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2024年之后的退休工资将与专业职称无关,是真的吗?
据说2024年之后的退休工资将与专业职称无关,是真的吗?
-
应该是真的,毕竟养老并轨是势不可挡的,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中人的办法比较复杂。
往后基本都是新人新办法,也就是会严格执行并轨(公务员、事业人员和企业)。就是交多少拿多少(养老和职业年金)。绝大部分人都认为公平,体制内的我也是非常赞成的,退休了就不应该躺在功劳簿上继续享受其他福利。
2022-09-27 17:15:46 -
不管是不是真的,这个想法都是对的。因为退休金多少与在职时期的缴费关联,体现了多缴多得的原则。而在职工作时工资与职称有关,如果退休后还关联就重复了,是不公平的。
2022-09-27 13:21:17 -
是真的,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2024年10月份开始,退休金计算,应该就没有职称这个说法了。
现在职称对退休有用的,也就是事业单位,部分大国企,其他的私企,小国企应该是没用的。特别是事业单位,例如:学校、医院等,广州为例,每一级职称,退休金大概差距二千元左右。很多人,快退休前几年,都是憋着劲搞职称的,为的就是退休后多个一二千。单位对快退休人员的职称评定,也会有所偏倚。
2024年10月后,一切都会改变,现在很多事业单位,掀起了一股在2024年10月前退休的高潮,很多有高级职称的女性,可以选择55退休,也可以60岁退休的,都会选择55退休。毕竟养老金改革后,估计养老金只会少不会多。现在国企有企业年金,事业单位有职业年金,这也是为了缩小改革前后的差距吧。
很多人会说,去除职称后拿养老金才是公平的,这个说法,你同意吗?
2022-09-28 08:28:29 -
说的不对。2024年以后的退休养老金待遇还会跟职称相关,但是与职称的相关方式确实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我们所说的,主要指的是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情况,企业退休人员的待遇主要还是跟缴费基数相关。
2024年是个什么年份?
2014年10月国家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并制定了10年的过渡期。
过渡期内要实行新老办法待遇比较,老办法退休待遇还是实打实地跟职务级别、技术职称等因素有关。
老办法退休待遇是以2014年9月本人的基本工资为标准,按照退休工龄确定的计发比例求出乘积,然后再加上当地2014年9月本人职务职级、技术职称等因素对应的退休补贴标准,再加上2015年的按职务职级、技术职称定额调整的退休费。以上之和,再按照相应的工资增长率进行增加。
如果说职务职级、技术职称在2014年10月至2024年9月过渡期内进行了提升,也会按一定的方式进行待遇调整。
2024年10月及以后(部分地区是到2024年12月底)过渡期结束了,那么老办法退休待遇就不再使用,这可能就是最大的变化。
新办法退休待遇。
过渡期结束以后全面实施的新办法退休待遇,说实话还是能够体现出职务职级、技术职称的作用,主要是通过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在职时,职务职级、技术职称高的人员工资高,因此缴费基数就高,也会提升养老金的。
第二,退休时,如果有相应的视同缴费年限对应的视同缴费指数,实际上还是跟退休时职务职级、技术职称挂钩的,但是主要是针对2014年10月之前的视同缴费年限。
第三,退休后,实际上有一部分原先用人单位应当发放的住房补贴、精神文明奖等没有纳入的缴费基数的待遇,现在还是照常放发放的。这些待遇实际上还是跟职务职级、技术职称挂钩。
所以,2024年以后技术职称并不是完全跟养老金实现脱钩,只不过是影响方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不过未来还是将全部通过缴费基数来确定养老金待遇的。职称只能通过影响缴费基数来间接影响养老金。
2022-10-01 18:19:11 -
