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的军事才能比之孔明如何?几次交手中胜负如何?
司马懿的军事才能比之孔明如何?几次交手中胜负如何?
-
- 按演义,明显孔明胜一筹,按三国志差不多。局部战役,明显孔明胜了,毕竟司马懿被打的龟缩城里,孔明都敢在城外种麦子,孔明撤退时司马懿不干兴,派兵追打,结果反被孔明打的损兵折将,但按大局,又是司马懿赢了,因为孔明臣相的目的,是北伐。而死蚂蚁成功阻止了臣相的北伐。不过死蚂蚁用的是乌龟战术,依靠城墙跟魏国国力耗输了孔明,所以司马懿能赢孔明,魏国国力,占了很大功劳。并不是司马懿军事比孔明高明,孔明的长处是擅长野外正面排兵布阵,以及军事求稳。并不擅长齐谋诡计,以及攻城战。而死蚂蚁恰恰,对守城得心应手。最后总结,野战,孔明胜司马懿,守城战,司马懿守胜攻城的孔明。
2017-06-19 19:45:43 -
对比历史看看两者谁才能卓绝,诸葛亮出隆中时,刘备可以说还没有三分天下的本钱,连自己的根据地都没有,在新野驻军连兵卒都不是自己的,是被曹操袁绍吊打看不起的,正是这个时候诸葛亮才出山助他,而此时司马懿连曹操的幕僚都谈不上,但是司马懿家族却是门客云云(这里废话少讲,以后再谈),只能说是曹家的御用老师,此时曹操已成挟天子令诸侯的一代枭雄,可以说打下曹氏江山和司马懿半毛钱关系没有。诸葛亮跟了没有本钱的刘备,而司马懿冒着杀头的危险在窥视曹氏,可以看出司马懿论心机城府高出诸葛亮一节。诸葛亮在赤壁之战,益州之战后为刘备成功入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蜀地安百姓,兴农业,制权衡,约法制,外交上连吴抗曹,可以说战略高度的定位和国事治理当时无人能及,短短十几二十年已具备北伐的实力,与吴魏真正意义上分庭抗礼。换之司马懿未能否?以上可以看出诸葛亮治国战略才能胜司马懿。他两的军事才能可以说都是有胜有败,后来诸葛亮的北伐他已是有心无力了脑力身体也跟不上了,恶疾缠身,所以论军事指挥才能还真不好断定。诸葛亮借七星灯续命失败了,可能一代军师输在了时间上吧。
2017-07-04 00:43:12 -
这个不好解答,应该差不多。诸葛亮的才能按陈寿的说法“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我觉得可以这么理解,兵法有奇正之分,诸葛亮擅长正兵,奇兵非其所长吧。我的理解不一定正确哈,或者说仅仅是我自己的理解。
2017-06-19 18:12:52 -
独特见解:司马与孔明不相上下,就拿空城计来说吧,难到司马就看不出来,其实他一到城下就看出来了,两童子和孔明在城楼上看着他,城门口就出现了几个扫街道的,聪明人一眼就可看来不是老百姓,扫起地來不慌不忙。他想:如进城捉住了孔明那自己就没有价值了。因为有孔明存在曹操才重用他,曹操吃孔明的亏太多了,本来曹操对司马就有介心,一担孔明被杀自己也难逃一死,所以就假装害怕下令退兵。孔明也知道你司马就是不敢上来杀我,我死了你也得死,这就是三国里两个聪明人的斗争,好比美国动画片〈猫和老鼠〉,(空城计)就这样成了三十六计之一。
2017-07-19 08:08:20 -
小说里面当然诸葛厉害,但正史上他俩基本五五开。首先历史上司马没和诸葛打过几次,空城计前后的那一大段全都是编的,当时司马懿和诸葛亮根本不在同一个战场上,没机会表演空城计。并且诸葛亮六次北伐全都失败,难道都是输给了运气?同样的地方,同样的北伐,看看韩信,一波直接推到长安,诸葛亮出了斜谷就各种意外,这证明司马懿的个人能力和诸葛亮十分接近,才导致了诸葛亮的各种不顺,最后劳累过度,郁郁而终。
