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和石油是如何形成的?
煤和石油是如何形成的?
-
煤炭是古代植物残骸层层交叠,经过长时间生物作用,石油原料是生物尸体,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2018-12-17 15:09:22 -
煤炭的形成
世界上大部分的煤矿都是在石炭纪时期形成的,大约在3.6已到3亿年前,湿热的远古大陆被茂密的植被所覆盖,由于这些森林和丛林中的植物和树木死亡,遗骸被埋在沉积层之下,它们独特的纤维状化学结构导致它们被高温高压“煮”成固态煤。煤在石炭纪之前从未形成,在石炭纪之后也很少形成,主要有两个原因。
有树皮的木质树木的刚出现,蘑菇和微生物还没有找到分解它的方法,导致这一时期大量的木材被埋在地下,之后,煤的形成就变得更加稀少了。
较低的海平面,海平面的下降在今天的北美和欧洲创造了许多沼泽环境,这些沼泽对煤的形成至关重要。
所以现在的大多数煤形成于大约3亿年前,由树木和其他植被的遗迹形成。这些残骸被困在沼泽底部,一层又一层地堆积,形成了一种叫做泥炭的致密物质。有机泥炭经过长时间的煤化变成煤,在煤化过程中,由于细菌腐化、压实、温度和时间的变化,泥炭经历了一系列物理变化和化学转化,多余的水分被挤出,碳含量增加,异种元素被排出,最终产生煤炭的最终产品。
石油是怎么形成的
科学家们目前仍然不确定石油从何而来,以及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制造出来。在主流理论中,大多数科学家认为石油来自于早已死亡的生物体遗骸,主要来自动植物和海洋生物如藻类和浮游动物。这些生物一旦死亡就会沉入海底,随着时间的推移,被困在多层的沙土中。随着时间的推移,热量和压力开始上升,生物被埋得越来越深,有机质先变成干酪根,后来由于压力大小,热量和生物体的类型差异,最终决定了干酪根将成为天然气还是石油。一旦石油和天然气形成,它就会通过岩石中的孔隙移动,直到它被困在盖层岩石和粘土下,无法移动,这就是我们今天发现石油的地方
石油是由生物遗骸形成的观点被称为石油形成的“生物成因理论”,大约250年前由一位俄罗斯科学家首次提出。然而,在20世纪50年代,一些科学家开始质疑这种传统观点,转而提出石油可以在地球深处自然形成。根一种假说,这种所谓的“非生物”石油可能通过小行星撞击形成的裂缝向上渗透,形成地下油气藏。现代科学家已经发现了非生物来源的石油,但从未发现过商业上有利可图的石油。如果非生物的石油资源确实被发现是丰富的,这将意味着地球蕴藏着巨大的未开发石油储量。
2019-05-17 00:09:02 -
石油,煤碳是地球上固有物质,就像地球上面空气和水一样。千万别听一些所谓专家学者胡说,。你想有的地方煤层上百米,到哪去找这么植物堆积在一起,中东这么石油,难道所有生物都同一时间在哪死去。一些学者为了混饭吃博人眼球乱写,骗人的,。
2018-09-12 16:57:44 -
谢谢邀请。如果说产生或生产,那么石油是经过油井开采(自喷和抽吸)出来的,而煤炭则是挖出来的。下面说说二者的形成。
煤炭的形成比较容易解释。远古的地球表面生长着大量的植被,由于地壳的下沉运动被覆盖,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年代,在高压和高温环境下,植物组织经过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反应,形成了以煤炭这种形式存在的一种沉积岩。所以我们说煤炭是一种化石矿物,由于其成分组成以碳氢化合物为主,受热后会燃烧,所以也称作化石能源,是人类最早利用的一种能源方式,也是近几百年来人类能源最主要的来源。