2014年10月份,我们国家社保政策统一并轨后,机关事业单位每个人都要缴纳养老保险,并给予10年过渡期。2024年10月份之后退休的人,职称直接决定在职工资待遇,在职工资待遇直接决定个人养老保险缴纳基数,缴纳基数高,退休待遇高。因此,表面上人员退休后职称就没用了,但实际上职称仍然是退休待遇的决定性因素。
一、2014年之前退休,我们称为老人,退休待遇是按退休时的级别计发个人退休待遇的,①比如老李,退休时是副高级职称,副高6级,工龄为38年,退休金计发系数为90%,经过计算,老李的退休工资基数为5800元,那么老李的退休金为:5800*0.90=5220元。②而老王,退休时是中级级职称,中级8级,工龄为38年,退休金计发系数为90%,经过计算,老王的退休工资基数为5300元,那么老王的退休金为:5300*0.90=4770元。因此,退休时的职称,哪怕只是刚刚晋升一天,对个人退休待遇的都是有用的,甚至是极大的提升。
二、2014年至2025年后退休,我们称为“中人”,这部分人的退休金还会有一个过渡性养老金,也跟职称有关系。当然,这个过渡性的职称养老金数额,每个地方不一样,经济发展好的高一些,其他地方少一些。以我们省为例,中级职称大概150元,副高级职称大概200元,正高级职称大概300元。据说,上海、苏州的副高级职称过渡性养老金有600多元,正高级有800元。
三、2024年10月份以后退休的人,退休金与职称就完全脱钩,严格按照统一的社保政策领取养老金。也就是说,退休后,个人职称就对工资待遇没有什么影响了。但众所周知,社保政策统一并轨后,实行多缴多得、长缴多得、长缴长得的原则,个人缴纳得多,养老金越多。由此可知,职称高的人,在职工资高,缴纳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基数就高,退休时个人社保账户数额就多,领取的退休金和职业年金自然就高。而那些职称比较低的人,在职工资低,缴纳的个人养老保险基数低,退休待遇自然就低。缴纳得多,领取得多,这是非常公平的。换句话说,职称对退休待遇的影响体现在平时缴纳的个人养老保险上。
综上,对于2024年退休的人,不能说职称对退休待遇没有影响,而是体现在个人平时缴纳的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中去了。也正是因此,建议大家还是尽早参加聘任职称,早评早受益,晚评晚收益,不凭不收益。道理很简单,评上了职称,工资待遇增加,缴纳的养老保险的基数也增加,退休金肯定也会随之增加。
2022-10-10 20:04:19 -
不知道这是不是真的,但支持这样做,虽然我也有职称,养老金就只应该与社保缴纳情况挂钩,不管是职称还是职务都没关系。
2022-09-27 13:45:35 -
本来就不关联。一个人退休工资的多少与其工作期间交纳的养老金基数有关系,交纳的档高,退休后领取的工资就多;交纳的档低,领取的工资就少;工龄长的退休金多,工龄短的退休金少,因此,有些人整天喳呼着拉平,那是不可能的,如果真的拉平了,那才是最大的不公平。
2022-09-27 14:59:06 -
退休工资不可能与职称无关,因为在职时按工资标准缴纳社保,有职称的工资收入高,缴纳基数高,将来的退休工资自然就高。
2022-09-27 17:22:33 -
本来按照工龄进行养老金改革是很简单的事,你本料可以把在读时间加上,博士可以再另加二年,完全没有问题,这样可能会让那些在职又拿了学历的心里不平衡,但这个却是最公平的,因为你为国家,单位服务时间越长,越应该奖励,至于在岗时的贡献,应该是在平时的薪资上已有体现。甚至可以为科研机构增加在岗时的待遇!
2022-12-20 18:31:32 -
如果按照这个说法,可怜我五十岁终于副高职称条件攒的差不多了,要是过两年能顺利评审上副高职称,再到套上工资也就刚好该退休了。等于辛辛苦苦努力评上职称也没啥用了。
我实在是太悲催了!不过这种办法也好,再别拿职称拿捏人了。
再来回答你的问题,退休工资与专业职称不挂钩,这种做法应该迟早会实现的。是不是2024年开始施行那就不知道了。
因为退休金多少与在职时期的缴纳保险金关联,原则就是多缴多得。
职称与在职工作时工资与挂钩,职称越高工资越高。
如果退休后职称与工资还挂钩,实际是不公平的。
如果2024年采用新办法计发养老金。那就看的是个人账户交了多少钱。多缴多得。
2014年前是老办法,主要看级别薪级,也没有交养老金。2014到2024中间十年是过渡中的人。
养老金=老办法养老金+系数(新办法-老办法)。系数到2024年是1。2023年是0.9。2022年是0.8,以此类推。
总之,这是一个好事情!
