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西瓜会爆炸?

新农商网 全部 1019

为什么西瓜会爆炸?

回复

共9条回复 我来回复
  • 雁归来21
    雁归来21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西瓜爆裂的原因1是因西瓜在绿熟期时,浇水忽干忽湿,导至西瓜水分过大而爆裂。2是因西瓜进入绿熟期时由于雨水过大而导至大田西瓜爆裂。

    防治措施:大田西瓜避开雨季,在雨季来临前收获,以防爆裂。保护地西瓜应合理浇水,避免大水满灌。3绿熟期中打一至二遍硼钙类叶面肥,补充营养。

    2018-06-04 19:13:55 0条评论
  • 行行走
    行行走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受“爆炸瓜”事件影响,杭州市民目前青睐小西瓜

    我省农科院专家表示,使用膨大剂并不影响西瓜个头大小

    大小

    实习生 李佳

    本报记者 黄淼君

    昨天下午,体育场路一家水果店,市民小卢正在左敲敲又拍拍地挑选西瓜。

    “听说现在很多西瓜都使用膨大剂,我还是挑小个一些的吧。”小卢说,也不知道膨大剂对人体到底有没有影响,安全起见,这阵子还是少吃点,等六七月西瓜正常大量上市的时候再饱餐吧。

    小卢所说的膨大剂之所以引起这么多人关注,是因为这两天,江苏上千亩西瓜地里的“爆炸瓜”引发,有人将这样的西瓜称为“毒西瓜”。

    马上就到西瓜旺季,许多人都担心自己会吃到这样的西瓜。

    西瓜上使用的膨大剂,到底是什么东西?人体食用了这样的西瓜,对健康有无影响?我省的西瓜会使用膨大剂吗?记者就此走访了相关的西瓜销售商、农业专家和瓜农,揪一揪膨大剂的真实面目。

    瓜店里小西瓜受欢迎

    当西瓜因为膨大剂而疯狂“爆炸”后,大家还敢吃西瓜吗?记者就此走访了杭州一些水果店,店主表示暂时还没有大的冲击。

    体育场路上一家水果商表示,目前他们的西瓜销售没有受到大的影响,这几天天气热,来买西瓜的人还是很多。每天差不多能卖出100箱西瓜,每箱4只,销量最好的要数个头偏小的麒麟瓜,一直没有断过。

    店主告诉记者,目前他们卖的西瓜主要来自海南、云南等南方瓜源地。南方产的瓜比较甜,口感好,比北方的西瓜受欢迎。提起目前大家都在谈论的西瓜膨大剂,店主说这个季节生长力最旺,并不适合用膨大剂。

    记者随机询问了一些来买水果的顾客,80%的顾客知道膨大剂的事,并表示膨大剂的事情发生后,他们在选择西瓜时,会注意挑选小瓜,也会特意问下西瓜的产地。20%的顾客不知道西瓜膨大剂的事情,当从记者这里听说了膨大剂的事情后,有点惊讶,表示近段时间不会买瓜,等下个月西瓜大批上市时,再考虑购买。

    “爆炸瓜”对业界影响很大

    “‘爆炸’瓜,这个说法太夸张了。这件事我也一直在关注,其实这只是瓜田里常见的裂瓜现象,不必太恐慌。”浙江省农科院蔬果所研究员范敏说。

    我省农户会不会使用膨大剂呢?范敏说,这是一种植物用的激素,一些追求经济效益的瓜农会选择使用。

    著名的西瓜大王彭友达也很关注这件事。彭友达是温岭市箬横西瓜合作社负责人,2005年,因为种西瓜他种成了劳模,当地的瓜农几乎都是合作社的成员,在本地、海南、广东、江西、广西等省建立17个西瓜生产基地,在全国23个省市、50多个水果批发市场建立销售网点。

    当记者一提到江苏的“爆炸”瓜,他马上说:“我知道,听说是使用了膨大剂,这些东西,我们浙江的瓜农是不会用的。”

