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通城县有近8万座活人墓,活人墓大行其道越盖越豪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湖北通城县有近8万座活人墓,活人墓大行其道越盖越豪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
首先谢谢你的邀请!这个问题引起政府和网络极大关注,各方面的新闻报道,足以回答这个问题。
读了许多湖北通城县有钱的资料,只得出“人心不古,占地建活人墓,有钱能使鬼推磨!”
这么巨大疯狂的行为,社会行为连宗教和文联领导用别的语言来回答,问题已经超过风土人情和宗教信仰。我不知道题主是什么目的,但我知道关于这个问题不能乱说,“唯恐天下不乱'误导读者的思维和情绪,罪过也。
2018-04-08 18:33:55 -
通城县人多地少,人均不到一亩地,然而令人惊讶的是,这个地方居然建造了将近八万座活人墓。
是什么原因造成如今这种局面,想必很多人不加思索都会懂的,如果有不懂的人,也可以猜想一下。很多年前在昆明西山区的某镇也有建造千座活人墓现象,但被举报曝光后,市委区委毫不含糊立即下令拆除。可让人费解的是湖北通城县这个地方竟然已经发展到了八万座活人墓时,才被捅了出来,真是匪夷所思,难以理解。
听说这个地方不仅占山造墓,还蔓延到景区以及城市。有的为自己修建,有的还为儿女辈的修建,还有的人居然为才有几岁的孙子辈的修建墓地,确实让人惊诧不已!
2018-04-08 18:31:45 -
大家好,欢迎关注头条号:牛仔交通旅游,我老家也有过类似现象,我来说说吧:
当地有这样一个习俗:一个普通的农民,养大了自己的子女,盖好了自己的坟墓才算完成终身大事。导致大量的兴建“活人墓”。而且伴随着经济条件的好转,这一风俗愈演愈烈,变成了有些人自己建,建完后给儿子建,甚至给孙子建。
因此,归根结底,是一种传统的习俗造成的。以前经济条件一般,活人墓也有建,但没有这样大的规模,经济条件好后,加上当地的攀比习俗,导致建设活人墓的现象越发突出。那么面对这种现象,最需要做到的便是移风易俗。
首先:应该加强宣传,宣传“活人墓”的危害,它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对于现代人的生活有不小的影响。
第二:正确的引导人们移风易俗,提倡文明丧葬。
能够想到的就这些,欢迎补充!
2018-04-08 10:38:07 -
湖北省通城县,这么一个小小的县城,竟然有将近八万,做活人墓,活人墓,大行其道,越盖越豪华。这种现象真的是太奇怪了,如果是年纪大一些的人,这样做也就算了,可是这里六十岁以上的居民,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有活人墓,而且竟然有的人给自己的儿子,还有孙子建活人墓,这样也真的是太奇怪了。而且活人墓积压了当地百姓的生产,和生活的空间,明明还有这么久,而且孩子还这么小,为什么就给他建墓呢,这不是占用地方吗。据了解,在通城县西山公园里面的活人墓特别的多,一共有八百九十五座,本来我们国家,就是一个人口比较多的国家,特别是在城市,很多人为了买房,会奋斗一辈子,所以说也算是寸土寸金了,可是现在这些活人墓,却占用了很大的空间,对土地资源是十分浪费的。如果为孩子准备这些,还不如对他们的未来的规划投入一些,这样不是更好吗。虽然说现在全国人民整体比较富裕,但是上这种现象还是不好的,可能是由于有一些攀比心理,然后大家都会去,封建迷信的落后风气又死灰复燃,很多人看到别人去见活人墓,所以也想去跟着学习。其实说到底还是脑子,里有着成就的习俗。就算是死后,再去办身后事,难道就没有地方了吗。所以应该正确引导人们的行为习惯提倡文明丧葬。
2018-04-14 18:59:39 -
哈哈哈!谢邀!
一曰等死,亦为找死。心知死之将至,死,也要抢占先机,所以祝福“一路走好”!
二曰赶死。儿女有钱怕负累,摆个墓穴死里催;人生自古奈何老,经年隔代定荒碑。
三曰烦死。本来一了百了事,劳师动众为么司;多安人事生前孝,树欲静而风暂止。
四曰炫死。炫富、拼爹、摆阔、追牌......有本事你来炫死、拼死、摆死、追着去死……
但留方寸地,遗与子孙耕。丁克,无后的当然另当别论。可是,这些人是不要墓的,后世谁来扫呢?所以,上面四死之人,属于绝后,绝后的人就多为死去的父母多做点事吧,否则无聊死了。
2018-04-08 15:12:37 -
这个问题的出现让我等大开眼界,真是惊叹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啊,差点没把我的下巴给惊讶掉了。 活人墓,什么意思?是神雕侠侣里面的古墓吗?真是越想越觉得搞笑。再回到古墓,哦是活人墓 ,个人感觉有点严重,因为我有一个猜测。就是有一次在我们那里,有一些外地人总拿一些小恩小慧发给家里那些留守老人,有菜篮,两个鸡蛋,小扎的面条等等,借此在一个场合开会推销洗脑,然后卖他们的药酒,结果老人们几百上千的,你看我买了,我看你买了,就都买了,可拿回家一喝,一点用都没有,有一个o村里的年轻人知道了,一个电话就都回来了,把那一票人打跑了,把他们的车子也推到池塘里了。 所以个人觉得,活人墓这件事有人搞鬼,用了些什么方法欺骗了那些善良的留守老人。 欢迎留言,喜欢点赞 谢谢!
