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农村老人不愿进城,赡养老人的问题该怎么解决?你有哪些建议?
如果农村老人不愿进城,赡养老人的问题该怎么解决?你有哪些建议?
-
如果老人不愿进城和你们同住养老,你们也只能平时经常回家陪陪他们,每个礼拜回去看看,要么找一个专业性护理家政人员照顾老人也行,
2019-02-10 15:58:12 -
愿意进城了,然后叫谁养。
2019-02-10 17:01:07 -
谢谢相邀。一般来讲,农村的老人都希望和儿女在一起。如果进入养老院,那都是没有办法的事儿。目前来讲,我想应该建成老年社区。其中要有专职为老人们服务的部门儿。并且向社会寻求义工。有儿女的可以出钱。必然这种社区像家的感觉。服务部门儿有偿的监督各个老人的安全。和义工的管理。但对老人的安全并不负什么责任。只负责到时有什么情况通知她的子女。没有子女的老人只能靠国家的养老院了。
2019-02-10 16:13:27 -
首先老人不想进城,无非是两个原因:
①习惯农村的生活方式,闲散时间跟邻居唠唠嗑,如果去城里居住没有闲聊的熟人,闷在家里情绪都不好了
②老人不想跟年轻人在城里生活,饮食规律不同,生活方式不同,观念不同,生活在一起老人怕年轻人嫌弃烦他们,索性在农村老家过得自在畅快,但大部分子女觉得把父母接到城里享福是尽孝道,把老人留在村里不孝顺
其实是道德观念的绑架,要适合老人居住的环境,后半辈子能快快乐乐健健康康的就是他们想要的生活,不一定非要给老人多好的条件才是为他们好。
2019-02-10 16:48:09 -
我外婆九十高龄了,养有子女七个(1男六女),我舅舅也有六十有二了,最小的也四十岁了。这个春节,我妈特别想念外婆,就要我联系我舅舅,了解外婆情况?才得知舅舅家只留外婆一人在老家过年,其他人通过移民搬迁已在小县城过年,我妈是老大,平时接外婆来家住上十天半月行行孝道也很正常,作子女的我们都想得通,毕尽小时经常得外婆关照。现在我妈被我接来另一小县城帮我带小孩,经常唠叨外婆身体健康,要我妹离外婆家有二十来公里去外婆家代老妈看望外婆,我妹说等安排时间过去,下午回话,说另一个三姨已去服侍外婆有半月,外婆身体状态非常糟糕,孤独一人过新年,于是我妈要我联系我老舅讨个说法。我大舅在电话里怼我妈几句,大姐老妈不跟我进城,我留给她1块钱,肉及米都有,菜在地头。我没办法,我赡养了30年,你们觉得我不够孝道,你们谁爱养谁养,我管不了。老妈被怼得无言以对,我妈也有六十七了,离家又远,其他姨家经济状况又不好,拿不出钱来请人服侍我外婆。小妹听到我舅这样说非常生气,我妈怪外婆太不懂生活,自招的。其实从老妈话语中也体现好多无耐。几兄妹商量,舅姨不愿养,我们是否考虑把外婆送进养老院呢?这个舅恐怕也走不成了。
2019-02-10 16:22:50 -
老人家不愿进城住,这也正是我现在遇到的最蕀手的问题。我母亲七十八岁了,我回四十二岁,上面有五个姐姐,我是老儿子。自从八年前做的生意从高峰坠落到底谷后,赔的丢盔弃甲。拖家带口的来到常州工作正五年了,自从生活稳一些后,就回家请老母亲搬来和我一块全家团团圆圆。可是老母亲却总是有许多不来的理由,请亲朋好友说也不行。她总说:自己年龄大了,不愿意出远门到一个人生地不熟的陌生的地方,语言构通不便,又没自己的熟人,“外面金窝再好不如自己的土窝舒服”。如果把养家糊口的饭碗比喻为“忠”的话,我现在实属没有能力完全的回家尽孝。有两位姐离家近的,她就轮流着在她们那里住住,然后在家住住。这也成为了我心中最大的痛与煎熬和无奈。平时只有和老人家多通话常聊天,平时多回家趟。说的次数多了希望她老人能明白儿子的无奈和心痛,盼望着她老人家早日改变她的己见。
2019-02-10 19:12:10 -
随着工业现代化的发现,生活节奏的加快,人民群众的口袋比前十年多年鼓了许多,就催生了许多原本是进城务工,现在落户城里,夫妻两人都在成绩务工或者上班,子女也在成绩读书,这样以来,家里就剩年迈的父母了,我们的父母均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他们从记事开始,就住在生他的这个地方,辛劳了一辈子,除过风雨,基本上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突然间到城里,谁都不认识,整天闲的没事干,自己到不习惯,但子女因生活条件也不允许整天在老家照顾父母,这样就形成了现在大多数农村的空巢老人,记得全段时间一个小视频感动了无数人,爷爷过年问孙子,需要什么继续,爷爷不知道什么是佩奇,最后把家里的鼓风机做成了佩奇,所以说,家人的关怀是无所不能的,我们作为晚辈,最好的关怀有以下几点:一、最多不能超过一个月带上妻子孩子周末回老家,和父母待两天,如果夫妻双方有一方工作忙,另一方可以回家看望老人。
二、每周最少打两次以上电话,如果父母身体欠佳,问问身体情况。
三、必须和邻居关系搞好,常言道远亲不如近邻。必定父母含辛茹苦把我们养大,不能让他们老无所依,我们的孩子也在看着我们的孝心,你怎样对待父母,子女将来就怎样对你,不能忘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百事孝为先,如果你们双方都在外地,就给家里安装宽带,现在农村的宽带一个月40元左右,对你们的生活影响也不大,可以和父母进行视频,希望对你的问题有所启示!
