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会不会传染?需要注意什么?
肝硬化会不会传染?需要注意什么?
-
肝硬化本身是不会传染的,但如果引起肝硬化的病因是病毒性肝炎那可是会传染的。下面老刘就肝硬化的病因和注意事项谈几点看法。
肝硬化的病因
1.病毒性肝炎。主要为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病毒感染,约占 60%~80%,通常经过慢性肝炎阶段演变而来,急性或亚急性肝炎如有大量肝细胞坏死和肝纤维化可以直接演变为肝硬化,乙型和丙型或丁型肝炎病毒的重叠感染可加速发展至肝硬化。甲型和戊型病毒性肝炎一般不会发展为肝硬化。
2.慢性酒精中毒。在我国约占 15%,近年来有上升趋势。长期大量饮酒(一般为每日摄入酒精 80克达 10 年以上)或短期内大量饮酒,乙醇及其代谢产物(乙醛)的毒性作用,引起酒精性肝炎,继而可发展为肝硬化。
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非酒精性脂昉性肝炎的发病率日益升高,占人群的 10%~30%,不加以控制会导致肝硬化和肝癌。脂肪肝的医学定义是肝组织脂肪含量超过 5%,B 超等影像学检查可诊断出肝组织脂肪含量 20%~30%以上的脂肪肝,很多患者要通过肝脏组织学检查来确诊,新近国外研究表明,约 20%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可发展为肝硬化。
4.胆汁淤积。持续肝内淤胆或肝外胆管阻塞时,高浓度胆酸和胆红素可损伤肝细胞,引起原发性胆汁淤积性肝硬化或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5.血管性肝病。肝脏血供丰富,肝静脉、肝动脉、门静脉的病变都会影响到肝脏,甚至引起肝硬化。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肝静脉阻塞综合征、肝小静脉闭塞病等可引起肝脏长期淤血缺氧从而导致肝硬化的发生。
肝硬化的注意事项
1.积极预防。因为不同原因导致肝脏出现实质性变形,长时间发展下会演变成肝硬化,所以需要重视防治各种原发病,对于慢性肝炎、血吸虫病等疾病要积极预防和治疗,对肝脏有害的有毒物质要避免接触和应用,从根本上减少致病因素。
2.心态稳定。患者的情绪要稳定,这是由于患者精神与肝脏关系密切,一旦有不良情绪,精神不好的情况,患者的暴怒激动都可能对肝的机能造成影响,导致患者病变加速。因此要帮助患者树立坚强的抑制,保持良好的心情和精神,能够帮助改善病情。
3.适当运动。肝硬化患者的代偿功能会逐渐减退,并发腹水或感染时,绝对的卧床休息才是患者最应该做的。在患者拥有充沛代偿功能,病情处于稳定期的时候可以做一些简单的体力活动,进行适当的运动,例如散步、太极拳等,活动一定要适量,不能感觉到疲惫了还继续运动。
4.注意用药。一般性要不切记不可盲目的过多服用,会导致肝脏负担加重,对肝脏的恢复造成影响,例如巴比妥类对肝脏有害的药物要慎用或忌用。
5.戒除烟酒。长期饮酒会导致出现酒精性肝硬化,因此肝硬化患者饮酒会加重自身病情,并且可能导致出血情况的发生。除了酒以外,长期吸烟也会对肝病的恢复和稳定造成影响,导致肝硬化的进程加快,严重时还会出现肝癌的危险。
2019-12-19 11:54:12 -
肝硬化会传染吗?肝硬化会不会传染,要看导致肝硬化的病因。这主要看什么类型的肝硬化,如果是病毒性肝炎引起的肝硬化,那么基础疾病肝炎当然是具有传染性的。所以肝硬化会不会传染并不能一概而论。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下面我们先来了解肝硬化的致病因。多数肝硬化由病毒性肝炎(如乙肝、丙肝)、长期大量酗酒、胆汁淤积、代谢紊乱因素引起。
我国约80%的肝硬化由病毒性肝炎引起。病毒性肝炎久治不愈,经过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很大可能发展为肝硬化,而病毒性肝炎人口基数大,这也是肝硬化的常见病因。而常见的病毒性肝炎,例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由于具有传染性,可通过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等传播方式传染,所以由病毒性肝炎发展而成的肝硬化具有传染性。
目前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呈增多趋势。如果是酒精性肝硬化,则不具有传染性。此外,还有原发性或继发性胆汁淤积性、自身免疫性、药物性、心源性、营养不良性、代谢紊乱性、血吸虫导致的肝硬化,也是不具备传染性的。
通过以上介绍,相信大家会解开疑惑。肝硬化患者日常应合理控制饮食,注意避免剧烈活动,不要喝酒,也不要过于焦躁,要稳定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
指导专家:周利军,副主任医师,同煤集团公司总医院感染科。
擅长治疗慢性肝病,细菌性痢疾,伤寒,布氏杆菌病及小孩水痘,手足口病,腮腺炎,猩红热,麻疹等感染性疾病。
觉得本文有用,欢迎点赞或推荐给朋友,并关注【医联媒体】。
2018-12-19 20:58:06 -
肝硬化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肝细胞慢性、进行性、弥漫性变性和坏死,肝脏纤维组织增生,并形成结节和假小叶,导致正常肝小叶和肝血管结构破坏。最终发展为门静脉高压综合征、肝功能衰竭、肝癌等各种并发症。
一,肝硬化的病因:
1,病毒性肝炎:乙肝、丙肝、丁肝均可引起肝硬化。但是因我国乙肝的感染率接近10%,所以乙肝造成肝硬化发生率最高。据统计,我国在肝脏移植术中,80~90%的是乙肝病毒引起的肝硬化、肝癌。按照乙型肝炎的预后,部分病例经积极治疗,半年后乙肝表面抗原转阴,抗一HBs出现,或转为慢性携带。部分病例可呈乙肝一慢性乙肝一肝硬化一肝癌的发展趋势,所以不可调以轻心。
病毒性肝炎引起的肝硬化,具有传染性,尤其同在一起生活的夫妻间传染率很高。就乙肝病毒而言夫妻之间的感染率几乎为100%。不过近几十年来新生儿普遍接种乙肝疫苗,一般青年一代都有抗一HBs阳性。所以感染的机率也就相应的减少。但不排除丙、丁肝炎病毒的相互交插感染的可能。
2,慢性酒精中毒:在欧美酒精性肝硬化约占50%~90%,由于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酒精肝的发病率也在逐年提高,酒精性肝硬化约占10%左右。
