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五经”包括哪些书,对中国文化有什么影响?

新农商网 全部 1016

“四书五经”包括哪些书,对中国文化有什么影响?

回复

共6条回复 我来回复
  • 飞飞猫说话
    飞飞猫说话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我的朋友有创意答案。

    他说,有一次,老师上课就讲《四书五经》,由于上课走神,没听到内容,讲完课后就提问,刚好问他回答,他回答得很响亮。《四书五经》就四本书合起来一称,刚好五斤,就叫"四书五经"。

    我欣赏他的答案,我经常买盗版书也是这样的,要么一本书一称,要么四本书合起来一起称,20元一斤,四书五经刚好100元。

    玩笑要开,问题要答。“四书五经”中的”四书”分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分别是:《诗》《书》《礼》《易》《春秋》。

    这9本书对中国2000多年历史影响意义深远,对现代人也有意义。我们语文课有节选,我们的历史课本有记录,期中考,期末考,升学考,考大学都要考,至于喜不喜欢又是另一回事了。

    2019-08-28 19:21:26 0条评论
  • 猛哥厉史
    猛哥厉史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四书"分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分别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四书荼毒生灵,五经钝化人心,三纲产生奴才,五常捆绑性情。

    这世道提倡学什么四书五经,只是为了让某些官僚看起来没那么坏而已!

    四书五经及其注解的蠕家书籍汗牛充栋,但只有一个主旨:为长官意志进行辩护!

    让人有忠君思想,别提把权力关到笼子里。

    让人有尊卑意识,莫谈国事。

    让人有等级观念,不能越过级,给领导添堵。哪怕被压迫到无路可走!什么等级的领导有什么特权,是合理的。


    就是腐朽无能的儒教耗费大量的人力,对繁文缛节的研究束缚了科技的发展,等四书五经倒背如流,都到该死的年龄了,还用不用学科技?

    当代哪一项成就是靠背四书五经取得的?

    未来哪一项发明能靠学经史子集获得呢?

    继续推行三拜九叩,忠君爱国那一套吧。近代中国已经被西方坚船利炮教育过了,有人还想让后代被科学大炮再教育一遍!


    古人学了几千年儒学,中国不但没进步,反而被日本打得满地找牙。中国人不但没充满仁义道德,反而麻木不仁,社会上到处是不文明行为。

    2019-08-28 20:05:15 0条评论
  • 古城金地140787426
    古城金地140787426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什么叫文化?就是文字化。

    就像数字化,信息化一样,是一个系统。

    就是把事物转化成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形成文字的系统。这就是文化。谁也影响不了。

    中西方文化的使用方法不同,排列组合顺序不一样。主谓宾的使用方法不同。

    就拿绘画来说中西方也有区别。

    东西方的绘画就不是在一个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的画是水墨画,这说明这个地方的原始人类邻近水。而西方的画是油彩画,这说明这个地方的原始人们接触油类比较多。

    油彩画和水墨画比,一个是西方文化比较细腻,精准,认真关注每一个微小变化。

    从他们的油画,就可以观察到,他们认真的做事态度和一丝不苟。

    他们发明的油画不会渗透可以随时反复修改。他们的油画可以描绘出很小的细节。

    而中国的画是水墨画,渗透性比较强,大局可控,细节无法控制,染纸后随其自由发展,无法修改,必须要胸有成竹一气呵成。

    中国画注重云里雾里,朦朦胧胧,隐隐约约,含含糊糊,似是而非。看的人也只有难得糊涂了。就像有的人说话,说一半留一半,让你去悟另一半。如果是领导说的话,就是害怕负责任。

    西方的油画可以画出来一样的作品,因为他可以修改。

    中国画就无法画出来一样的画,水在纸上渗透细节无法控制,所以无法修改,画不出一样的画。

    生活中也是和这些一样,西方注意细节,精准认真。他们的法律条文能针对很多小事,也经常修改。东方的是和为贵,注重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原创

    2019-06-17 19:19:36 0条评论
  • 蓦然相逢
    蓦然相逢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四书指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种著作;

