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之后,农村的土地由谁来种?
30年之后,农村的土地由谁来种?
-
农村土地未来由谁来种,是农村土地改革最为关键的问题,也是农村居民最为关心的问题,现阶段老人由于年迈体弱丧失劳动力已经无能力种地了,而农村的年轻一代很大一部分群体不愿意种地,甚至部分年轻人根本就不会种地,在加上现如今种地成本过高、农产品销路不畅以及自然灾害等问题从而导致许多开展农业种植的农村居民种植收益过低,由此也导致许多农村居民种地情绪低下,根本就不愿意种地了,那么未来农村的土地到底是谁来种植呢?
随着农村土地改革工作的开展,这一问题的答案也逐步清晰起来,在农村土地改革工作中,国家正在农村土地整治整合,将闲置、分散、零碎的土地整治成为便于规模化种植的成片土地,同时国家还在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改革方式来提高农村土地的耕地地力,在农业补贴改革政策中国家也明确提出要加强对农村土地资源的保护,并出台了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土壤修复补贴等政策,加强对农村土地资源的保护。在农业发展改革中,国家也在积极调整,在扶持方面将逐步朝着规模化种植群体方向进行倾斜,由此可见,在未来一个时期内,农村土地将会逐步由以下三类人来种植!
一、个体种植户
目前农村土地的种植还是以个体种植户为主,个体种植户主要分为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种植大户以及以种植承包地为主的家庭,但是现阶段许多农村居民都放弃了承包地的种植,同时由于农村土地流转、土地入股等政策的开展,在未来一段时间以种植承包地为主的家庭将会越来越少,反而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种植大户等开展规模化种植的群体将会越来越多,这一类种植群体也是国家扶持发展的主要群体,无论是农业补贴、还是政策扶持国家将会朝着这一群体进行倾斜!
二、涉农企业
涉农企业在农村和农业的发展过程中,拥有着无与伦比的地位,在农业改革发展的道路上也起到了带头的作用,近些年国家也一直在推动涉农企业的发展,从而带动农村就业,推动农村居民实现脱贫致富,现阶段国家正积极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实现小农户和涉农企业的结合,从而带动农村各项产业的发展,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国家将会通过补贴、贷款扶持、减税降费等方式来推动涉农企业的发展!
三、农业合作社
在2020年国家明确提出将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土地入股的改革工作,此项政策的出台,也标志着农业合作社将会迎来发展的新局面,农村居民可以将土地以入股的方式开展到农业合作社的建设之中,在年终还能够享受到农业合作社的分红,除此之外,通过农业合作社的发展可以提高农村土地的使用效率,带动农村就业发展,未来农业合作社也是农村土地的主要种植群体!
2020-01-09 07:36:50 -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让我想起了几年前,养猪养鸡风险大不赚钱时,很多人问,农民都不养猪了,以后谁来养猪。结果,不出几年,丁磊来养猪,刘强东来养鸡,马云也投入不少资金准备养猪。
同样的道理,现在种地不赚钱,农民纷纷丢荒入城工作。不少媒体也发出疑惑,30年后,谁来种地。
大家真不用担心的。也许不出10年,马云,刘强东,雷军等人投资土地种植也说不定呢。当然了,马化腾是不可能的。
我国是粮食消耗大国,而由于人口密集,人均土地资源缺乏,加上我国的土地丘陵面积比重很大,等等原因。导致,我国其实是粮食进口大国。
我国粮食大量进口,除了粮食总量需求大外,还因为品质原因。
我国粮食存在的一些问题,可能大家都不想提起,但确实存在,而且很严重。那就是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残留严重。这些问题是多方面的,主要的还是人为因数。
目前我国的土地,都是农民散户种植,存在农药化肥使用过度,种植规划不合理的情况。
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粮食安全的日益重视。以后,绿色安全的粮食市场空间非常巨大。
这样绿色安全的粮食,就需要大型基地,规模化管理生产才可能保障了。如现在这样散户种植是很难保证的。
具体原因,其实很简单。
1:散户农民缺乏更先进合理的种植技术。
比如,农作物有病虫害了,散户是喷杀农药,把病虫部分赶跑到隔壁地去。过几天,隔壁的受病虫害,又是喷农药把部分虫害赶跑到你家地里。如此循环,最后往往需要数倍的农药才能把病虫害治理好。
就这样,农药残留肯定会超标的。
大型的种植基地是,哪块土地感染了虫害,喷农药时,会把临近的地也一并处理了,使虫害一场行灭绝。
2:散户种植时,往往没有合理规划,和长远角度考虑。
不难看出,农村散户,在种植方面都缺乏长远的考虑。这样其实很不利于绿色安全粮食生产的。
