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些小学家长会焦虑?
为什么一些小学家长会焦虑?
-
对孩子期望值太高,
对周围环境不放心,
对老师不信任,
对自己的孩子太娇宠 ,
对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不放手,
对孩子学习遇到的困难缺少耐心 ,
对孩子的担心太多太多……
于是,焦虑重重。
其实大可不必,你可以这样想:
孩子的适应性很强 ,
孩子的环境很安全,
孩子的老师很尽职,
孩子的朋友很友好,
孩子有困难老师同学帮助他解决,
孩子就在这样的环境中慢慢长大。
2018-12-27 17:02:37 -
看到这个题目,心里不禁一惊,因为现在的家长都非常焦虑,特别是妈妈们!在过去,家长们担心的是如何把孩子养活,吃饱,穿暖,有学上,现在家长焦虑的是要将孩子养好,吃好,穿好,上好学,将来出人头地。其次,这一代的父母都受过良好的教育,自己吃苦,上学,最终才在一线城市里扎稳了脚跟,他们深知奋斗的艰辛,所以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有好的前程,不被社会淘汰。再次,大多数焦虑的父母都是对自己不满意,总喜欢把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进行比较,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到孩子身上,完成自己未完成的事业和未实现的梦想,这样做对孩子公平吗?其实父母的这种焦虑无形中会传染给我们的孩子,导致孩子学习压力增大,最终可能会厌学!一般焦虑的父母性格比较强势,不能容忍自己的孩子不像自己一样,就会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其实孩子有他们自身发展规律,不可强求,如果过分要求就会导致亲子关系恶化,孩子出现叛逆心理。过去的家庭里都有兄弟姐妹好几个,有学习好的,有学习不好的,父母对孩子没有太多的要求,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家庭,父母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到一个孩子身上,所以焦虑进一步加重,最后,希望开放二胎政策后,父母能够学会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父母,希望能还给孩子一个快乐,没有压力的童年!
2019-01-06 11:23:38 -
谢谢平台邀请。
我家的娃还在幼儿园阶段,这个问题在周围的朋友中是普遍存在的,只是强弱不一。而且平台邀请我回答这个问题对我也是一种提醒,需要认真的思考。
首先,焦虑型家长本身对自己的接纳度不够高,换个词就是对自己很苛刻。这种苛刻在没有孩子的时候要求自己,有了孩子后,尤其在孩子进入校园和团体参与社会活动后,会激活这类型家长把以前对自己的苛刻投射到孩子身上,用自己熟悉的方式对待孩子。
其次,当孩子完全符合自己投射出去的要求时,会有一种安全感和掌控感,如果没有符合要求,就会有强烈失控的感觉,失控会带来强烈的恐惧感,这种恐惧感是游离在了焦虑型家长的安全感范围之外,导致家长的束手无策。外在的体现是焦虑,情绪的失控,暴力的产生。
所以,当在对待孩子的某件事情感到焦虑的时候,不妨问问自己,这个焦虑背后的原因。找到了问题之所在是缓解焦虑的第一步,这个时候不妨给孩子和自己一些时间学习和自己相处。接纳自己的不足,体现在孩子身上的焦虑自然迎刃而解。
2019-09-07 09:28:21 -
因为焦虑,所以一些家长会焦虑。这就是唯一无可争辩的答案。
2018-12-30 22:26:01 -
现在社会上人们普遍都焦虑,焦虑地位不够高,焦虑待遇没人家好,焦虑钱赚的不够多房子不够大……至于孩子家长这波人群,最大的焦虑我想不在乎孩子的成绩,看到别人的孩子补课咱们也得补,被人家落下怎么办?看到别的孩子学钢琴、舞蹈、美术等咱们也得学,人家会俺们也得会,而不去考虑孩子有没有兴趣、想不想去学,学到最后孩子累的不行,银子也花了不少,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于是继续焦虑……
2018-12-26 17:58:30 -
你这个问题不够明确,是因为什么焦虑?都没有说清除,何来的明确答案!
