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岁的年纪该怎样改变自己,是尝试多元,还是始终如一的坚持?

新农商网 全部 1061

20多岁的年纪该怎样改变自己,是尝试多元,还是始终如一的坚持?

回复

共1条回复 我来回复
  • 熊老师-企管咨询
    熊老师-企管咨询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谢邀!

    20多岁真是一个让人纠结的年纪,要钱没钱、要本事没经验,就像题主所说的你现在的唯一优势就是时间,大把的时间。

    但是你以为现在你的时间就真的是优势?

    时间多那是因为太闲...

    你觉得时间很多无外乎就是你太闲,而且一无所知。没一个成功的人或正在努力进取的人会觉得时间很多的。

    其实时间恰恰是我们最大的成本,20岁以前我总感觉时间过得很慢,希望早点放学,早点放假,早点出身社会。

    20岁后我总觉得时间越来越快,要加班要学习,结了婚有了家生了孩子,时间就更不够用了,真希望一天的时间是48个小时。

    这个社会有太多的不公平,有人出身嘴含金钥匙身价数千万,他们是富二代,红二代,商二代,而我们大多数普通人基本属于农二代。

    家长们对孩子的衣食住行,都给最好的,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结果呢?

    别人一出生就到了终点,你穷极一生也追不上人家,但是我们有一点却是相同的,我们每个人的时间都是24小时,他有钱不可能把每天的时间去延长了吧。

    话说回来有钱的人大部分肯定会活的时间长一点,医疗条件和平时饮食这些是不能比..不过越有钱越怕死。

    说了这么久的废话,不是来给你泼冷水,只是我们首先要认清一个事实,努力可能不会比某些人成功,在这个时代就算拼了命也常常落得默默无名,但是不努力那就基本没希望。

    所以你现在必须专一,把全部精力放在一个专业或领域,你都没有一技之长居然还想着多元?

    我的天,你以为你就是那个万中无一的天才?(笑)

    推荐你看一本书《异类》然后在好好看看“一万小时定律”哪一章节,这本书写的很清楚,成功的要素,必备的条件等等。

    不是心灵鸡汤的类型,如果你以为看这本书是给你斗志或则打鸡血那就不要去买了,里面介绍了比尔盖茨等名人,说的很详细不是鸡汤却是毒药,看过后可能觉得搞了半天别人都是那样成功的啊,我是没希望了....(要是这样想劝你千万不要买)

    “一万小时定律”

    一万小时定律的成功代表:大画家达·芬奇,当初从师学艺就是从练习画一只只鸡蛋开始的。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变换着不同角度、不同光线,少说也得练习一万个小时,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从最简最枯燥的重复中掌握了达到最高深艺术境界的途径。这才有了后来的世界名画《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田坛飞人刘翔,我们只看见他在赛场上的风驰电掣,一骑绝尘,可是为了他在赛场上的10多秒的辉煌,他从7岁开始至今已苦练了19年,不知跑了几个一万小时,汗水流了几吨,经历了多少挫折和失败,才换来了"阳光总在风雨后"。

    青岛港吊装大师许振超,能把吊装技术练得像绣花一样精细,丝毫不差,多次在吊装技术比赛中技压群雄,还多次打破世界港口吊装纪录。为了这"一招鲜",他至少练了30年,苦心孤诣,练习不辍,足足有好几个一万小时。

    美国游泳好手麦克.菲尔普斯,除了手脚特长的天赋异禀,他每天练习八小时,全年无休,这样持续五六年,方能谛造一人独得八面金牌的奥运奇迹。

    写出《明朝那些事儿》的当年明月,5岁时开始看历史,《上下五千年》他11岁之前读了7遍,11岁后开始看《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然后是《明实录》、《清实录》、《明史纪事本末》、《明通鉴》、《明汇典》和《纲目三编》。他陆陆续续看了15年,大概总共看了6000多万字的史料,每天都要学习两小时。把这几个时间数字相乘,15年乘2小时再乘以360天,等于10800个小时。所以在海关工作的他,才能白天当公务员,晚上化身网络作家,在电脑前码字。

    从台湾超级星光大道走出来的萧敬腾,15岁时学习爵士鼓,18岁时开始在酒吧、餐厅驻唱,每天要唱很长时间,跟好几个场子,时间最长的时候,一天超过12个小时。

    看到没专一能让你从一个菜鸟变成大师就是这么一步一步走过来的,请记住当你在某个领域站得住脚和也可以现在发展其他的爱好,最好是你平时的业余爱好。

    在《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一书里面特别提到了业余爱好的重要性,当你把一个业余爱长年累月的去练习所不定就成了你的职业...

    总之请记住保住一,发展二三四五六七...

    我是大熊...喜欢分享..爱写作..一个草根的普通人,你身边的良师益友欢迎关注

    2017-10-01 23:54:54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