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宋江该不该诏安?
你觉得宋江该不该诏安?
-
我的回答是宋江不該接受朝庭虚假的招安!
纵观北宋徽宗時代就是一个典型的官逼民反的朝代,宋徽宗是个花花大公子,即位后从不思治国理政,虽有三宫六院粉黛万千但并不能满足其欲望,贵为皇帝的徽宗还常上青樓逛窑子,什么斗鷄、斗蝈蝈,踢球无所不纵情玩耍。常与李師師等名妓媾合,在京畿早就不是什么密秘了。再看看他的重臣蔡京、高俅(蹴足高手)都是一帮乌合之众,结党营私,狼狈为奸,沆瀣一气,陷害忠良,横征暴敛,民脂民膏。弄的舉国上下乌烟障氣,上行下效,民不聊生。这样腐败无能的朝庭己经是江河日下了,为什么不可以推翻?
恰好梁山好汉108將,虽文经武緯但生不逢时,他们.就屈尊在这个多事之秋的社会,他们各怀心酸和寄托,相聚在這个天塹水泊梁山聚義厅里专与朝庭作对,杀富济贫,为日后鏟除朝庭贪官而共谋发展,从而來发泄心中巨大的仇恨,其中八十万禁軍教头林冲这位名将就是因官场黑喑被逼上梁山的。
宋江其人,是当时被江湖尊称为及时雨的宋公明,昵称公明哥哥。因为晁盖、吴用等密秘劫持朝庭生辰冈,这个关键时刻宋江为他们通风报了信,所以宋江在江湖上以义气而得名。当时宋江任郓城县衙大押司,专管县衙档案文书的办公室主任,官衔正科或副处级县吏。后來因阎婆惜与其手下副手通奸,激怒了宋江纵火烧毁阄宅而拒捕上了梁山,宋江在梁山聚义厅里算粗通文墨,武不能防身的人物,但他会洞察人心,又肯吃小亏,善于投其所好,又懂阳谋,能玩众将于股掌之中。等晁盖撒手人寰后,宋江就坐了头把交椅,在统领梁山之時,则开始谋求招安,投降朝庭出卖兄弟之勾当,高俅围攻梁山被囚后,宋江想为自已铺路对高俅以上宾相待极尽媚骨,又私自放贼出逃,他的行为深深地戳伤了林冲、鲁智深、武松、李逵军众多将领的心头恨!其实招就是向朝庭投降。
当梁山被招安后,宋江最终挠了个城皇使军衔,相当于现在的一个正团级的军官,其余107將那都是清一色的营、连级校尉军衔了,梁山落就这样一纸“昭书”被朝庭土崩瓦解了,这一次彻底寒透了大家上梁山的初衷。可是蔡京、高俅之流就通过假招安,不断利用梁山豪傑远征攻辽,宋江搬兵获胜后又去镇压田虎、王庆、方腊等农民起义英雄,为宋朝解除了心腹大患,最终以宋江为首的梁山将士充当了绞殺农民起义军的刽子手,因而损兵折将大势已去,最终只剩27人又各奔东西。宋江因愚忠朝庭,直迷不悟,他因怕李逵闹事,最后用毒酒毒死了为他出生入死的黑漩風。宋江因招安为梁山好汉写下一幕幕的悲剧,他卑鄙地出卖了朝夕相处“兄弟们”的血肉之躯,落下梁山好汉为腐朽的北宋充当了牺牲品的帷幕。
细读水浒传,实质就是一部符合统治者意愿的悲剧。”宋公明哥哥“其实就是一个利用梁山好汉去朴灭农民起义军的及时雨和刽子手。
.
2018-01-24 22:36:20 -
非常应该!招安之路无疑是最好的选择,没有之一!
