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幼儿去做插班生,利弊如何呢?

spider 全部 1049

让幼儿去做插班生,利弊如何呢?

回复

共8条回复 我来回复
  • 呵呵Y笑
    呵呵Y笑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利:

    1/ 避免不良情绪的传染

    一般秋季,新生入园第一周,班里的哭声此起彼伏,甚至20多个孩子哭成一片。在这种“悲伤”的氛围中,即便是那些不怕生的孩子,“不明事理”的宝宝也很难抵御不良情绪的传染,恐怕也要不由自主地加入其中大放悲声。而春季插班,绝大多数“老生”情绪稳定,为新来的宝宝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在欢乐的气氛中,插班宝宝比较容易忘掉“悲伤”,积极融入新环境。

    2/ 可以得到更多的关注

    如果选择秋季入园,如果处理能力不强,20多个新生在一起,容易出现被老师疏忽的时候。相比之下,春季插班的新生少得多,而原有的老生已基本适应,不太需要老师分心,这时老师就能有更多的精力去关心、照顾插班的孩子。而且,没有了集体痛苦、集体不适应问题的困扰,老师的心情也好,能充分地给插班的孩子倾诉的机会、更耐心地聆听他们的心理感受,帮助孩子排解分离焦虑、缩短“家园过渡”的过程。

    3/ 减少生病机会

    如果秋季入园,正赶上秋冬呼吸道感染的高发季节,加之最初去幼儿园,少不了哭闹和生活上的不适应,容易导致上火、感冒等,还有班里孩子之间的交叉感染,患感冒的几率会增加。而开春以后天气一天天转暖、户外活动也多起来,抵抗力相对增强,能减少生病的几率。

    4/ 多了一份选择

    多数幼儿园,在一个年级中有几个平行班。将孩子插入小托班是有选择班级的权利,在这之前,有机会和那些已经入园的孩子家长聊聊,从他们的口碑中得知哪个班的老师更细心、更有经验;带孩子去幼儿园玩的时候,问问她从直觉上更喜欢哪个老师。在插班前可以向幼儿园表达自己希望把孩子插入哪个班的意愿。而9月入园则由幼儿园统一分班,家长较难拥有这样的“主动

    ”。插班有利于孩子在短时间内适应新生活。

    “新来的”加深孩子的陌生感

    幼儿园与家里的环境完全不同,又因为与其他孩子在适应性上的差异,孩子一时会有不知所措的感觉,父母要帮孩子慢慢适应;如果孩子内向,插班后不容易合群,适应期会比正常入园要长些。而小朋友们“新来的”这个说法,强化了他和其他孩子的不一样,容易使他产生被排斥、被孤立的感觉,进一步加深了其陌生感,严重时可能会引发孩子的自卑,造成不良的心理影响,插班容易适得其反。

    2016-11-21 13:54:21 0条评论
  • Chris-蝶舞
    Chris-蝶舞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我儿子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公立幼儿园,寒暑假基本没孩子就闭园了,可我们家里没有老人带,所以我只好把孩子送到了一所私立幼儿园过渡,我儿子是那种不太愿意主动融入集体,看起来还行,但是每次送去之前都会对我说麻麻我不喜欢这里,我想回原来的学校

    我分析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学进度,儿子的公立幼儿园是中班还处于玩乐阶段,而私立幼儿园在中班已经开始写简单是数字拼音了,他跟不上,并且一天都没写过,一下子要写很多,这对他来说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二是环境,这里没有他熟悉的朋友、老师,就连教室都不一样(没有原来的教室大,吃饭睡觉没有专门的食堂和宿舍)

    三是性格,有的主动开朗型的孩子更容易适应,也会主动交朋友;

    四是安全感,其实最后最根本的是安全感的缺乏,在这里他什么都不熟悉就是缺乏安全感,进而表现在方方面面

    优点:

    1、避过了孩子集中入园的时间,老师更能专心的对待新入园的孩子,给他更多的关心和照顾,能更快适应集体生活

    2、孩子稍大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身体素质也更好些,不容易生病

    缺点:

    1、孩子们也有自己的小圈子,如果你不是一个主动的孩子你可能会被隔在圈子外面

    2、教学进度跟不上,学校不可能为了你从头教

    3、有的孩子对新环境不适应会导致孩子情绪低落甚至严重的自闭不爱说话(但这种情况比较极端,很少出现,但我身边出现了一个这样的孩子)

    2016-11-21 13:30:20 0条评论
  • 蓝蓝蓝湖
    蓝蓝蓝湖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让学龄前的孩子去插班,这是很多幼儿不可避免出现的情况。比如我的孩子,因为两岁半的时候爷爷得了腰椎间盘突出,无法带孩子了,我们只能寻求让孩子去上幼儿园。咨询了一下,公立的幼儿园本来就名额有限,而且不满三岁的孩子不收。私立幼儿园则宽松些,只要孩子能自己吃, 想上厕所可以告诉老师,就可以。考虑到公立的幼儿园也不能留级,只能读三年,所以我们计划让孩子在私立幼儿园读一年,然后转到公立幼儿园读三年。