所以,在民众日益增长的绿色安全粮食的需求,而目前散户因各种原因无法满足。这样的矛盾下,商人必定会把目光投向绿色安全粮食的生产中,也就是到农村投资种地。
国家土地政策上有了新的动态。下一轮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在这轮的基础上延续30年。基本上未来40年,土地政策是非常稳定的,这有利于商人对土地种植进行长期投资。
而且,土地政策里,去年提出三权分立,把更大的土地补贴和权利给予了土地经营者手中。
总的来说,市场需求,和土地政策的保驾护航下,以后农村的土地种植,将会是机械化,规模化生产的。
农村的地,肯定有人种,只是以前是农民散户种,以后可能是商人种植而已。
2018-04-09 15:09:05 -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让我想起了几年前,养猪养鸡风险大不赚钱时,很多人问,农民都不养猪了,以后谁来养猪。结果,不出几年,丁磊来养猪,刘强东来养鸡,马云也投入不少资金准备养猪。
同样的道理,现在种地不赚钱,农民纷纷丢荒入城工作。不少媒体也发出疑惑,30年后,谁来种地。
大家真不用担心的。也许不出10年,马云,刘强东,雷军等人投资土地种植也说不定呢。当然了,马化腾是不可能的。
我国是粮食消耗大国,而由于人口密集,人均土地资源缺乏,加上我国的土地丘陵面积比重很大,等等原因。导致,我国其实是粮食进口大国。
我国粮食大量进口,除了粮食总量需求大外,还因为品质原因。
我国粮食存在的一些问题,可能大家都不想提起,但确实存在,而且很严重。那就是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残留严重。这些问题是多方面的,主要的还是人为因数。
目前我国的土地,都是农民散户种植,存在农药化肥使用过度,种植规划不合理的情况。
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粮食安全的日益重视。以后,绿色安全的粮食市场空间非常巨大。
这样绿色安全的粮食,就需要大型基地,规模化管理生产才可能保障了。如现在这样散户种植是很难保证的。
具体原因,其实很简单。
1:散户农民缺乏更先进合理的种植技术。
比如,农作物有病虫害了,散户是喷杀农药,把病虫部分赶跑到隔壁地去。过几天,隔壁的受病虫害,又是喷农药把部分虫害赶跑到你家地里。如此循环,最后往往需要数倍的农药才能把病虫害治理好。
就这样,农药残留肯定会超标的。
大型的种植基地是,哪块土地感染了虫害,喷农药时,会把临近的地也一并处理了,使虫害一场行灭绝。
2:散户种植时,往往没有合理规划,和长远角度考虑。
不难看出,农村散户,在种植方面都缺乏长远的考虑。这样其实很不利于绿色安全粮食生产的。
所以,在民众日益增长的绿色安全粮食的需求,而目前散户因各种原因无法满足。这样的矛盾下,商人必定会把目光投向绿色安全粮食的生产中,也就是到农村投资种地。
国家土地政策上有了新的动态。下一轮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在这轮的基础上延续30年。基本上未来40年,土地政策是非常稳定的,这有利于商人对土地种植进行长期投资。
而且,土地政策里,去年提出三权分立,把更大的土地补贴和权利给予了土地经营者手中。
总的来说,市场需求,和土地政策的保驾护航下,以后农村的土地种植,将会是机械化,规模化生产的。
农村的地,肯定有人种,只是以前是农民散户种,以后可能是商人种植而已。
2018-04-09 15:09:05 -
专业化的技术人员将是未来农村的主力,也可以说是职业化的农民将是未来的生力军!
目前农村种地的人都年龄偏大,平均年龄接近50岁,年龄大,体力差,难以承受繁重的体力劳动,只能做一些辅助性的工作,单纯体力这一点,30年后也会将目前这批主力淘汰。
另外他们所接受的教育偏少,知识储备少,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也越来越差,新技术的掌握和应用也越来越困难。虽然大田作物种植的机械化水平越来越高,解决了一大批劳动力,但设施农业及精准农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从这个角度来讲,传统的劳动力将逐渐被淘汰。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要培养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农人,国家也从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入手培训新型职业农民,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会有一大批有情怀的职业农民在广阔的农村发挥优势,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农业更加智慧,农村更加美丽,农民更加富有!
未来已来,美景可期!
2018-04-08 12:59:07 -
土地到时流转,专业户来种 。
2018-04-08 12:5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