    平湖也是我省著名的西瓜产地,金平湖西瓜合作社技术人员龚佩珍也表示,自己合作社内的100多户农户也不会使用这种膨大剂。

    “温度到了,西瓜自然会膨大,为什么要用膨大剂呢?而且现在大家挑选西瓜,大并不是唯一标准。”龚佩珍说,合作社结合平湖养蜜蜂的人比较多的特点,专门让蜂农和瓜农合作,让蜂农带着蜜蜂到瓜地里,进行昆虫授粉,蜜蜂一边采蜜一边授粉,瓜农的瓜更自然,蜂农又能拿到一定的报酬,双方都有利。

    西瓜“爆炸”是对滥用膨大剂的反抗表现

    膨大剂是一种什么东西?范敏说,这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激素类似物。

    植物生长,需要生长素、乙烯、细胞分裂素、赤霉素和脱落酸五种天然激素,这是植物本生就会产生的。而植物激素就是用人工的办法,模仿这些激素的构造合成的化学物。

    “从植物中提取的激素目前也有,但造价非常高,如果农民使用的话,成本吃不消,所以目前普遍使用的是人工合成的激素。”范敏说。

    在自然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使用一些植物激素,帮助植物生长,可以起到比较好的帮助作用,也可以提高植物的产量。但如果使用不当,则会对植物造成损害。

    “膨大剂是一种通用名,配方有很多种。据江苏公布出来的配方,瓜农使用的氯吡苯脲,这是一种细胞分裂素类的生长调节剂,会帮助细胞快速分离,达到快速增大的目的。”范敏说。

    据了解,氯吡苯脲是20世纪80年代由日本首先开发,之后引入中国,是经过国家批准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一种植物激素,并不属于食品添加剂。

    正因为对于属性不了解,许多人在听说西瓜爆炸事件后,一度担心这些膨大剂是不是注射进西瓜内的。对于这种说法,范敏一听就乐。

    “这怎么可能呢,膨大剂是一种植物激素,只会在坐果期和幼果期使用,并不是用针筒打进去的,只需要在这两个时期,用刷子之类的东西,轻轻在花梗部点一下就可以了。”范敏说。

    膨大剂作为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为了弥补早春时节低温弱光的缺陷。为了让西瓜早上市,瓜农在大棚形成的西瓜保护地里,使用这个调节剂,来帮助授粉和坐果。

    西瓜在结果前,会开出两性花,即雌花和雄花,在大棚中,因为蜜蜂等昆虫不容易进来,所以两性花无法完成授粉,必须依靠人工授粉。

    但是随着现在西瓜大面积种植,人工成本的增加,人工授粉的返工率也比较高,所以一些瓜农都会使用膨大剂等植物激素。

    “这些激素就像一个指挥棒一样,在提高坐果率的同时,也指挥植物的营养成份,都集中到花上,让花能够得到足够的养分,快速结果。”范敏说。

    在幼果形成后,农户再使用膨大剂在瓜底部点一下,希望瓜能长得更大一些,因为瓜越大,分量越重,经济效益也更好。

    “江苏的西瓜爆炸,并不代表西瓜有毒,只能说西瓜难以承受农户的滥用,进行了自我的反抗。”范敏说,滥用膨大剂,还没有对人体有伤害的报道,不过对西瓜的品质肯定有影响,口感什么的都不是很好。

    白籽黑籽

    不代表有无激素

    对于膨大剂,还有人说,切开西瓜后,如果西瓜籽是白色的就代表用了激素,黑籽的是自然授粉的。对于这种说法,范敏说不正确。

    “白籽和黑籽只是雌雄花花粉结合的方式不同而已,并不是是否用激素的表现。”范敏说,比如现在大家都比较喜欢吃无籽瓜,但是无籽瓜的种子比较贵,瓜农们为了降低成本,就会采取一些特殊的花粉结合方式。

    当西瓜开出雌雄两花后,瓜农就会先通过高温处理雄花的花粉,然后再播到雌花上,这种结合方式是人工授粉的一种,完全没有使用激素,但是结出的籽就是白色的。

    2017-05-01 19:02:31 0条评论
  • 冬曰阳光
    冬曰阳光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早春大棚西瓜成熟前大面积炸裂的主要原因是激素座瓜灵抹瓜胎强化座瓜造成的。这是我试验田对比后的结论。用座瓜灵抹瓜胎后因浓度的不同,棚内温度的高低变化,浇水补肥的多少使西瓜炸瓜的时间不同。用座瓜灵的瓜蒂短而粗,人工用雄花的瓜蒂细而长。当问题曝光后事主往往不承认用激素而总把错向别人身上推侥幸赖点补偿。千家万户种瓜,特殊事例极少。

