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独生子女爱做家务事和改变自私的性格?
如何培养独生子女爱做家务事和改变自私的性格?
-
谢谢邀请!
谁不希望本人的孩子灵巧懂事,能分担一些家务事?但是,据目前独生子女情况调查后果显示:我国90%的独生子女从未做过或很少做家务休息,孩子均匀每天只要0.2小时的休息工夫。那麼,让孩子们做家务,真有那麼难吗?
心思篇
请不要命令我
每次吃完饭,爸爸总会板起脸,喝道:“快去洗碗!”那不由分说的语气,仿佛我不洗碗就离经叛道似的,真叫人舒服!假如我稍不乐意,他们就会把嘴一抿:“不洗也可以,这个星期的零用钱就免了吧!”于是,我只好迫不得已地端起碗筷。屡屡这时,我总在想,爲什麼你们要对我呼来喝去?我真的好希冀爸爸妈妈能笑眯眯地对我说:“儿子,今晚洗碗,好吗?”那我一定会乐意的。
点评:让孩子做家务,使用平和的语气、磋商的口吻,不能以家长威望压孩子,让他觉得做家务是一种担负。孩子做好一件家务事,应给他一些言语上的奖励,当然也可以给他一些零用钱,但不能让他觉得这是做家务的条件,否则,他能够会以为捡起本人的袜子,都应收到报酬。
甘美的滋味
我在家常常做家务,特别是周末。
我普通做的家务是:擦桌子、扫地、拖地和丢渣滓,还有整理房间,这些我都很乐意去做。看到整理后的房间变得有条不紊特别明亮时,我感到很酣畅,妈妈常夸我是个无能的小姑娘呢!虽然有时分做家务会把手弄得又脏又皱,但是当我想到本人曾经可以帮妈妈加重担负时,心里就有一种甘美的滋味。
我觉得做家务可以让我们亲身体验做主人的味道,懂得布置家务事的顺序,还可以晓得爸爸妈妈的辛劳。
点评:其实孩子都很希望享用本人的休息效果呢!当你发现孩子有十分强的休息愿望时,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孩子会在休息理论中加强独立认识,树立自决心,让他在承当中生长。
方式篇
大家一同入手
大约在孩子3岁的时分,我就开端应用孩子喜欢模拟的特点,让他模拟我们做家务,吩咐他做一些非常复杂的事情。比方拾起地上的玩具,把报纸拿给爸爸,给妈妈拿双拖鞋,把本人的渣滓丢到废纸篓中去等。孩子喜欢做风趣的事,我就让他协助摆餐桌,让他摆好筷子和颜色艳丽的杯垫等等。
我们住一楼,孩子每天都会骑着他的小自行车去50米外的渣滓场丢渣滓!每当这时,我都忍不住会赞誉孩子:“宝宝真无能!可以帮妈妈干活了!”这话对小家伙很受用,后果丢渣滓的活都由他包了,他人做他还不肯!我做家务时,总爱放点音乐或许哼哼歌儿,这样就让他觉得做家务是件快活的事!
