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书各个朝代都有顶尖人物,我们要从哪位书法家字帖练起?
草书各个朝代都有顶尖人物,我们要从哪位书法家字帖练起?
-
这个话题很有意思,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要纠正一个不太对劲的思想,题主认为草书各个朝代都有顶尖的人物,似乎想说从“水平”上来看,只要是每个朝代的顶尖人物都可以学,这个观念是有问题的。首先,每个朝代确实都有草书高手,但不代表每个朝代的“草书水平”是一样的,事实上草书水平,各个朝代不是均质化的,是有高低之分的,我们学习草书,当然最开始必须选水平最高的学,要“法乎其上”嘛。草书的高低,主要体现在书写的线条在表现力上的水平,好的草书线条流转自然、变化多端,墨色纷呈。“章草”不论,仅说“今草”的话,各朝代中水平最高的有两个,一个是魏晋,以王羲之为代表,其草书最为经典,胜在气韵生动,缺陷是真迹太少,刻帖太多,难窥真意,刻帖看得多了,容易把眼睛看坏,但二王的草书笔法婉转纵横,点画精彩,古意盎然;一个是晚明,以王铎、倪元璐等人为代表,气势纵横,元气淋漓,变古法而出新意,缺乏是容易流于江湖意气;其余朝代,草书水平远远不如同时代的其它书体的成就。比如唐宋,书法水平虽然很高,但草书的整体水平就不行,唐人追求法度,楷书高度成熟,使得楷书笔法大行,草书开始式微,虽然张旭、怀素这样的天才出现,但二人都是才气纵横型的,实不可学。宋代追求意趣闲雅,笔法深受唐楷提按的束缚,草书线条的表现力就更差,就算是草书一流的黄庭坚,放在草书史上,水平也就一般般,初学者最好不要去。学习草书正确的路子,简单的说应该是先从魏晋入手,打下根基,再从晚明取意,入古出新。所以最开始应该去临临王羲之的几个草书经典法帖。
2017-05-09 11:27:05 -
谨代表个人观点:
一般情况下,选择草都以个人喜爱为主,比如钢筋一路,比如绵柔一路。草书和人一样,性格非常突出。常言道:字如其实。纵观草书历史,大多草书大家都以二王为起点,遵循自已的喜爱而选择,我姓王,以二王入手,之后寻遍王氏雄厚一路而走来,直到王锋有二十余年,现在临《书谱》。
其二,功夫在诗外,在书法之外寻找提高的路经很重要。比如诗和画能提高自己的文化内涵,比如学学禅和懦的修行之道。
以上个人观点。
2017-03-03 07:41:19 -
林散之早年学画,中年学字,晚年学草,在汉隶用功尤勤,厚积薄发,成就一代草圣。
所谓取法乎上,由篆隶而及草书,线质才能高古,格调必不俗。
推荐索靖,张芝,陆机平复帖,二王草书。
个人非常厌恶俗,熟,滑,媚的草书。辣眼睛。
光线不好,凑合上图。
2017-05-09 02:16:48 -
:先不说东晋的王羲之。就草书而言,唐人把草书发展到顶峰。草圣怀素、张旭,后人无法超越。后人除去学王義之之外,无不涉及颠张醉素。宋的宋徽宗千字文,明人解缙草书都很不错。临帖先从哪家入手,我认为应先从王義之十七帖开始。但还不够,还要临怀素、张旭、宋徽宗等等,最后临解缙,因为解缙草书有些字不太合乎法度。长期反反复复,逐步推进,使自己的书法逐渐提高。临名帖给自己施压,以便获得更大的进步。
字字顾盼总关情,行行避让礼仪中。势如水流发自然,了知三五十年功。高卧得来显娇嫩,汹涌澎湃生奇能。我辈书法不足称,仰瞻前人圣贤风。步步雷同不灵动,洋洋得意放风筝。舞蹈缓疾莫定数,美而温柔博而精。高歌一曲千仞上,又似叮咚泉水声。总把书法比东施,文姬归汉谢曹公。
2017-05-09 19:59:49 -
写字是爱好,也是强身健体。请指点如何选帖。
2017-04-16 16:58:13 -
各取所需,博采众长,多临贴,勤于笔,我就是这么做的。新临黄庭坚所有贴,作如下书,不知从哪里找经验!