关于石油的形成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有机成因说,一种是无机成因说。前者认为,远古时代的各种动物遗体,经历了如上所述类似煤炭形成的过程,变成了一种浸润在地层岩石孔隙中的液体矿物,相较于煤炭,其组成成分是更加纯粹的碳氢化合物,也是更好的化石燃料(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一碳四氢的原子构成,开采出来之前,一般在地层高压环境下以溶解于石油液体中的方式而存在)。由于其以液态存在,不同于煤炭的沉积岩形态,石油的形成还伴随着地壳运动经历了运移和聚集甚至散失等过程。
无机成因说,也有称为幔源成因理论的。石油形成的后期过程与有机成因说基本一致,但关键是认为,地壳中的碳氢化合物来源是地下原有的无机状态的碳元素和氢元素,在高温高压环境下碳与氢化和而生成各种组分的碳氢化合物。甚至认为,源自于地壳的再下一层结构——地幔的无机状态的碳元素和氢元素,仍然在源源不断地生成新的油气资源,并以某种地质运动方式向地壳层输送,进而导致了一种新的说法,即石油可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一种能源来源。
煤炭的形成过程和原因基本上没有争议。对于石油成因的两种理论,孰是孰非?地下的情景没有人能够亲眼看到,国际市场上供给侧生产信息的扑朔迷离,都让人们不知所从,但是,多一种理论选择总不是坏事,可以让我们始终在左右权衡中做判断和选择,而不是一条路走到黑,从一而终。
2017-12-09 04:16:05 -
岩石和矿物都是陨石坑岩浆冲击波层流里光速流动的物质转化的金属态氢离子聚合形成的。
煤炭和石油也是金属态氢离子聚合形成的,只是在陨石坑岩浆冲击波逆掩或顺推时混入了古生物实体。
2018-09-12 12:10:32 -
谢谢邀请,石油和煤炭的产生真的应该要追溯遥远的古代,产生的机理课本书上的介绍也学过点,动植物的腐烂产生的,再详细的就需要请教我自然老师和地理老师了
2017-12-09 09:39:10 -
石油与煤的形成有很大的共性,我们把他们放在一起说
主流的观点是认为生物成油,或成煤。
在海洋中,动物死后,尸体慢慢沉入海底,在海底堆积成很厚的腐殖层,这些腐殖层慢慢的形成干酪根,然后经过地壳运动把这些腐殖层埋葬,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干酪根催化裂解和热裂解形成最初的石油,这些零星的石油通过地层中的缝隙,慢慢汇集,成为巨大的石油矿。
这个理论能较好的解释了石油的形成,但是煤的形成不能让人信服。
最开始的生物成油成煤论是说:地球上有很多恐龙,很多植被,被突发的灾难,突然掩盖,包裹在地下,植物就形成了煤,恐龙肉就形成了石油,前苏联的科学家嘲笑道:几百万年前,上帝就知道你们需要石油,所以挖了一个长宽深各30公里的大坑,把极其多的恐龙驱赶到这里,然后深埋,然后形成石油。
如果大型石油的形成还能用地层渗透,富集来解释,这个理论则不能很好的解释煤的形成,煤是固体的,植物的生产不可能无限,只能在一定的光照条件下均匀分布,不可能富集成像山西大同那样的煤矿,挖几百年都挖不完。
后来就有了生物成油阴谋论,说这是欧美的石油大亨,为了推高油价,而炮制的理论,只有把石油说成是有限的不可再生资源,才能推高油价。
在生物成油的理论叫嚣尘上时,前苏联认为生物成油就是鬼话,埋头在不能具备成油条件的西西伯利亚埋头打井,结果探明这里的石油蕴藏量极其丰富,前苏联的无机成油理论渐渐的被世人所重视,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陆续的在全世界的各个地方,发现了油田,煤矿,世界才认识到,石油并不是只存在海洋,或海滨。