孩子稍大一点,开端会说,“妈妈,我要本人洗衣服”、“妈妈,你看我这样摘菜对不对。”虽然他有时分会捣蛋帮倒忙,但是我和老公从不介意。家里搞卫生,小家伙又是摆鞋又是倒渣滓的,俨然一个小大人呢。
点评:孩子喜欢休息并不等于会休息。不要由于孩子“捣蛋”就呵责打击他的积极性,真心赞誉,细心呵护,耐烦指点,会使孩子的休息目的愈加明白,更有成就感。让孩子做家务时要特别留意平安,但不要给予过多干涉,由于孩子以为“这些活是我本人做的”,就会有满足感及幸福感。
美国孩子的家务清单
大局部美国孩子常做的家务休息有以下几种:
一、协助父母装置或修缮一些旧东西。在这个进程中,所学到的技艺都与阅读、数学、逻辑、信息和组织才能有关。
二、协助父母换掉坏的水龙头、改换保险丝、装置挡风窗户、修补破损的楼梯。在做这些任务时,父母往往把本人的一些生活技巧教给孩子,还可以与之在休息中讲一下所运用到的物理学根本原理。
三、清扫卫生、整理花园或庭院、洗衣补缀等。
他们的家长会每周一次贴出要干的家务内容,让孩子本人布置完成的方案,而不是随时使唤孩子。同时,还会列出父母应做的事情,以便让孩子晓得父母要做的远比孩子要做的多。对孩子所做的家务事,家长会表示真诚的感激,这令孩子更积极地成爲做家务的好帮手。
2018-03-21 19:55:09 -
有一句话用来形容大部分的独生子女都很合适——“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到嘴里怕化了”。
因为现在的独生子女,可以说是两个家庭的宝贝,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一家子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不知不觉就被宠坏了,形成溺爱了。当我们意识到独生子女不爱做家务事和自私的时候,基本上他们已经养成了这种习惯,想要改掉这些坏习惯是很难的,要从多方面做起。
第一,要想办法让他们从做家务事中体会到乐趣和成就感。
他们不爱做家务事,应该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长辈们根本就没想过让他们做家务,不舍得让他们做家务,他们根本不知道做家务是干什么。第二,他们知道应该做家务,但是没有养成习惯,懒、不想做。要想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引起他们的兴趣。小孩子都有模仿大人的时候,在这个时候大人们可以多做一些家务,弄一些比较有趣的东西,比如买个懒人鞋,走路的同时可以擦地,这会让他们感觉到新奇、好玩,他们就会想去尝试,当他们体会到乐趣的时候,会更自愿地去做。如果他们做得好,我们大人们要经常的夸奖他们,你越夸奖他们,他们就干的越有劲,越有成就感,长时间下去,就能培养他们爱做家务事的习惯。
第二,同样的,要想让他们不自私,最重要的就是父母的教育和他们体会到分享的乐趣。
独生子女基本上都有这种问题:看到别人的东西,自己想要的话,第一意识就是去夺,而不是去和别人商量着借过来玩,或者用自己的东西和别人交换,他们认为别人都应该对自己好,别人的东西都应该让自己玩。造成这种结果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平时大人们对于他们提出的要求都无条件的接受,如果不满足他们,他们会哭闹,这时候大人们就会满足他们,特别是在人多的公众场合,孩子哭的话会让大人觉得很没面子。慢慢的,他们摸到了这种规律,当他们想要东西而得不到的时候,就会哭闹。其实更重要的是大人们只是一味的满足他们,没有告诉他们这些做法是不对的。父母从他们一开始有这种行为的时候就不应该一味的满足他们,而是应该让他们知道自己想要得到东西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要体会到别人的辛苦。另外,也要让他们知道,自己的东西要懂得和别人分享,这样别人的东西才愿意和自己分享。
2018-03-27 15:38:26 -
“做家务”是最好的亲子活动,如果一个孩子不爱做家务,您看看家庭中是否有这样的情况——
- 孩子特别亲近的长辈不爱做家务
- 从小没有被要求做家务
- 缺少家务训练
- 在家里“被帮办”的情况比较多
自然从这几方面改善即可。
谈到自私,自从90后贴上了这样的标签,基本孩子们就逃不开了。
自主意识强、有主见,未必是自私。而且要看多大的孩子,具体什么事来分析。
譬如几岁的孩子不去分享自己的玩具吃的,这不叫自私,是孩子这个时候很正常的心理活动,认定事物的归属和个体意识,“你”和“我”的区别。不分享也是遵从自己的意愿,也没太大问题。
