和型号,不能把一个很大的搜索,制导雷达都带上啊,于是人们研究出了小型雷达直接放导弹上,搜索雷达发现目标告诉导弹,导弹上雷达开机,主动去找目标,这种导弹叫“主动寻的”导弹也就是人们说的“发射后不管”,还有就是靠目标指示雷达(或火控雷达)提供信息指令.给导弹,导弹本身不发射雷达波,而是在导弹头部安装有信号接受器,接受目标所发射的信号源,如敌方雷达信号,飞机发动机热信号,舰艇烟囱的热气流等等都可以成为其“向导”,这种导弹叫“被动寻的”导弹,反辐射导弹就是其一种。导弹的制导方式有太多种(这里不多述)。我们知道了导弹的原理,会发现导弹离不开雷达,在先进的导弹都必须有雷达先发现目标,在引导导弹锁定并飞向目标,即然雷达能发现目标就自然能感知到是否击中了目标,如对空打击,目标被击中会在雷达显示屏上出现爆炸的电磁反射波,目标点会消失。问题来了,“主动寻的”的导弹属于,“发射完不管”怎么知道就击中了目标呢?其实任何导弹都是听命于一种雷达的指示,这种雷达就是“搜索雷达”。搜索雷达发现目标后,引导导弹进行攻击,导弹击中目标都能从雷达显示屏中看到信号波,如(空空,地空,舰舰)。如果远距离作战,雷达必竟探测距离有限,而且受地球曲面的影响,看不到怎么办?这种作战方式叫“超视距攻击”,预警机就派上用场了,预警机背着个雷达,提供指挥,搜索,引导等作用,除提供目标指示,还能提供目标毁伤评估的作用,那么战术,战略导弹攻击距离从几百公里到一万多公里,雷达受地球曲面的影响(雷达的波束不会拐弯),怎么知道击中目标呢?靠它,这就是卫星,卫星远离地球几十公里到一百公里以上,可谓“站的高,看的远”它帮你看着呢。而且很多导弹就是用卫星制导的,如“寻航导弹”,远距离的导弹大多采用卫星制导。
2018-04-04 19:12:19 -
首先,简单说,导弹就是依靠自身动力装置推进,由制导系统导引、控制其飞行弹道,将战斗部导向并摧毁目标的武器。属于精确制导武器。
对于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由于其发射后,是靠装订好的目标地理位置和特征引导导弹击中目标的,由于发射距离远,是否击中目标,要靠己方的侦查卫星或者侦察机去做战场打击评估的。如果是弹道核导弹,那侦听敌方的广播电视就知道了。
空地导弹,是分电视制导和gps位置制导的,对短程电视制导导弹,飞行员通过导弹上穿回来的图像就可以看见是否击中目标。
空空导弹,如果是雷达制导的远距弹,飞行员会从自己雷达上看到敌方目标变化情况,目标一头栽下去了,一般是被集中了。如果是红外导弹,一般属于近程格斗武器,打中了,飞行员会看到对方飞机被击中的过程。
2018-04-04 07:02:53 -
导弹发射前,己方不管是通过发射平台的瞄准系统或导弹上的制导装置都能获得目标的某种可信的信号,不管是电视图像、红外图像、雷达信号,因而大多能看到目标被摧毁。即使是发射后不管的导弹,己方也能通过对整个战场的监视手段了解目标是否被毁。当然,这中间的延迟和遗漏的确会使己方有时疑惑目标是否被可靠地摧毁,因而近年导弹也日益强调“毁伤效果评估”能力,包括由导弹发回命中前一瞬间的目标图像,或由侦察平台快速获取目标被攻击后的图像,以供己方判断。
目标要判断导弹是谁发射的,这个问题很模糊而且无意义。被摧毁了,即使还有人活着,当务之急是去查谁打了老子吗?其实是被攻击一方的上级需要了解。但了解是哪种大类型的导弹不难,有一些基本特征,也不是任何导弹都能打任何目标,了解是哪国的,战时容易平时稍难,如果恰好又没监视好自己周围空域海域的话,就没有数据,只能靠分析导弹残骸了。
