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发展,农业技术的提高,在将来还需要农民种地吗?

新农商网 全部 1020

随着科技的发展,农业技术的提高,在将来还需要农民种地吗?

回复

共10条回复 我来回复
  • 爱农帮
    爱农帮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感谢邀请,欢迎关注【爱农帮】!

    随着科技的发展,农业最终发展的方向肯定是不断像机械化完善,节约劳动力、节约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是一直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目标。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耕作历史悠久,农民的人数众多,在农业生产长期发展过程中,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先进的技术引导,以至于在农业生产生活中,浪费了大量劳动力。

    在我们低头插秧缓慢劳作的时候,国外早就开始大力发展机械化农业生产了。原本大量的人工劳动被机械取代,导致大量进口粮食在收取税收后,依旧比本土农产品便宜,特别是粮食这一块儿。

    所以推进机械化农业生产可以说是迫在眉睫,在未来,农民指代的不再是某类人群,它指代的将是一种职业。科技即将给农业带来的转变不容小觑,中国农业传统劳作形式的改革也迫在眉睫。在将来,农民肯定还是要有的,但需要的肯定没有现在这么多。

    感谢关注爱农帮!

    2018-04-02 19:09:19 0条评论
  • 韩一军
    韩一军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农民所需要掌握的农业技术会随之不断革新,但是农民这一职业却永远不会消失。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问题,在过去,一个种植户所需要掌握的技术只是充分了解每年的天气节气,并且学会如何使用锄头等简单的农业劳动工具。随着技术的进步,农业劳动所需要掌握的技能趋于复杂化,现在掌握拖拉机、收割机、播种机等这些先进机械驾驶技巧的重要程度,丝毫不亚于原先对于锄头那些简单工具的掌握,换句话讲,农民依然是锄地种田的人,但是同时现在农民也需要成为一个拖拉机手、收割机手等等。

    虽然农民这一职业不会消失,但是农业的经营模式却会发生一些转变。技术进步带给人类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现在的农民对于先进技术的采用也有了一个比原先更加开明的态度,对应地,技术也有着它们自身的诉求,每一个新技术的采用都需要一定的载体,而像我国这样的小规模家庭经营的模式承载力太过薄弱,新技术采用的成本以及风险不是一个几口之家所能承受的,所以人们对于技术的追求,也会影响到农业经营模式的转变,可以预见,在未来农业经营规模的扩大会是一个必然现象。

    2018-10-14 19:02:54 0条评论
  • 老朱厨房
    老朱厨房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感谢邀请,欢迎关注.老朱厨房,农业这个行业,始终还是需要农民参与的,就算科技再发达,我们就拿种稻谷来说,首先我们得选种吧,那么选种是不是需要人参与?还有就是选完种了,把种子放到稻田里去培育禾苗,他科技跟机器能完完全全代替吗,显然是不行,农民不参与,他会放心吗?我虽然没种过地,但小时候见过,很多,在农民心里,就算有机器代替,他自己还是会参与进去,记得的我的父辈们常说,在以前,我们爷爷辈经常为了水的问题跟别人争吵,像我们农村,就算科技再发达,很多的环境制约你机器的发挥.所以就算机器弄完了,人们还是是需要自己参与进去

    2018-04-02 23:28:40 0条评论
  • 老朱厨房
    老朱厨房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感谢邀请,欢迎关注.老朱厨房,农业这个行业,始终还是需要农民参与的,就算科技再发达,我们就拿种稻谷来说,首先我们得选种吧,那么选种是不是需要人参与?还有就是选完种了,把种子放到稻田里去培育禾苗,他科技跟机器能完完全全代替吗,显然是不行,农民不参与,他会放心吗?我虽然没种过地,但小时候见过,很多,在农民心里,就算有机器代替,他自己还是会参与进去,记得的我的父辈们常说,在以前,我们爷爷辈经常为了水的问题跟别人争吵,像我们农村,就算科技再发达,很多的环境制约你机器的发挥.所以就算机器弄完了,人们还是是需要自己参与进去

    2018-04-02 23:28:40 0条评论
  • 新农村二代
    新农村二代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虽然农业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向技术话迈进和不断完善,节省了劳动成本,就认为将来不需要农民种地了,这是荒缪的想法,即使实现了农业技术化,依旧需要农民种地的,可能方式会更简洁科学化。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农业大国,都是辛勤劳作,与其和西方国家技术划相比,却是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和人力成本的投入。

    为什么说外国的粮食作物,比国内的便宜很多,因为外国需要的机械化操作,从中减少了人力成本的投入,列入:国外一亩小麦用机械化需要1小时完成,在中国可能人工需要1天或是更长。

    所以,推进中国机械化农业作业是迫在眉睫的事,未来的农民将是一种新型的职位。虽然机械化进度加速,但是机械不是万能的还是需要农民,只不过没有以前多而已。

    欢迎关注【新农村二代】!