如果真的是有原则性的问题,那还是家长看看是否做好表率。可以带孩子多参加公益活动,去帮助有需要的人,孩子渐渐有了责任感、爱心,所谓自私也会减弱。
2018-03-21 12:40:48 - 孩子特别亲近的长辈不爱做家务
-
哈佛大学研究发现,爱干家务的孩子相比不爱干家务的孩子成年后在犯罪率、离婚率、心理疾病患病率都要低很多,而且就业率却高很多。另外,在成长过程中做家务对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认知能力、责任感培养都很有帮助。那么怎么才能让孩子养成做家务的习惯呢,现在小编来告诉你。 告知孩子重要性 告知孩子做家务对他成长的好处,而且告诉他做家务对于家庭的重要性,让孩子觉得做家务既对他自己有好处,也能为家庭做贡献,从心理上乐意做家务。 提供奖励 表扬和奖励能给孩子极大的热情和动力,根据具体家务安排制定合理的奖励制,可以绘制表格,按照积分的规定,每天做某项家务能得一个小红花,多少个小红花可以实现一个愿望,但是不要直接给钱或者物,那样容易让孩子变得功利,违背了做家务的初衷。 提供条件 要为孩子创造做家务的条件,首先选择适合孩子年龄阶段的简单家务,让孩子能够轻松完成,可以设置几项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做的,比如,4-5岁的孩子,可以让他从铺床、叠衣服、扫地、浇花、取牛奶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三项坚持做。 父母指导 父母要给孩子以正确的示范和指导,明确仔细的告诉孩子家务的操作流程及合格标准,不要不去指导就让孩子自己去干。在生活中家长也要自己严格要求自己给孩子做出好的表率。
2018-03-21 22:04:03 -
能孩子自己动手做的事情尽量让他自己做不完宠着惯着,长期希望孩子就养成习惯了。而平时父母在子女面前一定要做好榜样,表现得大度,包容,无私乐于助人,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只要父母品质优良从小耳濡目染孩子以后的品质肯定不会太差。
其实教育小孩就是要从娃娃抓起,因为小孩塑造性高,一旦到了十五六岁基本上就定型了,那时候再想转变就难了。
2018-03-21 10:12:22 -
哈佛大学研究发现,爱干家务的孩子相比不爱干家务的孩子成年后在犯罪率、离婚率、心理疾病患病率都要低很多,而且就业率却高很多。另外,在成长过程中做家务对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认知能力、责任感培养都很有帮助。那么怎么才能让孩子养成做家务的习惯呢,现在小编来告诉你。 告知孩子重要性 告知孩子做家务对他成长的好处,而且告诉他做家务对于家庭的重要性,让孩子觉得做家务既对他自己有好处,也能为家庭做贡献,从心理上乐意做家务。 提供奖励 表扬和奖励能给孩子极大的热情和动力,根据具体家务安排制定合理的奖励制,可以绘制表格,按照积分的规定,每天做某项家务能得一个小红花,多少个小红花可以实现一个愿望,但是不要直接给钱或者物,那样容易让孩子变得功利,违背了做家务的初衷。 提供条件 要为孩子创造做家务的条件,首先选择适合孩子年龄阶段的简单家务,让孩子能够轻松完成,可以设置几项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做的,比如,4-5岁的孩子,可以让他从铺床、叠衣服、扫地、浇花、取牛奶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三项坚持做。 父母指导 父母要给孩子以正确的示范和指导,明确仔细的告诉孩子家务的操作流程及合格标准,不要不去指导就让孩子自己去干。在生活中家长也要自己严格要求自己给孩子做出好的表率。
2018-03-21 22:04:03 -
孩子自私懒惰都是大人培养的,有好多父母感觉吃的有点贵,就专门给孩子买,自己一口不吃,给孩子养成好东西就是我的,等那一天你去尝一口,孩子就会勃然大怒,有的生气把东西摔了,也不让你吃,这些人据我观察,不是真穷,是心穷,老觉得自己不配有好东西,自己不把自己当回事,还要孩子高看你。想想我家小时候,吃饭第一碗的是爷爷,奶奶去世了,第二碗是爸爸,然后是孩子,最后是妈妈。从小尊敬长辈刻骨铭心,长多大了都不敢和父母高声说话。我觉得以前家里穷,孩子多,父亲是壮劳力,只有男人身体好才能家庭幸福,当妈妈的一般都有奉献精神,紧着一家子,可那时的我们,即便小伙伴分享给我们几颗特别的糖,我们都会拿回家让大人尝一尝,自己感觉很幸福。我们现在谁也不缺吃,但是给孩子吃的时候,一起吃,家庭成员不在的时候,提前给留一些,不要什么都是孩子优先。孩子以后吃什么,也会想到家人,想到分享。孩子吃上能想到别人,就不会太自私,你可以在他的年龄段,找一些他能做的和他一起做,多夸夸孩子,孩子很有成就感,爱你,就会尽量多的帮你干活。
