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日本和尚能结婚生子?
为何日本和尚能结婚生子?
-
僧尼不许结婚是中国汉传佛教特色。日本没有,也不可能具有中国特色。
列宁定义共产主义: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
赫鲁晓夫定义共产主义:土豆加牛肉。
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中国定义共产主义: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佛教也一样,各国有各国的理解。无法强行一律。
2019-08-03 09:41:27 -
刚到日本那两年,住处不远有一个很大的寺庙,每次经过,都见大门一直关着。也没看见谁进出,庭院深深的,很是神秘。没人朝拜,没有烟火,这寺庙立在这儿干吗?有两次和丈夫想推门进去探个究竟,但想到我们古书里的,有把灵杦暂寄寺庙的描述(名著红楼梦里就描写有把要运回南京老家安葬的贾家死去的人寄存在庙里的),看见这个寺庙这么大,这么安静就不敢冒然进去了。我可不敢面对满屋的棺材。
不久,小学三年级的儿子象大部分的日本男孩一样爱上了养虫,有次看见他採树叶回来就问他在那儿採的,他告诉我,在他同学家的庭院里採的,也就是那个有寺庙的庭院。我吃惊不小,那儿住人?没停死人?我儿子说停什么死人,同学一家都住在那庙里。不过他奶奶好象爱对着菩萨念经,还有的就是有很多立墓碑的坟墓。有奶奶孙子的,难道住在庙里的人不是和尚?
我去问一个日本朋友寺庙的事,她告诉我说,你儿子长大了,就给和尚的女儿结婚,他们有钱,只需要给人念念经,还不用交税,也不会失业。我知道她儿子所在的公司正摇摇欲坠,爱子心切的她,连米,鱼这些生活必需品都给她儿子用快递弄去。对那些不失业的工作是有点看法的。也不好多问了,这是我第一次听说和尚还有女儿?不久又去问另一个日本人有关寺庙的事,其实我还没把要问的问题问完,只说了一下寺庙,他马上就说现在生活好过的就算这些人了,又不用交税,所以有钱去嫖妓。那段时间电视上正在热播寺庙的,神社的人去嫖妓被警察抓住的事,他可能认为我想给他讨论那事的,那几年正是日本不景气,工作不好找,流浪汉们在大城市的公园里安营扎寨的时候。我问的这人就近30了还没找到工作,这样的人对有稳定收入的人总有种很酸溜溜的感觉的,继续问他,和尚结婚生子吗?“当然,不结婚生子谁继承寺庙”?他回答时的神情就象我是白痴,脸上写着这么简单的事情还用问的神情。我也不好再问了,第一次知道了日本的寺庙居然是祖传的。
回家查资料,才知道在400年前日本在德川家康时代寺庙就事实上的私有化了,为的是监视人民,和尚也由一种信仰变成了一种职业,一种可继承的家族事业。住在周围的人的生老病死,结婚生子,迁入迁出,小孩的教育等等一切都要管。
寺庙的和尚又叫“住职”管辖区内的人家被称为檀家,檀家死了人,就要请和尚去做法事以超度他的亡灵,最起码的都要从一七到七七,然后是1年,3年,7年,13年,25年,33年,50年,100年,再然后是每隔50年在这些人的忌日时都被死者还活着的亲人叫去做法事,信仰心重的虔诚的人家还要在每个月死者死去那天,以及每年的春分,秋分(日本人称为彼岸)盂兰盆会等叫和尚去念经。搬家到别处的檀家死了人,也得跟原“住职”联系,由他介绍新家附近的住职去超度亡灵。因为这些佛事是被称为对死者的供养。
人出生一个月后就得把小婴儿抱到寺庙去,由和尚念经来除灾降富,健康成长。结婚也由和尚在寺庙里主持,被叫做佛前式结婚,对着菩萨起誓白头到老。德川幕俯时代对天主教,基都教这些西洋宗教是当成邪教严加禁止的,寺庙的地位很高。连小孩的教育也承担“寺子屋”就是在寺庙里的传授小孩知识的学校。进入明治后允许普通的人有姓时,好多人的姓都是找和尚取的。总之人生的一环扣一环和尚都参与其中了。
不过到现在和尚的业务已大大缩小了,虽然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日本人自称是佛教徒,但和尚几乎成了葬礼的专门家了。婚礼,婴儿的除灾降福,几乎被神道教的神社独占了。日本人的宗教观和我们中国的汉民族有点象,不太拘泥一种,这样的好处是不易发生宗教战争。大多数的日本人婚礼是神道教的,新年的参拜以既婴儿的消灾降福都去神社,死了后的葬礼是佛教式的,然后的一连串的法事都是和尚的事。
