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黑市真的在贩卖个人信息吗?
网上黑市真的在贩卖个人信息吗?
-
三年前,我在航天城买了房子。结果办完所有购房手续后,迎来了一波又一波的陌生电话。
先是各种中介和售楼部打电话问“房子买了没有,要不要考虑某楼盘”;过几个月会有装修公司问要不要装修;再过几个月又是推销家具;以为一切都结束了?没那么简单,等房子入住后会有各种中介打电话问房子要不要出售、租。
这应该是大多数买房者都会遇到的情形。在一一回绝了各种陌生电话之后,终于清静了。
考虑到小孩子上学方便,最近准备看看万科曲江的房子。
由于有前车之鉴,这次我特别谨慎,专门托朋友帮忙直接联系到万科销售(非销售顾问,售楼部的销售顾问一般是第三方服务中介),省去了在售楼部登记、分配置业顾问等环节。
销售的朋友很热心,带我看了万科在曲江的两个楼盘,参观了几个样板间。由于项目还未开盘,他让我先回家准备购房资料,因为现在楼盘销售火爆,开发商要先验资才能排号。
然后意想不到的事情又发生了。
周三上午10点40左右,一个陌生电话(13XXXXXXXX62)问我要不要买房子!在我客气地拒绝之后,我问对方怎么得到信息,他自称给附近楼盘做推广,然后挂了电话。
随后,周四中午约12点30,我又接到一个电话(029-8797XXXX),问我要不要买房子,我还是客气地拒绝了。
接下来的几天里,我陆陆续续接到了更多的电话,都是问我是不是要买房子的。
我思前想后,也没想明白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为了避免后续可能出现的陌生电话,我打电话问问万科销售的朋友。他先是惊讶,然后很耐心地告诉我怎么应对类似的陌生电话(告诉对方房子买好了),他反复向我保证肯定不是他倒卖信息。
因为若我在万科买房子,他得到的佣金比卖信息多多了,他不会傻到干这样的事情。想想也对,虽然是朋友的朋友,但他至少也会顾及这层关系。
朋友给我出主意:如果再接到类似电话,“就说买了,他们就会备注成无效,就不会再打了。”
我越想越觉得可怕,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客户的购房信息不仅被倒卖了,连是否成功购房也是“时时共享”,倒卖信息的背后应该有强大的共享网络。
经历了上次持续一年的陌生电话骚扰,我决心这次不再沉默,但我的律师朋友说类似情况举证非常困难,因为我无法拿出有效证据证明是哪个环节出了纰漏。甚至有朋友开玩笑劝我,报考国家公务员考试后,还会收到各种中介推销教材和培训的电话,难道去告人社部?
我随手搜索了“个人信息倒卖”,出现了2490000条搜索结果,有报道“合肥百余楼盘业主信息被倒卖”,也有“快递公司倒卖个人信息 每条价格1至10元不等”,还有“南京一公司倒卖公民个人信息超百万条 非法获益近400万元”。看来信息倒卖在全国都非常普遍,且获利不菲。
现如今,购房信息、存款信息、消费记录等个人信息被来回倒卖,我们的电话、家庭住址、存款几乎透明。当有不法分子利用我们的信息漏洞的时候,我们面临的可能不仅仅是几个陌生电话的骚扰。
试问,当我们的个人信息漫天飞,几乎成为透明人,你还会有安全感吗?你还选择保持沉默吗?
2017-12-07 09:38:41 -
三年前,我在航天城买了房子。结果办完所有购房手续后,迎来了一波又一波的陌生电话。
先是各种中介和售楼部打电话问“房子买了没有,要不要考虑某楼盘”;过几个月会有装修公司问要不要装修;再过几个月又是推销家具;以为一切都结束了?没那么简单,等房子入住后会有各种中介打电话问房子要不要出售、租。
这应该是大多数买房者都会遇到的情形。在一一回绝了各种陌生电话之后,终于清静了。
考虑到小孩子上学方便,最近准备看看万科曲江的房子。
由于有前车之鉴,这次我特别谨慎,专门托朋友帮忙直接联系到万科销售(非销售顾问,售楼部的销售顾问一般是第三方服务中介),省去了在售楼部登记、分配置业顾问等环节。
销售的朋友很热心,带我看了万科在曲江的两个楼盘,参观了几个样板间。由于项目还未开盘,他让我先回家准备购房资料,因为现在楼盘销售火爆,开发商要先验资才能排号。
然后意想不到的事情又发生了。
周三上午10点40左右,一个陌生电话(13XXXXXXXX62)问我要不要买房子!在我客气地拒绝之后,我问对方怎么得到信息,他自称给附近楼盘做推广,然后挂了电话。
随后,周四中午约12点30,我又接到一个电话(029-8797XXXX),问我要不要买房子,我还是客气地拒绝了。
接下来的几天里,我陆陆续续接到了更多的电话,都是问我是不是要买房子的。
我思前想后,也没想明白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为了避免后续可能出现的陌生电话,我打电话问问万科销售的朋友。他先是惊讶,然后很耐心地告诉我怎么应对类似的陌生电话(告诉对方房子买好了),他反复向我保证肯定不是他倒卖信息。
因为若我在万科买房子,他得到的佣金比卖信息多多了,他不会傻到干这样的事情。想想也对,虽然是朋友的朋友,但他至少也会顾及这层关系。
朋友给我出主意:如果再接到类似电话,“就说买了,他们就会备注成无效,就不会再打了。”
我越想越觉得可怕,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客户的购房信息不仅被倒卖了,连是否成功购房也是“时时共享”,倒卖信息的背后应该有强大的共享网络。
经历了上次持续一年的陌生电话骚扰,我决心这次不再沉默,但我的律师朋友说类似情况举证非常困难,因为我无法拿出有效证据证明是哪个环节出了纰漏。甚至有朋友开玩笑劝我,报考国家公务员考试后,还会收到各种中介推销教材和培训的电话,难道去告人社部?
我随手搜索了“个人信息倒卖”,出现了2490000条搜索结果,有报道“合肥百余楼盘业主信息被倒卖”,也有“快递公司倒卖个人信息 每条价格1至10元不等”,还有“南京一公司倒卖公民个人信息超百万条 非法获益近400万元”。看来信息倒卖在全国都非常普遍,且获利不菲。
现如今,购房信息、存款信息、消费记录等个人信息被来回倒卖,我们的电话、家庭住址、存款几乎透明。当有不法分子利用我们的信息漏洞的时候,我们面临的可能不仅仅是几个陌生电话的骚扰。
试问,当我们的个人信息漫天飞,几乎成为透明人,你还会有安全感吗?你还选择保持沉默吗?
2017-12-07 09: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