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主粮化后,会对我国的农业产生什么影响?
土豆主粮化后,会对我国的农业产生什么影响?
-
据农业部消息,我国将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推进把马铃薯加工成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马铃薯将成稻米、小麦、玉米外又一主粮。预计2020年50%以上的马铃薯将作为主粮消费。
在我国大多数地区,土豆都是作为蔬菜出现的,并没有土豆作为主食的习惯。那么国家为什么要推行这个战略?
与小麦、玉米、水稻相比,马铃薯全粉储藏时间更长,在常温下可贮存15年以上,一些国家把马铃薯全粉列为战略储备粮。许多专家认为,随着全球人口的快速增加,在未来世界出现粮食危机时,只有马铃薯可以拯救人类。
那么大面积种植土豆,土豆作为主粮后会不会影响农业呢?应该影响不大!
相比水稻和小麦,马铃薯种植需要的水量比较小,并且对土地质量要求不高,是马铃薯种植的优势所在。土豆的生长特点特别适合当下中国正在面临水短缺和耕地面积减少的情况。在中国南方种稻米地区,农民可以在两个播种季节期间套种一茬生长快速的土豆。在北方一些地方,土豆又是为数不多适合生长的作物。也就是说土豆的种植和小麦水稻种植并不冲突。
至于价格方面,一路飙升是不可能的。既然划定为主粮了,那么自然会进行市场调控。
2016-11-24 13:34:37 -
土豆主粮化不是说说就成了,这是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是要有很多前期工作要准备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首先从土地开始,要看哪个地方,哪样品质的土地适合种土豆,而且它必须要比种其它的粮食品种能高产而且还要高收,土地行了,土豆的品种还要适合,各个不同地区的土地也需要不同的土豆品种,抗旱的,耐涝的,抗寒的,耐沙碱的,早熟的,晚熟的,土地有了,土豆有了,那运输储存工作量就会大了,然后就是土豆主食的品种的开发了,都有相当大的工作要做,这个工作要是能够实现的话,咋也得需要十年八年的吧。
总的说,土豆主粮化后,对我国的农业生产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小的影响还是会有的。土豆的种植主要还是在中国的北部西部地区,西部地区原来由于土地沙化,盐碱化,也就不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如果真的能在那些地区大面积的种植一些高产的土豆品种,对那些区的老百姓也是件好事。
2016-11-24 21:30:16 -
马铃薯实现主食化,将对改善我国居民日常消费,在新时期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持续增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马铃薯主食化前景广阔
而粮蔬兼用的马铃薯是世界公认的继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第四大主食。然而在我国,马铃薯的主食之路却面临诸多难题。从2013年起,中国农科院加工所开始进行“马铃薯中式主食加工关键技术创新与产业化”研究,经过4年多努力,成功解决马铃薯主食加工专用原料、关键技术和加工专用装备、产品评价方法和技术缺乏等一系列难题,推进了我国马铃薯主食加工产业的发展。
马铃薯面积产量均创纪录
据粮油市场报观察,2017年,我国马铃薯产业继续稳定发展,全国种植面积将达8696万亩,总产量或将达到创纪录的9682万吨,同比分别增2.0%和5.2%。
总的看,全国种植面积稳中有增,局部产区受极端天气和疫病等影响大幅减产,但总产量稳中略降;马铃薯消费需求潜力较大,消费结构略有变化;价格保持高位运行,呈明显的“N”型走势;马铃薯贸易顺差与马铃薯淀粉贸易逆差同时存在,总体呈现双减少趋势。
预计2017年“镰刀弯”地区农业结构调整、加工主食化和精准扶贫战略将进一步增强马铃薯的生产供给能力,而消费需求总体保持稳中略增态势;随着库存逐步消化,价格短期内仍将保持高位运行,在不出现严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下半年价格大幅波动的可能性较大;随着“双反”政策到期,马铃薯淀粉国际贸易不确定性增大。
切勿跟风种植马铃薯
与此同时,马铃薯供给增速远大于消费需求增速,价格波动风险不断积聚,局部地区、个别时段出现卖难的可能性有所增加;建议进一步加密切关注市场行情变化,均衡上市、适时售薯。所以粮油市场报温馨提示,切勿盲目跟风种植,合理推进粮薯轮作。
《粮油市场报》官方账号首发于在新农商网!
10.18
2017-10-18 14:3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