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中的"势"到底指什么?

新农商网 全部 1017

书法中的"势"到底指什么?

回复

共11条回复 我来回复
  • 不二斋
    不二斋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势,其实就是一种感觉,是一种静态的事物给人的一种有变化趋向的感觉。就像箭在弦上,弓已经拉满,你就会觉得它马上要发射。属于中国古代哲学的范畴。

    势,古字作“埶”,字形从“坴”从“丸”,“坴”为高土墩,“丸”为圆球,字面意象是圆球处于土墩的斜面即将滚落的情形。《孙子兵法》所说的“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就是这字面意象的放大。

    在书法里,很多人把势说的玄而又玄,其实不然,他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势是是一样的。

    古人在形容书法笔画的时候,其实就用到了势,比如说点画如高峰坠石、横画如千里阵云、撇画如掠,这些说的都不是一个形状而是一种感觉,是这种形状营造的势。

    字的不同的结构也能造成不同的势,如图,第一种很平正,是一种“静势”,第二种是斜势,第三种笔画相连,给人一种动势。

    但个字的势组合在一起,就是一幅作品的势。

    如米芾的这幅字给人的势感就是动态的。下图刘墉的则是一幅静势的书法。

    其实,书法的创作就是一个谋势和造势的过程。

    2018-02-22 09:19:55 0条评论
  • 千年兰亭
    千年兰亭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说到“势”,就不能少了“气”。一般来说,气势是一篇佳作的重要因素,气与势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书法中的势,是有形可察、直观的、易识的,如我们常说的笔势丶字势、体势,即作品的外在的、表象的形式。

    而书法中的气,叫多指贯气、连绵、流畅,欣赏者面对它往往需要用心来感悟。


    但在草书作品中,“气”较之于“势”,尤其可贵。

    举例说明:王铎的草书以势胜,张旭、怀素的草书以气胜。


    王铎多数草书的字势的确很美,用笔也很精到,可惜美的字势多是独立的,精到的用笔则楷意太浓,有鼓努为力,刻意追求的迹象。


    张旭、怀素草书字势虽多以正面对人,字的大小也无意而变,不若王铎东倒西歪,摆态作势,但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却连绵呼应,神行气运,浑然一体。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2019-01-07 14:42:32 0条评论
  • 一半81687
    一半81687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势就是震荡差!震荡就是节奏!节奏由雅俗,骨媚,上下,粗细,长短,轻重,快慢,斜正,方圆,左右,里外,大小,虚实,顺逆,中侧,凹凸,曲直,涩滑等相对的阴阳属性单元构成!

    四平八正,粗细一致,软硬相当等对立的两个单元平衡,就是势差最小的状态,也是势差能够放大的基础。有些大家单独的字笔画或者单独的字,单看不好看,整体看又不违和,就是取势造成的失衡,完了整体上又把失衡的部分补救回来。打个比方:起势的基础是阴阳平衡,比如0就是平衡,而把0演变为正1和负1就是起势,但这个势差就没有把0演变为正二负二组合的势差大,势差越大给人的感觉动的越厉害。而简单的把0演变为时间空间都对称的正负(阴阳相等模式,其势差就不如把0演变为正三和负一负二的模式精彩,艺术和狂乱的差别就是对势的处理,随便找个人随便写几个字都有一定的势,甚至势还很强,但如果这势有放没收就是狂乱。而有收有放并且收放相当这就是艺术。收放自如就是对技艺娴熟最高的褒赏!因为放起来谁都会,但收回来就很少有人能做到了,因此真正的艺术家无一不非常谨慎的放,并且在起势的基础中庸和平衡上反复巩固。看老王的楷书好多字就轻微的放了一个长捺脚,这还是除了右下角之外的笔画蓄积出来的右下角势差空间,才让右下角放出来给予整体的平衡。

    2018-02-22 16:14:57 0条评论
  • 老路书法
    老路书法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书法中的“势”,指的是点画的位置,以及点画之外它所切割的空间的空白。

    假如没有空间,根本就谈不上“势”。设想,把一块石头放在半山腰,它有了“势”,我把它裹在一堆棉花里,它的“势”何在?一棵大树长在地上和空气里它有“势”,我把它深埋在土堆里,它的“势”何在?

    看上图,假如我把字之外所有的空白都填满,它们的“势”何在?