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仅次于病毒性肝炎和慢性酒精肝,位于发病的第三位。见于代谢异常综合征、空回肠分流术、胃肠外营养、营养不良等。
4,化学毒物或药物:长期服用对肝脏损害的药物或接触有毒的化学物品,造成中毒性肝炎最后发生肝硬化。
5,长期胆汁淤积:见于原发性和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后者多由各种病因引起的胆道阻塞所致。高浓度的胆酸和胆红素加速了肝细胞变性、坏死、促使肝硬化形成。
6,肝脏血液循环障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心肌病、肝静脉阻塞综合征、肝小叶静脉阻塞综合征等均可引起肝硬化。
7,遗傳代谢性疾病:由血色病、肝豆状核变性、半乳糖血症、α1一抗胰蛋白酶缺乏、糖元贮积病、酪氨酸代谢紊乱症、均可引起肝硬化。
8,免疫紊乱:自身免疫性肝炎,最终会发生肝硬化。可分Ⅰ型、Ⅱa、Ⅱb型。
9,寄生虫感染:常见的是血吸虫肝硬化。
10,隐源性:病史不洋、无法明确病因,这类肝硬化占5%~10%左右。
二,传染及预防:
一般认为肝破硬化不属传染病范围,但是对病毒性肝炎引起的肝硬化,确实存在着传染性。所以对病毒感染性肝炎,除积极抗病毒治疗、减少病毒的增殖外,还应进行动态观察,发现问题立即纠正,以防慢性化、肝硬化、肝癌三部曲的发生。对家庭成员进行病毒筛查,如发现抗一HBs阴性,要进行乙肝疫苗注射。并要进行分歺和密切接触。
2022-01-08 11:29:02 -
肝硬化会不会传染,是要看导致肝硬化的病因,像是乙肝、丙肝等病毒性肝炎引起的肝硬化就会具有传染性,而脂肪肝,酒精肝引起的肝硬化是不会传染的。
另外,肝硬化大多是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炎后肝硬化,如果是乙肝病毒表面抗原、e抗原阳性的患者,可能会有一定的传染性,特别当化验出现乙肝病毒抗原阳性、抗体阴性时,肝硬化一定具有传染性。在临床上常见的肝硬化是由不同原因引起的肝脏弥漫性损害,肝细胞实质的变性、坏死、结缔组织增生的结果,所以肝硬化不一定都有传染性。
一般来说,正规专业的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会通过患者的血液、唾液、精液、乳汁、大小便等来判断是否患有肝硬化。由于我们国家绝大部分的肝硬化患者是由乙型肝炎发展而来的,所以对肝炎后肝硬变的家庭成员及护理人员应该进行乙肝五项检查,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注射乙肝疫苗以进行预防。
2017-11-22 14:55:56 -
你好,病毒性肝硬化传染,肝硬化不一定都有传染性。但是肝硬化患者多由慢性乙肝、慢性丙肝引发,这些先肝炎后肝硬化的病人都具有一定传染性。如酒精性肝硬化、药物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硬化、心源性肝硬化、营养不良性肝硬化等不具有传染性。先肝炎后肝硬化的患者血液、体液中有可能含有数量不等、复制程度不一、毒性传染力不等的肝炎病毒。这些病毒可以通过输血、医疗器械、垂直传播等形式传播给他人。但是日常一般接触,如共事、餐饮、握手、交谈等等,不会导致乙肝或丙肝病传染。 同时肝硬化病人传染的病人家庭其他成员应注意,隔离和生活餐具的消毒,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会传染,因此不能从事与食品有关或销售的工作。
2018-03-02 16:27:38 -
感谢咨询者对病史详细的描述,无论是对在诊治过程中遇到的种种挫折,还是在这个过程中的无奈、绝望的心理旅程,我都能非常理解,也被你们夫妻之间的感情所感动,他怕传染给你而不让你靠近他,你没有因为他得了病而放弃他,并且一边打工一边照顾他,真的很难得!今天就你的疑问以及你今后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帮助你。
第一、肝硬化传染吗?
其实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肝硬化是肝病发展的一个阶段,是否传染要看导致肝硬化的病因是什么。教科书中总结了肝硬化有十大病因,其中只有病毒性肝炎具有传染性。这里的病毒性肝炎就是我们常说的甲乙丙丁戊型肝炎,其中导致肝硬化最常见的是乙肝和丙肝,甲肝和戊肝转变为慢性甚至导致肝硬化的比较少见,丁肝自己不能独立存在,只有在乙肝基础上才能得。此外对于乙肝、丙肝的传播途径大家都比较熟悉,一般只通过体液、血液、母婴传播。正常接触是不会传染的,这一点你大可放心。至于你说的医生看完马上洗手的问题,其实接触病人前后要洗手是医疗规范,你也就不要想太多了,如果不是这样,说明医生不够专业。
第二、诊断肝硬化就进入生命倒计时了吗?
当然不是,肝硬化在临床上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代偿期往往没有什么症状,是肝硬化早期,此时治疗效果是很好的,甚至可以逆转。对于失代偿期肝硬化,一般认为是肝病终末期,治疗效果相对差,但是如果能积极控制病因,加强生活饮食方面控制并定期随诊,目前的治疗手段也能大大延长生存期。
第三、如何治疗肝硬化
这是一个很大的题目,我只提几个点,对于肝硬化的治疗,病因治疗是最关键的,怎么理解呢?如果是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需要积极抗病毒治疗;对于酒精性肝硬化,首先就是戒酒;对于脂肪肝性肝硬化,需要适当运动和减肥等等。如果终末期出现了并发症,比如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癌等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对症治疗。一般来说达到了失代偿期肝硬化,就不可能治愈了,最后的办法就只有肝移植。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大家,如有疑问,欢迎留言咨询!
点击右上方,关注赵医生,关注健康,每天都有健康科普知识更新哦!
Dr赵
2018-03-28 16:18:35 -
大家好,我是一名内科医生,要我说肝硬化会不会传染解释起来确实需要费点劲,因为肝硬化是很多类型的肝脏疾病发展到后期的结果,所以到底有没有传染我还是需要从源头入手,大家请往下看。
导致肝硬化的原因有哪些?