2018-09-27 18:56:03 -
现代空战或是导弹打击,是双方突防和拦截能力的对抗,因此,如何判定拦截导弹是否击中目标,以及判断导弹属于哪国发射,就变得非常有必要,好在所有的拦截导弹或是攻击导弹上都有信号传输功能,如果有必要,在巡航范围内,地基人员可以查看导弹的飞行视频,配合雷达成像仪上的锁定目标点之间的信息,来判断拦截导弹是否成功击中目标,而至于谁会发射拦截导弹,不明状况下事后自然有人承认,而无人承认的状况下大家又都心知肚明。任何一款拦截导弹都是要配合军用雷达所提供的参考数据来实施锁定打击的,因此,一旦脱离了雷达的数据提供范围,就意味着拦截导弹没了目标,自然就不可能击中了,所以如果拦截导弹拦截成功,那么对应雷达的雷达成像仪上敌方的目标就会消失,而经过了多年的试验,部分诸如美国的先进战机会在被敌方锁定后释放干扰弹,随后战机进入超低空飞行或是平飞隐身状态,使得地方地基雷达误以为将敌机击落,因此,在防空导弹上,还会安装特殊的数据传输装置,雷达站可以获得导弹末端飞行的图像,来分辨导弹是否拦截目标。
对于如何判断导弹是谁发射的问题?一般来说,由于误会或是敌对国家的拦截导弹击落了己方战机,都是会被报道出来的,简单来说,就是有人“负责”,而在特殊状况下,例如叙利亚战场,拦截美国的巡航导弹、锁定西方国家的战机,哪怕是傻子恐怕也知道是谁所为,更何况有明显的弹道痕迹,不般不会有国家隐瞒自己击落了飞行目标的行为,经过调查可以快速得知。
2018-09-08 23:34:42 -
这和二进制逻辑算法类似,导弹系统上,火力控制雷达单元上对应自身弹体呈现一个点,搜索雷达单元上对应导弹袭击目标呈现另一个点……如今都相控阵雷达系统把火控和搜索单元都集成在一起了,但还是各司其职的。
当防空导弹发射后,在雷达显示屏上,导弹自身和敌目标,两两点对应,两点在无限接近的过程……当两点俱在说明导弹在飞行途中;当两点俱灭说明成功击毁目标;当两点只灭了一个,说明因种种原因导弹脱靶或者敌机被其他地空武器系统击落(反正没打中)……
大致就是这样……
2018-09-05 14:05:31 -
导弹发射前,己方不管是通过发射平台的瞄准系统或导弹上的制导装置都能获得目标的某种可信的信号,不管是电视图像、红外图像、雷达信号,因而大多能看到目标被摧毁。即使是发射后不管的导弹,己方也能通过对整个战场的监视手段了解目标是否被毁。当然,这中间的延迟和遗漏的确会使己方有时疑惑目标是否被可靠地摧毁,因而近年导弹也日益强调“毁伤效果评估”能力,包括由导弹发回命中前一瞬间的目标图像,或由侦察平台快速获取目标被攻击后的图像,以供己方判断。
目标要判断导弹是谁发射的,这个问题很模糊而且无意义。被摧毁了,即使还有人活着,当务之急是去查谁打了老子吗?其实是被攻击一方的上级需要了解。但了解是哪种大类型的导弹不难,有一些基本特征,也不是任何导弹都能打任何目标,了解是哪国的,战时容易平时稍难,如果恰好又没监视好自己周围空域海域的话,就没有数据,只能靠分析导弹残骸了。
2018-09-27 18:56:03 -
导弹发射后,本机或本舰可以跟踪。如果两个信号重合,并且重合后目标信号大幅改变速度、高度、方向,或者干脆消失不见的,一般来说就是一次“有效射击”,无需补射。如果几个关键参数值不变,继续向本舰、本机靠近,那么……enmmmmm。
2018-09-05 09:44:40 -
导弹的发展已经有几十年了,导弹的种类也多种多样,并且海陆空都有。但是对于导弹发射后,是否击中目标,目标毁伤程度如何,这的确是个值得研究问题。
