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书法者是否可以同时练习几种书体?需要注意些什么?
初学书法者是否可以同时练习几种书体?需要注意些什么?
-
谢谢邀请!
对于这个问题,我的观点是:初学书法,还是要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书体的一种风格,专工一帖的好,同时练习多个书体的学书方法是不可取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练好一种书体就需要多年的时间,初学书法者,能在三至五年内把一种书体练出五六分形似和神韵,已是非常不易容的事,如果同时练习几种书体,到头来只能是“体体”不精啊!当然,这是针对正常人说的,书者若是“神人”,那就另当别论了。
书法学习,贵精不贵博。
(上图为启功先生的书法作品)
那么,什么时候才可以兼习另外一种书体呢?当把一种书体的一种书法风格的字帖练到七分像时,可以尝试兼习另一种书体,但是,仍不可放弃先前主工的书体。如果书者先前主工的是篆书、隶书,最好兼习章草;如果书者先前主工的是楷书,那就兼习行书或草书。这样做,主要是为书法创作时的书法作品的落款打基础。如果书者先前主工的草书或行书,那就把主工的书体临到“七分像”,之后再加上自己的三分个性即成。
(上图为刘文华老师的隶书作品)
以上为小编个人观点,经验之谈,仅供参考。如果各位网友对此有不同看法,欢迎留言和讨论!
(上图为吴昌硕先生的篆书作品)
手打原创,抄袭者请绕行!
2018-12-10 15:18:22 -
谢邀。
初学书法,绝对不可以贪多,只能选择一个帖子学习。
成功的每个帖子,都是作者在学习前人基础上得来的,创造性的名帖子更是积一生修炼方有的结果。
所以,学成一个帖子,即使你很聪明,又肯下功夫也不是一年半载就能成功的。
这里首要的问题是,要明确坚持炼性的重要性。人有性格帖子也有性格。性不成学书不会成的。
其次才是书写方法上的问题。不能一味去临,需要开动头脑去观察分折比较,不断找出不足和错误,不断改进,才能不断进步。
第三,选定了目标就要长期坚持下去。只管耕耘不问收获。只要坚持到一定火候,也就是心手双畅的时候,收获就来了。
如果你有志于书法大业,并且有天赋肯下功夫,就要在学成一家后,再学另一家,争取把所有书体所有名家学遍,并在字内功字外功上都下大力气。那你就一定成名就,成为一代大师。
2018-12-10 15:00:19 -
初学者在掌握了基本的特征后,可以同时练习有互䃼作用的字体。
2018-12-10 15:46:13 -
初学者在掌握了基本的特征后,可以同时练习有互䃼作用的字体。
2018-12-10 15:46:13 -
初学书法的是可以同时练几种字体。但要注意几个问题:第一,要先从欧阳询的“九成宫”开始,不管你喜不喜欢欧体,都必须先练欧楷。因为欧楷之后的楷书多多少少受了欧体的影响,且欧楷略有隶书用笔的方法。第二,欧楷有了一定的基础就选择颜真卿的“多宝塔碑”。此碑文是颜真卿早年所写,与欧体用笔、结字非常相似,但字体用笔多了一些刚毅,险俊;第三,选柳公权的“玄秘塔碑”。柳楷结字受欧楷影响!用笔受颜楷影响。最终写出了不同于欧楷、颜楷的柳公权楷书。其用笔藏锋落笔变化无常,而结字从险俊中求平稳。第四,无论选择那一种书体都要有所斩获!这样对后来选择别的书体练习也有帮助。最后呈上几张图片,仅供评鉴!相互学习!相互进步!
