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识别番茄的晚疫病和灰霉病?

新农商网 全部 1021

如何识别番茄的晚疫病和灰霉病?

回复

共1条回复 我来回复
  • 燕子在新疆
    燕子在新疆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番茄是农户较为广泛种植的蔬菜,产量高,经济效益好。但是在番茄种植中往往因为多种病害误诊,导致产量和商品性降低,经济效益受损。其中番茄晚疫病和灰霉病就是容易混淆的病害。正确分辨它们,对番茄的生产有很大的帮助。

    两者的发病症状:

    晚疫病症状:该病菌对幼苗。叶,茎及果实均可受害。幼苗染病时由叶片向主茎蔓延,使茎变细并呈黑褐色,使植株萎蔫或倒伏,湿度大时病部有白霉。成株期染病多从植株下部叶尖或叶缘开始,从浅绿色病斑变为褐色病斑。高湿时呈水渍状,叶背长有白霉。茎部发病呈黑褐色。果实染病发生在青果上,病斑由暗绿色变为暗褐色至棕褐色,果实一般不变软,湿度大时有白霉,并迅速腐烂。




    灰霉病症状:该病菌均可对叶片,花,果实及茎造成危害。叶片染病时多从叶尖开始,呈V形向内扩展,呈浅褐色。具有深浅相间轮纹,后叶片干枯表面有灰霉。严重时叶片枯死。茎部染病多从伤口引起。由病叶,病果蔓延到茎部。病斑开始为圆形,后扩展为长椭圆形,湿度大时长出灰色霉层,并引起病部以上枯死。果实染病以青果受害为重,一般从残留的柱头或花瓣开始侵染。后向果面或果柄扩展,致使果皮呈灰白色,病部长出灰色霉层,果实失水后僵化,高温时病部有黑色菌核。有时在果面可见圆形白圈,叫鬼斑病,是灰霉病在高温季节的症状。在苗期发生时引起茎叶腐烂,上面有大量灰霉。




    两者的发病规律

    相似处:两者都属于真菌性病害,主要以菌丝体随病残体在土壤中或地表越冬。通过气流,水流,农事操作等传播,在低温高湿时发病严重,主要与我们的种植密度,氮肥过多施用,通风不良,光照不足,地势低洼及结露滴水处有关。

    不同处:晚疫病菌丝发育适宜温度为24度,最高为30度,最低为10度。孢子囊在温度为18-22度,空气湿度为80%最为适宜。而灰霉病最适宜温度为20-23度,24度不利于病害发展。特别是在第一穗果时最易感染,且多发生在果脐,果蒂处发病。

    综上所述,两种病害均属于真菌性病害,喜欢低温高湿环境,在地势低洼,种植密度大,通风透光不良,氮肥过多等原因造成,对幼苗,叶片,茎和果实都有危害。但是两者出现的霉色不同,晚疫病为白霉,灰霉病为灰色霉层,这是最明显的症状。

    关注燕子在新疆,分享更多的农业种植技术。

    2019-10-08 22:20:25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