在我们国家最常见的原因就是“慢性病毒性肝炎”。
在欧美国家最常见的原因就是“酒精肝”,长期饮酒导致。
其它的原因:长期的右心衰竭、血吸虫肝(现在基本没有了)、或者其它药物导致。
那种类型的病因导致的肝硬化会传染?
答案便是“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所以是这种病因的需要高度重视。
1、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道,全国约有20亿的人口曾经感染乙型肝炎,约有3.6亿的人口为慢性乙型肝炎感染,在我们亚洲地区比例最大,而我国呢,又是一个乙肝高发的国家。
2、正是因为乙肝病毒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如果不经抗病毒治疗,数据看看仔细了,5年会有10%-20%发展为肝硬化,而肝硬化发展为肝癌的比例在6%-15%左右。
乙肝病毒既然会传染那应该注意什么?
其实注意什么的意思也就是不要被传染上,所以以下几条重要的传播途径要牢记于心。
1、母婴传播。
如果一位妊娠的妈妈感染了乙肝病毒,那么在怀孕期间,宫内传播引起传染约在10%左右,最大的来源还是在分娩的时候,婴儿的皮肤或者粘膜接触了母亲的血液、羊水、分泌物而传染,分娩后母亲的乳汁也携带有乙肝病毒,这又是一种途径。
假如母亲大三阳,如果不做阻断,孩子出生以后被感染的可能性将达到90%-95%。如果目前是小三阳,那感染的机率要比大三阳小一半左右,所以不论是大三阳还是小三阳,进行阻断治疗后成功率在90%以上,也就是说90%的孩子不被感染这个病毒。
2、血液传播如果输入了被乙肝病毒感染的血液或者血制品,就很有可能引起感染,这也是我国为何对血制品管控严格的重要原因。
3、医源性传播
相信只要会关注新闻的人在今年肯定看过一个大事件,即2019年4—5月,江苏省东台市人民医院发生一起血液净化中心血液透析患者感染丙肝事件,事件共导致69例患者感染丙肝。经国家卫健委调查认定,该事件是一起因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制度落实不到位等引起的严重院内感染事件。也就是说有肝炎的病人和没有肝炎的病人做血透没有进行合理的隔绝,因为血透就是要把血液引流出来通过透析机的,如果没有做好预防措施就会导致交叉感染,这个责任事故主要在医院,国家已经予以重罚和整顿,所以如果被乙肝病毒感染的病人污染过的医疗器械是不能让非感染者用的,如果因为这种疏忽引起了感染,就叫做医源性感染。
4、日常生活中接触以及性传播
比如公用剃须刀,牙刷等卫生用品,夫妻、配偶之间性接触等途径引起。
5、辟谣
一般生活交往活动中,比如握手、拥抱、一起坐车是不会传染乙肝的,例如情侣之间接吻一般也不会引起传播,除非双方中有口腔粘膜破损或者牙周疾病时才有可能。
6、大家除了需要注意以上这些传播途径以外,注射乙肝疫苗可以说是成熟、方便、经济的预防措施了,其次就是万一有被意外感染的情况,那么在12个小时以内给可能受到感染的人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一个月后再重复注册一次,也可起到一个预防作用。
总结:肝硬化不是关键点,关键还是在于引起肝硬化的那个病因是否具有传染性,如果是,那么按照如上的7大措施要牢记,但不论是在生活或者工作中对于有乙型肝炎的病人都不应该有歧视或者冷眼相待,大家都献出一份爱心,让他们不再感到孤单。
作者寄语:码字不易,纯属手打,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如果觉得作者用心了,那能否赏我一个赞呢,谢谢大家。
2019-12-26 15:58:25 -
肝硬化有很多种,肝炎后肝硬化(特别是乙肝丙肝后肝硬化)最多见,其血液有一定的传染性,但一般的生活接触不会传染,临床观察数万乙肝肝硬化病人其家属未被感染,其他原因的肝硬化不传染。医生给肝硬化病人检查完后洗手是为下一个病人负责。
2018-02-28 11:37:37 -
大家好,我是一名内科医生,要我说肝硬化会不会传染解释起来确实需要费点劲,因为肝硬化是很多类型的肝脏疾病发展到后期的结果,所以到底有没有传染我还是需要从源头入手,大家请往下看。
导致肝硬化的原因有哪些?
- 在我们国家最常见的原因就是“慢性病毒性肝炎”。
- 在欧美国家最常见的原因就是“酒精肝”,长期饮酒导致。
- 其它的原因:长期的右心衰竭、血吸虫肝(现在基本没有了)、或者其它药物导致。
那种类型的病因导致的肝硬化会传染?
答案便是“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所以是这种病因的需要高度重视。
1、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道,全国约有20亿的人口曾经感染乙型肝炎,约有3.6亿的人口为慢性乙型肝炎感染,在我们亚洲地区比例最大,而我国呢,又是一个乙肝高发的国家。
2、正是因为乙肝病毒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如果不经抗病毒治疗,数据看看仔细了,5年会有10%-20%发展为肝硬化,而肝硬化发展为肝癌的比例在6%-15%左右。
乙肝病毒既然会传染那应该注意什么?