首先一个问题,不招安以后的路怎么走?难不成一辈子聚伙梁山泊?这肯定不现实。梁山泊不过水洼之地尔,随着入伙的弟兄越来越多,吃喝怎么办?祝家庄、高唐州倒是夺了点粮食,但那只能解一年半载的用度。到时候粮食不足,那些吃粮的小弟们总不能饿肚子替你卖命吧。自己种植,显然不切实际。然后还往哪儿去抢?继续抢劫州府官衙,首先那样会让被抢的地方的百姓反感,再者朝廷也不只是吃素的,一府半县你抢了也就抢了,再若造次,赵家天子恼一恼,遣下能臣干将,携天兵一到,你个弹丸之地,水洼之乡,分分钟灭之,到那时踏平梁山泊,活捉宋公明,杀你个人仰马翻、连个喘气的小耗子都不给你留下。别以为梁山打过一两场胜仗,败过高俅、童贯,就是天下无敌,那是没遇到真正有能耐的将官。高俅、童贯那叫什么将官,充其量来打酱油的。
其次,梁山头目之中,原先朝廷降将,或被骗上梁山,或被擒上梁山,这些人无一不想回去继续做官,不愿招安的就有数的那几个。剩下的就是没什么大本事的小弟兄,都是没主心骨的角色,宋江往哪儿走,他们就跟到哪儿。这些人看似称兄道弟,实质都是拉帮结派。时间久了,人心不合,不用朝廷动手,自己先行内讧。
另外就是这些人现在正当壮年之时,能打能杀,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倒也算的痛快,但日后老了怎么办?一群老光棍子,全老死水洼之中吗?虽然头上的名衔挺好听,叫什么梁山好汉。但说俗气一点,不就是些绿林强盗吗?你细读水浒,这些人好像对老百姓也没干过什么好事,书中写到百姓称他们之时,多是称呼为“强人”,说难听点就是强盗。一伙子强盗,等死了也是个死强盗。
另外那些说宋江为什么不自己做皇帝的,这纯粹是脑子被驴踢了。他何德何能做的天子,再者大宋一朝并没有什么苛捐杂税,也没让百姓生活困苦,别随便看到一个打出替天行道的口号的人,就是农民起义军。梁山上这伙人,不论哪方面看,跟农民起义军根本就不沾边儿。不论正史还是杂记,还是水浒传这套书,可一点也没写百姓困苦,民不聊生。这样一来,你造的哪门子反。
所以说宋江招安这条出路无疑是最正确的,这些兄弟们在山上,身上永远背着反贼、强盗的身份,即便是死了,也是个死强盗。但若归降朝廷,建功立业、封妻荫子、就是死了,也是为国捐躯,是忠臣良将。这不就是那些爱国喷子们所期望的吗?你既然期望爱国,为国家可以做任何事情,又说宋江招安不对,应该推翻朝廷,那这不成了自相矛盾了吗?什么话都让你们说了,你们那嘴还是不是嘴?人之所以有脑子,就是要你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辩证问题。连最起码的问题都懒得思考,那跟碳水化合物没什么两样。
好了,就说这些,若再分析下去,十万字都打不住。
2018-01-24 12:51:51 -
我认为如果宋江不被诏安,那就不是宋江了。
如果他不接受诏安,凭着他的威望和势力也许能推倒宋朝。但他受的教育就是忠君思想,他不会反对宋朝,而是一心去愚忠皇帝,哪怕皇帝是昏君,朝臣是佞臣。一心只想去做官,哪怕只是个小小的官吏也算是光宗耀祖了。
其实在中华民族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这种人大有人在。
2018-01-23 22:58:01 -
谢邀请。
宋江一上梁山,梁山就应该招安——
第一,宋江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名义上是农民起义,却没有明确的起义目标,和纲领。不反皇帝,反贪官就是一句空话。不招安,只能沦为和朝廷作对的匪,和百姓眼里的草莽乱逆,最终也就落个自生自灭的下场。也是英雄最可悲之处!
第二,《水浒传》里梁山众好汉的一大部分人,都无造反的志向,另一部分也是占山为王的心理,把一切都寄托在了带头大哥身上,大哥不造反、不招安,数万虎狼之师何去何从?臣伏于方腊、还是与方腊伙拼,都无名无份,徒为史家笔下留一笑料?
第三,招安,替朝廷剿灭方腊、王庆、田虎等三股义军,虽然有些悲壮,下场也很凄惨,但一众好汉总算英雄有了用武之地。也算是为赵家朝廷续命做了一点贡献,为后来苟延残喘的南宋王朝打下了一块栖息之地。
第四,算是题外话吧。南宋王朝,在历史上可以说是一无是处,唯一的贡献就是出了一个朱熹,诞生了理学。中国的教育在白鹿洞书院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改革。当然了,朱氏理学的优劣各人有各人的看法,笔者不敢妄自菲薄,妄下评论也不是这里的话题。
第五,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啸聚梁山不是饥民暴动、百姓造反,他们没有为老百姓打天下的心思,也不想当老百姓的领头人。这一点,和历史上的农民起义有着最大的质的区别。梁山上的成分除了啸聚山林打家劫舍的草寇,就是投降的官兵,偶尔关心一下百姓死活的,也就曲指可数的几个好汉头领。从某种意义上说,老百姓对其畏之如虎,不为对头,也敬而远之。得不到百姓的支持,就没有群基础。老百姓不反对,是因为上梁山后众好汉只和官府豪强作对,不欺压贫苦百姓。不招安,势力也难坐大。所以,梁山一开始,就注定了悲剧的宿命,别无选择。
2018-01-24 15:51:55 -
谢邀请。
宋江一上梁山,梁山就应该招安——
第一,宋江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名义上是农民起义,却没有明确的起义目标,和纲领。不反皇帝,反贪官就是一句空话。不招安,只能沦为和朝廷作对的匪,和百姓眼里的草莽乱逆,最终也就落个自生自灭的下场。也是英雄最可悲之处!