2017-03-04 16:20:57 -
一般来说首选草书千字文,草决百韵歌,孙过庭书谱,还有二王系统,特别是十七帖,学的都不少,草书成就高的人一般认为是唐朝的颠张醉素,宋朝的黄山谷、米元章,元朝的鲜于枢,康立夔夔,赵孟頫,明朝的解晋,张瑞图,祝枝山,文征明,董香光,王铎,傅山。清朝书法家众多但是草书特别出众的基本没有,何绍基,王文治,铁宝,草书算是厉害的了。
2017-03-04 15:02:49 -
草书还是学习,古字体,学百家字。
2017-11-07 20:28:36 -
都练习一下博采众长
2017-04-12 10:16:55 -
临太常帖
2017-03-21 20:21:14 -
草书的魅力一直不能自拔。但记忆减退,记不住。
2017-06-08 05:55:51 -
指点一下
指点一下吧。
2017-05-18 17:21:42 -
怀素的狂草无人企敌
2017-06-23 22:37:03 -
慢慢来吧,书法就是写字,别把它看得那么神奇
2017-07-12 12:43:34 -
草书技法基本功(结构、运笔)熟练掌握以后,能不能写出好作品就看作者的性格、情趣、艺术素养和审美观了,历代名家优秀草书作品都是作者怀着某种情感抒发而出,时过境迁,当今的你再如何临写也只能是形似,或者说是一种体验。所以说,要写出一副好作品,临写是必要的,因为结构和运笔技巧的掌握从临写入手就是最好的捷径,但这只能说是打基础,还必须具备更多的字外功以及临场的发挥,犹如写文章一样,每个字、词我们都可以知道它们的意思,但如何编织成一篇好文章就看每个人的综合素养了。临写哪个书家不是很重要,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因为历代名家风格各异,都有自己的特点。
2017-05-29 08:39:49 -
根据个人喜好吧,大部分都是从王羲之开始,如《十七帖》,孙过庭的《书谱》等.
2017-08-12 05:36:08 -
喜欢谁就写谁,那有什么最好
2017-07-30 01:36:42 -
学好草书先从选帖说起,看你爱好或追求哪些风格,古拙老辣、流畅奔放、简淡自然,稚拙天趣等等,是从草隶,章草,今草,大草哪种书体入手。确定好书体,找自己追求风格近似的帖比较能提起兴趣,察者尚精,拟之贵似,能创出与帖风格一致的作品为好。然后再临近似风格或相反风格都可。当然遍阅诸帖,谙熟于胸,学书必不可少。
2017-06-26 15:40:16 -
草书欣赏
第一节 张芝《冠军帖》
从艺术角度来讲,草书是书法用笔、用墨的较高阶段,对结字及整体章法安排都有很高的要求,非一般学书者所能达到。东汉时期的张芝,三国时期的皇象,东晋时期的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以及唐代的张旭、怀素等草书大家,均为后世留下了许多不朽的篇章。
张芝,生年不详,约卒于汉献帝初平三年(约公元192年),字伯英,敦煌酒泉(今属甘肃)人,善章草,后脱去旧习,省减章草点画波桀,成为“今草”。三国魏书家韦诞称他为“草圣”,对后世影响颇深。
张芝刻苦练习书法的精神,历史上已传为佳话。晋卫恒《四体书势》中记载:张芝“凡家中衣帛,必书而后练(煮染)之;临池学书,池水尽墨”。后人称书法为“临池”,即来源于此。
《冠军帖》传为张芝所作,刊于宋代《淳化阁帖》。其书法用笔沉着痛快,整篇气势磅礴,极富变化。
第二节 皇象《急就章》
皇象,生卒年不详,字休明,三国时吴国广陵江都人。尤善章草。《急就章》原名《急就篇》,传为西汉元帝时黄门令史游为儿童编的识字课本,因篇首有“急就”二字而得名。内容涉及姓名、组织、生物、礼乐等方面,该文从汉至唐一直是社会流传的主要识字教材。唐代以后,《急就章》的蒙学主导地位逐渐被《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所代替。
