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害者无理取闹和受害者有罪论哪个更可怕?
受害者无理取闹和受害者有罪论哪个更可怕?
-
1
近日行业内一家民宿,一女子入住后要中途退房,但民宿平台规定须提前7天取消预订才行。退房后,民宿老板发现几百只牙刷被撕开。水龙头、花洒,空调一直连续几天24小时无间断全天开着,物业称大概跑了几十吨水。住客短信回复:我提前四天退房,不给退,房间没任何提示不能用水电,我不觉得自己做错了。
事情发生后,很明显看出是谁受害者,谁受的伤害最大,几百只牙刷撕开,连续几天开水龙头,花洒,几十吨的水,这些都迫使对方受到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然而很意外,评论区最多点赞的让人很吃惊。搞的这位女住客像是替天行道一样。
还有说几十吨水也就是几十块钱吧。
按照最新综合水价三线城市举例,低保居民用水2.8元/吨,正常居民综合水费在4.3元左右。
按照一般居民水龙头最小出水口直径为10mm,水压为0.2Map来算:每分钟大约23.6kg,每小时=1416kg,那么一天就是 :1416kg*24小时=33984kg=33.984吨
34*4.3元=115元一天,再算上花洒的出水,几天下来几百的水费是有了。
好吧,有点跑偏了,我们不聊钱的事。
本来此事很明显就是两个独立性的问题,性质也是完全不一样的,一个是关于规定的维权问题,而另一个是思维扭曲接近构成犯罪行为。
女住客事情发生后不觉得自己做错,这才是最令人担忧的地方,也就是说以后再遇到此类事情还会这么做,甚至成了一部分人的效仿的对象。
2
这是一个不公平的现象,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企鹅习惯用完美要求去要求别人,
言论的大部分就是在找一个完美受害人。所谓完美受害者就是受害者这个人设是完美的。
完美受害人,是假设在一个完美的世界里,灾难不会无缘无故降落到人身上,如果你遭受不幸,那么肯定是因为你做错了什么。
倾向谴责受害者的人也同样陷入了一种逻辑谬误,他们假设世界是完全公平的,受到伤害一定是因为受害人本身有错。
是不是有种啼笑皆非的感觉,坐下来再仔细想想是不是就笑不出来了,因为也许是你,也许是你周边的人也有这种思想,而且是主流的。
曾网上看到一段视频,几个女的把其中一个衣服撕烂然后围着殴打,一个弹幕写着被打的肯定是小三,接着弹幕就会很快出现“打得好”“活该”字眼出现。
前几日发生的玛莎拉蒂撞宝马追尾事件,肇事者饮酒酒驾造成两人死亡,四人受伤的悲剧,结果没多久就被翻成死者身份是劳动局职工,很多人质疑普通公务员怎么开起宝马,又有了善有善报 恶有恶报的说法。
印度发生过很多女性性侵案,曾有个记录片《印度的女儿》里面讲述了,23岁的印度女医学实习生Jyoti和她的一个男性朋友一起去看了电影。在回家的时候,他们在首都新德里搭乘了一辆公共汽车,那时车上坐了五名男性乘客。
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车上的这几个陌生男人竟然袭击了他们。他们先殴打了Jyoti的男性友人,然后轮奸了她,甚至用铁器攻击她。
随后,这几个男人把奄奄一息的他们扔在了路边,扬长而去。Jyoti被送到医院全力抢救,但是最后还是因为伤势过重,13天以后在新加坡去世。
这就是当时轰动世界一时的“印度黑公交轮奸案。
在被问起时候,还有人会说,一个巴掌拍不响,怪这个女孩不体面,晚上9点还在外面闲逛,她的责任更大。
很难理解这么惨的一个受害者,结果还是会被认为,受害者的罪过更大,这种思想很让人细思极恐。
很多人早就习惯了从“受害者有罪论”的角度思考问题,所以就在也找不到完美受害者了。
3
受害者有罪论,会让受害者,明明受到了一种伤害,却还有接受道德审判,结果这所谓道德的枷锁反而与追求公平正义的背道而驰了。
这种情况根本无法把注意力关注在事件本身,情绪化的感染会把大家带跑偏,离正义和真相也越来越远。
正如文章开头这个民宿事件一样,本身问题在女住客浪费公共资源,浪费水,在全面倡导环保的时候却做了背道而驰的事情。
事后不但没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还不觉得自己做错了,这下好了又跳出一大堆拥护者,矛头一致“讨伐”店主不退钱在先,报复竟成合理的了。
临时有事,行程有变本身也是自己的问题,出门买个火车票,机票,自己的行程有变了,你叫火车,机票退你全额,可能吗?
住个民宿有这种问题本可以跟店主协商解决,如果店主一分不退,可以走消协维权,这样不负责任的破坏浪费资源的方式,非常极端。
如果这种事也能被认为做的对,日后真的出现有人效仿这种处理方式,那以后都睡大街吧
作者简介/无了,一个酒店人,闲暇时写写自以为的生活观点,喜欢世间人喜欢的所有事物,嗯挺好。可搜索关注另一个公众号:无聊有深度




2019-07-19 16:1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