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破裂的婚姻中,女人只能等着被休吗?为什么?
在古代破裂的婚姻中,女人只能等着被休吗?为什么?
-
自古以来,男女婚配,都希望能够百年好合,但总有那不如意的婚姻,最终的结局是分手,比如南宋文学家陆游和表妹唐氏的婚姻,就是因为母亲不满意,强行拆散了二人,把表妹休掉。
古代法律中,关于离婚的一些规定是比较片面的,通常只有男人可以主动提出离婚,休掉妻子。但需要有正当的理由,否则不准,有所谓的七出、义绝和三不去等说法。
对于七出,不同朝代的法律解释大体相同,有一些细节的差别,比如唐代的解释是:无子、淫泆、不事舅姑、口舌、盜窃、妒忌、恶疾。
义绝,是指男方伤害了女方的远近亲属,或者反过来,女方伤害了男方的亲属。
如果不在七出、义绝之列,男子强行休妻,在唐代要判一年半的徒刑。
古代法律也保护女性的权利,有三种情况是不允许男子休妻的,分别是:为公婆服过丧的妻子不能休。娶妻时家中贫贱,富贵以后不能休妻。妻子没有亲人的,不可休掉。
另外,妻子没有生子,也不可以随便休掉,要等到她五十岁以后确定不会生子了,无子这一条才算成立。
古代社会中,妇女很难独自生存,所以,即使双方关系已经完全破裂,双方毫无感情可言,绝大多数的女性也会选择隐忍,不会也不敢主动提出离婚。
比如明代小说《醒世姻缘传》中,晁大舍原本娶了妻子计氏,后来又买了一个小妾珍哥。在珍哥的鼓动之下,晁大舍想把计氏休掉。计氏忍辱负重,不甘心、也不愿意被休掉,最后自缢而死。
计氏一样的女子是害怕被休的,主要顾虑,一是离婚本身在她们看来是不光彩的,是一种耻辱。而且离婚以后自己向何处去?如果有父母在还勉强可以,没有父母,到兄弟的家里去,就比较难受。至于再婚的机会,几乎没有。
当然,也有个别的女性,敢于主动摆脱不幸的婚姻,而不是被动等待被休。这方面有一个例子,就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
北宋灭亡,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一起南下,结果赵明诚病死在建康。李清照没有子女,只好四处投奔亲友。
绍兴二年,四十九岁的李清照第二次结婚,嫁给一个名叫张汝舟的人。但两个人的志趣完全不同,这一段婚姻只持续了百十天,李清照提出离婚,张汝舟的回应是对她拳脚相向。李清照只好向官府求助,连皇帝都被惊动了。
宋朝的法律对主动要求离婚的女人很严厉,李清照因此还被关押了九日,终于摆脱了这段婚姻。
李清照算是一个罕见的例子,她出身于官宦之家,自己有知识、有文化,见多识广。最重要的是,她的手中还有足够的财物,包括她和赵明诚一世收藏的文物,能够支撑她独立生活。所以,当她发现所托非人时,才敢于主动提出离婚。对于绝大多数女性来说,很难做出这样的决定。
2019-07-03 11:15:15 -
原因就因为儒家这个怪胎,他们为每个人灌输奴化思想,由上而下,再到男尊女卑,牺牲女性奴役下人,是为了让他们自己的家奴享有福利,这和人生而平等享有自由的思想是相悖离的。所谓妇女‘七出’今天看来让人匪夷所思,但封建社会里却存在了二千年。
2019-01-04 20:28:32 -
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自古男尊女卑,嫁鸡随鸡 嫁狗随狗;活是谁家的人,死是谁家的鬼;这些话流传至今也不是没道理的。古时候有贞洁牌坊了,现代女子谁能领下这执照了。自由
2019-01-04 18:45:01 -
以前女人地位低
2019-01-04 18:15:59 -
她也可以消失。因为、没有休书的话,她将面临无家可归的状况,没有休书娘家也无法收留。这就是封建社会的制度和法则。
2019-01-04 19: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