第二,《水浒传》里梁山众好汉的一大部分人,都无造反的志向,另一部分也是占山为王的心理,把一切都寄托在了带头大哥身上,大哥不造反、不招安,数万虎狼之师何去何从?臣伏于方腊、还是与方腊伙拼,都无名无份,徒为史家笔下留一笑料?
第三,招安,替朝廷剿灭方腊、王庆、田虎等三股义军,虽然有些悲壮,下场也很凄惨,但一众好汉总算英雄有了用武之地。也算是为赵家朝廷续命做了一点贡献,为后来苟延残喘的南宋王朝打下了一块栖息之地。
第四,算是题外话吧。南宋王朝,在历史上可以说是一无是处,唯一的贡献就是出了一个朱熹,诞生了理学。中国的教育在白鹿洞书院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改革。当然了,朱氏理学的优劣各人有各人的看法,笔者不敢妄自菲薄,妄下评论也不是这里的话题。
第五,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啸聚梁山不是饥民暴动、百姓造反,他们没有为老百姓打天下的心思,也不想当老百姓的领头人。这一点,和历史上的农民起义有着最大的质的区别。梁山上的成分除了啸聚山林打家劫舍的草寇,就是投降的官兵,偶尔关心一下百姓死活的,也就曲指可数的几个好汉头领。从某种意义上说,老百姓对其畏之如虎,不为对头,也敬而远之。得不到百姓的支持,就没有群基础。老百姓不反对,是因为上梁山后众好汉只和官府豪强作对,不欺压贫苦百姓。不招安,势力也难坐大。所以,梁山一开始,就注定了悲剧的宿命,别无选择。
2018-01-24 15:51:55 -
这个问题我个人看法:宋江当然不应该招安,原因有以下几点:看过水浒传的人都知道,宋江招安表面上说是为兄弟谋个出路,其实不然,宋江招安是有私心的,我们来看看为什么这样说,宋江在没有上梁山之前是一个押司,郓城县的一个小吏,是因为阎婆惜和他手下的人厮混,最后杀了阎婆惜,还有就是因为晁盖等人劫了生辰纲之后,私放晁盖等人最后别逼无奈上了梁山。
为什么说宋江招安是不该的:第一,宋江招安是为了自己,他以前是一个押司,招安以后想获得更好的官差。第二,水浒英雄的事迹发生在宋朝,当时的高官都是昏官,想置梁山英雄好汉于死地,招安以后日子肯定好不了。第三,上梁山的英雄,个个都是因为和当时的朝庭有仇,逼上梁山的,如果招了安, 像高俅哪样的小人会放过众英雄吗?招了安肯定会被高俅害死的,第四,其实梁山的武松,鲁智深,林冲等人是反对招安的,宋江招安是违背了众弟兄的意愿,去朝庭只有死路一条。综上所述,个人因为宋江招安不应该。
2018-01-23 23:45:24 -
先说观点:应该招安。
首先,我们在阅读《水浒传》时不要走入一个误区,即将其与近现代的武侠小说混淆。水浒梁山是绿林悍匪,不是电视剧里讲的英雄好汉。宋江打从一开始,就没有想要造反,可以说,梁山108条好汉,没有一个想要造反,特别是造皇帝的反。他们走上梁山跟官府争斗的目的,也仅仅是为了得到朝廷的招安,当然,梁山后期壮大,内部关于是否应该招安的分歧也开始显现了。
其次,我想题主所问宋江,应该是代表的梁山泊这个组织。其实,在这108好汉当中,真的能当得起我们今天所讲好汉的名头的人,一只手就能数清,我印象中,除了花和尚鲁智深也就浪子燕青能算是真好汉了。其他的人,要么是彻头彻尾的悍匪,要么是心机深沉的阴险狡诈之徒,反正,离我们想象中劫富济贫的侠盗风范差了不止十万八千里。
再者,梁山泊的覆灭是必然的,无论是否招安,梁山泊都已经走到了尽头。为什么这样讲?还是关于初心的问题。时移世易,无论当初是因为什么原因上的梁山,常年的对抗使得众人之间心生芥蒂,要么发生一场内斗,朝廷渔翁得利,要么,招安,还是朝廷得利。
因为作为一个组织,他的头部管理层过于臃肿,就算是宋江老大说了算,可是权力依然分散,不够集中,没有体制和契约关系的约束,这样的组织始终是松散的。另外,一个组织的存在因该是为了同一个梦想奋斗,当奋斗的目标不明确的时候,就是走到头的时候。
最为重要的是,宋江不招安,也没为社会做出啥贡献,反而影响了社会治安,本来只要应对贪腐的朝廷官员就能活下去,这下子出现一个反抗组织,有加重了老百姓的负担。所以,不招安,留着干啥呢?