无机成油理论认为,石油与煤,就像铁矿一样,是在地球最开始形成的时候,伴随地球的形成而形成的富集的,根本就不存在恐龙肉,鲸鱼肉的问题,他们还举出了例证,在全世界所有油矿开采出来的石油,他们的成分全都不一样,没有任何的两个油井的石油的成分是一样的或相近的。
比较有名的几种学说
碳化说:门捷列夫认为是金属碳化物与水在高温高压下化合,生成石油蒸汽,凝结而成 3FemCn+4mH2O——mFe3O4+C3nH3m
宇宙说:所克罗夫认为碳氢化合物是宇宙固有的东西,在地球形成时,富集并随着地球的冷却而成矿
岩浆说:库德梁采夫认为在高温高压下 C H O N S 形成甲基 次甲基,并形成甲烷,甲炔基可聚合形成各种烃,在温度、压力适合时形成石油。 其证据是:岩浆岩、变质岩中相继发现油气藏
还有一种比较有意思的学说,核聚变学说,说地球上的元素都是都是地球自己产生的,最开始的时候就是H, 然后高温高压下,发生核聚变反应,生成HE LI BE B C N O 等等吧一系列的元素,为什么我们是C H 基呢,因为最开始的时候都是H 形成到C的时候C比较稳定,所以C H存在的时间比较长,所以生物就是C H基为主,石油也是这么形成的 巴拉巴拉巴拉巴拉
这个是我自己扒的,看看就好了
2017-12-09 11:06:34 -
谢邀!
关于煤和石油的成因,世界上有很多学说,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一直没有一个最权威的说法。不过作为一个石油专业的学生和从事石油开采行业的工人来说,从课本上学到的煤和石油的成因,笔者还是比较认可的!不过毕竟已经扔下课本二十年了,可能记得也不太准确了,我就姑且说,大家就姑且看吧。如有偏颇,望海涵。
记得课本上对石油的成因好像是这么说的:在亿万年前的远古时期,地球上绝大多数的面积还被海洋覆盖,此时动植物还处于单细胞状态时,大量的动植物死亡后慢慢沉入海底,被风化岩石形成的泥沙一层一层的覆盖,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沉积物会越埋越深。而后在漫长的岁月中,在高温高压下,这些有机物经历了复杂的生物化学和化学变化,通过腐泥化和腐殖化过程形成了干酪根(Kerogen),随着埋藏深度的进一步加大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干酪根逐步发生催化裂解和热裂解形成了最初的原石油。接着这些原石油从生成他们的岩石中溜出来,如果此时的地质条件具备储层和盖层,也就是所说的圈闭,运移到圈闭中的石油大量聚集,就形成了油藏。
至于煤的成因,应该比石油晚一些,是菌类植物、蕨类植物,甚至乔木死亡后,由于地壳变迁被埋藏在很深的地下,也是由于高温和高压形成的。所以世界上对我上面提到的石油成因又质疑的一种学说疑问就是“为什么变成煤的植物没有行成石油?”记得书上好像是这么解释的:一是因为石油形成的时间要比煤早的多;二是因为菌类植物、蕨类植物或乔木体型较大,是往后还没等被覆盖就已经氧化分解了,有机物没有得到保留;还有第三,也是争议最大的一点,说“干酪根(Kerogen)”才是行成石油的关键,也就是说,有干酪根(Kerogen)的远古动植物尸体才能形成石油,而干酪根(Kerogen)的行成元素只有远古单细胞动植物才有,菌类、蕨类、乔木或多细胞动物等动植物身上能够行成干酪根(Kerogen)的元素已经被进化掉了。这种说法同时也是定性“石油是绝对不可再生资源”的重要依据!
水平一般,能力有限,姑且一说,君姑且一看!见笑见笑!
2018-04-02 20:26:06 -
煤!石油属不可再生资源!不要再挖了!不仅破坏了地球《人类唯一家园》!而且污染了环境《雾霾》!加快开发利用太阳资源!才是人类永续发展的源泉!《太阳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环保,安全,可再生…………人类的归宿与太阳同步》!!!!!