2022-09-27 17:25:51 -
应说这个现在就己成真!!不用等到2024年了,从2014年10月起,将退休工资改成养老金后,养老金的计算方法就与专业职称无关了!只不过,由于专业职称不同,其缴交的社保不同、交的职业年金不同,所以职称高的,计算的养老金会高一些而己。
另外,纠正一下,现在退休人员领取的是养老金,不是退休工资啊。是在社会保险机构领取,不是在原工作单位领取的。
2022-10-01 00:18:42 -
这个问题非常重,对退休金的高低影响巨大。退休金的计算公式我们虽然不清楚,但是通过退休金的比较能看出来。中人过渡期10年中,职称的作用巨大,如果你刚晋升上一级工资调整后退休,那就按照高一级的算。举例:A.中八级,37年工龄,2021年退,退休金8000;B.2020年7由中八级晋升副高七级,2021年退,工龄39年,退休金10500。两年的工龄差别大约在三四百,实际差2000多,充分说明了中人过渡期职称的重要性。
问题是,2024年10月以后,只要是2014年10月以前参加工作的还是中人,只是没有过渡期了。所以,职称的作用都在纠结。目前有的人2025年退休,在退休前还要不要晋职称?如果只是过渡期完了,算法与2024年一样(2024年过渡期最后一年,过渡养老金100%),那职称就是有用的,因为你还是中人。这个计算公式我们不知道,也不明白。
2022-10-01 07:48:06 -
是真的,2024年10月I号之后退休的叫新人,养老金按实际缴费金额算退休工资,我是24年12月20号退休,是新人,
2022-10-01 09:50:57 -
谣言!绝对与职称有关,而且评的越早,退休工资越高!
2022-09-28 02:17:42 -
当然是真的。并非2024年,实际上是截止于2019年。只不过有些个专业职称者(高职者)应该是退休年龄未到因而至2024年这一政策享受高待遇批次的基本上清完为止。今后几乎没有终身高福利高待遇了。
2022-10-01 18:43:31 -
2024年采用新办法计发养老金。唯一看自己账户交了多少钱。多交多得。2014年前的办法是老办法,主要看级别薪级。以前也没有交养老金。中间十年是中人。养老金=老办法养老金+系数(新办法-老办法)。系数到2024年是1。2023年是0.9。2022年是0.8。。。。
2022-09-27 13:50:43 -
2024年之后的退休工资还是与专业职称有一定关连,因为在职时职称与工资档次挂钩,职称高的相应上缴的工资基数也是高,累交的养老保险及职业年金比例也高,而低职称的累交的比例也就低。所以我认为不是真的。
2022-09-30 22:34:43 -
2024年之后,退休工资无论老人、新人都将实施新办法,退休工资主要与以下三个部分相关:第一是本省上一年度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水平,第二是个人所缴纳的养老保险金额,第三是个人交纳养老保险的年限。
所以,退休金不能说与专业职称无关,因为你的专业职称越高,相对工资就越高,那么,按工资比例缴纳的养老金就更高。专业职称评得越早越有用,如果刚刚才评职称,马上就退休,那么就得不到什么实质的好处。
退休工资的老人、中人、新人指的是什么?如何计算退休金?
1、“老人”的退休工资
2014年之前退休的,都称为老人。他们的退休金主要与自己退休时的工资总额相关联。比如一个高级教师工资是7000元,工作了30年以上,退休工资可以领工资的85%,那么,这一部分工资就可以领到5950元。当然也还有一些其他的金额,但是这个工资基数是占最主要的。
2、“中人”的退休工资
2014年到2024年之间退休的“中人”,在计算退休金的时候,采用“新”“老”两种办法计算,哪一种办法算出来高,就发哪一种退休金。大多数这十年内退休的中人,都是新办法算下来的退休金更高。
3、“新人”新办法,如何计算退休工资?
