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有些小学校长拒收外地打工族的孩子,你怎么看?
据说有些小学校长拒收外地打工族的孩子,你怎么看?
-
谢小飞邀请。
作为一线教师,我说一下内情吧:义务教育阶段校长没有那么大的权利,特别是收或不收学生这方面。义务教育的学校都有自己的招生条件,而这个条件大部分是以学校所在的区域为标准,说白了就是让学生就近入学。如果学生符合就近入学条件,这所学校是没权利拒绝的。
可是怎么确定这个学生是就近入学呢?一个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看户口本,看房产证了。而打工族的孩子,恐怕不符合这样就近入学的条件,所以如果没有别的规定,校长是有权利拒绝这些孩子入学的。因此,如果没有别的原因,这样的问题虽然不合情,但是合理。
希望相关部门能制定出更多利于打工族孩子入学的规定,真的有了这样的规定,没有哪个校长敢不收的。
2018-11-12 21:32:35 -
学校不可能拒收外来工子女就读的,像我们这里大部分的学校外地生都比本地生多,甚至有学校八九百学生中,本地生就二三十个。(不是外来工子弟学校哦),不过各地对外来生就读都有一些条件。
2018-11-12 14:54:38 -
义务教育是不能拒收外出务工子女入学是不对地!
2018-11-12 15:14:31 -
前几年的边外费,建校费,教育附加费就是例子呀,边外费比学费还高。
2018-11-13 22:24:31 -
该校长明着要钱!只送990O元,行贿无罪!多|00就判刑!
2018-11-12 22:40:25 -
小学校长拒收外地打工族的孩子不太可能,如果有这种情况,请向教育局反映,由教育指定学校让你的孩子就读。
2018-11-12 20:49:52 -
凡事找理由不受的都是在暗示你送钱呢
2018-11-12 20:32:35 -
谢小飞邀请。
作为一线教师,我说一下内情吧:义务教育阶段校长没有那么大的权利,特别是收或不收学生这方面。义务教育的学校都有自己的招生条件,而这个条件大部分是以学校所在的区域为标准,说白了就是让学生就近入学。如果学生符合就近入学条件,这所学校是没权利拒绝的。
可是怎么确定这个学生是就近入学呢?一个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看户口本,看房产证了。而打工族的孩子,恐怕不符合这样就近入学的条件,所以如果没有别的规定,校长是有权利拒绝这些孩子入学的。
因此,如果没有别的原因,这样的问题虽然不合情,但是合理。
希望相关部门能制定出更多利于打工族孩子入学的规定,真的有了这样的规定,没有哪个校长敢不收的。
2018-11-12 21:32:35 -
教育资源不公平,很多重点学校本地户口的孩子都快上不了了,如果这样也要理解校长
2018-11-13 10:25:29 -
教育资源从来不是平均分配的,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涌入城市并且选择在城市里面就读,那么肯定会和城市户口的生源争夺教育资源。而教育资源就这么多,一个教室的位置就这么多,校长也只能先把教学资源优先分配给所在城市的生源吧。满足了本地生源需求,就会把剩余的教育资源分配给外来人口,其中赞助费越多那优先级肯定越高。假如后面还有学位剩余,那肯定会优先分配给学习成绩好的外来生源,最后才会是普通的外来生源。一个城市的教育资源始终是有限的,满足不了全部人,肯定会有外来人口生源被拒绝。
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在不发达地区的生源会越来越少,很多农村的学校都因为生源少而关门。因为很多生源都随着父母进入城市了。那么,城市的教育是否就一定是最好?在城市学习的孩子压力是非常大的,而且更容易接触一些攀比的社会风气。每年都会有农村孩子鱼跃龙门,考入非常让人羡慕的大学。这只能说每个人的命运不同了。在这些优秀学子的后面,还有无数的普通学子,学校是一个竞争之地,而社会是另外一个竞争之地。农村出来的富豪也比比皆是,而他们也不是享受着社会体系认同的优质教育体系里面出来的,但是最后他们成功了,很多优质教育体系里面出来的学子成为了他们的员工。
所以,除了教育环境,最后还是看个人。生活是一场盛宴,学校生活只是开胃菜,后面的社会生活才是主食,最后的夕阳红是美味的餐后水果。假如在城市里面得不到教育资源,那么回到生源所在地进行教育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不过这又涉及到留守儿童的问题了。父母为了更好的生活而走向远方,留守的儿童却盼望每天都是过年团聚的日常。
2018-11-12 15: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