    2017-04-13 15:09:26 0条评论
  • 乡里乡青
    乡里乡青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它有自己的想法~等了这么久都不来摘…自爆给你们看

    2019-01-18 23:22:00 0条评论
  • 爱说的大叔字字暖人心
    爱说的大叔字字暖人心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西瓜为什么会爆炸?这有点小题大作了,听起来挺吓人的。西瓜破裂,这是经常会出现的,造成破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经验的瓜农总是在出售成熟的瓜之前灌一次水,这样可以增加重量,好让他们能多增加点收入,还有葡萄也是一样。当商贩购买之后,他们在运输和交易销售的过程中就不免得碰撞开裂的,这给他们带来不小经济损失。还有一种情况是天气原因,长时间的下雨,地里的西瓜也会吸收大量水份,成熟后的西瓜很容易破裂。因此瓜农很希望在卖瓜期间,天天是个高温无雨的好天气,这样才能让手中的瓜卖上好价钱,否则,天天阴雨连绵,瓜不但卖不出去反而会白白烂掉。

    2018-08-09 11:04:55 0条评论
  • 海丰阿东
    海丰阿东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有的西瓜为什么会自己爆炸?

    在田里时西瓜爆炸,老瓜农认为"膨大剂"用得不是时候,七大八小的西瓜就会离奇般的爆炸。有专家说,这种添加剂对人体基本无害;又有专家说,揠苗助长肯定违反了植物的生长规律。在家里时爆炸,可能是西瓜里细菌大量繁殖,产生气体造成瓜体内压力增加,瓜皮承受不了的结果。

    2020-08-29 16:12:50 0条评论
  • 五谷杂粮爱五谷
    五谷杂粮爱五谷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5月15日傍晚,市民李先生在路旁的卡车上花了近30元买下一个大西瓜。回家后,他迫不及待拿来西瓜一刀劈下,“扑哧!”,大西瓜利落地一分为二。

      “听声音应该不错。”李先生说,但瞥到瓜瓤时,他立马大失所望,“瓜瓤粉红偏白,颜色分布不均匀,中间部分的瓜瓤很硬,周围一圈却是软塌塌的,更让人诧异的是,西瓜籽周围的瓤呈暗紫色,白色的籽嵌在里面很扎眼”。

      吃了一块后,李先生发现不但不甜,而且有一股苦涩味,“像是坏掉了的味道,有些发酸发涩”。

      “不会那么倒霉,买到了传说中的‘催熟’西瓜?”平时很关注食品安全的李先生心存疑虑,于是把剩下的大半个西瓜都扔进了垃圾桶。

      李先生的经历并非个例。很多市民反映,现在吃到口中的西瓜,跟记忆中的似乎不一样了,西瓜的味道变了。

      杭州市场上有没有“催熟”西瓜,“爆炸西瓜”究竟又是怎么回事?

      “催熟?没有这个必要”

      这几天西瓜市场呈现供销两旺的态势。世纪联华、欧尚等大型卖场和社区的果蔬小门店中西瓜被高高堆起。当夜幕降临时,街头巷尾随处可见开着满载西瓜卡车大声吆喝的小贩们。目前杭州市场上的西瓜大致有云南麒麟瓜、温岭特小凤、海南早春红玉、上海8424、地产西瓜等品种,售价1.5-8元/斤不等。

      杭州最大的果品交易市场勾庄果品市场数据显示,5月15日,市场西瓜的出货量达到315吨,而去年的同天这个数字只有200吨,4.14元/公斤的价格比4月15日的6.14元/公斤有了2元/公斤的降幅。

      巨量销售的背后,西瓜安全问题一直为消费者所关注。近日,有多名市民向商报记者反映,他们对买到的西瓜的品质表示怀疑,“大多是白籽白瓤,口感差,远比不上以前的西瓜了。”这也不免让消费者心生怀疑,这些西瓜是不是进行了人工催熟?