《急就章》传为皇象所书。其书法章草和楷书各书一行,字形规范,笔力刚健。结体略扁,字字独立内敛,各不牵连。点画简约凝重,含蓄朴厚。此帖对后世影响甚大,至今仍为古章草书的代表作品,也是公认的章草范本之一。
第三节 索靖《仪帖》
索靖(公元239-303年),字幼安,敦煌 (今甘肃)人,张芝姊之孙,西晋著名书法家。历任尚书郎、酒泉太守,官至征西司马,人称“索征西”。尤精章草,得张芝草法而自成一体。
《月仪帖》传为索靖所书。其书法气势峻迈,法度谨严,是著名的古章草书作品。
第四节 陆机《平复帖》
陆机(公元261—303年),字士衡,吴郡(今江苏苏州)人,与其弟陆云俱为我国西晋时期著名文学家。
《平复帖》是我国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真迹,字体介与章草、今草之间,仍带有隶书笔意,但没有隶书那样波磔分明。用笔多秃笔枯锋,刚劲质朴,整篇文字格调高雅,神采清新,每个字虽不相连,却洋洋洒洒,令人赏心悦目,字里行间透露出书家的儒雅与睿智。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第五节 王羲之《十七帖》
王羲之(公元321—379年,或303—361年)字逸少,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
《十七帖》是王羲之的草书代表作品之一,系唐太宗李世民所收王羲之草书简札的连卷刻本,因第一帖首行有“十七”二字而得名。据考证,此帖多是写给他朋友益州刺史周抚的一组书信,书写时间从永和三年到升平五年(公元347-361年),时间长达十四年之久,是研究王羲之生平和书法发展的重要资料。
其书法非常从容、不受法度的拘束,是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被誉为“书中之龙”。
第六节 王献之《中秋帖》
王献之(公元344年—386年),字子敬,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第七子。官至中书令,人称“王大令”,与其父并称为“二王”。《中秋帖》是王献之“一笔书”的代表作品之一。其书法笔势连绵不断,一气呵成,如滔滔江河,一泻千里。
第七节 张旭《古诗四帖》
张旭,字伯高,吴郡(江苏苏州)人。官至金吾长史,人称“张长史”。唐代著名草书大家。张旭为人洒脱不羁,豁达大度,才华横溢,学识渊博。因他常喝得大醉,就呼叫狂走,然后落笔成书,甚至以头发蘸墨书写,故又有“张颠”的雅称。后来怀素继承和发展了其笔法,也以草书著称,与张旭并称“颠张醉素”。
此帖书法笔势纵横飘逸,奇伟雄强,通篇动静交错,跌宕起伏,满纸如龙蛇飞动,又有急风骤雨的气势。现藏辽宁省博物馆。
第八节 怀素《自叙帖》
怀素(公元725—785年),字藏真,俗姓钱,湖南人,唐代著名草书大家。怀素十岁出家为僧,学书极为刻苦,常用芭蕉叶代替纸张练字。
《自叙帖》被认为是怀素晚年的代表作品,通篇为狂草,运笔圆劲挺拔,奔放流畅,笔笔中锋,如锥划沙盘;上下呼应如同急风骤雨,其豪迈气势,锐不可挡。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第九节 孙过庭 《书谱》
孙过庭,字虔礼,唐代书法家、书法理论家。《书谱》是中国书法史上一篇划时代的书法论著,为书法美学理论奠定了基础,可以说是书文并茂的典范。其书法笔笔规范,极具法度,有魏晋之遗风。
第十节 黄庭坚《诸上座帖》