其实注意什么的意思也就是不要被传染上,所以以下几条重要的传播途径要牢记于心。
1、母婴传播。
- 如果一位妊娠的妈妈感染了乙肝病毒,那么在怀孕期间,宫内传播引起传染约在10%左右,最大的来源还是在分娩的时候,婴儿的皮肤或者粘膜接触了母亲的血液、羊水、分泌物而传染,分娩后母亲的乳汁也携带有乙肝病毒,这又是一种途径。
- 假如母亲大三阳,如果不做阻断,孩子出生以后被感染的可能性将达到90%-95%。如果目前是小三阳,那感染的机率要比大三阳小一半左右,所以不论是大三阳还是小三阳,进行阻断治疗后成功率在90%以上,也就是说90%的孩子不被感染这个病毒。
如果输入了被乙肝病毒感染的血液或者血制品,就很有可能引起感染,这也是我国为何对血制品管控严格的重要原因。
3、医源性传播
相信只要会关注新闻的人在今年肯定看过一个大事件,即2019年4—5月,江苏省东台市人民医院发生一起血液净化中心血液透析患者感染丙肝事件,事件共导致69例患者感染丙肝。经国家卫健委调查认定,该事件是一起因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制度落实不到位等引起的严重院内感染事件。也就是说有肝炎的病人和没有肝炎的病人做血透没有进行合理的隔绝,因为血透就是要把血液引流出来通过透析机的,如果没有做好预防措施就会导致交叉感染,这个责任事故主要在医院,国家已经予以重罚和整顿,所以如果被乙肝病毒感染的病人污染过的医疗器械是不能让非感染者用的,如果因为这种疏忽引起了感染,就叫做医源性感染。
4、日常生活中接触以及性传播
比如公用剃须刀,牙刷等卫生用品,夫妻、配偶之间性接触等途径引起。
5、辟谣
一般生活交往活动中,比如握手、拥抱、一起坐车是不会传染乙肝的,例如情侣之间接吻一般也不会引起传播,除非双方中有口腔粘膜破损或者牙周疾病时才有可能。
6、大家除了需要注意以上这些传播途径以外,注射乙肝疫苗可以说是成熟、方便、经济的预防措施了,其次就是万一有被意外感染的情况,那么在12个小时以内给可能受到感染的人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一个月后再重复注册一次,也可起到一个预防作用。
总结:肝硬化不是关键点,关键还是在于引起肝硬化的那个病因是否具有传染性,如果是,那么按照如上的7大措施要牢记,但不论是在生活或者工作中对于有乙型肝炎的病人都不应该有歧视或者冷眼相待,大家都献出一份爱心,让他们不再感到孤单。
作者寄语:码字不易,纯属手打,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如果觉得作者用心了,那能否赏我一个赞呢,谢谢大家。
2019-12-26 15:58:25 -
肝硬化是一个病也是一个症状,就像痛痒胀这些是一个症状,一个病名。和传不传染没有必然的关系,就像他肚子痛你说会不会传染,不会但是引起这个痛的病因会,比如你们一起吃的有问题的食物他痛你也可能会痛。这时这就不是这个痛的传染而是你们有共同的病因。肝硬化是一个疾病的症状和时期,一般引起肝硬化的原因病因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有肝炎,如乙肝这些,
比如有喝酒有酒精肝这些,比如好吃油腻有脂肪肝,还有性格不开朗总是爱生气,引起肝郁成疾这些,这样来来乙肝,喝酒,吃油腻,性格不好都会引起共同的肝病达到肝硬化的一个状态。但是肝硬化本身不会传染,但是引起肝硬化的病因会,比如有乙肝,那相互都会有感染的现象,比如喝酒夫妻都要应酬。比如生气两口子是一类人相互作相互做气给对方受。比如饮食上一样的都爱吃口油腻,这样的话就会都有机会一起患这个病的。
所以这时就不是传染而是同样的病,同样的生活饮食习惯和同样的心态状态。就会有相同的病出现的,所以需要检查他的肝硬化是因为什么得的,是乙肝,还是喝酒,还是吃油腻,还是心情压抑。比如有的人开店的省的饭菜舍不得丢,通吃结果吃出肝硬化来了,为人太好老是应酬结果肝硬化了,很小气结果这样了所以要找出病因来。才能对症的调节。很多医生并不会详细地问你的生活情况。问多了还会伤自尊。但其实这些方方面面往往都是病因,过度吃剩菜。过度喝酒为人好,过度谨小慎微。过度劳累都是病因。把这些调节开来就会好转的。不要浪费但更不能过度节俭和吃苦耐劳的,要劳逸结合。不然为了美好的明天而奋斗,突然发现没有明天了,连不好的都没有了那就不值得了。
2021-04-04 14:57:56 -
我没有这方面的医学知识,但我认为肝硬化了后不会传染,既然已硬化,如同一块砖头,无法参与到正常的新陈代谢,还能传染什么?!不过某种肝炎类是传染的。
2023-01-01 05:39:35 -
不传染
2022-12-20 01:10:04 -
(2018年3月27日 曾医生有问必答)
不请自来,希望我的回答能令您和您的爱人一直勇敢面对下去。
能引起肝硬化的原因很多,在我国最常见的就是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而外国(特别是美国),因为酗酒的人很多,常见为酒精性肝硬化。其他不常见的有:①长期接触霉变食物(内含黄曲霉素)、药物四环素等有毒有害物质;②胆汁性肝硬化,长期胆道梗阻引起肝脏不可逆性损害;③血吸虫病,一般发生在很边缘山区,目前已经很少见了。这些都没有传染性。
有传染性的,无非就是乙型肝炎性肝硬化和丙型肝炎肝硬化。您爱人可以传染给你的,也就只有这两种了。您可以去抽血验一下乙肝两对半和输血四项,就知道有没有了。
乙肝病毒由于它的特殊性,接触的人不一定会感染,也不是每个人感染上的人都会发病。它要发病,也需要条件,要根据您的自身状况而定。
这里要给你科普一下。
一、乙肝病毒感染途径:
二、成人感染上乙肝病毒后,最早1-2周,最迟11-12周,才会在体内被检查出来,一般不会有什么症状,很大一部分人成为无症状的病毒携带者,甚至终生不发病。
三、我们的身体本就是一座大洪炉,外来的东西要不被消化掉,要不被排斥出去,如果自身抵抗力好,这一场在体内的无硝烟战争可持续一辈子。基于您爱人的情况,估计他在这场和病毒的较量中,输了一筹,才会引起肝脏纤维化。也幸好是早期,建议使用免疫增强药物以及抗病毒药物(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等),帮助您爱人在这场与病毒的斗争中,获得转机。
四、其实,国家早已经推行了乙肝疫苗,小孩子打的预防针,就有三次是注射乙肝疫苗的。如今的80后及以后的孩子,绝大部分都已经形成了抗体,一般的乙肝病毒进入身体,就已经被我们身体里抗体杀灭了。
我是一名外科医生,平时查看病人、做手术少不了和病人接触,所接触到的乙肝患者不计其数。甚至有2回在手术台上被缝合针钩到手,一个是乙肝大三阳的患者,一个是乙肝小三阳的患者。索性目前没有感染上。在今年体检中,我的乙肝三对检查,有3项抗体都是高的,证明曾经确实有乙肝病毒进入我的身体了,但是被我身体内的抗体所杀灭了。 所以,题者无需太过担心。
★若本回答有帮助,请点赞支持!