2024年以后,不管是中人还是新人,全部都按照新办法来计算退休金。
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金和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组成。
1、基础养老金部分
基础养老金的高低与退休时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月平均缴费工资以及缴费年限相关。
各省市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越高的地方,退休养老金就越高,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地方,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高,基础养老金部分就高。
每年,各省市的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都在上升,所以新办法的这一部分工资,每一年都在上涨,退休越晚,上涨越多。这也是2014年到2024年,中人用新老办法相比较之后,用新办法算出来退休工资更高的原因。
2、个人账户养老金
账户养老金的计算方法是:账户的余额÷计发月数。退休年龄越高,计发月份就越少,每个月到手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就越高。
个人账户余额,指自己和单位每个月交纳的养老保险的总和。你的职称越高,工资越高,那么,自己和单位缴纳的部分就越多,所以专业职称不可能不与养老金挂钩。只是和从前的老办法相比,影响更小了。
工作的年限越长,自己缴纳的养老金就越多,这样个人账户上积累的钱更多,领取在职工资的时间长,而领取退休工资的月份少,这样自己的收入就更高。这也是有些人愿意延迟退休的主要原因。
3、过渡性养老金
过渡性养老金主要是针对2014年至2024年退休的中人,而2024年以后退休的人,过渡性养老金份额会越来越少。
很多省市都是从1996年开始实行个人账户的,所以补发的年份是从1996年到2014年,2014年以后参加工作的人就没有这一部分钱。2014年以前参加工作的人,计算的年限从参加工作的当年计算到2014年,最多不超过2014-1996 =18年。这一部分的钱很少,即使是月平均工资最高的上海,大概也只有50元左右。
养老保险是个人交一部分,单位交一部分,按比例来计算。在职的时候,工资越高,缴纳得越多;工作的年限越长,缴纳得越多。你要想拥有更美好的退休生活,就要多交纳养老金,延长交纳养老金的年限。
2022-10-03 13:25:49 -
不用据说到2024年之后,现在北京市的退休工资就已经与专业职称无关了。
现在退休工资只和个人缴费账户余额及工龄有关,养老金待遇核准表中,根本就没有提及职称因素。
退休工资要说和职称有关系,只能说职称高,工资待遇相对高,因而缴费多,使个人账户余额多,最终计算出的退休工资就高。
2022-10-01 01:38:31 -
是真的。这也是大家盼望已久的好消息。
毕竟养老并轨势不可挡,退休工资改革势在必行。老人有老办法,新人有新办法,中人也有政策指导。
2024年之后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工资都将在社保领取。现在缴纳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职业年金越多,退休后领取的工资越高。
在职的时候专业职称对工资有影响,退休后专业职称的影响就越来越小了。
职称评审因为历来名额有限,僧多粥少,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工作年限、获奖证书、论文、课题……能够过五关斩六将的毕竟是少数人。
退休工资与职称解绑,这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好消息。
让大家不用再担心因为职称差距而导致退休金差距太大了。也缓解了职称评审中的紧张气氛、矛盾纠纷,确实是一举多得。
2022-10-19 18:27:27 -
2024年之后的退休养老金,与专业职称不可能没有关系。
2014年双轨制改革以后,对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采用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中人用十年过渡期的办法。
目前机关事业单位还在十年过渡期,养老金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在这个阶段,看你的工作年限,每多工作一年,就要增加200元左右;看你缴纳养老金的个人账户,职称越高,工资就越高,上缴养老保险就越高,成正比例关系。相同年龄的高级职称比中级职称约多缴百来元,因为事业单位2014年没有上缴养老保险费,所以按视同缴费年限计算,几十年也多了不少啊!还有一个方面,退休按职称等级来核定你的养老金,打个比方,高级职称比中级职称多五六百元,因为中级职称有八九十档,高级职称有五六七档,数字越少钱越多,具体要看自己是几档。
2024年之后退休就与职称无关吗?养老保险领取还有一个原则:多缴多得,少缴少得;灵活就业人员可以按上年度当地收入的60%—300%缴纳。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是按本人工资的比例上缴的,高级职称的工资上缴就高,高养老保险费用也高,他的个人账户就多,按照多缴多得的原则,他的退休养老金肯定比别人高。
显得公平的可能是一些私企、个体企业上班和部分合同制人员,老板不肯按国家政策缴纳职工养老保险,不缴又不行,每人就按照最低标准缴纳,有些就是固定的两三百元钱。
2024年新办法还没有出台,退休时会没有职称这一块,但以前因为潜在职称工资导致养老金个人账户不均的问题存在,退休养老金会有影响。
总之,大家希望公平,职称评定打击了很多人的积极性,里面的弊端和猫腻也不少,投机取巧、拉关系、走后门、职称买卖有一些报道,个人认为凭工作年限是最过硬的,也最公平的。
2022-09-30 05:53:30 -
也不能说无关,但现在退休有职务补贴,并轨后就没了。可是你职务高,在职时工资就高,在职时工资高,按比例交的养老金和职业年金就高,养老金和职业年金交的多,退休后领的就多。
2022-09-28 20:00:57 -
有关该问题,本人的看法理解认为,自社保制度改革以来对国企而言,专业职称评定后,那还是要看职称的高低之分,如企业具有高级工程师职称的人一般也会担任企业技术管理岗位中层或副厂级别的干部。
从而工资待遇相对普通员工肯定要高,且社保缴费的绝对值相对也高,退休后养老金显然相对也会多。而企业一般中级职称的技术人员退休后的养老金与工人相比,即l使高一些也是微乎其微。
而题目中有关2024年之后的所谓退休工资指的是机关事业单位的员工。虽然此年份指的是十年过渡期后,但是事业单位人员甭管是过渡期前还是后,哪怕是后期被聘进事业单位的"新人",
