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遇到困难打死都不会告诉父母,怎么办?
孩子遇到困难打死都不会告诉父母,怎么办?
-
这个你得想想为什么孩子不告诉你。
1,平时有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孩子说他有个小秘密,只告诉你,但是你不能告诉家里其他的人,外人更不能说了,但对孩子来说是个小秘密,可能你作为大人来说觉得没什么,然后你就说出去了,让孩子知道了他会觉得受伤,下次有什么话就不愿意和你分享。
2,有这种情况吗?
孩子遇到问题,他告诉你了,你在忙家务,忙工作,心不在焉的听着,孩子感觉不到你在听,觉得你总是很忙,总是没时间搭理他,习惯了,所以遇到问题他不愿意再找你了
3,会不会遇到这种情况?
孩子遇到问题了,他告诉你,在他看来是很严重的问题,比如和某个小朋友突然闹别扭了,他觉得对方不好,声称以后坚决不和对方玩了,而你听了,觉得就是小孩子之间的小打小闹,也没放在心上,还对他说“你真小气”,孩子那会本来正一肚子委屈,想找你发泄释放,结果又被堵回去,又添了一个委屈,他认为你一点都不理解他
孩子的行为背后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所以有时候不能只看表面,亲子关系也是个复杂的关系,需要耐心和细心,所以,爱孩子就多付出,让他能清晰的感受到你的爱意
2016-11-15 11:53:16 -
看到这个问题啊,我为这个父母有一点点伤心,其实孩子的问题就是父母的问题,孩子的问题的,就是一面镜子,从镜子中能够看出,其实孩子所有的问题都源自于父母。
在孩子0到3岁时期,很多父母放弃了这一个关键的黄金时期,而把他的成长而交付给保姆啊,或者是长辈爷爷奶奶辈,那这呢非常不利于孩子成长,而且也降低了孩子和爸爸妈妈之间的亲密关系,那么这个时期的亲密关系如果没有建立好的话,那么孩子呢?他会把自己内心的话,告诉她最亲的人,那么很多时候还真的会把她告诉爷爷奶奶,因为你爷爷奶奶对她最宠爱啊,对他提出的要求没有任何拒绝。
如果他告诉爷爷奶奶,爷爷奶奶没有为它很好地解决他的问题,他的内心会感到非常失落,他就觉得连我最信赖的人都不能帮我解决问题,那我该怎么办呢?但他就深深的把自己的困难掩藏在自己的心中,那么久而久之,他就不善于跟别人交流。
那么爸爸妈妈呢如果很想跟他进行沟通,但是因为他们之间缺少必要的亲密关系,孩子怕告诉爸爸妈妈,会遭到他们的拒绝,或者说爸爸妈妈会指责她,那么孩子就非常怕,非常怕,怕的结果就是,不愿意跟父母进行沟通,那么这时候其实父母一定要放下架子,以朋友的姿态,跟孩子沟通,走进孩子的内心,我不知道这个孩子多大,如果他现在还在幼儿时期,那么父母还有时间,如果说孩子已经到了青春期,父母一定要压制住自己内心的各种不平静,一定要静下心来跟孩子好好谈谈,及早走入孩子的内心,这样对孩子成长才是有利的。
2016-11-12 19:37:10 -
说的好像是80、90后的宝宝们啊!