    五经指的是<易>、<书>、<诗>、<礼>、<春秋>这五部典籍。

    “四书五经”详实地记载了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最活跃时期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各方面的史实资料及影响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孔孟重要哲学思想。历代科兴选仕,试卷命题无他,必出自“四书五经”足见其对为官从政之道、为人处世之道的重要程度。时至今日,“四书五经”所载内容及哲学思想仍对我们现代人具有积极的意义和极强的参考价值。

    四书五经在社会规范、人际交流,社会文化等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其影响传播于海内外,福荫子孙万代。四书五经延续中华文化的千古名篇,人类文明的共同遗产。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民族自信心大大加强,但是没有能够及时的认识大国学在新时代的重要性,甚至仅存的一点国学文化遗产也进一步成为被抛弃的对象。在全面批判全盘西方化的同时,却走向了西方化。改革开放三十年后,走向富强的国人终于醒悟,保护和振兴国学成为全明的共识。一个强大的自立于世界民族的国家,必然要有与之匹配的伟大的民族文化。中国人,从学术界到普通百姓,都在重新发现国学的现代价值。同时,在走向全球化的进程中,西方国家也把目光投向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的文化,中国的一切都在被重新的评价。中国不仅为了自身的建设和发展需要从传统文化中吸取智慧,而且,中国也面临着优秀的中华文化向全人类贡献智慧和机会。 四书五经延续中华文化的千古名篇,人类文明的共同遗产。

    2019-06-17 18:01:28 0条评论
  • 点石教育永生
    点石教育永生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四书五经”

    ”四书”分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分别是:《诗》《书》《礼》《易》《春秋》。

    这些书都是儒家学派的经典教材,成为科举教材是在元朝。

    科举考试是从隋唐开始,一开始,考试的内容并不仅仅是儒家思想,考的也不仅仅是文献解读能力,很注重考生经世务实的能力。

    元朝,是中华文明史上一个特殊的朝代。蒙古人人数不多,控制的疆域面积太大了,自己根本就统治不过来,为了完善自己的统治,想了很多办法。

    比如,把中国人分成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他最担心的一个群体是汉族人,于是又把汉族人加以分化,分为汉人和南人,对于其统治极其有利。

    再就是行省的划分,在历史上,秦岭以南的地方都归四川,秦岭以北的地方归陕西,元朝统治者,把秦岭以南的汉中地区划归陕西,这就有效地防止了四川动乱。

    同样是为了巩固其统治,他把科举考试教材和范围,就定在”五经四书”里。

    元朝开始,废除了科举。大量的汉族汉族知识分子,失去了读书的动力和目标,成为其不安定的社会因素,元朝统治者又开科举,不过,为了箝制汉族知识分子的思想,把考试的范围,就定在"四书五经"里,四书五经的核心,讲究的是忠君爱国,这样,就可以极好的完成它的文化统治。

    明清两朝,科举考试延续元朝旧制,依然是看中了它的忠君爱国,易于实行愚民统治。

    "五经四书",儒家学说的经典教材。

    儒家学说,被汉武帝看中,发现适合用于强调“大一统"思想,地位日渐显赫。

    可以说,"五经四书",一直是为统治者服务的,让一批读书人的思想仅仅在固定的儒家思想圈子里打转转,没有突破,再也没有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

    直到上个世纪初西学东渐,人们发现了“民主”与“科学”,这才意识到,儒家思想对人们的禁锢,和对文化的残害,所以才有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所以说,"五经四书"对我国的文化发展,有极其不利的一面。

    2019-06-17 17:53:02 0条评论
  • 强哥新语
    强哥新语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四书五经指的是什么,四书为儒家经典,五经是儒家作为研究基础的古代五本经典书籍的合称。

    四书五经指的是什么

    解释

    四书为儒家经典,五经是儒家作为研究基础的古代五本经典书籍的合称。

    四书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

    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左传

    “四书五经”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载体,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国历史文化古籍中的宝典,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我们只要谈到中国传统文化,必然得提到“四书五经”。

    “四书五经”详实地记载了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最活跃时期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各方面的史实资料及影响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孔孟重要哲学思想,包含内容极其广泛、深刻,在世界文化史、思想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而“四书五经”每一部的开篇,看似平淡无奇,其实蕴含了诸多儒家思想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命题。

    2019-06-17 17:48:59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