2018-12-26 18:23:43 -
您好,我是彭华勇,心理咨询师,分享家庭教育与心理学,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现在整个社会,不少家长都非常焦虑,焦虑已经成为危害家长心理健康的重大杀手,当然,焦虑,也是导致家长家庭教育跑偏的重要原因。
我一直强调,学习家庭教育,很多家长都进去了误区,急功近利找方法,找快速解药,却成天神经兮兮的,看到这个担心,望着孩子那个又焦虑,如此心态,谈何教育好孩子,只要家长的心态是焦虑担心的,那么,再好的方法,她也运用不了!
而且,我一直强调,担心就是诅咒,相信就是力量。很多孩子出现厌学叛逆、抑郁等问题,就是家长从小孩子过度担心导致的,担心了那么多年,终于把孩子担心成问题少年了!
所以家长调整自己的心态至关重要,决定了孩子未来的走势!那么如何调整心态呢?很多家长面对孩子的时候,不自觉就会焦虑担心?怎么办呢?
第一,家长要放下对孩子的高期望,放下就是成就,没期望反而是最好的期望。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家长如果心中一直有高期望,就像一直踮起脚尖,伸直脖子,两眼直视孩子的分数,每次考试,一上一下,都牵动着家长的心态,一惊一乍的!
而为什么说放下就是成就呢?因为放下高期望,家长才能真正学会放手,学会放手,才能给孩子自由,有自由孩子才会有自觉!而家长如果有高期望的执念,就会容易担心,一担心,就焦虑恐惧,一恐惧就会控制,要求,监督,一控制监督,孩子就失去内在动力,而且必然叛逆,于是,各种问题来了?
第二,家长要觉察自己,区分界限。什么事情是孩子的事情,吃饭,读书,睡觉,健康,未来都是孩子自己的,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就要区分界限,让面对,让孩子承担,即使暂时一承担面对,就出问题,就犯错,但是没有尝试,没有犯错,孩子怎么会长大呢?尝试犯错,是孩子成长进步的阶梯!
而一旦家长把孩子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自己替孩子承担了,替孩子着急了,那么问题就孩子。即使你再唠叨,再说教,孩子从来不面对承担,孩子也一点都不着急,气得你进医院他都会无动于衷!
第三,先敬父母,再爱伴侣,再爱孩子。这是家族的序位,不要把这个顺序颠倒了,先尽心尽力孝顺双方父母,让老人身心愉悦,感觉自己很受尊重,被重视。其次就是处好夫妻关系,彼此恩爱,其次才是爱孩子。
而很多家庭里,老人是被忽视的,夫妻之间是冷淡的,一股脑跳进了全心全意为孩子服务的火坑。殊不知,孩子能承受起这个福报吗,所以人都以他为中心,考虑照顾他,这样的孩子早早地把福报享受完,那么长大了,能不吃苦吗,能不命苦吗?
而事实上,家长按照家庭序位来,就是对孩子最好的爱。做任何事情,要符合道,也就是符合规律,家族的序位规律就是如此,违背它就会出问题。
第四,每天朗诵经典,朗读经典好处很多,可以静心,可以提神,可以增强自身能量。越古老的文字越有能量。所以,比如儒家《论语》《大学》《中庸》《孝经》《弟子规》等,道家的《清净经》《道德经》《庄子》《阴符经》等,释家《心经》《金刚经》《坛经》《地藏菩萨本愿经》《药师菩萨本愿经》等,这些经典,哪怕每天读一点点,只要坚持了,对于人的心态,精神状态,能量气场都会非常有帮助!只是很多人不会坚持去做!
第五,每天练静心养身的传统功夫。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流传下来了很多好的养生功夫。比如《八段锦》《五禽戏》《太极》《莲花生动功》等,这些养生功不仅仅是强身健体,更多的的可以提升精气神,让人能量强大,心也随之更静!