    2018-04-06 11:56:46 0条评论
  • 安心而住
    安心而住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将来当然需要农民,只是那时的农民不再是我传统意义上的农民了,而是现代的懂技术的农民,以前看不起农民,有一天想当农民也是不容易的,因为需要懂农业管理、种植技术、农业机械、农业经营的人才才能做“农民”。

    随着科技的发展,农业技术的提高,将来农业跟工业一样要改革,要产业化,不再是小农经济。

    现在我们已经很多种植实行了机械化,但远远不够,每家每户的交错种植,其实不利于农业生产的,成本很高,我们的农业没法跟国际竞争,所以国际粮油价格也逼着我们变革。

    很多地方已经进行了土地流转,事实证明还是成功的。

    很多农民将从时代传统农民中解放出来,参与工业生产与运营,30多年的改革成果有目共睹,其实我们农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还牺牲了天伦之乐。

    希望我们的农业快速改革与发展,农民得到更好的实惠。

    亲们,你们还有什么看法?愿多交流!

    2017-12-22 16:43:03 0条评论
  • 新农村二代
    新农村二代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虽然农业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向技术话迈进和不断完善,节省了劳动成本,就认为将来不需要农民种地了,这是荒缪的想法,即使实现了农业技术化,依旧需要农民种地的,可能方式会更简洁科学化。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农业大国,都是辛勤劳作,与其和西方国家技术划相比,却是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和人力成本的投入。

    为什么说外国的粮食作物,比国内的便宜很多,因为外国需要的机械化操作,从中减少了人力成本的投入,列入:国外一亩小麦用机械化需要1小时完成,在中国可能人工需要1天或是更长。


    所以,推进中国机械化农业作业是迫在眉睫的事,未来的农民将是一种新型的职位。虽然机械化进度加速,但是机械不是万能的还是需要农民,只不过没有以前多而已。

    欢迎关注【新农村二代】!

    2018-04-06 11:56:46 0条评论
  • 布瑞克农业数据
    布瑞克农业数据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我们不可否认,随着科技的发展,农业技术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会大幅提高,会大幅农业生产所需要的人的参与,但是技术的发展和对农业基础劳动力的替代不是无限度的,技术不是万能的,不可能解决所有区域土地耕种问题,最关键的是技术的使用是需要成本的,越是条件较为恶劣地地方,技术使用的成本越高,那么替代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

    我们看到,随着育种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亩产不断创新高,海水稻也来了,育种技术大大提高了单产,提高了粮食等农产品的供给能力,使我们可以使用更少地耕地生产出更多的粮食;另一方面农业机械的使用,特别是东北地区大型翻耕、播种、收获机械的使用,大大节省了工业劳动力的付出,所以东北农民基本上可以将自己家的土地托管,大部分时间在外面打工,可以获取更多地外农外的打工收入,此外目前无人机技术在一些地区的广泛使用,大大减少了施肥、撒药等田间作业的工作量,也节省了大量劳动力支出。

    尽管技术和机械可以大部分替代农民,但是技术和机械的使用还是离不开人,农民由原来的直接参与变成控制机械参与劳作,此外,我国广大的山区、丘陵地区等,机械使用成本高,靠人种地的事情还可以做很久。此外,人们实际参与农业生产活动将会是一种休闲产品,人们不是为生产为从事农业,而是为了休闲和娱乐!

    2017-12-28 22:43:56 0条评论
  • 布瑞克农业数据
    布瑞克农业数据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我们不可否认,随着科技的发展,农业技术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会大幅提高,会大幅农业生产所需要的人的参与,但是技术的发展和对农业基础劳动力的替代不是无限度的,技术不是万能的,不可能解决所有区域土地耕种问题,最关键的是技术的使用是需要成本的,越是条件较为恶劣地地方,技术使用的成本越高,那么替代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

    我们看到,随着育种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亩产不断创新高,海水稻也来了,育种技术大大提高了单产,提高了粮食等农产品的供给能力,使我们可以使用更少地耕地生产出更多的粮食;另一方面农业机械的使用,特别是东北地区大型翻耕、播种、收获机械的使用,大大节省了工业劳动力的付出,所以东北农民基本上可以将自己家的土地托管,大部分时间在外面打工,可以获取更多地外农外的打工收入,此外目前无人机技术在一些地区的广泛使用,大大减少了施肥、撒药等田间作业的工作量,也节省了大量劳动力支出。

    尽管技术和机械可以大部分替代农民,但是技术和机械的使用还是离不开人,农民由原来的直接参与变成控制机械参与劳作,此外,我国广大的山区、丘陵地区等,机械使用成本高,靠人种地的事情还可以做很久。此外,人们实际参与农业生产活动将会是一种休闲产品,人们不是为生产为从事农业,而是为了休闲和娱乐!

    2017-12-28 22:43:56 0条评论
  • 三农学堂
    三农学堂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你,大量人工劳动的工作都将会被机器或者机器人替代,可以看看我曾经写的一篇文章,叫《未来,连马云都想当农民》,随着高速、地铁、交通、互联网、物流网的异军突起,传统生活方式将逐步消失。你种植几百亩地,全程大数据,物联网帮你监控,庄家有病了,网络医生帮你看,等到庄家成熟了,用机器可能只需要几天的时间就可以收割完,用可视化物流体系配送到用户手中,安全放心,如果你想过的逍遥一些日子,前半年种地,后半年就可以周游世界了,正好也可以让土地修养半年,来年再种。

    到那时,你坐在家里,坐在办公桌的电脑前,远程遥控机器人帮你干活,不怕雨淋日晒,收入还高。

    2017-12-22 11:04:17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