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奶牛瘤胃酸中毒?

新农商网 全部 1009

如何预防奶牛瘤胃酸中毒?

回复

共1条回复 我来回复
  • 绿色锡林
    绿色锡林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瘤胃酸中毒是奶牛一种常见代谢疾病,是由于大量饲喂碳水化合物,于瘤胃内产生大量乳酸而使瘤胃pH下降的一种全身代谢紊乱疾病。其临床特征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瘤胃阻塞,又称瘤胃化学性酸中毒或瘤胃酸中毒。临床以1~3胎的临产牛,特别是产后3天内的奶牛多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在正常情况下,瘤胃中产生的乳酸会被立即转化为丙酸,瘤胃中无乳酸累积。在奶牛产犊后或产奶高峰期饲喂过多精饲料时,瘤胃趋于乳酸发酵。瘤胃内酸性变强,乳酸会在瘤胃中大量累积,会使瘤胃pH降低至6以下。乳酸通过瘤胃壁进入血液,导致血液的pH也会随之降低,奶牛出现乳酸中毒,严重的会造成奶牛死亡。慢性瘤胃酸中毒,奶牛往往表现为食欲减退、呆滞、腹泻和产奶量下降等。

    一般情况下酸中毒的迹象主要为:反刍减少;牛蹄壳上出现棱层,蹄病出现;奶牛干物质采食量降低;跛行牛的头数增加;奶牛粪便变稀;乳牛乱吃垫草等杂物。

    诊断要点:本病发病急、病程短,常无明显前期症状,多因采食过量谷实类精饲料发病,严重者发病后3~5小时内死亡;病程稍缓的常见卧地不起,出现前胃迟缓及瘤胃积食症状;个别病牛还于分娩后3~5小时瘫痪卧地,头、颈、躯干平卧于地,四肢僵硬、角弓反张,呻吟、磨牙、兴奋、甩头,而后精神极度沉郁,全身不动,眼睑闭合,呈昏迷状态。剖检见消化道广泛充血、出血,瘤胃上皮水肿、出血,瘤胃内容物酸臭。本病多发生于分娩后,有瘫痪卧地症状,易与产后瘫痪混淆。二者区别是产后瘫痪颈部呈S形弯曲,末梢知觉减退,通常无腹泻和神经兴奋症状,钙剂治疗效果显著,多为治疗后1~2天痊愈。

    治疗方法:首先解毒,用5%碳酸氢钠注射液1000~1500毫升静脉注射,12小时后再注射一次,当尿液pH值在6.6时,停止注射。其次,补充水和电解质,用5%葡萄糖生理盐水,每次2000~2500毫升,病初量可稍大。再用抗生素,如庆大霉素100万单位,或四环素200万~250万单位,一次静脉注射,每天2次,防止继发感染。若病牛兴奋不安时,用山梨醇或甘露醇,每次250~300毫升,静脉注射,每天2次;同时,用洗胃疗法,用内径25~30毫米的塑料管经鼻洗胃,管头连接双口球,用以抽出胃内容物和向胃内注水,用大量水洗出谷物及酸性产物。即便昏迷的病牛,加强抢救也可使之康复,对呼吸困难有窒息先兆者,应静脉注射3%过氧化氢200毫升和25%葡萄糖溶液2000毫升,注射后继续洗胃。

    预防:

    (1)控制干奶期精饲料的饲喂量,每日饲喂量不应超过3.5千克,产前15日减料,同时要注意饲料的合理调配,防止饲喂单一或质量低劣饲料。

    (2)产后注意饲料及青贮的喂量,要慢慢增加,让其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3)每天要给予充足的青干草、饮水和适当的运动。加强对精料、青贮贮存处的管理,防止奶牛偷食。

    (4)在日粮中加喂2%的碳酸氢钠,促进瘤胃的消化功能,预防瘤胃酸中毒的发生,增加产奶量。


    2019-05-26 13:04:09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