比如,我自己,就经常练习站桩,混元桩,以及《莲花生动功》,坚持了不到半年,身体精气神好多,坚持一年,走路感觉好轻松,全身很有劲,而人的能量提升了,心态也自然容易平和宁静。传统是个宝,可惜很多人还不知道,需要我们多多弘扬!
第六,禅修打坐,内观自己。人之所以有很多的烦恼,痛苦,其实是因为自己杂念太多,欲望太多,而禅修,就是很好的觉察,觉察自己的念头,自己的心,起心动念,从而能够很好地调整自己的心态!、
第七,丰富自己的生活。很多家长全职妈妈,陪读,那么很容易就为孩子而活,家长要想爱孩子,先爱自己。所以家长需要丰富自己的生活,自己有朋友圈,多参加一些活动,让自己身心愉悦,这也是给孩子做榜样。
需要说明的是,分享的这些方法非常有有价值,只是很多家长不一定懂价值,所以很多人只是看一看,那么帮助就有限;如果真的懂价值的,就会发现,这一节分享的价值太太,如果看懂了的,去行动了,甚过你在外面参加很多数万元的课程!因为这些都是我咨询实践证实很有效果的!
总而言之,心态对于家长来说非常重要,学方法之前调整自己的心态,担心就是诅咒,相信就是力量,心态好了,感觉就好,感觉好,离目标更近,吸引来的都是美好的事情!
我是彭华勇老师,心理咨询师,专注教育问题、心理问题的咨询解决,欢迎关注我,有问题欢迎私信咨询。
2020-03-01 14:01:47 -
因为教师热衷有偿培训,义务教育演变成有偿培训,因为学生放学早无法接孩子,因为放寒暑假孩子安全问题,因为学生作业要做到晚上12点还要家长改作业,所以家长焦虑
2019-07-27 07:04:48 -
您好,我是彭华勇,心理咨询师,分享家庭教育与心理学,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现在整个社会,不少家长都非常焦虑,焦虑已经成为危害家长心理健康的重大杀手,当然,焦虑,也是导致家长家庭教育跑偏的重要原因。
我一直强调,学习家庭教育,很多家长都进去了误区,急功近利找方法,找快速解药,却成天神经兮兮的,看到这个担心,望着孩子那个又焦虑,如此心态,谈何教育好孩子,只要家长的心态是焦虑担心的,那么,再好的方法,她也运用不了!
而且,我一直强调,担心就是诅咒,相信就是力量。很多孩子出现厌学叛逆、抑郁等问题,就是家长从小孩子过度担心导致的,担心了那么多年,终于把孩子担心成问题少年了!
所以家长调整自己的心态至关重要,决定了孩子未来的走势!那么如何调整心态呢?很多家长面对孩子的时候,不自觉就会焦虑担心?怎么办呢?
第一,家长要放下对孩子的高期望,放下就是成就,没期望反而是最好的期望。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家长如果心中一直有高期望,就像一直踮起脚尖,伸直脖子,两眼直视孩子的分数,每次考试,一上一下,都牵动着家长的心态,一惊一乍的!
而为什么说放下就是成就呢?因为放下高期望,家长才能真正学会放手,学会放手,才能给孩子自由,有自由孩子才会有自觉!而家长如果有高期望的执念,就会容易担心,一担心,就焦虑恐惧,一恐惧就会控制,要求,监督,一控制监督,孩子就失去内在动力,而且必然叛逆,于是,各种问题来了?
第二,家长要觉察自己,区分界限。什么事情是孩子的事情,吃饭,读书,睡觉,健康,未来都是孩子自己的,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就要区分界限,让面对,让孩子承担,即使暂时一承担面对,就出问题,就犯错,但是没有尝试,没有犯错,孩子怎么会长大呢?尝试犯错,是孩子成长进步的阶梯!