ps,很久之前看的了,有些记忆错乱,将就着看吧,有错就改。
2018-01-23 23:02:07 -
首先对于宋江个人来讲,由于性格使然,他所思虑以致最后招安这是必然的。
抛开松江本身来说,宋江招安不仅毁了自己也着实毁了一大批英雄志士。
当时的朝堂腐败,社会混乱,这批壮士被招安后惨遭迫害,假如哦也在其中,被骗被迫害致死倒不如让哦为了理想而战死。
2018-01-24 10:37:48 -
水浒上的宋江,有两条路,一是招安,一是被剿灭,剿灭是死路,招安也是死路。但性质不一样,剿灭的结果是贴一"贼"字标签,身家永世不得翻身;招安呢?那就是干完活办死再给盖座庙,名忠义之士。
为什么是这样的结果呢?原因有三:一是当农民起义的势力达不到改朝换代的能力时,招安必然是正途,能避灭亡之速。二是杀人放火受招安一直存于黑道人的幻想中,且不乏成功者。三是从宋江本身来说,他不反皇帝,他从体制中出来,时时还想回到体制中去,啸聚看来只是囤居回去的资本。
2018-01-24 07:51:26 -
首先对于宋江个人来讲,由于性格使然,他所思虑以致最后招安这是必然的。
抛开松江本身来说,宋江招安不仅毁了自己也着实毁了一大批英雄志士。
当时的朝堂腐败,社会混乱,这批壮士被招安后惨遭迫害,假如哦也在其中,被骗被迫害致死倒不如让哦为了理想而战死。
2018-01-24 10:37:48 -
水浒上的宋江,有两条路,一是招安,一是被剿灭,剿灭是死路,招安也是死路。但性质不一样,剿灭的结果是贴一\"贼\"字标签,身家永世不得翻身;招安呢?那就是干完活办死再给盖座庙,名忠义之士。
为什么是这样的结果呢?原因有三:一是当农民起义的势力达不到改朝换代的能力时,招安必然是正途,能避灭亡之速。二是杀人放火受招安一直存于黑道人的幻想中,且不乏成功者。三是从宋江本身来说,他不反皇帝,他从体制中出来,时时还想回到体制中去,啸聚看来只是囤居回去的资本。
2018-01-24 07:51:26 -
关于宋江诏安的问题,历史上多有争论,有学者之间的争论,有政界的争论,也有百姓的议论。总之众说纷纭,各抒己见。鄙人则认为,一则云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吾辈在此评论古事,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以古论古,以今谈今,不能脱离当时的现实。以历史的眼光诠释每一个不同性格的、不同时代的历史人物,准确把脉就对了。况且不论别的,单说《水浒传》中所描述的情况,鄙人对宋公明的诏安行为予以认可。一、宋公明自幼受儒家思想熏陶形成个人是非观,一直知道自己加入梁山好汉行列是迫不得已的,是违背自己意愿的,是反抗朝廷的贼寇。他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叛逆行为,对朝廷不忠,不是良民,他有是非观念,他谴责自己,觉得自己不能一辈子当恶人,要赎罪改恶,求得朝廷原谅,百姓原谅。所以要诏安。二、宋公明受良好的家庭教育形成的祖宗观。祖宗世世代代都是朝廷的良民,四乡八村口碑很好,做人要厚道,要光宗耀祖,不能给祖宗脸上抹黑,自己加入了贼寇行列,感觉愧对祖宗,这样下去不行,要知错改错,为了挽回对祖宗的不忠不孝,只能选择诏安。(时间关系暂谈到此)
2018-01-23 23:5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