2018-03-27 21:42:14 -
您好。感谢邀请!
提到肝硬化这个疾病,我还是有几分研究的,我是在一家体检中心工作,每年年底都会有给家属巨惠福利体检福利,就在去年给亲戚朋友组团做健康体检的时候,我的一个姨夫就检查出肝硬化,对此因为当时的情况,我自己也搜集和阅读了很对资料,并且向主治医师咨询了调理方案,在我的精心照料下,亲人的病情一直很乐观,我又是一名健康管理师,所以对于这个肝硬化问题还算专业。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脏疾病,由一种或多种致病因素长期或反复的损害肝细胞,使肝细胞变性,坏死,再生及弥漫性结缔组织增生,导致肝小叶结构破坏、假小叶形成和肝质地变硬。总的来说呢,其实肝硬化是各种弥漫性肝脏疾病的后期表现。一般常见的病因是病毒性肝炎、慢性酒精中毒、营养失调、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和化学品。在我们国家主要以病毒性肝炎为主。最近这几年酒精性肝硬化有增高的趋势。肝硬化的临床表现是一个慢性过程,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和门静脉高压表现。营养不良在肝硬化病人中十分常见,尤其是较严重的病人更明显。研究发现有30%左右的前期肝硬化病人存在一定的营养不良,而在后期病人中,营养不良的发生率更是高达80%。
经过以上总体分析,我国引发肝硬化的病因中没有一类是传染性的,很多人认为乙肝病毒是传染性的,但是只是通过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像我们所谓的同桌饮食,日常交流是不会传染的,况且现在的人们都普遍注射乙肝疫苗,其传染率更是微乎其微。我们要注意的就是乙肝病毒传播的几种特殊关系就可以了。其余的日常生活正常交往是不会传染的。
作者:姜晓彤 国家高级营养师、健康管理师
2018-03-10 22:52:46 -
肝硬化会不会传染,只能说要看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肝硬化了,引起肝硬化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有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代谢性肝硬化、胆汁淤积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硬化、毒物和药物性肝硬化、营养不良性肝硬化、隐源性肝硬化等。
如果说到传染性,只有病毒性肝炎引起的肝硬化会传染,常见的是由乙肝和丙肝引起的肝硬化。
乙肝和丙肝作为一种传染性疾病,它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医源性传播等,像是日常生活中的握手、拥抱等,不会传染,而且乙肝可以接种乙肝疫苗,接种成功后,被感染的几率很低,所以不必太过于担心。
如果是由于感染了丙肝导致的肝硬化,尽管丙肝目前没有疫苗可以预防,但是题主也不必过于担心,性生活采取安全措施,也可以大大降低感染的几率,另外,成年人的免疫力也比较强大,一般也不是那么容易被传染。
肝硬化如果是早期,积极治疗加上生活中注意保健,保持乐观的心情,不要抽烟喝酒、熬夜劳累、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一般预后良好。
如果是中晚期肝硬化,积极配合治疗,生活中注意保健,也是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
2018-09-13 17:28:56 -
肝硬化是各种各样的损伤肝的因素对肝细造成反复损伤和纤维细胞增生修复,久之纤维而形成肝纤维增多收缩致肝体积缩小变硬而称之为肝硬。肝硬化本身是肝细胞组织损伤后的病理性改变,不具有传染性。但致肝硬化的因素很多,比如药物性,代谢性,物理性一部分因素等无传染性;而生物性因素如乙肝病毒,丙肝病毒等引起的肝脏炎症和损伤及修复后肝硬化是可能有传染性的!
2022-01-01 19:44:29 -
肝硬化不会传染的,但是我们要知道在我国,大部分的肝硬化的原因都是病毒性肝炎,主要是乙型肝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乙肝,所以,肝硬化不传染,但是会传染给你乙肝病毒的。所以在医院里边,碰上肝硬化的或者是肝移植术后的我们都会特别小心,日常操作都是戴手套,因为他有极大的可能是乙肝病毒携带者,而乙肝病毒传播途径与艾滋病类似,通过体液,性交,母婴垂直传播。友情提醒如果大家周围出现这种病人,虽然不至于谈炎色变,但也应该注意保护自己。
2018-03-11 19:13:28 -
肝硬化本身不传染,但导致肝硬化的病毒性肝炎会传染,比如:甲肝、乙肝、丙肝等。
我老伴是肝硬化(Ⅱ期)+肝癌,导致他肝硬化的诱因是丙肝,像他这种就有传染性。而传染源不是肝硬化而是丙肝。
自从知道他患丙肝后我们吃饭、喝水、洗漱用具、毛巾、牙膏等都是分开各用各的。碗、筷分开放,衣服分开洗,睡觉一人一个屋。
如今他的丙肝虽然早已治愈,检测过几次都没发现丙肝病毒,但为了安全起见我们还一直都分着,就是为了预防万一。
我自己也先后去医院做过两次肝功五项指标化验都没问题,说明我在预防方面做得很不错。
虽说肝硬化不传染,但没有肝病就不会得肝硬化,因此我个人认为,有些人之所以会得肝硬化,或多或少都是因为肝病毒引起的。
注意家庭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是预防肝病的必要条件。
2022-01-05 20:08:40 -
肝硬化是多种原因损害造成的病理表现,它本身没有传染性,如喝酒,药物,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因素造成的就没有传染性,有传染性的肝硬化主要指乙肝或丙肝病毒的传染性,和肝脏硬化不硬化没太大关系。
2022-01-21 20:33:02 -
肝硬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的晚期阶段。病理上以肝脏弥漫性纤维化、再生结节和假小叶形成为特征。临床上起病隐匿,病程发展缓慢。
引起肝硬化的病因很多,在我国以病毒性肝炎为主,欧美国家以慢性酒精中毒多见。(1)病毒性肝炎:主要为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病毒感染,占60%~80%。(2)慢性酒精中毒:在我国占15%