而一旦家长把孩子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自己替孩子承担了,替孩子着急了,那么问题就孩子。即使你再唠叨,再说教,孩子从来不面对承担,孩子也一点都不着急,气得你进医院他都会无动于衷!
第三,先敬父母,再爱伴侣,再爱孩子。这是家族的序位,不要把这个顺序颠倒了,先尽心尽力孝顺双方父母,让老人身心愉悦,感觉自己很受尊重,被重视。其次就是处好夫妻关系,彼此恩爱,其次才是爱孩子。
而很多家庭里,老人是被忽视的,夫妻之间是冷淡的,一股脑跳进了全心全意为孩子服务的火坑。殊不知,孩子能承受起这个福报吗,所以人都以他为中心,考虑照顾他,这样的孩子早早地把福报享受完,那么长大了,能不吃苦吗,能不命苦吗?
而事实上,家长按照家庭序位来,就是对孩子最好的爱。做任何事情,要符合道,也就是符合规律,家族的序位规律就是如此,违背它就会出问题。
第四,每天朗诵经典,朗读经典好处很多,可以静心,可以提神,可以增强自身能量。越古老的文字越有能量。所以,比如儒家《论语》《大学》《中庸》《孝经》《弟子规》等,道家的《清净经》《道德经》《庄子》《阴符经》等,释家《心经》《金刚经》《坛经》《地藏菩萨本愿经》《药师菩萨本愿经》等,这些经典,哪怕每天读一点点,只要坚持了,对于人的心态,精神状态,能量气场都会非常有帮助!只是很多人不会坚持去做!
第五,每天练静心养身的传统功夫。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流传下来了很多好的养生功夫。比如《八段锦》《五禽戏》《太极》《莲花生动功》等,这些养生功不仅仅是强身健体,更多的的可以提升精气神,让人能量强大,心也随之更静!
比如,我自己,就经常练习站桩,混元桩,以及《莲花生动功》,坚持了不到半年,身体精气神好多,坚持一年,走路感觉好轻松,全身很有劲,而人的能量提升了,心态也自然容易平和宁静。传统是个宝,可惜很多人还不知道,需要我们多多弘扬!
第六,禅修打坐,内观自己。人之所以有很多的烦恼,痛苦,其实是因为自己杂念太多,欲望太多,而禅修,就是很好的觉察,觉察自己的念头,自己的心,起心动念,从而能够很好地调整自己的心态!、
第七,丰富自己的生活。很多家长全职妈妈,陪读,那么很容易就为孩子而活,家长要想爱孩子,先爱自己。所以家长需要丰富自己的生活,自己有朋友圈,多参加一些活动,让自己身心愉悦,这也是给孩子做榜样。
需要说明的是,分享的这些方法非常有有价值,只是很多家长不一定懂价值,所以很多人只是看一看,那么帮助就有限;如果真的懂价值的,就会发现,这一节分享的价值太太,如果看懂了的,去行动了,甚过你在外面参加很多数万元的课程!因为这些都是我咨询实践证实很有效果的!
总而言之,心态对于家长来说非常重要,学方法之前调整自己的心态,担心就是诅咒,相信就是力量,心态好了,感觉就好,感觉好,离目标更近,吸引来的都是美好的事情!
我是彭华勇老师,心理咨询师,专注教育问题、心理问题的咨询解决,欢迎关注我,有问题欢迎私信咨询。
2020-03-01 14:01:47 -
家长不应该焦虑,应该用平常心对待,不用太大的压力,让孩子自由发挥!
2018-12-28 14:58:20 -
因为教师热衷有偿培训,义务教育演变成有偿培训,因为学生放学早无法接孩子,因为放寒暑假孩子安全问题,因为学生作业要做到晚上12点还要家长改作业,所以家长焦虑
2019-07-27 07:04:48 -
小学是孩子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老师和家长都要引起高度重视。
2018-12-26 16:3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