2018-12-10 20:23:46 -
这个问题题的很好,对初练书法就很重要。
我个人的经验和教训认为:1、先大致了解简单书史看一下历代有哪些代表性的碑贴,选出自己喜欢的几种,都去临一临。(现在网络时代做到这点太方便了,都不用去买东西)这个最多花三个月以内的时间。目的是搞清哪个是你比较容易上手的。这一步特别重要。因为每个人的特质是不一样的,一般篆书上手快,隶书上手也比较快,是推荐先练习以掌握笔墨控制。但也有人就是喜欢楷书,但楷书种类太多了,从魏碑、钟繇到二王,再到唐楷。如果直接从唐楷的颜柳直接上手,我个人认为是最难的,因为楷书发展到唐代,其法度已经达到极致,难度极高,使初学者很难体会到成就,也就难以坚持,不如先从钟繇或二王小楷入手,这是从隶到楷的过渡期,相对容易,而且字的结体趣味性更强。而颜柳几乎把楷书标准化了,现在的印刷体就是这么来的。所以我认为现在许多初学者上来就是颜柳欧,是挺误导人的。还是那句话,每个人的秉性和特质不同,千人一面一定是错的。我个人从柳入手,写了两年也没样子,沮丧极了。后来改临王羲之的黄庭经、钟繇的宣示表,一上手就感觉舒服极了。而唐楷中我对虞世南的孔庙碑又极为喜欢。我自己分析,是因为我是一个性格温和、安静平和的人,喜欢空灵的感觉。所以第一步实际上是找到你自己独一无二的特质,与之匹配的碑帖。这一点太重要。
2、第二步,选到了合适自己的书体及碑帖精临。此时要注意读帖,天天抄一部分意义不大,不如花7成时间读,三成时间写。这样反而事半功倍。这个期间当然可以多读些其它书论极碑帖。这一步应该做到可以背临。
3、第三步,选与自己精临碑帖一路的或有关联的碑帖节临,并广泛地汲取其它碑帖的营养。慢慢的你会有了自己的风格趣向。为形成自己的书风打下基础,更重要的是在方向上找到了自己。
我只是一个书法爱好者,但这些是我个人的真实体会。希望对初学者有帮助。
附带发几幅自己的练习,写的不好,望大家多指教。
2018-12-10 16:08:46 -
謝谢好友邀请:
初学书法选帖十分重要,首先选对自已喜欢的碑帖字体,作为学习的范本,认真进行临摹。
初期应以楷书作为研习的字体,(特别是唐代楷书);古人曾说,楷书如立,行书如走,草书如奔;如站不稳,又何谈奔跑,当然非摔跤不可。
从楷书入手,是和日常使用的字体统一,最容易掌握基本笔画及间架结构原理。
虽然也有人主张从篆书、隶书开始学习,但影响不是很大,其主要原因是没有楷书笔画的规范性强。
一种字帖通过长时间的临摹,掌握了字体的笔画、结构及气韵,这时已有一定的书法基础,可以选另一种书帖学习,进一步提高书法技艺、拖宽书法视野,从书法实践中不断进步。
2018-12-10 14:47:34 -
这个问题题的很好,对初练书法就很重要。
我个人的经验和教训认为:1、先大致了解简单书史看一下历代有哪些代表性的碑贴,选出自己喜欢的几种,都去临一临。(现在网络时代做到这点太方便了,都不用去买东西)这个最多花三个月以内的时间。目的是搞清哪个是你比较容易上手的。这一步特别重要。因为每个人的特质是不一样的,一般篆书上手快,隶书上手也比较快,是推荐先练习以掌握笔墨控制。但也有人就是喜欢楷书,但楷书种类太多了,从魏碑、钟繇到二王,再到唐楷。如果直接从唐楷的颜柳直接上手,我个人认为是最难的,因为楷书发展到唐代,其法度已经达到极致,难度极高,使初学者很难体会到成就,也就难以坚持,不如先从钟繇或二王小楷入手,这是从隶到楷的过渡期,相对容易,而且字的结体趣味性更强。而颜柳几乎把楷书标准化了,现在的印刷体就是这么来的。所以我认为现在许多初学者上来就是颜柳欧,是挺误导人的。还是那句话,每个人的秉性和特质不同,千人一面一定是错的。我个人从柳入手,写了两年也没样子,沮丧极了。后来改临王羲之的黄庭经、钟繇的宣示表,一上手就感觉舒服极了。而唐楷中我对虞世南的孔庙碑又极为喜欢。我自己分析,是因为我是一个性格温和、安静平和的人,喜欢空灵的感觉。所以第一步实际上是找到你自己独一无二的特质,与之匹配的碑帖。这一点太重要。
2、第二步,选到了合适自己的书体及碑帖精临。此时要注意读帖,天天抄一部分意义不大,不如花7成时间读,三成时间写。这样反而事半功倍。这个期间当然可以多读些其它书论极碑帖。这一步应该做到可以背临。
3、第三步,选与自己精临碑帖一路的或有关联的碑帖节临,并广泛地汲取其它碑帖的营养。慢慢的你会有了自己的风格趣向。为形成自己的书风打下基础,更重要的是在方向上找到了自己。
我只是一个书法爱好者,但这些是我个人的真实体会。希望对初学者有帮助。
附带发几幅自己的练习,写的不好,望大家多指教。
2018-12-10 16:08:46 -
应当先精临一本帖,同时学多种字体会杂乱无章,到头来,临了很多帖练了好长时间却没有一个字能拿得出手!可谓是丢掉芝麻去捡西瓜,最后浪费了光阴却一事无成!得不偿失
2018-12-10 13:05:42 -
切不可寻多而学!
我认为应该两方面:
第一:
一般学书法两种方式入手,那就是“碑”和“帖”,你要看你适合学那种,自己掂量一下!
第二:
然后选其对应的的一种书体入手,可能最好还是楷书吧!也要看自己对那种更有兴趣!
