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西药不良反应案例和严重不良反应案例都遥遥领先中药?

新农商网 全部 1020

如何看待西药不良反应案例和严重不良反应案例都遥遥领先中药?

回复

共9条回复 我来回复
  • 月下没有花
    月下没有花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题主从何得出“西药不良反应案例和严重不良反应案例都遥遥领先中药”?

    如果是有专业机构的调研结果,麻烦告知出处。如果是王母娘娘托梦给你的,麻烦跟王母娘娘说一声也给我托个梦,我也感受感受天人合一。

    有时候真的很怀疑你这样的提问,是要给中医加油打气,还是转门来黑中医的?

    如何看待被汽车撞伤撞死的案例遥遥领先马车?

    2018-02-13 22:08:40 0条评论
  • 瞎搞学研究
    瞎搞学研究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这个倒挺简单的,就是大多数中药没有经过常规药物要做的药理实验临床三验,所以根本就没做不良反应的观察统计。哪怕是GZ的中成药,其不良反应一栏还有很多“尚不明确”。

    看到国家给中药的绿灯力度了吧,别说国家崇洋媚外只爱西药哈。

    所以连何为不良的标准都没有,你怎么判断它是不良反应案例呢对吧。

    2018-02-14 12:06:41 0条评论
  • 欢快高山WK
    欢快高山WK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人体的各个系统都是具有生命活性的,活性整体状态包涵化学物质,但是反过来化学物质组成不了活性整体状态,本身就是异于人体的存在,人体各个活性系统必然会产生排斥,所以西医副作用基本是人体系统全面性的,虽然副作用都写出来了,以为看到的就是‘科学的’,但是只是自欺欺人,心理安慰罢了。


    2018-02-14 11:44:07 0条评论
  • 小飞龙FeiLy
    小飞龙FeiLy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这个问题跟中西药的作用机制有很大的关系。

    西药都是化学药品,一般都是进过各种化学手段和生物手段高度提纯出来的有效物质,进入人体之后直接被人体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之后再相应作用部位。而中药靠的是药材,都是一些中草药,需要经过身体的消化吸收之后才行,直白一点说,就是同等的药量下,中药的直接作用成分要远低于西药。同样的情况下,西药的药效肯定要比重要的猛一些,起效更快一些。有时候,身体对这种快速起效并没有很好的耐受性。

    但是,重要还是有中药的优势,尤其是中医药对疾病的系统疗法、“治未病”的理念等等都是未来发展中很重要的。而且,在慢性病比较普及的当下,中药整体调理、辨证施治,中西结合的理念可以做到和西药优势互补。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治疗糖尿病,中药中比较好的 参芪降糖颗粒 对降低血糖的作用微乎其微,但是却能从整体上调整人体,治疗并发症,而西药真的能够降低血糖含量,但是,却也只能降糖,不能控制并发症。中西药结合就可以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效果。

    2018-01-09 17:25:24 0条评论
  • 瞎搞学研究
    瞎搞学研究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这个倒挺简单的,就是大多数中药没有经过常规药物要做的药理实验临床三验,所以根本就没做不良反应的观察统计。哪怕是GZ的中成药,其不良反应一栏还有很多“尚不明确”。

    看到国家给中药的绿灯力度了吧,别说国家崇洋媚外只爱西药哈。

    所以连何为不良的标准都没有,你怎么判断它是不良反应案例呢对吧。

    2018-02-14 12:06:41 0条评论
  • 踏雪无痕问道中医
    踏雪无痕问道中医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药品不良反应国家有关部门是有监测的,并通过网络上传的。因此,这是数据说话的,不是谁说有就有,说没有就没有的。也不是药品说明书说有才有,没说有就没有的。

    中药不良反应少,是客观事实。因为中医用药有君臣佐使,可以很大程度避免不良反应。而且中医对于把握不好的情况,还有试药,以判断药物是否符合病人的情况,不符合当即换药,从而最大化的避免发生药物副作用。西医做统计检验,恰恰不能解决个体疾病的适应性问题。不良反应即源于个体对药物反应的偏差。

    西药检验过程中,是有筛选人群的,去掉一些人之后做出的结果。而不良反应出在临床治疗,不能像研究过程那样筛选病人,加上医生能力问题,对药品的把握度,都会加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2018-02-04 01:00:59 0条评论
  • 踏雪无痕问道中医
    踏雪无痕问道中医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药品不良反应国家有关部门是有监测的,并通过网络上传的。因此,这是数据说话的,不是谁说有就有,说没有就没有的。也不是药品说明书说有才有,没说有就没有的。

    中药不良反应少,是客观事实。因为中医用药有君臣佐使,可以很大程度避免不良反应。而且中医对于把握不好的情况,还有试药,以判断药物是否符合病人的情况,不符合当即换药,从而最大化的避免发生药物副作用。西医做统计检验,恰恰不能解决个体疾病的适应性问题。不良反应即源于个体对药物反应的偏差。

    西药检验过程中,是有筛选人群的,去掉一些人之后做出的结果。而不良反应出在临床治疗,不能像研究过程那样筛选病人,加上医生能力问题,对药品的把握度,都会加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2018-02-04 01:00:59 0条评论
  • 细雨双桥
    细雨双桥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西医的不良反应不是表现在短短的双盲实验期,而是临床表现上。或者被人为刻意隐瞒,更有无良制药商把试制期的药物以新药的名义把患者当成小白鼠。还有很多药物对不同体质的患者所产生的反应也是不同,双盲不会都能接触。这几种情况就是西药临床不良反应案例多的原因。而中医则经过数千年的人体实践,经验积累,对各种药物的药理药性包括毒理认识已经相当深刻了,运用君臣佐使合理配合规避毒副作用,达到药效治病,可以说已经相当成熟了,而且多部经典著作让后来者不会走弯路,这就是中医不会产生毒副作用案例的重要原因。那些中医黑天天吼叫的毒副作用不明就是无知的表现。

    2018-02-01 14:49:49 0条评论
  • 细雨双桥
    细雨双桥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西医的不良反应不是表现在短短的双盲实验期,而是临床表现上。或者被人为刻意隐瞒,更有无良制药商把试制期的药物以新药的名义把患者当成小白鼠。还有很多药物对不同体质的患者所产生的反应也是不同,双盲不会都能接触。这几种情况就是西药临床不良反应案例多的原因。而中医则经过数千年的人体实践,经验积累,对各种药物的药理药性包括毒理认识已经相当深刻了,运用君臣佐使合理配合规避毒副作用,达到药效治病,可以说已经相当成熟了,而且多部经典著作让后来者不会走弯路,这就是中医不会产生毒副作用案例的重要原因。那些中医黑天天吼叫的毒副作用不明就是无知的表现。

    2018-02-01 14:49:49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