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在朋友圈骂人,法官判决构成名誉侵权,罚款1000元,你怎么看?
男子在朋友圈骂人,法官判决构成名誉侵权,罚款1000元,你怎么看?
-
666
2019-08-05 18:28:34 -
罚款的说法可能不成立。名誉侵权,一般要赔精神损害抚慰金。总之,骂人是不对的。
2019-08-07 10:35:09 -
辱骂人属于软暴力,没判刑已经算法外开恩。
2019-08-05 15:41:52 -
朋友圈不是法外之地!
两年前就办理过类似的案件,最后判决的内容上了人民法院报。
事件经过:不是罚款而是精神损坏赔偿
柳某与皮某是微信好友。今年皮某在微信应用程序中以微信号为“p*****91*”、微信名为“皮××”的个人账号朋友圈中发表言论,称柳某“破坏了别人家庭就该夹起尾巴做人!”“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人到头来当小三,真是给你祖宗十八代都蒙羞!”“哪个都没屏蔽,随便看,敢做就堵不住让人说!”同时配有柳某照片一张。皮某又在其个人账号朋友圈中发表相关文字并配图。
合川法院经审理认为,皮某出于个人情绪和主观推断,擅自在微信平台上公开发布柳某照片,并配上关于柳某隐私及带有侮辱性的文字,导致柳某名誉受到损害。皮某的行为已构成名誉侵权行为,应当依法承担侵权责任。皮某发表言论的范围仅限个人朋友圈,且及时删除的评论,对柳某名誉的影响力有限。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及造成的后果,判决皮某立即删除在微信朋友圈中所发布针对柳某的不当言论,并于判决生效后3日内赔偿柳某精神损害抚慰金1000元,同时在微信朋友圈中发表道歉声明(内容由法院审定)。
目前判决的力度仍太小
首先,从取证上,报道出来的成功走向诉讼的已经不容易的,隐藏在网络里的很多名誉侵权是很难维权的,第一步就是证明发表侵权言论的具体侵权人的找寻。微信不像短信直接方便找到人,如果朋友圈侵权了,找腾讯要求账户个人信息,腾讯会要求法院来调取。法院立案要求具体的侵权人。直接死循环。
其次,名誉侵权主要支持的是道歉,包括报纸、包括朋友圈发道歉声明等。对于很多案件中提出的精神赔偿,大量案件是不支持的,而往往很多人因为别人的言论精神遭受巨大的创伤,但此类的精神赔偿基本都不高,个人名誉的基本不超过一万,商誉会多一点。
个人意见应加强赔付标准
目前我们对此类案件的法律后果规定的较轻,随便动动嘴,最后法院判个道歉,赔一点点钱,违法的成本太低了,要遏制这种情况的话,要加大惩处力度。
2019-08-06 14:58:05 -
糊涂官断糊涂案,朋友圈骂人骂谁了?要骂人不会直接找人骂?还用朋友圈?谁起诉了?没有起诉哪来的判决?可见这是伪新闻
2019-08-05 19:08:48 -
如果是当面骂呢?
2019-08-05 20:19:40 -
骂人如果没指明是道姓名谁。也告不了
2019-08-05 16:5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