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70年代和80年代有很多乌鸦,现在很少了是为什么?去什么地方了?

spider 全部 1007

有人说70年代和80年代有很多乌鸦,现在很少了是为什么?去什么地方了?

回复

共1条回复 我来回复
  • 丿星爵
    丿星爵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小的时候,在农村老家经常能够看到乌鸦。然而,长大之后却发现乌鸦已经不多见了,给人一种消失了的感觉,真担心它变成濒危物种。虽然,乌鸦不讨人喜欢,叫声更是烦人,被认为是"不吉祥的鸟"。但是,毕竟也是一个物种,看不见了也难免让人奇怪。那么,农村的乌鸦跑哪里去了呢?众说纷纭,有如下两个观点。

    一是:迫于生活压力,乌鸦进城了。农村看不见乌鸦了,应该是进城了落户去了。这个说法不是没有道理。乌鸦需要食物,很喜欢吃腐肉,也吃谷物、浆果、昆虫等食物。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农村的情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年轻的劳动力大部分外出务工了。

    没有了劳动力,农村的土地丢荒了,田地没有了谷物,果园没有了浆果,加上家畜养殖也大不如从前,腐肉来源少了,导致乌鸦的食物大大减少,严重不足。迫不得已,乌鸦只能够另寻他处。而城市里,物质丰富,剩饭剩菜多,垃圾桶里面会有很多食物,足够乌鸦填饱肚子。所以,乌鸦因为食物而迁到城里。所以,农村的乌鸦变少了,也不奇怪了。

    二是:环境污染导致乌鸦减少。不得不承认,现在不少的农村,在环境方面是需要担心的。空气、河流以及土壤都没有以前那么干净,清洁。而污染势必会对在环境之中生存的物种产生负面影响,带来数量的减少。不少物种逐渐从人们的视线之中消失。乌鸦就是其中之一。

    此外,还有青蛙、燕子、蜻蜓、蝴蝶、蝙蝠、喜鹊等。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要属蜻蜓。记得小的时候,在夏天,一到黑云密布之时,即将下雨之前,都会有数量颇多的蜻蜓低飞,在家门口飞来飞去,非常热闹。雨后,这样的情景还会再现,是非常难忘的儿时记忆。然而,现在已经看不到类似的场景了。

    乌鸦,我们这里方言叫叫”黑老哇”其全身逞黑色。筑巢与大树顶上。以老鼠及昆虫为食。五六十年代北方乌鸦很多,成群结队飞落田野,栖于树上。常常发出”啊啊啊的叫声。可现在几乎看不到乌鸦的踪迹。有人说农村种田使用了农药,乌鸦嘴没有昆虫吃了,都跑到城市里了。这种说法不靠谱,现在城市里更不见乌鸦,而喜鹊非常多。

    那么乌鸦究竟去了哪里?人们众说纷纭。大部分人认为农田施了农药化肥的缘故。但我的看法不同,乌鸦,人们也称寒鸦,喜欢在气候较为寒冷,无污染的环境中生存,为什么五六十年代的乌鸦成群结队?因为五六十年代环境没有污染,而且气候也没有变暖,气候,环境都适合乌鸦生存。随着气候变暖,环境的污染乌鸦感觉渐渐不适与它们生活了,迁涉到无污染而且气候寒凉的环境中了。

    其次,原来农村的大片树林多,由尤是身材伟岸的大杨树大榆树,适合乌鸦筑巢,而近年来老树逐渐减少,而农村人多半外出打工,留守农村的老弱,妇女更不注重植树造林,适合乌鸦栖居的大树越来越少,乌鸦不得不移居他乡。这是我的浅见,如有异议,请多指正。

    2019-05-09 16:57:39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