2018-03-21 10:46:56 -
谢谢邀请,这是俩问题吧,一个是爱做家务,一个是自私。爱做家务也可能自私,不爱做家务也可能不自私。
先说做家务的培养吧,这真是一个漫长的培养过程。首先父母或者爷爷奶奶要有这方面的思想,二要持之以恒培养,三不能急于求成。具体做法,从能玩玩具开始就得培养,玩完后把玩具放回原处。能穿袜子衣服的时候叫他自己穿。也就是先独立。等独立的意识培养好了,也形成习惯了,在训练他帮着归纳玩具,衣物,当然这些要跟做游戏一样,不能真的跟干活一样。时间长了,看到妈妈洗衣服,扫地等,他可能就想学着干,不要怕他弄脏弄乱。只要没危险,就可以叫他干。在干中纠正偏差,赏识他的成果。其实孩子最后能不能有好习惯,关键在培养者的恒心及其办法。很多父母没耐心。爷爷奶奶舍不得。父母培养,爷爷奶奶拆台,最后就什么好习惯都养不成。所以全家在教育孩子培养孩子方面要目标一致。
在说自私方面,人人都有自私心,圣人也有,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大概是比普通人自私心少很多,眼界更宽,境界更高。所以说独生子女自私不是很恰当。由于生长环境把他作为中心,所以他们确实更自我,俩孩子都是独生,不容易相处,都想自我为中心。这方面矫正应该更难。一句话,从小培养,不能自我为中心,吃好吃的,要培养他先给长辈。长辈一定要配合。跟孩子相处,一定培养他们忍让。当然忍让不能没底线,不然孩子以后会受气。这个度很难掌握。我在培养孩子方面,底线就低了,导致孩子过分让着其他人。还有就是叫孩子在过错中勇于承认,勇于担当。这在培养中度就更难掌握,这里也说不大清楚。真想说明白,恐怕要写一本书。
2018-03-21 11:07:16 -
我的建议是从小就培养孩子独立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还有多跟朋友家的小孩,同龄的小朋友,家人分享等。如果等孩子大了,已经养成不做家务,自私的习惯就不好改了,父母一定要要求严厉点,慢慢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关系孩子的将来,一定慎重考虑。
2018-03-21 09:57:23 -
首先你要拉下脸面去做一件事,让孩子学会谦卑,感恩,珍惜,低头。
我曾经做过,不过是出于和家长闹矛盾的时候,吵架后身上一分钱没有,出来了五天漫无目的的乱走,吃饭和喝水都是上门去乞讨,通过几天的冷静思考,得到了成长。
你可以带着孩子去历练一次。自己去指点指正。善念是会传染的。
2018-03-21 07:30:38 -
谢谢邀请,这是俩问题吧,一个是爱做家务,一个是自私。爱做家务也可能自私,不爱做家务也可能不自私。
先说做家务的培养吧,这真是一个漫长的培养过程。首先父母或者爷爷奶奶要有这方面的思想,二要持之以恒培养,三不能急于求成。具体做法,从能玩玩具开始就得培养,玩完后把玩具放回原处。能穿袜子衣服的时候叫他自己穿。也就是先独立。等独立的意识培养好了,也形成习惯了,在训练他帮着归纳玩具,衣物,当然这些要跟做游戏一样,不能真的跟干活一样。时间长了,看到妈妈洗衣服,扫地等,他可能就想学着干,不要怕他弄脏弄乱。只要没危险,就可以叫他干。在干中纠正偏差,赏识他的成果。其实孩子最后能不能有好习惯,关键在培养者的恒心及其办法。很多父母没耐心。爷爷奶奶舍不得。父母培养,爷爷奶奶拆台,最后就什么好习惯都养不成。所以全家在教育孩子培养孩子方面要目标一致。
在说自私方面,人人都有自私心,圣人也有,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大概是比普通人自私心少很多,眼界更宽,境界更高。所以说独生子女自私不是很恰当。由于生长环境把他作为中心,所以他们确实更自我,俩孩子都是独生,不容易相处,都想自我为中心。这方面矫正应该更难。一句话,从小培养,不能自我为中心,吃好吃的,要培养他先给长辈。长辈一定要配合。跟孩子相处,一定培养他们忍让。当然忍让不能没底线,不然孩子以后会受气。这个度很难掌握。我在培养孩子方面,底线就低了,导致孩子过分让着其他人。还有就是叫孩子在过错中勇于承认,勇于担当。这在培养中度就更难掌握,这里也说不大清楚。真想说明白,恐怕要写一本书。
2018-03-21 11: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