2019-02-10 16:58:51 -
看老人实际情况,对邻居处好关系和附近的朋友多交待自己尽量找时间多回去陪陪,各种通信设施保持正常,多给老人物质上的给予总之当前社会十全十美不容易,尽量做的完美些
2019-02-10 16:27:47 -
农村老人不愿进城,其主要原因是没有劳动能力了,又没有退休金,也不想拖累儿女,农民进城买楼房每月要交房贷,物业费,子女学费,生活费,已经成为房奴的农民工大多数还得父母拿补助,如果农村的老人把土地卖了,或者是转包出去每人一千多块钱,在城里能生活几个月,所以农村老人要进城里生活是非常困难的,个人提议应该提高农业的价值,不能把工农的差距拉的太大,适当提高农民的养老金,全社会齐发展共进步一齐奔小康,这才是复兴,才是伟大的中国梦!
2019-02-11 14:38:46 -
国家和儿女养老人相结合
2019-02-10 17:50:09 -
这个问题真的不好一概而论。我也有老娘八十好几了,不过老天保佑,目前为止倘能生活自理。我是家里老大,从我自己做起。
一、每天通电话问候,随时随地掌握老人情况。
二、每月不少于一次回家看望,买点老人喜欢吃的及生活必须品,解决生活方面的问题!
三、目前我兄弟妹妹五个,大家互相转告,轮流回家,老人最怕的是孤独,要多待在老人身边,关心老人。
四、我与住在老娘附近的邻居都打了招呼,叫她们多给予老人帮助,由于都是一个房族的她们平时非常关照,我们下乡也多少买点吃的给她们。
五、遇到特殊情况要立即赶回家,上次老娘摔了一跤,我立刻开车回去,虽说一百多公里,也就一个半小时赶到,紧接着把老娘带到市里住院治疗,通过换骨手术治疗,现在独自行走完好如初。碰到这种情况,作为我来说不推责任,主动承担一切。
我认为现在没有尽孝的条件,谈不上孝,但起码要"顺",顺从老人,老人不愿进城养老,作为儿女要尽最大的能力给老人创造条件,使老人晚年幸福快乐。
,
2019-02-10 18:13:54 -
农村老人不愿意进城,主要是老人在农村有感情,与邻居相处几十年,无话不谈,可以交流感感情。老房子住惯了,生活上得心应手。农村空气新鲜,花花草草,老人心情愉悦。进城就不行了,上楼下楼,邻居都不认识,无法交流感情。城市喧嚣,空气也不好。老人也不会跳广场舞,无法参加娱乐活。在儿女家住,也有诸多不便。如此等等,所以老人不愿意进城。这种情况下,儿女赡养老人,只能采取三个办法:
一是老人能自理的,就让老人先住在老家,儿女根据老人消费需要,给老人寄生活费。
二是每周给老人打电话询问生活情况,慰问老人。根据条件,每周或每月回家看望老人。
三是老人一旦不能生活自理,老人就会同意进城了,这时把老人接到身边,赡养老人。
百事孝为先。老人养儿女不容易。儿女应该尽最大努力赡养老人,让老人安度晚年。
2019-02-10 16:49:19 -
土地月来月少了,农民没有什么收入,一口人就三亩地,够干什么,三亩地一年也就赚两千块钱,自己的难活,怎么养老人,中国以经进入老零化,一家就一个孩子,最多也就两个孩子,其实还得只望国家能给与一定的养老金。
2019-02-10 19:48:10 -
穿越几代人,语言交流代沟,社会阅历和人生经历相差甚远,受的教育不一样,观念不一样,不宜儿子、孙子、重孙,儿媳、孙媳、甚至重孙媳妇住在一起,农村或城郊应办适合老年人安度晚年的生活场所,里面有书法、球类、手工制品等科目,让老年入向往就好办了。年轻人有时间常看看就好,不要老方式拖累一大家,影响年轻人的生活和事业。
2019-02-10 16:52:47 -
建议您去问那些老人和他們的子女去。
2019-02-10 16:47:57 -
有儿女就有儿儿膽养。
2019-02-10 17:25:39 -
农村应该有集体食堂,微利。
2019-02-10 18:02:59 -
农村老人更不想进城,因为他她劳动惯了,进了城劳动没地方,出入都关门,看电视久了,行街久了,睡觉久,什么久了都不好受,儿女又要工作不能倍老人,老人天天这样,在农村就不同了,个个都是熟人,东玩玩西玩玩,容易过日,劳动也行,玩玩也行,人就开心,所以农村老人不想进城。
2019-02-11 13:08:44 -
农村人进城怎么生活!
2019-02-11 12:3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