。(3)非酒精神脂肪性肝硬化: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肥胖人群的增多,发病率程上升趋势。
在病毒性肝炎中,乙肝、丙肝、丁肝都具有传染性,传染源为患者和病毒携带者。传播方式主要有体液或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生活密切接触传播。
所以,身边亲人患肝硬化,如果我们和他们密切接触过可出现三种情况(1)如果我们抵抗力较强我们不被传染,尤其是乙肝,这时我们要立即接种乙肝疫苗;(2)我们抵抗力不是太强,介于中间,被少量的病毒侵袭,少量病毒作为抗原刺激我们机体产生抗体,这种最理想,相当于我们接种了疫苗(3)抵抗力太差,被大量病毒侵袭,导致患上肝炎。
2018-03-08 14:31:06 -
直接来讲,肝硬化不具有传染性,它是一种病理状态。但若长期和肝硬化生活的人,可能存在以后肝硬化的风险,这主要区别肝硬化的原因。如果是乙肝、丙肝、甲肝等传染性疾病所致,因这些病可以传染,而感染这些疾病会导致肝硬化。如果是因为饮酒、血管性肝病、胆汁淤积导致的肝硬化,则一起生活的人不具有患肝硬化的风险。
由于乙肝是最常见的导致肝硬化的疾病,所以在此特别说一下。慢性乙型肝炎感染会导致一系列进展性临床并发症,如肝功能异常、肝硬化、肝细胞肝癌等。每年全球有超过100万的乙型肝炎携带者死于HBV感染所致的相关疾病。
降低代偿期患者的长期并发症发生率抗病毒治疗不仅可以有效抑制HBV的复制,改善肝功能,而且能减少肝硬化的并发症,延缓肝硬化的进展,减少CHB导致的失代偿期肝硬化、HCC或死亡的发生。
逆转肝纤维化和肝硬化抗病毒治疗不仅抑制HBV的复制及增值,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延缓甚至逆转肝纤维化及肝硬化。
有研究表明,在肝纤维化进程中,肝动脉压力与门静脉压力的增高与肝脏硬度密切相关,即随着肝纤维化的进展,肝脏门静脉压力及肝动脉压力增高,导致肝脏硬度增大。因而肝脏硬度可以成为评估肝脏纤维化程度的一项指标,与肝纤维化程度相一致。
293%的患者存在肝纤维化逆转,并且BMI≥25kg/m2、代谢综合征及糖尿病这三个因素影响肝脏硬度降低值,即无这三者影响因素的患者较有这三者影响因素之一的患者肝纤维化逆转率高,因而不仅抗病毒治疗可以减低患者肝脏硬度,而且控制BMI及避免代谢综合征也可降低肝脏硬度。
综上研究,抗病毒治疗不仅可以有效降低CHB患者肝脏硬度,且可以降低肝硬化患者肝脏硬度,且对于肝硬化患者抗病毒治疗后LS值降低更明显。对于病情已经进展至肝硬的患者,需要长期抗病毒治疗。
我是王药师,坚持用简单易懂的文字传播疾病知识,为健康中国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如果您觉得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请留下一个赞吧!另外,如果您还有相关问题,欢迎留言,我们共同探讨!
2021-11-26 14:32:54 -
肝硬化这个病名很形象,正常的肝脏是柔软的,光滑细腻的,肝脏是由肝细胞组成,体内的蛋白质、脂肪、糖以及各种其它代谢大部分都在肝脏代谢,
同时肝细胞还会分泌胆汁,最终胆汁会通过肝脏内的各级胆管汇集到肝总管,进入胆囊,这些胆管就像支架一样,起到支撑作用,就像树叶长在树枝上,树枝连接树干一样,肝细胞就好比树叶,细小胆管好比树枝一样,肝总管好比树干一样。
当吃饭的时候,食物通过口腔进入食道,并经过胃的消化,进入十二指肠,在十二指肠降段有个开关叫乏特氏壶腹,是胆总管的开口,食物一到这,就刺激到开关,开关一开,胆汁就会从胆总管流出进入十二指肠,在小肠内和食物中的脂肪发生化学反应,进行消化分解。
如果因为一些因素引起肝脏细胞破坏,身体就会启动自身修复系统,比如嗜肝性病毒(甲肝病毒、乙肝病毒、丙肝病毒……)血吸虫、酒精、药物等都会损伤肝细胞,身体做出反应,开始修复肝细胞,当树叶有虫子伤害的时候,树叶也会卷起来把虫子包裹(柳树叶最明显),形成一个个比较硬的小包裹,
而体内的肝脏也是一样,也会有小包裹形成,这就是代替了肝小叶的假小叶形成。当假小叶形成的时候就是肝硬化了,所以我们要理清楚肝硬化是有哪些原因造成的,就好说这个肝硬化有没有传染性。
比如病毒引发的肝炎,比如最常见的乙肝病毒会通过母婴传播、血液传播、性传播进入体内,
所以乙肝病人的肝硬化是可以传播的,在生活中要注意这些,比如母婴传播,如果母亲分娩的时候容易通过产道挤压,血液或者体液接触受伤皮肤造成感染,因此孕前最好接受治疗减少体内的病毒载量,同时新生儿生产后接种乙肝疫苗,可以让新生儿获得免疫。
血液传播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传播方式之一,比如共用输液器、针头等,比如在不规范的地方拔牙,打耳洞、纹身、修脚,比如和乙肝病人共用刮胡子刀、牙刷等等,这些都是极易传染的途径。
性传播也是乙肝病毒容易传播的方式之一,因此需要洁身自爱,需要采取保护措施。
乙肝病毒主要存在于血液、精液,子宫和阴道分泌的粘液,所以对于成年人来说,血液传播、性传播是主要传播方式。其他体液乙肝病毒含量比较少,比如唾液、汗液、乳汁,泪液,所以一般不易传播;但是当口腔内有破损的时候,唾液就有可能传播,这个时候比如接吻,或者吃流水席(无公筷)就需要注意了,这也是从事餐饮业的人员需要抽血做乙肝五项体检的原因。所以家里有乙肝、乙肝引起肝硬化的病人时,最好实行分餐制,用公筷成为习惯。
我国是乙肝大国,现有乙肝病人大约有一亿,乙肝的发展多遵循三部曲,乙肝——肝硬化——肝癌,所以对于乙肝的防治一定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而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硬化,比如酒精性肝硬化、药物性肝硬化就没有传染性。
2022-07-09 16:54:10 -
首先要明确的是,肝硬化并不具有传染性。
对于肝硬化的原因,我国做为一个乙肝大国,乙型病毒性肝炎导致的肝硬化目前仍然是肝硬化最主要的病因,而随着乙肝疫苗接种的普及,在可预见的将来,乙肝导致的肝硬化和肝癌将显著降低。但乙肝仍是需要关注的,对于感染乙肝的患者来说,定期复查肝功能,根据乙肝病毒的复制来针对性的调整抗病毒药物的使用,可以明显控制肝炎的进展,降低乙肝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率。
肝脏由正常-纤维化-肝硬化-肝癌转变
而另一大主要导致肝硬化的原因则是酒精性肝硬化,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各种酒类上了千家万户的餐桌、饭局,觥筹交错中,肝脏不堪其苦。长期的酗酒会导致肝功能的损伤,并可能导致肝硬化,戒酒是预防酒精性肝硬化的最佳手段。