      “催熟?我觉得不大可能,因为完全没有这个必要。”杭州果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石新友直截了当说,据他对杭州市场的观察,出现人为催熟西瓜的可能性不大。

      石新友说,在很多年之前,使用各种手段对西瓜催熟的现象确实存在,“以前市场上的反季节西瓜远不如现在这样普遍。西瓜是名副其实的夏季时令水果,在其他季节却难觅踪影。本地产西瓜刚上市时因为量少而价格贵,在利益的驱动下,一些瓜农和经销商为了让西瓜赶早上市卖个好价格,就会对西瓜催熟。”

      但近年来,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外地进入杭州的反季西瓜和改良的早熟品种的大量上市,吃西瓜早已不再是夏季的“专利”了,“现在一年四季都能吃上西瓜,没有断档期了。催熟西瓜在杭州市场没有生存空间了。”

      这种说法得到了杭州果品市场里经营了10多年西瓜的江妙聪的认同,他以自产自销的“江氏特小凤”举例,“这种瓜的成熟周期90天左右,一年中除了10月、11月断档外,其余10个月都可以连续不断供应,价格也稳定在5-6元/公斤,完全在消费者可承受范围之内。而剩余两个月的空当期,也可由海南、云南产的麒麟瓜、早春红玉等品种填补市场空白。”

      石新友说,尽管杭州本地产的西瓜才是每年市场上的销售主力,而这个品种的采摘时间基本要到5月初,但瓜农和经销商现在很少再为一点蝇头小利而铤而走险了,石新友说,“一方面,杭州人对西瓜的品质要求很高,催熟瓜的口感不行,另一方面,杭州市场的监管比较严格。更主要的原因,催熟也需要很大的成本,商人是逐利的,如果催熟的本地瓜价格还卖不过外地瓜和反季西瓜,那么就有点得不偿失了。”

      “西瓜爆炸”可能是过度使用“坐果灵”

      杭州果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石新友说,现在消费者看到媒体上大量被曝光的食品安全问题后,形成怀疑一切思维定式,“看到西瓜的颜色有些不对,首先就会想到是不是催熟的,吃了会不会有害健康。其实没有必要太过忧虑。”

      对市民李先生遇到的情况,石新友分析,可能是因为这亩西瓜的农家肥施用不当,“西瓜在生长过程中发生了变异。”对市面上的“白籽粉瓤”西瓜,石新友认为是瓜农为了赶早上市卖个好价,摘下了尚未完全成熟的西瓜。“我们平时说的‘白瓜’就是只有六七分熟的瓜。”

      石新友说,即使对西瓜催熟,也分为多种情况,“催熟”并不等同于“有害健康”。“就拿大棚西瓜来说,它通过控制西瓜的生长环境、气温来达到缩短西瓜成熟周期,提前成熟时间,这也可以算是一种催熟的方法。”

      “另外,乙烯等也常被用于瓜果的催熟。”石新友说。

      事实上,除了人们熟知的香蕉使用乙烯来催熟之外,一些早熟苹果、早熟柑橘、番茄等,也普遍使用乙烯利催熟。如早熟柑橘,采下来时也都是青的,使用乙烯处理后,皮就会完全变黄,这样就可以比自然成熟早上市一个星期。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园艺系研究西瓜育种种植的张明方教授说,乙烯利是一种浅棕色的透明液体,是化学合成物,它是优质高效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也就是植物激素,主要用于果实催熟、调节雌花雄花比例等。瓜果本身快成熟时,体内也会分泌出乙烯。用乙烯催熟,是在西瓜自身分泌出的乙烯还不够多时,外加一些乙烯,让它快速成熟。使用时和自来水配比稀释之后,将西瓜放入稀释液中浸一下,或者雾化之后往西瓜上喷洒稀释液。

      按照卫生部和国家标准化委员会2005年发布的《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乙烯利被认定为一种农药,标准对番茄、热带和亚热带水果(皮不可食)果肉中的乙烯利最大残留限量作了规定,要求每公斤果肉中最大残留量为2毫克。而人体每日容许摄入量为每公斤体重0.05毫克。

