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多宝跟王老吉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spider 全部 1061

加多宝跟王老吉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回复

共10条回复 我来回复
  • 梅兰竹菊张三丰
    梅兰竹菊张三丰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加多宝与王老吉的恩恩怨怨

    加多宝是加多宝中国饮料公司的一个品牌,而王老吉则属广药集团旗下的品牌。

    加多宝成立于1995年,1998年在东莞市长安镇生产红罐凉茶王老吉。广药集团于1992开始生产王老吉凉茶,王老吉主要有两个包装,一是红罐一是绿盒,年销售约5000万左右,1995年广药集团将红罐王老吉的商标有偿租给加多宝公司使用,加多宝每年支付400-500万的商标使用费,至此加多宝与广药集团走上联姻之路。

    加多宝把王老吉凉茶从几千万做到最高峰近200亿,超过"两乐",成为饮料第一品牌,可就在加多宝生意红火的时候,2011年广药集团向加多宝提起诉讼,先是围绕为"商标"后是为了"红罐",最后是为了"全国销量领先的红罐王老吉改名为加多宝"。官司一打就是8年,双方经过近50起诉讼,终于在2017年8月,法院判决:双方可在不损害他人合法利益的前提下,共同享有"红罐王老吉凉茶"包装装潢的权益,至此,官司暂告一段落。

    在广药集团起诉加多宝的第二年,也就是2012年,加多宝生产的凉茶正式开始使用"加多宝"品牌,而不再使用"王老吉",2015年加多宝推出"金罐"包装。

    喝过王老吉与加多宝的人,都能区别两者的口味不一样。主要是加多宝将原有配方进行了优化改良,使其中药味减小甜味偏重,口感更容易被消费者接受,凉茶毕竟还是用中药制成,要让大众都接受,加多宝就想出了那句著名的广告词:怕上火,喝王老吉。

    尽管加多宝经历了太多的曲折,曾经向汶川地震捐赠一亿的善举,还是让大家永远记住了加多宝,记住了加多宝的口味,现在不会更改,今后也不会更改。

    喜欢加多宝的请点赞支持。




    2019-05-05 20:24:21 0条评论
  • 阳江男孩2019
    阳江男孩2019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先有王老吉,再有加多宝,配方接近,口感差不多,但是加多宝的营销做的比王老吉好!

    2019-05-04 21:13:32 0条评论
  • 新疆人才网官网
    新疆人才网官网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王老吉品牌现在属于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加多宝品牌属于加多宝(中国)饮料有限公司。

    2019-05-04 20:30:59 0条评论
  • 河南豆油哥
    河南豆油哥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最早是加多宝公司从广药集团买的王老吉商标使用权,一直运作王老吉,经过品牌策划逐渐的把王老吉的凉茶品类做大,广药集团把王老吉的商标使用权从加多宝手里收回了,最后加多宝公司不得不推出加多宝凉茶作为应对。其实区别也就是品牌不一样,配方都差不多。

    2019-06-20 01:21:02 0条评论
  • 科比遇上艾弗森
    科比遇上艾弗森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一个凉茶,单品年度销量过百亿,二十年累计收入超1500亿的营业神话。这是加多宝创造的还是王老吉创造的哪?告诉各位的答案是加多宝创造的,“怕上火喝王老吉”这句家喻户晓的广告语曾经传遍大江南北,家喻户晓。这是加多宝的广告语,还是王老吉的哪?这其实是加多宝的。2008年汶川地震后,有这样一句话在民间流传“要捐就捐一个亿,要喝就喝王老吉”,当时是加多宝捐一个亿,还是王老吉捐一个亿哪?答案是加多宝。可能大家都迷了,它们到底什么关系?为什么加多宝打着王老吉的名字做这么多少事哪?

    凉茶这个概念其实在北方是没有的,只是南方的一个饮品。因为南方地区由于受地理环境影响,湿气较重,当地人都注重养生滋补。凉茶作为排湿去火的一种特殊饮品,受到很多人的欢迎。现在全国都在喝凉茶谁的功劳哪?这咱们就要说说王老吉了。

    王老吉诞生于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其创始人名叫王泽邦,经过上百年的发展,王老吉凉茶被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在大陆,一部分在香港经营。大陆则被广药所拥有,继续在内地经营。而另一边,香港王老吉后人将凉茶秘方,出售给了陈鸿道(鸿道集团创始人)。

    在上世纪九十代初,广药也曾推出过红罐凉茶,但是只有广东地区卖的还不错,并没有被全国其他地区所接受。后来,陈鸿道为了进军内地市场,与广药集团达成合作。租用了广药的王老吉商标。鸿道集团拿到王老吉商标后,鸿道集团在武汉专门成立了加多宝公司运作王老吉。配以王泽邦后人的凉茶配方,生产出了红罐王老吉凉茶。斥巨资广告宣传王老吉销量也是从02年开始稳步上升。尤其是06年德国世界杯期间一句“怕上火喝王老吉”广告语在这时开始席卷全国,使大家认识到了这个凉茶品牌。2003年,加多宝营业收入已达到6亿元,逐渐从广东地区走向全国,排湿去火的凉茶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饮料。