后来我有了一个女儿,每天带出去和小朋友玩,和一个小男孩的妈妈交上了朋友。她的丈夫很友好,开朗,每次见面他都要用他在大学里学的那几句中国话打招呼。去过她家几次,一起吃过饭,一点也没感觉到给其他人家有什么不同。只是觉得他丈夫大白天的常给她们在一起,有点奇怪,(要知道日本人都是工作狂的),有次在她家就问她丈夫从事什么工作,回答说是和尚。我大吃一惊。这怎么可能?我不是指他丈夫不是光头,跟我们一起吃饭时什么都吃,没穿袈桬,这些我都有思想准备的。而是指他们家住的地方。她们家3口住在普通的5层楼房的4楼里,占了整整一层,每间屋子我都参观过的,根本就没看见过寺庙里应该有的菩萨。而在日本和尚又被称为住职,顾名思义,和尚就应该住在寺庙里。还有日本人死了不象我们中国人在医院或在家里停至少3天再处理。他们是马上弄出来,运回家或家里小放不下的也可放寺庙里,不管放哪儿放一天就由和尚诵2次经,举行葬礼。第一次经是在当天夜里又称为“通夜”时诵,第二次诵经是在第二天上午的火葬前的告别式,两次都是一个小时以内。
她们家也没有寄放遗体准备通夜的地方。所以怎么看也看不出这里有寺庙。我的疑问写在脸上,正好她丈夫外出回家,看见我如此感兴趣,也为解我的疑惑。就由他丈夫带我去参观。
原来她们家的寺庙就在这个楼的2楼和3楼,我每次来这儿都是直接坐电梯上来的,并且从外面看和其它的楼房也没区别,实在想不到寺庙竟然在楼房里。2楼是做法事,通夜,告别式,寄放遗体的,3楼是修业,接待同行,放和尚道具的地方。因为楼是新修的,配套的菩萨也花掉一千万日元重新包了一层金,那可是金碧辉煌呀!
这5层楼的房子,他说下面3层都是檀家捐款修建的,(一楼是接待室和停车场)是大家的。4,5楼才是他们家的,5楼住着他的母亲和他未出嫁的姐姐。虽然说是大家的,其实在这里放遗体和做法事都是要交钱的。放遗体10万日元,做法事的借坐费1万日元,通夜和告别式的2次诵经各5万日元,日本人认为死后会成佛,但没有这两次的诵经是成不了佛的。忌日法事为2万日元,如请在檀家家里做还得外加出租车费,伙食费各5千至1万日元,和尚就是靠这些收入维持全家生活的。日本佛教的派别很多,因派别的不同经文也是不一样的,但程序一致.
他还指着窗外说,原来他们家的寺庙很大,这下面都是,因人口增加没办法渐渐变小最后只好建在楼里了。不能向周围发展只好向高处走,这种应变能力正是日本人的精明之处。因为没有地方了所以檀家的死人只能埋在别处。
在日本、和尚一般由男人承担,特殊情况下,女的也能当和尚。这个和尚的爸爸就在他很小的时候死了,在他上完大学,考取和尚资格前,家里的业务都是母亲和姐姐打点的。和尚也能兼职,他还告诉我,他们家的檀家目前还行,但到儿子长大时,恐怕他就得再找一分工作了。目前和尚最爱选择的职业还是公务员系列,和尚业务来了,自己又走不开时也可委托其他和尚去做。
其实日本也有接受参拜的寺庙,在日本四国的建于1200年前的88个寺庙,就是佛教徒巡礼参拜的地方。据说88个寺庙全走完,人的烦恼会消失,原望会实现.既便是现在为了信仰去的人也是络绎不绝的。前民主党党首菅直人在竟选党首失利后就曾经穿着袈裟去四国的庙宇巡礼.
不过即便这种供人参拜,巡礼的寺庙也是祖传的,我们中国人理解上的寺庙,即和尚不结婚,吃素,寺庙接受参拜的,还是有但很少,全国也只有2,3家,据说在京都和奈良。
不过在日本,佛教寺庙主要还是为死者服务的,连我儿子的英文老师在日本生活了50年的美国的天主教传教士都不无遗憾的说:“佛教其实是很了不起的宗教,只可惜在日本变成了葬礼的专门家”。
2022-04-02 11:47:46 -
这个不知道,
2018-12-26 21:13:47 -
首先并不是所有的日本僧人都能结婚,我所知的,日本律宗唐招提寺的主持就需要持戒,不会结婚。是的,就是鉴真东渡创立的宗派和寺庙。
历史上日本僧侣的戒律,有严格的时期,也有松弛的时期,结婚并不是一直都行的。
日本的僧人的能量十分大,中国最熟悉的日本战国历史上,一向一揆就指的是僧侣发动的暴乱,当时的战国大名跟僧侣的关系总体是十分尖锐的,火烧比叡山就是这一矛盾的表现。
到了明治维新时期,政府为了从内部瓦解佛教势力,规定了僧人可以吃肉、娶妻、蓄发、法事之外可以穿便装。并由于出台了继承法,如果寺庙的主持没有后代,那么这间寺庙就会被上级寺庙或者政府收回,所以现在的寺庙都是私产,一代传一代了,可以自己去搜索看看,有很多日本名人都是和桑的后代,有寺庙需要继承的。
2018-07-13 23:4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