2018-12-04 11:59:30 -
都是远古生物深埋地下,经过亿万年的变化而形成的,系不可再生资源。
2018-12-02 21:45:57 -
人类三大科学谎言:宇宙大爆炸,进化论,煤与石油是生物所变
2018-09-12 20:10:20 -
这个问题本不用回答,上学时课本上都有。上了头条才知道煤和石油生成的传统理论受到了质疑。仔细一想,也是几亿吨的石油聚在一起,那得多少动物尸|身才能形成?近日又听到美国科学家说土卫六上有石油湖,石油海按说土卫六上没发现生命迹向,所以,土卫六有石油那肯定不是生物尸身形成的。以此类推地球上的石油也不是生物尸身形成的。
按现在的覌点和现实看。自然界中的生物形成了一个食物链。所有生物(人除外:-)生前你吃他,他吃我。就是老虎狮子鲸鱼死后尸体也不会浪费都是食腐动物的美味。自然界就是如此神奇,有各种办法保待着生态平衡。
着来现在的自然界是不可能有大量的生物尸体堆积形成石油了。
上古时期,恐龙出现以前,自然界难道就有食物琏吗?难道他们都是吃素的吗?显然这是不可能的。如此看来,上古时期也沒有大量生物堆在一起而形成石油得机会。
联想土卫六的报道,再想一想地球诞生后,他就拥有了形成大量石油和煤炭的元素碳,氢氧氮。那么这些元素的组和成就了生命的诞生,为什么就不能直接组和形成煤和石油。
2017-12-09 09:12:11 -
标准答案:石油和煤炭并不是由海洋生物与陆地植物形成的,而是地质形成时就己形成,如同金银铜铁一样。之前,人类科学不发达,无法解释石油和煤炭的形成,于是,极少数人提出了石油是由海洋生物形成的,煤炭是由陆地植物形成的,现代科学理论已经推翻了这一错误结论。我们稍微动动脑子想一下,就可明确这一错误结论,很多油田在高原上,要钻到地下上千米才有石油,而且,石油量极大,怎么会有那么多海洋生物跑到高原地底下上千米深去变石油呢?而且,至今也没发现其演变过程,这就如同达尔文的进化论,说人是猿类进化的一样荒唐。
2017-12-10 01:43:59 -
煤炭和石油都是重要的化石燃料,科学界的主流观点认为它们是由动植物的遗体形成的,这种说法也被教科书所广泛采用。
大多数科学家认为煤炭和石油都是远古动植物的遗骸通过漫长的压缩和加热后逐渐形成的。这个理论认为,煤炭主要是由陆地上的植物遗体形成的,而石油主要由海洋中生物的遗体形成。
这些远古生物的遗骸经过漫长的沉积,由于地质运动被埋入地下,长期与空气隔绝,并在高温高压下脱氧,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最终形成了煤炭和石油。
据化石证据显示,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出现于30多亿年前,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所用的煤炭和石油都是上亿年前的古生物死亡后形成的。 在这数亿年间,地球上的生物总量是庞大的,当然有理由相信它们可以形成如此丰富的化石燃料。
以上纯属科学探索菌的个人观点,若有更多真知灼见,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下方留言。一名自然科学爱好者,长期从事科普创作,欢迎关注。内容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您的点赞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2019-03-04 21:50:40 -
老师说,煤炭是树埋在土里变的,还没看到树和煤炭之间的东西,煤不煤树不树的东西还可以烧,树化石那不是煤炭,我不相信树化石以后会变煤炭,别抬杠,石油是动物尸体变的,这个好像没什么可有反驳的,尸油还真有,
2018-06-30 19:00:50 -
煤和石油都是远古的植物和生物在地底下经过亿万年的沉淀,慢慢的形成今天我们所使用的煤和石油。而且他们都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人类不应该无止境的去开发,而是积极的去探索和开发新的能源。让人类的下一代能够享受能源带给生活的便捷
2018-03-14 14:39:54 -
没人能说的清,
2018-12-06 12:0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