    2018-02-22 10:04:52 0条评论
  • 欢橙墨客书院
    欢橙墨客书院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中说道:“古人论书,以势为先”,可见“势”在书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书法中的“势”是指“笔势”、“字的体势”、“气势”、“涩势”、“疾势”、“骨势”等等。

    ①“笔势”中就要提到蔡邕的《九势》中所说的“ 凡落笔结字,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势递相映带,无使势背。”,落笔要将转笔、露锋藏锋的动作做到位,安排好结构,使字形势互相呼应;

    ②“涩势”和“疾势”也属于用笔,要克服阻力向前推进,下笔要快而利索;

    ③“字的体势”包括“侧势”、“纵势”等,指字的形状和结构,“气势”是指整幅作品流露出来的气息,或端庄雄浑,或精巧疏朗;

    笔势和字势共同作用于作品的气势。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发表不同观点,更多书法学习资料可以私信小墨哟

    2018-12-17 15:11:18 0条评论
  • 乾坤堂主
    乾坤堂主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明代赵左曾言:势也者往来顺逆之道!从字法说就是上一笔与下一笔之间关系。从章法上讲势主要是气势,我们常听人说一幅作品打开迎面而来的气息,先有气、再观其动态形势,上下字之间的相互制衡的关系!

    2018-02-22 09:32:48 0条评论
  • 安静的俊
    安静的俊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个人看来书法中的“势"其实是心态和技法的结合,就好像武侠小说中所说的心与身合。这种势的产生是经过不断的练习与学习中培养起来的,而势又有长短高低的区别,古人说写所说的那些玄之又玄的口诀或是宝鉴,更多的是自身不断的学习与总结出来的个人书法技艺的感悟。

    2018-03-06 10:04:30 0条评论
  • 笔下春风
    笔下春风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你好,很高兴能与你一起探讨这个问题!

    我认为书法中的“势”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个是单独个体的势,一个是整体章法的势。前者更多的是形态,每个书家都有不同的特点,例如楷书大家欧阳询,于险绝中见平正,就是很好的例子,其他还如虞世南的静,书圣王羲之的动,这些应该都范畴于“势”。后者章法的势是整体感觉,是对作品的整体印象,一个好的作品,无论是楷书还是行草都都应讲求一气呵成,不能断势,这种势是书家对作品整体的把握,无论放大到局部,还是缩小至整体,都可以察觉。

    当然在书论中,我们还可以了解到另外的一些“势”,如笔势,包括:钩裹势,钩弩势,滚笔势,竖笔势,奋笔势等等。这里的势又进一步微观化,它不是对一个字的描述,而是对字的组件的描述,就是我所理解的偏旁部首,它们在字中造势。

    怎样写才有"势"?

    我认为主要通过临帖,反复的观察与学习,才能应用于自己的书写。不同的书家在不同的作品中可能表现出不同的势,我们可以先专攻一家一作品,先求精后求广,在慢慢的读帖与临帖中,学习这种势,当我们达到一定水平脱帖创作时,那时候对势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了。

    以上就是我对书法中"势"的理解,不足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2018-02-24 09:13:54 0条评论
  • 安静的俊
    安静的俊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个人看来书法中的“势\"其实是心态和技法的结合,就好像武侠小说中所说的心与身合。这种势的产生是经过不断的练习与学习中培养起来的,而势又有长短高低的区别,古人说写所说的那些玄之又玄的口诀或是宝鉴,更多的是自身不断的学习与总结出来的个人书法技艺的感悟。

    2018-03-06 10:04:30 0条评论
  • 笔下春风
    笔下春风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你好,很高兴能与你一起探讨这个问题!

    我认为书法中的“势”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个是单独个体的势,一个是整体章法的势。前者更多的是形态,每个书家都有不同的特点,例如楷书大家欧阳询,于险绝中见平正,就是很好的例子,其他还如虞世南的静,书圣王羲之的动,这些应该都范畴于“势”。后者章法的势是整体感觉,是对作品的整体印象,一个好的作品,无论是楷书还是行草都都应讲求一气呵成,不能断势,这种势是书家对作品整体的把握,无论放大到局部,还是缩小至整体,都可以察觉。

    当然在书论中,我们还可以了解到另外的一些“势”,如笔势,包括:钩裹势,钩弩势,滚笔势,竖笔势,奋笔势等等。这里的势又进一步微观化,它不是对一个字的描述,而是对字的组件的描述,就是我所理解的偏旁部首,它们在字中造势。

    怎样写才有\"势\"?

    我认为主要通过临帖,反复的观察与学习,才能应用于自己的书写。不同的书家在不同的作品中可能表现出不同的势,我们可以先专攻一家一作品,先求精后求广,在慢慢的读帖与临帖中,学习这种势,当我们达到一定水平脱帖创作时,那时候对势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了。

    以上就是我对书法中\"势\"的理解,不足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2018-02-24 09:13:54 0条评论
  • 墨蕴写人生
    墨蕴写人生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势\"在必\"得\",\"得\"在于\"舍\",\"舍“即势!!!!

    2018-02-21 19:49:33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