黄庭坚,(公元1045—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著名书法家。善诗词,开创了江西诗派,他出于苏轼门下,而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在书法上,他与苏轼、米芾、蔡襄被称为“宋四家”。
《诸上座帖》是黄庭坚为友人李任道用狂草书写的五代时期文益禅师的《语录》,其书法笔势飘逸,气势开张,满纸如行云流水,状如云烟,可谓登峰造极之作。
第十一节 祝允明《草书前后赤壁赋》
祝允明(公元1460—1527年)字希哲,长洲(今江苏吴县)人,明代著名书法家。因右手多生一指,故自号枝指山人、枝山居士等,世称“祝枝山”。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并称为“吴中四才子”。
此帖书法笔法刚劲,笔势雄强,结体变化丰富,纵横驰骋,为明代中期狂草书法的经典作品。
第十二节 王铎《杜陵秋兴诗卷》
王铎(公元1592—1652年),字觉斯,号嵩樵,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有“神笔王铎”之誉,明末清初时著名书法家。其书法独具一格,在笔墨上有着开拓性的创新,对后世影响颇深。
《杜陵秋兴诗卷》为王铎草书代表作品。通篇草书笔力雄强劲健,洒脱率意,气势宏大,酣畅淋漓,一气呵成,充分反映出王铎对杜甫诗词的钟情,同时也抒发了王铎的创作激情。
编辑整理:安书楷
薪火相传 薪火之路
品遍百家帖,方得字真如。
阅尽狂与怪,羁心又返朴。
老安赠书友。
2017-10-03 17:11:45 -
草书的学习不宜过早。我个人以为取书艺之次第是 楷书(寸楷)——行书——小楷或隶书——草书。草书而立之年再进入亦未为迟。草书最难收放自如,精微可观。常见毛病皆在不羁,以为醉拳长枪,天下无敌。故古今真入草书圣境者实无几人。称功夫一流已是不错,若黄庭坚、祝允明、王铎者是也。圣境,吾推王羲之为一,王献之、怀素、林散之列左右,其次于右任,其次孙过庭、黄庭坚、王铎。草书入门宜先学王羲之,郑重推荐《十七帖》,于此出入,最得草书三昧。先求法度精微,再探巨幅鸿篇。用笔、节奏、呼应、连断、轻重,尽心体会,必得正法。 凡无根抵而动辄挥龙蛇,黑气满纸,能远观不可近看者,皆非草书真法,街头卖艺无疑。拙见!
2017-06-20 21:40:39 -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要是哪个人最棒大家都学他了,就不会出现这么多门派! 如果刚开始学还是从行书最基本的笔画炼起,最实用,见效也最快! 你学草书你自己都看不懂,好在哪里缺陷又在哪里?
2017-05-13 14:14:38 -
中秋临摹中秋帖,祝大家中秋快乐
2017-10-05 00:59:00 -
新手菜鸟表示不懂,上一张瞎写的,表示支持
2017-10-04 19:06:23 -
草书是中国书法高的形式。题主问从哪个帖开始练习,不如问草书如何入门,如何提高?
1.过线条质量关。草书大量的使转要求中锋用笔,所以欲学草书,先习篆书。
2.标准关。草书的字形完全和其他书体不同,故每个字要字形练习熟练,并熟记于心。
3.认真选帖。这时候有人谈取法乎上的问题。我认为书法史的发展是一个技法不断丰富的过程,明人在草书上技法和结构章法都是一个高峰,无论祝枝山,王铎,傅山,董其昌,还有八大山人都是不错的选择,关键是看个人的喜好。
2017-10-04 16:47:18 -
说起草书,那就从鼻祖张芝开始,然后张旭怀素,草圣头衔是实至名归,不过也看个人爱好,二王行草个人感觉初学更容易点,笔意章法造诣也前无古人了。
2017-07-08 09:5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