黄疸
一旦发现肝硬化,则需要积极治疗,一方面进行保肝治疗,另一方面避免应用可能损伤肝功能的药物。同时,肝硬化的病人常合并有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的降低,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谨防磕碰,避免发生出血,同时进食需要少辛辣刺激、坚硬的食物,谨防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如若您喜欢这个回答,麻烦您点个赞或者转发分享给您的亲朋好友。普外科阿丁大夫,期待您的关注
2022-01-05 20:54:26 -
肝硬化是不会传染的,而引起肝硬化的疾病只有一部分会传染。
肝硬化的原因很多,比如病毒性肝炎、长期大量摄入酒精、布加综合征等。无论哪种原因导致的肝硬化,本质上说都是肝细胞坏死后结节性再生,同时伴有基质纤维化,这是一种病理生理改变,这种改变是不会传染的。即便是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本身肝硬化只是反映一个脏器的病理变化,不具有传染性。
对于肝硬化而言,具有传染性的是导致肝硬化的疾病,如病毒性肝炎、血吸虫病、肝包虫病等。因此,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注意预防相关疾病。
2022-12-26 10:58:48 -
“肝硬化本身”,和传染,应该没有联系。具有传染性的病原,才有可能传染。
2021-12-31 16:04:42 -
肝硬化会传染吗?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
肝硬化本身不具有传染性。
但是,引起肝硬化的病因很多。可分为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代谢性肝硬化、胆汁淤积性肝硬化、肝静脉回流受阻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硬化、毒物和药物性肝硬化、营养不良性肝硬化、隐源性肝硬化等。
在我国大多数为肝炎后肝硬化,少部分为酒精性肝硬化和血吸虫性肝硬化。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会有一定的传染性。一般来说,病毒性肝炎可以分为甲乙丙丁等六种类型乙肝病毒传染性最强。
乙型肝炎病毒是否有传染性,需要对患者做乙肝五项检查。若出现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则表示患者携带传染病毒。这一种病毒主要是通过血液传播、母婴垂直传播以及日常传播。
另外要了解乙肝病毒的传染性强弱,患者需要进行乙肝病毒的基因检测,根据乙肝病毒数量的多少来判断其病毒的复制能力,复制能力强则表示乙肝病毒的传染性较强。
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有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体液传播。预防乙肝的主要有效的方式就是接种乙肝疫苗。避免接触传染源,切段传播途径!
2022-01-07 07:54:50 -
肝硬化是否传染,主要看引起肝硬化的病因,其中一部分会是引起可以传染。
肝硬化的原因很多,有病毒性肝炎、酒精、脂肪肝、药物肝、自免肝、血管疾病如布加综合征等。无论哪种原因导致的肝硬化,都是肝细胞坏死后结节性再生,同时伴有基质纤维化,这是一种病理改变。
具有传染性肝硬化,如乙肝、丙肝病毒性肝炎、血吸虫病、肝包虫病等。因此,需要注意预防相关疾病。
2023-03-18 07:43:48 -
硬化不传染。硬化的原因之一病毒传染。
2022-06-28 05:25:50 -
55岁的王大爷是一位饮酒爱好者。
王大爷年轻的时候酒量非常好,一斤白酒下去依然能劳作。
最近半年,王大爷喝完酒后经常吃不下饭,觉得恶心,有几次饮酒后王大爷还吐了。
王大爷的儿子知道后,赶紧带着老爷子去医院检查。
医生通过检查确诊为酒精性肝硬化。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喝酒也是有可能导致肝硬化的,这类型的肝硬化病因在酒,所以是不会传染的。
那么肝硬化都有哪些原因引起?什么原因的肝硬化会传染?
一、病毒性肝炎
70%的肝硬化都是肝炎病毒造的孽。
根据病毒种类分,肝炎分为甲肝、乙肝、丙肝、丁肝和戊肝,其中九成都是乙肝。
肝炎病毒侵入人体后,就躲在肝细胞里面疯狂复制。
2个、4个、8个,16个……竟然搞出了十万、百万、千万级别的肝炎病毒。
这下就惊动了大白!大白一出手,病毒连带着肝细胞都死在了炮火中,肝炎就来了。
不管是被病毒作践死,还是被大白打死,总之肝细胞死的是越来越多了。
肝细胞不断受损,纤维不断增生、修复,好好的肝到了肝硬化晚期,变得又硬又小,甚是可怜。
肝炎病毒可以在人群中传播,感染到另一个人身上后,如果肝炎病毒不受控制地大量复制,同样可以导致肝脏受损、修复,最终形成肝硬化。所以,此类的由病毒引起的肝硬化应该说是可以传染的。
深读小提醒:
1、肝炎患者要按照医生的处方持续用药,定时复查,控制好病毒,才能减少肝细胞受损,以免发展成肝硬化。
2、注意保肝护肝,为快死的、残疾的和受伤的肝细胞送去营养,让它们好好恢复,保证肝功能在线。
二、长期酗酒
21.1%的肝硬化属于酒精性肝硬化,酒精绝对是作践肝脏的一大凶手。
酒精,学名乙醇,进入人体后,90%的代谢都是在肝脏完成的。
乙醇在各种酶的作用下,先变成乙醛,再变成乙酸,最后变成二氧化碳和水,才肯离开人体。
好了,其中这个中间产物乙醛,就是个作践肝细胞的坏淫。
它有个特质,喜欢勾搭蛋白质,强行和蛋白质结合,搞出乙醛蛋白加合物。
脂肪酸进入肝脏,就被加工成了脂肪,再由一个叫载脂蛋白的家伙负责把脂肪装到血液小火车运往脂肪细胞。
乙醛强行和载脂蛋白结合,搞得没人去搬运脂肪了,脂肪就这么堆在了肝脏,这就搞出了个脂肪肝。
接下来更过分,乙醛连肝细胞表面的蛋白质也不放过,强行结合,眼瞅着这肝细胞就变样了,结果大白把变了脸的肝细胞当坏人一顿胖揍,造成了肝细胞的大量死亡,这就闹出了酒精性肝炎。
如果肝细胞不断受损,纤维不断增生、修复,最终就会发展成酒精性肝硬化喽。
深读小提醒:
已经是肝硬化的患者,禁止饮酒。
酒精性肝炎患者,禁止饮酒。
爱喝酒的亲,哪怕你今天的肝是好的,也请减少饮酒量。
非喝不可的话,喝酒前先来杯牛奶,可以在胃里形成一层保护膜,减少胃对酒精的吸收,也就减少了乙醛祸害肝脏的几率,爱护肝脏,人人有责!