事业单位的性质本身就是以职务职级职称的提升,为在职时对工资高低的主要考核依据,且对以后的退休工资有密切关联,突出高职称高职级高职务转换之高收入,具体也体现在社保多缴多得方面,怎么会无关呢,永远存在。以上属个人见解。
2023-01-25 11:54:43 -
不完全是这么回事。2014-2024是过度,中人。2024之后并轨。
退休工资不直接与职称挂钩,但在职时职称高工资也高,缴费基数相应肯定也高,所以,不直接与职称挂钩,不是完全没关系。
2022-09-28 23:32:42 -
2024年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不再和在职称务职称挂钩,和企业职工退休一样,按在职时个人和单位交缴社保额度核算退休金,虽然不按职称职务核算,但因在职时因职务,职称高,缴纳社保也高,所以高职务高职称的人,比一般职工退休金还是要高。
2022-10-16 17:14:41 -
缴的多拿的多,这是很公平的,职称高的本来工资就高,按比例缴纳养老金缴的也多,职称高退休金拿的多理所当然,别想着都一样,怎么可能呢。
2022-09-28 08:48:34 -
2014.10以后参加工作的无关,之前的由于存在视同缴费,那还是有关的
2022-11-13 16:30:12 -
退休金与专业职称一直没有直接关系,而是间接关系密切。下面我们捋一捋它们之间的关系:
退休金多少与上交养老保险多少关系密切;
上交养老保险多少与在职工资关系密切;
在职工资与专业职称关系密切。
因此,退休金多少与专业职称,虽然没有直接关系,然而间接关系密切。
2022-10-01 12:59:07 -
这种说法是真的,但也不完全是真的。如果指的是体制内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也是有真的成分和不真的成分。也就是说,有些人退休后的养老金与职称有关,有的人的养老金与职称无关。若干年(也许2060年)后所有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与职称都无关了。
一、公务员的养老金与职称无关。
公务员的工资、养老保险缴费基数、视同缴费指数等都与职称无关,不管是2024年之前还是之后,都与专业职称无关。就连计算过渡性养老金的视同缴费指数也只与职务职级、级别等有关。现在政策也没变。因此,2024年之后,公务员的养老金与专业职称无关,这是真的。
二、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与职称无关。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中,计算养老金的各参数均与专业职称无关,只与缴费基数、缴费年限等有关。计算过渡性养老金时也不看你的职称高低,要看的是你有没有视同缴费年限,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的高低等。因此,2024年之后,企业职工(包括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金与专业职称无关是真的。
三、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人员的养老金与职称无关。
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人员的工资、津补贴与公务员的工资、津补贴类似,养老金计算也与公务员类似,都是与职称无关的。因此,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人员2024年之后的养老金与专业职称无关,这是真的。
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的养老金与职称无关。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主体是农民,包含少数城镇居民)的月养老金只有一两百元,他们的养老金更与职称无关,而且是一直无关的,其养老金完全取决于缴费金额、缴费年限、统一的基础养老金等因素。因此,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的养老金与职称无关是真的。
五、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人员的养老金有可能与职称有关。
从现在的养老金计算办法来看,专业职称与养老金有关,主要体现在计算过渡性养老金的视同缴费指数上,职称高,视同缴费指数就高,养老金也就高;职称低,视同缴费指数就低,养老金也就低一些。
2014年10月参加工作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是新人,他们是没有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他们的养老金时,与企业退休职工是一样的,是不会看他们的职称高低的。因此,2024年之后,事业单位专技岗位退休人员中的2014年10月后参加工作的人员,其养老金与职称无关是真的。这些要退休估计要十几二十年以后了。
但是,现在退休的事业单位专技人员几乎都是中人(即2014年9月以前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工作、2014年10月以后退休的人员),虽然2024年10月后已经过了10年过渡期,不能用老办法计算养老金了,但他们退休时还是有过渡性养老金的,而计算过渡性养老金的视同缴费指数与退休前所聘任的专业技术(职称)岗位是直接相关的。因此,2024年后退休的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人员的养老金与专业职称无关,这不完全是真的,现在的他们的养老金与职称还是有很大关系的。
如果某个事业单位专技岗位人员是2014年9月刚19岁时正式进入事业单位,退休前在专业技术岗位工作的,那么他在2060年65岁退休时,还是有过渡性养老金的,其养老金还是与专业职称有关的。只有等事业单位专技人员中所有的2014年9月前参加工作的人员全部退休后,所有之后退休的人员的养老金都与职称无关了,也许这一天要等到2060年之后。
综上所述,说2024年之后的养老金与专业职称无关不完全是真的,因为现在退休的事业单位专技人员中的绝大部分人员的养老金还是与专业职称有关的。所有人的养老金都与职称无关的时候,可能要到2060年之后了。
以上是个人的见解,如有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2023-01-18 15:08:19 -
我们医院两个职工,一个副高退休,一个正高一年后退休,每个月就差70块,所以主要还是跟缴费有关,你如果住院医也是按照正高缴,那你退休就是一样的
2022-10-01 16:16:22 -
据说2024年之后的退休工资将与专业职称无关,是真的吗?