    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加多宝集团率先向灾区捐款1亿人民币,使王老吉的知名度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潮,成为国民追捧的第一饮料品牌,而这一年王老吉还超越了百事、可口可乐这两大饮料巨头,成为当年的销量冠军。

    这时广药看着鸿道靠租用自己的王老吉商标赚的盆满钵满,而自己只能拿着一年几百万的商标使用费,广药要求鸿道增加其续租的使用费。此外广药集团宣布开始实施“大健康产业战略”,要在全球范围内公开招募新合作伙伴,共享“王老吉”品牌资源,品牌向药酒、药妆、保健品、食品、运动器械等多个领域扩张。而这一切计划,都是在稀释鸿道对王老吉这一品牌享有的权益。接下来就开始加多宝与广药对王老吉商标的争夺、红罐包装的争夺等官司。到后来加多宝最终还是失去了“王老吉”品牌,自己耗资几百亿,苦心经营数十年品牌没有了,更悲催的是给自己培养了一个最大的竞争对手。

    早在11年下半年,加多宝也有了提防,开始了改名“去王老吉化”之路。首先是包装上,一面仍然印着王老吉,另一面则印着加多宝几个大字。这其实就是在暗示消费者加多宝就是王老吉,紧随其后广告语也改成了“全国销量领先的红罐凉茶改名加多宝,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

    中国商标第一案——价值1080亿元的“王老吉”商标合同争议案。根据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2012年5月9日的裁决书,随着“王老吉”商标仲裁结果公布,历经10余年将王老吉做成价值千亿的品牌的加多宝集团被裁定不能继续使用王老吉商标。

    紧接着又开始“王老吉”与“加多宝”历时6年的“红罐”之争,在2018年9月终于尘埃落定。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裁定,驳回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药集团)的再审申请,“加多宝”继续与“王老吉”共享“红罐”包装。

    这期间广药与加多宝打了20多场官司,其中加多宝连输19场,被判赔款29亿。在这个抗争中加多宝开始走下坡路了···

    个人感情上还是支持加多宝的,因为他们在真正的做事,可是到最后辛苦做事赚到的钱都赔给广药了。

    希望加多宝再次雄起,加油!




    2019-06-20 10:51:39 0条评论
  • 贝贝俺的壳壳
    贝贝俺的壳壳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加多宝和王老吉都是凉茶,口味基本相同很难分辨,配方可能也是一样的。

    那加多宝和王老吉的区别是什么呢?

    1、生产商不同。

    加多宝是“加多宝(中国)饮料有限公司”的简称。旗下产品包括金色罐装、瓶装、盒装\"加多宝\"凉茶饮料和\"昆仑山雪山矿泉水\"。

    王老吉是王老吉凉茶的品牌,创立于清道光年间(1828年),被公认为凉茶始祖,采用本草植物材料配制而成,有“凉茶王”之称。

    2、两者的关系:

    加多宝集团是“加多宝(中国)饮料有限公司”的简称,是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的外资企业,是香港鸿道集团全资子公司。

    1995年之前,罐装王老吉一直由广药集团生产经营。1995年之后,广药集团授权鸿道集团在一定期限内生产经营红色罐装和红色瓶装王老吉,而广药集团则经营盒装王老吉。

    2000年,广药集团授权许可鸿道集团在红色罐装凉茶饮料上使用注册证号为626155号的“王老吉”商标,期限从2000年5月至2010年5月共10年。

    此后,双方签署了两份补充协议,将商标租赁时限延长。但由于加多宝贿赂广药集团原总经理李益民300余万港元,

    所以这份协议算是无效的。

    于是双方打起了官司。最终广药集团胜出。广药集团收回鸿道(集团)有限公司的红色罐装及红色瓶装王老吉凉茶的生产经营权。

    据裁决书,

    广药集团与鸿道集团签订的两份补充协议无效,鸿道集团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标

    ,该裁决为最终裁决,自作出之日起生效。

    于是加多宝就不能再使用“王老吉”这个商标,就改名为“加多宝”。

    (感觉有道理,就点个赞吧)

    2019-06-20 10:15:46 0条评论
  • 干碟子要放花椒面儿
    干碟子要放花椒面儿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其实差不多,都是玩的战略营销,说不定私下生产线都是一家。他们前几年吵吵闹闹结果受伤的是和其正。你懂的,我就不敢多说了!