三、其他因素
1、生吃淡水鱼、虾等食物,容易感染寄生虫。寄生虫跑到肝脏作妖,损伤肝细胞,也有可能搞出肝硬化。所以淡水鱼、虾一定要煮熟了才吃。
2、长期高脂饮食容易导致过多的脂肪堆积在肝脏,造成肝损伤。要想保护肝脏,远离高脂饮食。
3、有些慢病药物会伤肝,比如利福平、奥美拉唑等,长期服用者需要定期检测肝功能!
2019-02-19 16:57:12 -
可以说,肝硬化并不会传染。但是导致肝硬化的原因很多,背后的原因可能会传染。比如乙肝、丙肝这些病毒性肝炎是可以传染。而酒精性肝硬化、寄生虫导致的肝硬化、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的肝硬化,这些并不会传染。不用害怕。
肝硬化患者,如果是肝硬化晚期,看起来会比较可怕,因为病人会有腹水、肝性昏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并发症。所以大家都惧怕肝硬化,家里面如果有一个肝硬化的病人,其他家庭成员可能都会有点害怕,害怕传染了这个病。
所以可以明确的说,肝硬化是不会传染的,因为肝硬化不是传染病。但是我们要警惕,就像上文提到的,要弄清楚什么原因导致的肝硬化。如果是乙肝导致的肝硬化,那么乙肝这个病是会传染的。但是乙肝传染主要是通过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的,家庭成员的日常接触是很难传染到乙肝的,再说现在的孩子一出生都会注射乙肝疫苗,会有保护性抗体,基本不会再得乙肝的了。即便万一得了乙肝,只要早期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绝大多数情况都不会发展为肝硬化。所以,严格来讲,肝硬化真的不会传染。
如果是喝酒导致的肝硬化,就更加不会传染了,无需害怕。
2019-09-05 16:53:09 -
肝硬化其实并非是一种单一的疾病,引发的原因比较多,如果是因为乙肝病毒所引发的,那么在生活中,还有一定的传染几率,它传染的途径主要就是由母婴传播,血液传播,日常生活传播或者是性传播,所以希望大家要做好预防措施。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硬化不具有传染性。
2022-05-17 15:58:21 -
简单的问题就简单回答“肝硬化不会传染”因为你是专业,题主又没问肝炎是不是会传染,哩了啰嗦千八百字儿关键仨字儿“不传染”
2021-10-08 18:06:05 -
肝硬化是由于肝细胞的死亡造成的,是一种不可逆的疾病,而肝硬化有没有传染性也是要看是由于什么引起的肝硬化,如果是由乙肝、丙肝等引起的肝硬化就是具有传染性的,如果是由于酒精肝脂肪肝引起的肝硬化就是不具有传染性的。
2022-01-08 09:49:25 -
不会传染的,但是甲肝是会传染的。
2021-12-18 15:52:03 -
不
2022-01-07 04:54:38 -
肝炎会,没听说过肝硬化会传染,人上了年季要会保重身体,否则,很容易出问题
2022-01-08 07:25:52 -
应该会的,我自己爸爸,得过急性肝炎,虽然经过治疗,检查上是没有问题了。但是家人们吃饭呀什么的,都隔开的。家庭人员多,小孩也多,注意点,安全些
2019-12-25 13:51:00 -
根据不同的病因决定是否传染。
2022-06-14 06:59:14 -
肝硬化不会传染,但一些肝炎会传染,如乙肝、丙肝。
肝硬化是如何形成的?
慢性乙肝病毒、酒精等因素会导致大量的肝细胞坏死。
大量的肝细胞坏死后,残存的肝细胞出现结节性再生、结缔组织增生,导致肝脏结构被破坏,肝脏逐渐变形、变硬,最终发展成肝硬化。
所以导致肝硬化的两个主要因素:乙肝病毒和酒精,前者是会传染的,后者不会。
为什么乙肝患者容易得肝硬化?
肝脏遭到乙肝病毒攻击时,它自己没能力还击,只能靠免疫系统过来帮忙,免疫系统是可以杀灭乙肝病毒。
但它杀毒的同时也会引起肝脏炎症,因此如果病毒数量太多,免疫系统不停的围剿病毒,肝脏炎症反应就会越来越严重,大量肝细胞坏死,残存的肝细胞出现结节性再生、结缔组织增生,导致肝脏结构被破坏,肝脏逐渐变形、变硬,最终发展成肝硬化。
如果被传染了乙肝,也会得肝硬化吗?
并不是所有的乙肝都会发展成肝硬化。一般来说,满足以下条件的乙肝患者容易发展成肝硬化。
(1)过度治疗,药物造成了肝脏损伤;
(2)不健康的生活习惯,酗酒、熬夜、劳累等造成肝脏负担过重;
(3)没有定期复查,以至于乙肝病毒长期活跃并伴有肝损害而不自知。
所以对于乙肝患者来说,要想不肝硬化,控制乙肝病情是重中之重,此外,要避免烟酒伤肝,要控制体重以免出现脂肪肝。
养肝护肝可以参考我们的专栏:《7天健康课:科学防控乙肝病情》
2022-01-04 14:08:24 -
肝脏也属于消化器官,注意安全。
2022-01-11 08:3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