《请回答1988》里的小伙伴们在外面被灞陵了,身上的零花钱被勒索走,脚上好一点的球鞋也被拿走~~正焕拖着个破拖鞋默默地回家里换,没有和爸爸妈妈提一句。
追根溯源,我们在面对孩子时,就需要做到:
1,始终让孩子知道我们永远无条件地爱着他。如果在孩子心里,认为爸爸妈妈因为我表现好才爱我、我听话才爱我,那么,在外面犯错误了,和人打架了,他是不会想着要告诉你自讨没趣的。
2,始终诚恳地倾听。在我还是孩子的时候,和爸爸妈妈说这个那个的时候,爸爸妈妈永远都是一副忙碌的状态,为生活奔忙着,他们没有时间也没有耐心去听我说了些什么。久而久之,我就不会想着有什么事都去告诉他们了,从不主动说到即使问了也不说,我成了爸爸妈妈眼里最熟悉的陌生人,他们以为对我足够了解,其实没有。
3,对孩子要时刻有同理心。要认同他们的情绪,不要做动不动就说“不许哭不要哭哭什么哭羞死了”的中国式父母。
2017-10-28 16:28:13 -
我们先调节好情绪和心态,处理好亲子关系,和孩子合作好了,孩子就愿意把困难告诉我们,愿意接受我们的帮助,这样,或者直接辅导提高,或者传授方法,帮孩子学得轻松些,帮他取得进步,体验到成就感,再及时、实事求是地鼓励肯定;自信建立在成功体验之上,进步和成就感又是兴趣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和信心,孩子的学习就逐渐进入良性循环了,等孩子能力提高了,好习惯慢慢养成了,之后再逐步放手,孩子自然就喜欢学习了。
和孩子搞好亲子关系,孩子自然有困难就找你。
2016-11-11 21:39:36 -
我突然为这个孩子而感到难过,如果是青春期的孩子还可以理解,毕竟这时候的孩子渴望有自己的隐私。可是如果只是个小孩子,那么他的内心是不是承受了太多的压力,为什么有困难了都不求助家里呢?为什么那么倔强的自己忍受着?这得问一下父母了。我的理想状况就是和我的孩子成为一个无所不谈的好朋友,在她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能够第一时间想到我,而不是倔强的承受着一切。作为家长首先要做的就是给孩子依靠,让他知道家是永远的港湾,父母是他永远的伙伴,一个知心的朋友,他可以信任他们。平时的话多和孩子交流,孩子大了就该减少对他的批评,多理解,多尊重,多安慰,如果孩子对于某件事并不想告知,那么也该尊重他的决定,不过要让他明白父母一直都在,有需要了可以随时找父母。
2016-11-11 15:11:56 -
我突然为这个孩子而感到难过,如果是青春期的孩子还可以理解,毕竟这时候的孩子渴望有自己的隐私。可是如果只是个小孩子,那么他的内心是不是承受了太多的压力,为什么有困难了都不求助家里呢?为什么那么倔强的自己忍受着?这得问一下父母了。我的理想状况就是和我的孩子成为一个无所不谈的好朋友,在她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能够第一时间想到我,而不是倔强的承受着一切。作为家长首先要做的就是给孩子依靠,让他知道家是永远的港湾,父母是他永远的伙伴,一个知心的朋友,他可以信任他们。平时的话多和孩子交流,孩子大了就该减少对他的批评,多理解,多尊重,多安慰,如果孩子对于某件事并不想告知,那么也该尊重他的决定,不过要让他明白父母一直都在,有需要了可以随时找父母。
2016-11-11 15:11:56 -
说的好像是80、90后的宝宝们啊!
《请回答1988》里的小伙伴们在外面被灞陵了,身上的零花钱被勒索走,脚上好一点的球鞋也被拿走~~正焕拖着个破拖鞋默默地回家里换,没有和爸爸妈妈提一句。
追根溯源,我们在面对孩子时,就需要做到:
1,始终让孩子知道我们永远无条件地爱着他。如果在孩子心里,认为爸爸妈妈因为我表现好才爱我、我听话才爱我,那么,在外面犯错误了,和人打架了,他是不会想着要告诉你自讨没趣的。
2,始终诚恳地倾听。在我还是孩子的时候,和爸爸妈妈说这个那个的时候,爸爸妈妈永远都是一副忙碌的状态,为生活奔忙着,他们没有时间也没有耐心去听我说了些什么。久而久之,我就不会想着有什么事都去告诉他们了,从不主动说到即使问了也不说,我成了爸爸妈妈眼里最熟悉的陌生人,他们以为对我足够了解,其实没有。
3,对孩子要时刻有同理心。要认同他们的情绪,不要做动不动就说“不许哭不要哭哭什么哭羞死了”的中国式父母。
2017-10-28 16:2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