      石新友说,杭州果品市场每天都会对进入市场的西瓜进行农药残留量检测,达标之后才能销售。

      其实植物激素在瓜果蔬菜的种植过程中已经被广泛运用。张明方说,前段时间各地媒体曝光的“西瓜爆炸”事件可能就是一种叫“坐果灵”的植物激素使用不当所致。“种瓜的人都知道,授粉是被子植物结成果实必经的过程,必须是雄花给雄花授粉之后植物才可以坐果。但有时由于低温、阴雨导致西瓜没有雄花无法授粉,这时‘坐果灵’可以被用来作为代替品辅助授粉。一般来说,在西瓜坐果前的7天左右微量使用,但如果将使用期无规则地提前或者激素浓度过高,就有可能导致西瓜发育过程中生长过快或者发生畸变,‘西瓜爆炸’可能就是这个原因。”

      张明方说, “这种激素在大棚中用得比较多,而大量的地产西瓜都是陆地瓜,不大会使用‘坐果灵’。”

      “‘坐果灵’和乙烯利一样是可由植物自身产生的植物激素,适量使用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张明方说,但是使用了植物激素的西瓜的品质比不上自然生长、成熟的西瓜,“从口感、甜度、风味上来说还是传统的陆地西瓜比较好。

      挑选好瓜有诀窍

      杭州果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石新友说,西瓜在八九分熟的时候口感最佳。而从品质上来看,地产的传统有籽西瓜要优于无籽西瓜、反季西瓜等,自然成熟的西瓜优于人工催熟的。

      消费者如何从种类繁多的西瓜中挑选优质放心的品种呢?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园艺系专家张明方说,首先,从西瓜的外表上看,自然成熟西瓜外形应是圆形或椭圆形的,表面平整光滑。使用了植物激素后,可能会因为喷洒的激素吸收不均匀,出现歪瓜畸果,如两头不对称、中间凹陷、头尾膨大等。用人工授粉的瓜比使用过激素的瓜,果皮会薄许多。

      “大棚西瓜一般成熟期为35天左右,成熟的西瓜籽黑,没有成熟的西瓜籽是白色的,瓜瓤粉红偏白色,而催熟的西瓜,由于时间短,积温达不到,尽管瓜瓤红了,可瓜籽却仍然瘪白。”

      优质的西瓜甜度达到10度以上,口感很好。未熟的瓜口味寡淡有生腥味,催熟的瓜瓜瓤味同嚼蜡,吃在嘴里发酸,几乎没有甜味。

      一般正常成熟的西瓜,贮存时间可以达到一周以上,最长可达半个月以上。而催熟的西瓜,只能保存几天时间。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气味分辨是催熟西瓜还是正常成熟的西瓜。正常成熟的西瓜,在表皮上可以闻到一种瓜香味,催熟西瓜不仅没有瓜香味,有的还有异味。

    2017-06-02 18:36:01 0条评论
  • 海丰阿东
    海丰阿东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有的西瓜为什么会自己爆炸?

    在田里时西瓜爆炸,老瓜农认为\"膨大剂\"用得不是时候,七大八小的西瓜就会离奇般的爆炸。有专家说,这种添加剂对人体基本无害;又有专家说,揠苗助长肯定违反了植物的生长规律。在家里时爆炸,可能是西瓜里细菌大量繁殖,产生气体造成瓜体内压力增加,瓜皮承受不了的结果。

    2020-08-29 16:12:50 0条评论
  • 用户6228883771
    用户6228883771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果实炸裂是西瓜栽培中经常遇到的现象,从拳头到十多斤重,不同生长期的西瓜都会发生炸裂。发生炸裂的主要原因是肥水管理欠调匀。尤其在久旱后突遇大肥大水,果肉迅速膨大,但果皮的膨大无法同步跟上,就会产生炸果现象。这在皮薄且脆的“8424”等品种的栽培过程中发生炸果现象较为普遍。另外,种植过程中使用坐瓜灵浓度过高、喷涂不均匀、小瓜各面生长不一致形成的畸形瓜更易裂瓜。

    2018-04-24 11:12:41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