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文章的时候,如何能把一个东西或者人写的详细又有看点?
写文章的时候,如何能把一个东西或者人写的详细又有看点?
-
如何把文章写详细,又要有看点
写文章是一份比较辛苦的脑力劳动,如果没有顽强的精神支撑,是很难坚持下去的。如果要写出一篇可读性强的文章,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要具有较高的文字组织能力,又要具有较好的文学基础,还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
本文就如何把文章中的人及事写得具体生动,从而吸引读者诸方面谈一下笔者的体会。
文章是否写得有看点,能吸引读者,取决于文章里面的人与事,也取决于作者的文字组织能力及文章内容的编辑能力。
作者准备写一个人,一件事,而这个人这件事都是了然于胸的。还有就是这个人这件事在当前的社会发展变革中,就是当前社会大家关注的热点,对社会对人们都有着积极的正面的教育意义。作者在准备动笔写作之前,也要首先确定文章的中心,就是要通过文章的人和事的详细叙述或评论,能给人什么的激励与帮助,让读者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在亨受文章优美词汇的同时,对文章中的人及事产生共鸣,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另外,也要认真拟好文章的大纲。就是先给文章搭一个框架,文章开头写什么,正文内容写什么,结尾写什么,都列出提纲,这样写文章就不会跑题。
怎样才能写出一篇可读性的文章,这是我们初学者特别是在校学生比较关心的课题,也是学生家长所关心的问题。
为什么有的学生认为写作文难,不知道写什么,不知道文章的细节如何去体现,这都是比较普遍的现象。
但是,我要说的是,要写好文章,特别是写出质量比较好的文章,除了对要写的人及事有详尽的理解和深刻的认识外,文字精选的功力就决定了文章的可读性。
怎样才能有较深的语言组织能力呢?读书人大概都记得这么一句话,“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为什么有些人能出口成章,就是因为多读书的缘故。所以,要写出好的文章,平时就要多读书,当然要选择适合自己读的书,对自己的学习有帮助的书。另外,我们读书时要带“心”读,不是走马观花,对那精僻的词句做好读书笔记,读每一本书,都要从书中吸收到精华的东西,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文学水平及素养。这样,以后写文章就可以下笔如有神了。所以,平时多读书,积累了丰富的知识,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除了有较好的语言组织能力,要写好一篇文章,还必须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认真的编辑。如果文章的内容组织得不好,文章就显得没有条理,重点不突,内容松散,缺乏可读性。其实,文章中的人和事都不是独立性的,描写人,就是通过人的行为、语言、动作、思想、神态等去把事件贯穿起来,让文章中的人物变得有血有肉,事件趣味性强,让读者对文章中的人物产生心灵的共通。
作者写的文章有无看点,这就关糸到作者组织材料的能力了。我们在选择材料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当时社会生活的热点,是人们普遍关注社会问题。有好的材料,就要认真对文章内容进行组织安排,如果你的文章里的人和事只是简单的平铺直叙,人物不鲜明,情节没起伏,读来索然无味,就没有多少看点了。
写文章没有什么秘密可言。要写出吸引人的文章,坚持多读多写是一条通向成功之路的绝径。多些向《今日头条》投稿,它会带你成功。
2018-12-05 23:30:28 -
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体会。
我们要描述一件事情,一个东西或者人物的时候。 要把它最鲜明的特点,最标志性的东西,做细致而深刻的描述让人有过目不忘的感觉,真正的做到一点带面。例如,我们在描述一个人的五官的时候,没必要把他的眼睛,鼻子都描述清楚。只要把他的鲜明特征,如鹰钩鼻子, 做详细生动的描述就行了。
再就是用词的时候要注意推敲,争取把每一个词用的 恰到好处。
最重要的一点要时刻明白自己的中心思想和自己最终要表达的意思,不要做无谓的描述。我们对每一个细节的详细描述都是为了下文的做的铺垫,一定要明白这一点。
所以我们平时要注意观察身边的事物,多写多练习,才能做到下笔如有神。
2018-12-05 15:23:06 -
和你要写的人深入交流
2018-12-05 14:31:38 -
写文章时如何把一个东西写的既详细又有看点?可以从以下几点去思考布局撰写:
第一、文章有画面感
人是通过画面想象感知的,如果能写出画面感,让人似乎看到如你所写,那么越逼真就越详细。
如何让文章有画面感?方法有很多,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借用人们熟悉的意象用人们容易理解的语言去描写,这样人看了会在大脑中想象到你写的事物。
第二、文章详略得当
写文章有重点去写的,有简略去写突出重点要点。详略得当有层次感,也有节奏感。
简略的地方一句话带过,详细的地方细腻到每一个细微动作、表情、神态、甚至声音等等。有血有肉的感觉。详略得当既让人感觉详细真实,又有一定想象空间。
第三、讲道理不如讲故事
想让你的文案文章有看点,讲道理不如讲故事,不妨通过穿插一些故事生动的说明我,人不喜欢讲道理,但是人喜欢听故事,通过故事吸引人阅读,顺便传递你想传达的信息。
总之,写文章文案有很多方法技巧!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尝试不同的方法技巧!
作者:韩松庭
欢迎转发分享留言,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谢谢!
2018-12-05 14: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