我认为,这个说法不够严谨,也极不准确,是认知偏颇与简单化的集中体现与反映。说到底,所谓的“无关论”是脱离客观实际的,是站不住脚的。希望广大读者和网友朋友们必须头脑清醒,心中有数,要明辩是非,谨防误导误判,不被忽悠与左右。
必须清楚,在任何情况下,包括在2024年之后获得专业技术职称,都是值得肯定与庆幸的,它既是对特定人员专业技术能力,以及所做实际贡献的褒奖,也自然而然会较多提高个人的相关工资福利待遇水平,这种正能量作用是很直接的,过去是通过工资或津补贴形式,在改革后则是通过缴费指数的形式表现出来。
很显然,所谓2024年之后的退休养老待遇,与专业技术职称无关的认知与看法,是没有政策依据的,是与客观的实际情况相悖的。那些获得并聘任到专业技术职称岗位的人们,甚至在临近退休时评聘到专业技术职称岗位,退休时通过所核定视同缴费指数的提高,从而导致获得较高与较多退休待遇的不乏其人,就是明证。
感谢阅读,请点关注!欢迎广大读者和网友朋友们批评指正。
2022-10-02 08:53:06 -
这是真的!但与在职时职称的高低所交的养老金多少有关!
在职时职称高,所交的养老金占比就高,退休后退休金也高!(职业年金边同)
不然的话谁还劳心费力地晋升职称?
2022-10-17 16:04:42 -
退休后养老金没关系是对的,但之前的缴纳有关系啊,单位代缴补充那一部分是按职称级别来交的,你说每个人缴纳的数字会一样么?
2022-09-27 16:03:49 -
2024年9月份以后养老金只和你个人池水多少有关,池水与你在职年收入有关,其他计算标准一样。
2023-01-30 01:10:36 -
还是有关系的。中人的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是要用到原专业技术职务的指数的,职称低的指数低,高的指数高!
2022-10-01 08:11:43 -
绝对不可能的!如果真是这样,以后没人去读硕士愽士了,因为读博士要少六七年工龄,也就少交六七年社保,比那些职校毕业的少10年以上社保,最后总工程师比一般技工退休金还低。缩小差距也不是通过这个办法解决的,但可以淡化职称,减少职称所占比重,纠正目前体制内退休金主要偏重于档案工资的弊端。
2022-09-29 08:35:41 -
从来没有挂钩过!
2022-10-15 12:18:29 -
2024年10月份退休的,是事业单位按新人新办法,按在职时缴纳的社保费用计算退休金,在职时的工资与职称有关,而上缴社保费与工资挂钩的,实际上退休金与职称还要有间接关系。
2022-09-27 17:06:11 -
只要有视同缴费年限,就必然有视同缴费指数,而视同缴费指数就是根据你的职务职称决定的,所以2024年以后职称仍然有重要作用。
2022-10-01 01:44:07 -
不管真假,职称工资伤害许多人,由于职称评定中存在许多弊端,有些人提前晋升职称,而有些人因为读书和任职的原因很长时间没升上职称,所以相对工资相差400多,因此要求取消职称工资,还一个公平合理的工作环境,让每个人都能享受社会的湿暖。
2023-01-22 16: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