然后坚持下去✊!
2018-12-10 13:35:48 -
书体为每个人的风格。练完碑帖,找你自己!!!
2018-12-10 13:02:07 -
对于初学者来说
如果没有专业的老师自己练习的话,最好不要同时学很多种字体。
如果有专业老师的话,也要在专业老师的认可之下慢慢去学习,最好不要一天或者是同一个时期学习好几种字体
2018-12-10 13:00:32 -
你是小龙女还是郭靖啊?能左手画圆右手画方?
先练好一种吧。
从这个提出的这个问题来看,最要注意的就是:
别-浮-躁!
2018-12-10 13:12:19 -
感谢邀请。
我以为,对于初学书法的人来说,还是要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书体进行临摹,专工一帖的好处是,能够从古人的书写中感受每一个字的结构,谋篇,用笔。然后熟能生巧,形成自己的书写习惯。
同时练习多个书体的学书方法是不可取的。因为练好一种书体就需要多年的时间,初学书法者,能在三至五年内把一种书体练出五六分形似和神韵,已是非常不易容的事,如果同时练习几种书体,到头来只能是“体体”不精啊!当然,这是针对正常人说的,书者若是“神人”,那就另当别论了。
2018-12-10 15:43:29 -
从我自己一点经验来讲,初学书法采取的方法可以有多种,但须有主次,有不同的学习方式,比如以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为主,临帖加读帖,在业余可以补充点峄山碑都无妨,可以避免习字的单调,这是一种个人之见,没有成例,不见得非要如何如何。能够保持专注刻苦学习的同时又能始终有强烈的兴趣是我特别重视的学习之道。仅供参考。
2018-12-11 02:13:14 -
并不是初学书法就一定不能学多种书体或字体,关键看是否已入门。入门的标志是什么呢?一是对一种书体或字体的临帖基本法则已熟练掌握,表现在笔法上运用自如,点画线条的基本书写要领,不仅会写,而且一定要写到位,最好达到不看帖完成点画,相似度达到最佳为好。在结体上要理解框架结构,字形外廓和内中布局、布白和空间间隔分布情况和点画呼应之关系。如果是楷书,可以参考欧阳询《楷书36法》和《黄自元的楷书92法》,以便更好地理解字体结构,假如这些初级书法要领都能心中有数,那就没问题了,好比人经受了一些病毒的感染考验,有了抗体,就有抵抗力了。这时候,学其它书体或字体,不会有负面影响,反而会拓宽书法视野,丰富笔法,增进对书法的理解。故不是初学书法一定不能临多帖,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2018-12-11 12:55:58 -
初学书法最好先学一种字体如楷书或者篆字或汉代碑刻。一种练精了,再学其他字体,注意千万不要见异思迁,朝三暮四地学。
2018-12-10 14:13:52 -
从我自己一点经验来讲,初学书法采取的方法可以有多种,但须有主次,有不同的学习方式,比如以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为主,临帖加读帖,在业余可以补充点峄山碑都无妨,可以避免习字的单调,这是一种个人之见,没有成例,不见得非要如何如何。能够保持专注刻苦学习的同时又能始终有强烈的兴趣是我特别重视的学习之道。仅供参考。
2018-12-11 02:13:14 -
当然可以。但是决不可取。
既然表明了是初学乍练,那就说明一些基本的要素、常识尚在摸索、咀嚼当中,还谈不上消化吸收呢,咋就开始琢磨上了兼修杂练?
您这是把自己当奇才了,还是自家本就是奇才一枚?
我们总愿意说心无旁骛,不光是书法,就是其他任何一个专业,甫一上手就直奔大杂烩而去,您这是单好这口儿呢,还是真的觉得自己难有匹敌?
记得小时候学过一篇叫《纪昌学射》的古文,老师为了让纪昌的射术更臻完善,达于化境,单单一个雕虫就足足盯了三年,然后发现那虫子竟然磨盘大小,举手即可穿心而过,实在是高人一个,绝对百发百中,百步穿杨。
写字也应如此。
我个人的意见,既然是初学,既然是练字,就不要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所说的叫做得陇望蜀,人心不足蛇吞象,这种练法,迟早把自己练废了——除非您是古今天下第一奇才,完全可以触类旁通,过目成诵。
如果有可能,还是扎下心来从一笔一划的楷书练起吧,那种兼收并蓄的想法,还是暂且搁下一段时日,待找到书写的感觉以后再行判别——一人兼修多样,起码目前不适合你。
2018-12-10 20:48:30 -
确定一下自己是不是书法天才,不是的话还是要临一种字体一本帖,不然,学的阴阳怪气,走火入魔,就成了当下正被批判的丑书。练是练了,却不被认同,岂不枉然!