    孩子现在性格不错,适应能力也很强。所以插班和转学一样,好处是锻炼孩子的适应能力。弊端是孩子沟通能力如果较差,家长又不注重帮助孩子熟悉环境,孩子很容易自卑甚至导致性格变化。

    现在有些孩子三岁上学,必须去插班。之前一定要告诉孩子,其他同学已经上了一学期,彼此都很熟悉了,你刚去别人和不熟你不要计较。先找一个好朋友,然后再和大家都熟悉起来。在周末或者课后,也可以有意识的找一个同学一起玩,加深彼此的印象。同时多和老师沟通,和老师一起努力,让孩子尽快融入其中。

    我是头条号作者“蓝蓝湖”,欢迎关注,一起探讨更多的育儿知识。

    2016-11-21 10:37:20 0条评论
  • 美羊羊嘛嘛
    美羊羊嘛嘛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让幼儿去做插班生,有很多家长面临着这个问题。有的父母在外打工,宝宝在老家由老人带,但父母也舍不得,把他接上来上幼儿园。当然对孩子有利也有弊。

    孩子还小,适应新环境能力强,可以结交新的朋友与老师,扩大自己的小小朋友圈。

    有利于锻炼孩子的社交能力,学会与人沟通交流。

    弊处就是孩子已经和老家幼儿园的朋友们建立了友情,熟悉了那里的每个角落,对那里已经产生了感情,甚至有依赖感。突然要离开而迎接新环境而感到舍不得,心里会有点不舒服,也可能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对新环境而感到陌生。

    2016-11-21 16:24:58 0条评论
  • 漫天飞雪52066205521
    漫天飞雪52066205521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首先,对孩子来说,幼儿园是个全新的环境,她完全陌生,在陌生的环境里孩子比较容易拘谨,更糟糕的是老师是和同学也都是陌生的。如果说所有人都是陌生也许还好点,可问题是其他小朋友都熟悉,只对插班的小朋友来说是陌生的,这就容易造成疏离感,使她显得格格不入,不知道怎么融入这个集体。

    其次,课程上还是有些差距的,虽然小班的孩子可以玩着学,培养自理能力为主,但是还是有一定的教学计划的。就比如每天早上的韵律操,刚来的小朋友一点都不会做,还有一些小朋友学过的英语或者儿歌她有些也不会,不是说有多难,而是她没接触过,再加上孩子自尊心比较强,不会的话就不开心,所以要对孩子及时的进行心理疏导。

    当然也有有利的地方。比如老师的过多的关注,情绪影响减少,小朋友的关心等。

    2016-11-21 22:10:05 0条评论
  • 一夕一晨
    一夕一晨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幼儿园一般分为春季招生和秋季招生两类,秋季招生是大流。公立幼儿园要求幼儿必须满3岁才能入园就读,所以导致部分孩子不得不插班,而且春季要有名额才能插进去。

    我的孩子出生在开年,所以也面临这样的情况,我也在纠结要不要让他春季去插班?考虑到现在的孩子都有抱团取暖的想法,面对新生都有一段排斥到接纳的过程,很容易受到排挤,而且插班势必面临跟不上学习进度,需要老师重新教导学习规则,照顾生活,老师容易滋生厌烦心理等,我比较倾向等孩子大一点给秋季班的一起入学。大家同在一条起跑线,不用过多担心。

    2017-08-07 01:22:50 0条评论
  • 小兽Time
    小兽Time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如果他是要去一个比现在就读的幼儿园更好的幼儿园的话,可以考虑让他转院,虽然有一段时间,他可能没有朋友,会比较低落,比较失落,但是,这个情况应该很快就会缓解的。孩子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脆弱。

    但反过来讲,孩子也是很敏感的,当换了一个新的环境,新的同学,新的老师,他肯定需要一段时间去调整自己,因为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孩子会变得比较紧张。

    我觉得如果实在没有办法,爸妈工作调整,或者其他关系没办法再换个幼儿园,如果幼儿园差不多大同小异,我觉得还是不要去轻易改变宝宝已建立好的朋友圈和人际关系。

    知道每个爸爸妈妈都是特别爱自己的孩子,但是不光从生活和学习方面,幼儿的心理也要关心到。

    2016-11-23 01:02:44 0条评论
  • 花好月圆134398451
    花好月圆134398451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幼儿因为家庭等各方面的原因而更换幼儿园,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人也不肯总在一个环境中生存,总要学会慢慢适应。关于利弊,得针对孩子性格心理等情况和幼儿园以及老师情况而定吧!如果孩子开朗活泼,爱跟老师和新的新朋友交流,再加上老师也慢慢引导,就会很快融入新的环境。如果孩子腼腆性格内容,会想念以前的小朋友,而拒绝跟新的朋友交流。这样的孩子适应就会需要太多的时间。新环境对能够适应新环境的孩子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而对于不太适应的孩子来说,有可能会花较长的时间也能慢慢改变,但也有可能会越来越厉害!家长要注意多观察,让孩子慢慢调整过来。

    2016-11-26 09:58:50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