2018-04-09 18:33:19 -
谢邀。
根据报道湖北通城县有近8万座活人墓,活人墓大行其道越盖越豪华。其中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都有活人墓,共有八九百座,有的还给自己的子孙后代建起了墓。针对这件事大猫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1.争先恐后建墓的原因
(1)攀比之心。其实大猫更愿意说这是一种“病态心理”。人活着的时候为房子而活,成为房奴,经济条件一般的人还要还几十年的房贷。这下人还没有死,又开始比拼建墓了,确实让人觉得很讽刺,一辈子都是想要和别人比。
(2)风俗习惯。某些地方确实有给自己提前建墓的风俗习惯,但是如果这样疯狂的建墓可就违背了风俗习惯,有些人可能还会拿风俗习惯作为借口,这样不利于社会发展的风俗习惯,不遵守也罢。
2.疯狂建墓带去的严重后果
疯狂建墓占用了大量的空间,不仅使得本地的城市风貌受到影响,更重要的是会给别人的生活带来很大的限制,我国本来人就就多,活人都没有地方住,难道就要着急给活人修墓吗?
3.怎么处理?
这个问题已经不是一家两家人的问题了,而是一个大的趋势,所以有关部门如果能够出来解决的话,应该还是挺有效果的。
这是大猫的一些看法,欢迎大家在文章下面留言评论!
大猫聊三农,我是王大猫。喜欢大猫的可以关注一下啦!
2018-04-08 18:19:52 -
谢邀请,这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荒乱而至潮涌似乎成了通病,慌盐,慌房,慌墓地,慌……,为什么要慌呢?不知为何而慌,看到了什么恐惧呢?隐若中好象很多,完善才是根本,其实我也慌,也忧虑很多,百年之后灵魂何处安放呢?现实未来寄予乐观态度,忧的尽头是是无奈的舍去,无所谓了,管它什么什么,两脚一伸,随风而去。
生活当坚强面对,末来事谁能预知,此文纯属梦呓,笑而淡之。
2018-04-08 16:14:32 -
众所周知,湖北通城县只是咸宁市属下的一个县,是幕布山区国家级连片贫困地区之一,那里的人民刚刚过温饱线,普遍贫穷落后,却热衷于建活人墓,且有八万座之多,与现在国家提倡的已故人员进行生态障、树障、海障等背道而驰,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是该地封闭闭塞,人们长期贫困没有其它可以攀比,认为生不能享受过好日子,死后到另一世界过好日子,所以为自己、儿子甚至孙子大建豪华活人墓;二是通城县山多,家家户户几乎可以承包到几个山头,人们建几个豪华墓地在群山中根本不显眼,上级有关部门很难监管;三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沿海地区基本可以和发达国家相媲美,像通山县这样的贫困县的人民子弟多到沿海城市打工,收入也较可观,我以前在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打工时认识一位老家在湖北省通城县山区农村的主任医生,他说他们老家好多人家还是住在解放前用泥巴或石头筑起的老房子里,年轻人拼命读书考到大城市,或者到外面城市打工就地结婚成家,已经几乎没有年轻人回到自己的泥巴或石头老房子了,因此人们考虑到百年之后总要叶落归根,就拼命在老家大建活人墓,政府部门应该及早考虑对策,纠正这些不正之风!
2018-04-10 12:07:04 -
湖北通城县近八万座活人墓,活人墓大行其道且越盖越豪华真是叹为观止,可在想一想可谓司空见惯……
活人墓不用说都知道是什么意思,顾名思义就是人在活着的时候就给自己盖好墓地、或者给自己有关的活人盖好墓地。民政局规定购买墓地必须要有尸体火化证明,如若证明不全,则不得出售墓穴。那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活人墓出现呢?
一方面,“买好墓地、活人添寿”的思想根深蒂固,活着的人为了给自己添寿必然去购买墓地,从而出现了活人墓。另一方面,墓地价钱年年涨,再不买就要花更多钱买,人们便想办法提早买墓地,这也让活人墓越来越多了。当然,保不齐孝顺的子女要孝敬父母,所以在父母活着的时候就为他们买好墓地以便让父母在活着的时候看到自己的孝心,也让活人墓越来越多了。其实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处于对土地资源短缺而引发墓地价格上涨的担忧,导致人们在当下担忧的情况中开始在活着的时候早早的购买活人墓。
这不仅让我想起了现在的房价。房价虚高,有房无市。大部分二三线城市工资水平低,远远达不到购房能力,但基于对人多地少的担忧、对房价虚高继续涨价的担忧,对于能在城市扎根立足的愿望的实现,多少青年人在房贷下匍匐前进。
2018-04-12 11:57:28 -
炫耀,从众。
其实这些墓穴大多数都没什么用。就算真的去世了也不一定就会下葬到这里,做这些工程,大多数有从众的随大流心理,别人家也做,两家差不多,何不也做一个。
2018-04-08 20:1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