2018-12-10 13:18:57 -
当然可以,眼界远比勤奋重要。
2018-12-10 23:13:16 -
最好是练一种自己喜欢的书体
2018-12-10 14:06:20 -
因人而异,有悟性特别好的,把他喜欢都学学,然后自己觉得那种写起来更得心应手,在决定重点写哪种也不是不可以!
2018-12-10 15:49:44 -
入门可以先写篆书,可以打造线条的质量,技法相对其他书体简单,同时再练习隶书,锻炼结构,篆隶不分家,相辅相成。
2018-12-11 08:47:42 -
古人说:一手画方一手画圆,两不能成。虽然通过一定时间的练习,可能真的能够做到,但不是一天半天所难做到。对于学习书法,特别是初学书法,几乎是不可能的。
我十余年前就干过这个样的事,而且还是学习过几年其它书法的,结果是两种字体的技法都掌握不好,对临似乎还可以,背临就没有一点样子。对其中的技法也不能熟练掌握和理解,对两种书体的学习掌握的程度都是半拉子,而且感觉特别疲劳,甚至出现厌恶情绪。学习结果是不熟、不扎实、不透彻,远没有专精的学习方法效果好。少而精的的学习方法虽然刚觉慢,但非常扎实,就像上楼梯,一步有一步的效果,一步有一步的进益,而且也不会感觉疲劳,也容易产生成就感。我们一天学一个字,将其中的技法和字形掌握扎实了,理解透了,如果能够做到举一反三,效果更好,也容易产生更浓厚的兴趣。比如下图例字,由于所示例字的部分偏旁部首相同,我们学习其中的一个字,即便是两天学一个字,但只要我们学的扎实,就等于学了一个半字,甚至两个字,因为其中的点画用笔技法也是大同小异的。如同样的横画、竖画,虽然形状略有细微的不同,但起笔收笔行笔的技法大体相近,完全可以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如果同时学习两种书体或字体,虽然也可以采取这种方法,但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有多许多。在加上由于不同的书体风格不一致,各有各的特点,仅仅寻找那种感觉,就要浪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收效同样也是甚微。对于学习书法来说,始终不如一步一个脚印来的的扎实,也还可能避免邯郸学步的悲剧。
2018-12-11 00:18:27 -
书体只是书法的面相,而书法更多的是追求笔法,所以入门首要学的是基础笔法。
2018-12-10 17:13:28 -
初学书法,最好不要同时练习几种书体,书法经历了几千年的沉淀,各家书体都已成熟,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不同之处,我们要根据自身条件和个人爱好,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书体去练习,这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果同时练习多种书体,会把自己练的不伦不类,只有把一种书体练到极致,再练习其他书体用于丰富,那才叫博采众长。初学书法一定要学其形,因为学其形才能知其意,要把形练的非常像,然后才能追求个性的突出,切不可先讲究个性,急于求成,那样只能是本末倒置,另外练习不要急于求成,不把一种书体练个三年五年,是看不出成绩来的,书法讲究的是一种心态,练字即练心,修身养性方能大成。
2018-12-11 11:59:53 -
学习书法,依本人经验,做好临写一种书体,因为各种书体是想通的,只不过是笔法、技法异同同而已,只要写好一种书体,其他书体是很容易学习的,比如中锋用笔是相同的,但必须把笔法、技法、结构学好欧体仙绝、挺拔,赵体飘逸、潇洒,颜体大气磅礴,就是所说的颜筋柳骨,学习时要注意笔法、技法的学习,学好中锋用笔,熟练掌握字的结构、章法及字根,形成肌肉记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要学好一种书体,再穿插学习其他书体,从中吸取营养,我想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您的书法水平会有很大提高。
2018-12-11 09:35:04 -
初学书法最好先从隶书入手,《西狭颂》是个不错的选择,既可以熟练毛笔,又可使手下不至于太局促。然后可写写钟繇,及部分魏碑,而后再转唐楷,欧柳先回避。继续的话,再学行草。总之,初学者应一步一步来,贪多嚼不烂,选帖宜选程式化少的碑帖,等毛笔使用熟练了,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再进一步取舍。
2019-10-07 23:03:30 -
初学书法最好先从隶书入手,《西狭颂》是个不错的选择,既可以熟练毛笔,又可使手下不至于太局促。然后可写写钟繇,及部分魏碑,而后再转唐楷,欧柳先回避。继续的话,再学行草。总之,初学者应一步一步来,贪多嚼不烂,选帖宜选程式化少的碑帖,等毛笔使用熟练了,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再进一步取舍。
2019-10-07 23:03:30 -
我觉得可以,可以练几种远的如学欧体可以练行书!这样比较活但不练同时练柳体!
2018-12-14 11:4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