    2019-06-20 01:23:41 0条评论
  • 山人爱生活
    山人爱生活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谢谢!本人曾在王老吉上过几天班,对凉茶有一点了解,但了解的不是很全面。凉茶原本是一剂中药,主治上火和预防上火。开始是在药店出售,拥有药准字号。像茶叶一样冲泡方式开水冲泡饮用。主要成分为车前子。主要在夏天以湿热气候为主易上火地区销售。当时销售凉茶的品牌有几家,王老吉是其中之一。业绩并不好。后来,王老吉把凉茶制成冲剂,仍然在药店销售,虽然销量有上升,依然业绩不算好。

    王老吉制药属于广药集团旗下的一个子公司。加多宝好像是民营企业,其老板与王老吉幕后及加多宝幕后老板是一个村的,非常熟悉。加多宝以租借形式拥有了几年王老吉凉茶配方品牌,把王老吉制成饮料推向市场,并获得成功。销量也节节攀升。后来广药集团的王老吉也推出了自己的王老吉凉茶。和加多宝的王老吉同时在市场销售。后来,加多宝的租期到了,加多宝及时改回自己的品牌加多宝。再次过程中,加多宝和王老吉实现了双赢。王老吉凉茶市场得到大幅度提升,加多宝实现品牌和利润双提升。

    在后来,市场上出现其他品牌的凉茶饮料,加多宝与王老吉的官司等。具体事宜本人不是很清楚。但本人清楚的是广药集团幕后老板,王老吉幕后老板,加多宝老板私人关系非常好。在王老吉凉茶还不响亮的时候,本人上火都是买金银花露。凉茶预防上火虽然很尽得人心,但本人偏爱金银花露。

    2018-06-15 16:33:16 0条评论
  • 超大只先生
    超大只先生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如果说品牌,那么加多宝属于王老吉的媳妇,但是离婚了。不过口味都差不多!

    2019-05-04 20:38:21 0条评论
  • 飞翔的艾伦
    飞翔的艾伦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评论

    8月16日,一则消息迅速刷屏,广药集团与加多宝公司双方可在不损害他人合法利益的前提下,共同享有“红罐王老吉凉茶”包装装潢的权益。说起加多宝和王老吉这对冤家,其实曾经是孪生兄弟。

    “怕上火喝王老吉”这句家喻户晓的广告语曾经传遍大江南北,但细心的人们会发现,后来这句广告语似乎有了变化“怕上火喝正宗凉茶”、“怕上火喝加多宝”,人们也会从网络的很多广告语上看到“全国销量领先的红罐凉茶改名加多宝”。

    以前市面上见到的绿色纸盒的王老吉是广药集团出的,红色铁罐王老吉是加多宝公司出的。而王老吉商标是由广药集团注册的,加多宝公司与广药集团签定了商标使用权租用合同,合同期到2010年。

    协议到期前,原广药高管又与加多宝集团签了一个补充协议,延长至2020年。但后来查出是受贿情况下签订的,故补充协议被判无效。加多宝集团最终失去了“王老吉”商标的继续使用权。

    鸿道集团拿到王老吉商标后,配以王泽邦后人的凉茶配方,生产出了红罐王老吉凉茶。开始在市场上大展拳脚,斥巨资广告宣传。王老吉销量也是从02年开始稳步上升。尤其是06年德国世界杯期间一句“怕上火喝王老吉”广告语为国人熟知,也彻底完成了王老吉凉茶从保健食品到功能性饮料的定位转换,上火要喝王老吉这句话更是深入老百性心中。

    当时,王老吉这一品牌价值评估已高达1080亿。广药看着鸿道利用亲儿子王老吉赚的盆满钵满,而自己只能拿着一年几百万的商标使用费,广药要求鸿道增加其续租的使用费。本来鸿道为了沿用王老吉商标增加续租金额也不是没可能,关键就是广药当时做了一个决定。

    广药集团此后宣布开始实施“大健康产业战略”,要在全球范围内公开招募新合作伙伴,共享“王老吉”品牌资源,品牌向药酒、药妆、保健品、食品、运动器械等多个领域扩张。而这一切计划,都是在稀释鸿道对王老吉这一品牌享有的权益。

    早在11年下半年,鸿道就预料到官司很可能要输,开始了改名“去王老吉化”之路。首先是包装上,一面仍然印着王老吉,另一面则印着加多宝几个大字。这其实就是在暗示消费者加多宝就是王老吉,紧随其后广告语也改成了“全国销量领先的红罐凉茶改名加多宝,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

    亲儿子夺回来后,面对加多宝一些列转换客户的行为,广药再次启动了对加多宝广告语、包装装潢权等方面的持续诉讼,加多宝的更名广告语也改为“中国每卖10罐凉茶,7罐加多宝”,后来又改为“全国销量遥遥领先”。争夺红罐装潢权失利后,加多宝改为黄灌。

    8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终审判决认为,广药集团与加多宝公司对涉案“红罐王老吉凉茶”包装装潢权益的形成均作出了重要贡献,双方可在不损害他人合法利益的前提下,共同享有“红罐王老吉凉茶”包装装潢的权益。

    2019-06-20 11:26:19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