不过小说往往比正史更深入人心,所以有时候说点实话容易被喷。总之司马懿是最后的赢家,总归会有过人之处,诸葛亮无论多么荡气回肠,最终还是死在了五丈原,也必有其中原因,人都会有缺点,我觉得过度吹嘘诸葛亮反而是对他的一种侮辱。
2017-06-28 01:19:19 -
司马懿完爆诸葛亮 诸葛亮出了什么计策了我就想问问
2017-07-14 07:33:14 -
诸葛亮司马懿两人谁更强? 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回答诸葛亮或司马懿。因为能力的比较就与打擂台一样,必须有一个公平的外部条件,不能简单用当年的事情或者最后结果来评价。首先得说的是,诸葛亮出山之时,已经尽失天时。有人说,诸葛亮赢了局部,司马懿赢了大局,从表面看似乎没错,但是实际上岂止司马懿早在曹操时代就已经大赢了。到诸葛亮司马懿对阵时,无论军事,经济,地理交通等等不要说对等,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怎么比? 司马懿当年也曾多次拒绝曹操聘请,那时曹操已经比较强大了,能不能说司马懿没有战略眼光呢,如果一定要比,应该说这些人都不是一般的平凡人物。时势造英雄时势也埋没英雄,人间万象,人们的人生理念也各种各样,对喜欢安静平稳的人来说,刘禅, 谯周最后的选择不错。而有责任有追求的人比如诸葛亮,姜维一类人,就是绝不会选择的。对追根溯源的人来说,最后的归宿似乎很实际,但是结果很辉煌,道路却很艰辛,司马懿能走到掌控朝政那一步,前面经历了多少艰难。而且究竟那一步才是最后呢?司马懿就他与子孙看,好像胜利了。但是宋武帝刘裕却在150多年后又把司马氏赶下台了,而且为啥刘裕偏偏姓刘不姓曹也不姓司马呢,谁能确定刘裕就一定不是汉献帝刘协和昭烈帝刘备的后裔呢。
2017-06-27 11:22:43 -
行兵布局两个人差不多,但孔明在小事上更加细心。考虑全面。在蜀国更是威望无人能敌,占尽了天时和人和,司马懿在小事方面不及孔明,但占到地利。只守不攻,所以孔明六七祈山都沒能得到寸土。更加上司马懿运气暴棚,王命之相。人的运气好也是能力的一种
2017-06-28 21:44:03 -
孔明之败在于战略,孔明充其量是一个高明的战术家。司马之胜在于战略,司马是一个高明的权谋家。蜀魏之实力比较,魏更雄厚,蜀因征伐连年,实在势弱。本应休养生息,稳中求进,然,孔明过于急攻,缕战不克,自伤自损自残太重,以致蜀亡。司马取守为攻,多是以逸代劳,稳扎稳打,以拖待机,终致后胜。地理因素,受限蜀道之难,七征之役,且是徒劳,未能险地以据,图谋进展,则孔明无功也!司马之功得于孔明,孔明之败然于自己。
2017-09-06 10:50:16 -
其一,大国以综合实力耗死弱国,近代有美苏相抗。其二,攻蜀不易,蜀多次出山来攻,求之不得。弱而好战,好战必亡。其三,一战而灭了蜀主力与主帅,蜀必自保自强。形成老虎吃剌谓,无从下口了。不如让蜀自认每次功亏一馈,下次再来为好。其四,灭了诸葛亮,司马懿危险了。
2017-10-29 20:48:54 -
其实我觉得,在魏国实力比蜀国强,诸葛亮是攻司马懿是守,这两点基础只上。对于司马懿最好的的方法就是守好就行,而诸葛亮需要做的就多得多了,因此这个问题也是相对的,而且对于诸葛亮他不惜一切代价罚魏你说他野心大也好,你说他为了刘备的知遇之恩也好,总之他太急了,他不像司马懿,司马懿固然厉害,但是就才能来说,我觉得诸葛亮更胜一筹。
2017-07-13 09:20:48 -
同理朝鲜战争,李奇也是用乌龟战法,俺们也怕这种打法,金门战役也是乌龟战法,钢筋水泥就是不出来,一百米慢慢推,对俺们大踏步前进,大踏步撤退,这曾国翻战法,俺们最头痛,要不还有韩国吗?汉城都没了。
2017-06-23 14: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