首先,导弹的射程一般都是超视距的,用肉眼直接观察是不现实的,如果你是千里眼就算了。对于目标是否被击中,是依靠其他技术手段进行观测的。最重要的一个就是雷达。雷达可以对目标进行跟踪和扫描,如果导弹击中目标,目标就不会反射雷达波,雷达显示屏上目标的影象就会消失。这样可以判断导弹是否击中目标。并且,雷达显示屏上目标反射回波的显示状态可以粗略判读目标的毁伤情况。也可以使用侦查机侦查。
但是对于空对空导弹来说有一点不一样。空空导弹是由高速飞行器上发射的,飞行器搭载的特殊雷达甚至可以合成击毁图像或视频,以供己方人员判断毁伤情况。除此之外,还可以使用光学设备,但是这个方法使用有限,一般只在近距离使用。对于洲际导弹打击目标,我们可以使用太空侦查卫星对目标区域进行扫描,于此来判断。
至于导弹是谁发射的,这个就很好判断。导弹爆炸后肯定会留下一些痕迹,对于不同的导弹,它都有自己的独有特征,顺藤摸瓜很容易判断导弹型号,进而判断所属国家。当然也可以进行弹道追踪,将导弹情况输入模拟器,反推发射地也是可行的。但是这些只能对于固定点发射目标进行追踪。对于移动发射目标就比较麻烦了,还有就是自行改装,血统不纯的导弹,回寻发射地也很复杂。不过,如果有他国协助,飞机发射的只要调出附近时间雷达监控或搜索出的飞机再逐一排查也是可行的。总之,了解导弹来源的方法很多,不同情况也有不同的处理。
个人愚见,还望海涵
2018-09-05 09:39:22 -
导弹发射后,本机或本舰可以跟踪。如果两个信号重合,并且重合后目标信号大幅改变速度、高度、方向,或者干脆消失不见的,一般来说就是一次“有效射击”,无需补射。如果几个关键参数值不变,继续向本舰、本机靠近,那么……enmmmmm。
2018-09-05 09:44:40 -
导弹的发展已经有几十年了,导弹的种类也多种多样,并且海陆空都有。但是对于导弹发射后,是否击中目标,目标毁伤程度如何,这的确是个值得研究问题。
首先,导弹的射程一般都是超视距的,用肉眼直接观察是不现实的,如果你是千里眼就算了。对于目标是否被击中,是依靠其他技术手段进行观测的。最重要的一个就是雷达。雷达可以对目标进行跟踪和扫描,如果导弹击中目标,目标就不会反射雷达波,雷达显示屏上目标的影象就会消失。这样可以判断导弹是否击中目标。并且,雷达显示屏上目标反射回波的显示状态可以粗略判读目标的毁伤情况。也可以使用侦查机侦查。
但是对于空对空导弹来说有一点不一样。空空导弹是由高速飞行器上发射的,飞行器搭载的特殊雷达甚至可以合成击毁图像或视频,以供己方人员判断毁伤情况。除此之外,还可以使用光学设备,但是这个方法使用有限,一般只在近距离使用。对于洲际导弹打击目标,我们可以使用太空侦查卫星对目标区域进行扫描,于此来判断。
至于导弹是谁发射的,这个就很好判断。导弹爆炸后肯定会留下一些痕迹,对于不同的导弹,它都有自己的独有特征,顺藤摸瓜很容易判断导弹型号,进而判断所属国家。当然也可以进行弹道追踪,将导弹情况输入模拟器,反推发射地也是可行的。但是这些只能对于固定点发射目标进行追踪。对于移动发射目标就比较麻烦了,还有就是自行改装,血统不纯的导弹,回寻发射地也很复杂。不过,如果有他国协助,飞机发射的只要调出附近时间雷达监控或搜索出的飞机再逐一排查也是可行的。总之,了解导弹来源的方法很多,不同情况也有不同的处理。
个人愚见,还望海涵
2018-09-05 09:3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