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截至2023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占地面积约438亩,规划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拥有包括教学楼、实验实训楼、图书馆、足球场、篮球场、学生公寓、食堂、超市等完善的教学、运动、生活基础配套设施。学校设有生态环境学院、智能工程学院、管理与健康学院、教育与体育学院等6个二级学院。
历史沿革
2015年3月30日,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正式设立重庆资源与环境保护职业学院。2015年6月5日,重庆资源与环境保护职业学院通过教育部备案。2015年6月15日,新设6个专业获得重庆市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评议专家组评审通过。2015年6月18日,重庆市教委批复同意设立6个专业。2016年6月12日,学校环境工程技术专业获批市级专业教学资源库立项建设。
2016年8月31日,学校迎来2016级新生,举行开学典礼暨军训动员大会。2017年6月13日,学校教师首获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项目立项。2017年6月28日,重庆宏梦低碳节能技术有限公司和学校举行校企合作签约仪式,共建节水节能实训基地。2017年10月30日,学校与冠群驰骋投资公司举行校企合作签约仪式,为学校不断拓展订单培养内涵、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提供新的契机,为校企双方进一步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领域的合作,实现校企资源的有机结合和优化配置,为双方共同培养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奠定了基础。2022年7月4日-5日,徽商期货与合作高校重庆资源与环境保护学院联合举办了三期2022年度“期货知识进校园”活动。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3年5月官网显示,学校设有6个二级学院。开设环境工程技术、环境管理与评价、金融科技应用、学前教育、绿色低碳技术等26个专业。
二级学院 | 专业名称 |
生态环境学院 | 环境工程技术、生态环境修复技术、绿色低碳技术、环境管理与评价 |
|
|
|
|
智能工程学院 | 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智能联网汽车方向)、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高铁乘务方向)、大数据技术、数字媒体技术、工程造价(BIM技术方向)、市政工程技术(消防技术方向)、建筑室内设计 |
|
|
|
|
管理与健康学院 | 药品经营与管理、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金融科技应用、大数据与会计、社区康复 |
|
|
教育与体育学院 | 学前教育、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环境艺术设计、休闲体育、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 |
|
通识学院 | - |
|
|
继续教育学院 | - |
|
|
参考资料
教学建设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环境工程技术专业获首批市级教学资源库建设立项。
师资规模
学校领导班子主要由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教授构成,具有专家治校,教授治学的优势。副高以上职称占25%;学校从企业聘请行家能手担任双师型教师,聘请环保行业的著名专家、学者以及行业一线工程技术人员为兼职客座教授。
合作交流
学校已与政府部门、50家企业、13家幼儿园签订了政校合作、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协议。双方在专业建设、实训基地建设、课程建设、顶岗实习、师资培训、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等方面开展了广泛合作并覆盖所有专业。与北京高能时代环境公司、国家电投集团两江远达节能环保有限公司、重庆市九升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立信(重庆)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吉利汽车集团、同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重庆金土地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和重庆纳川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签订了订单式培养合作协议;同时引进企业管理模式和方法,不断创新机制;按照岗位需求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开发专业核心课程和教材;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使政校企深度融合,协同育人。
学术研究
科研资源
图书馆总图书藏量近 40 万册,并逐年增加,不断丰富网络学习资源,电子图书 20 万余册,6000 门网络课程资源,各类信息资源总量达15TB,拥有四个校内实训中心、二十六个实训室以及150余个校外实训基地。

校园文化
校徽

校训
手脑并用 创新世界
校园环境
学校位于中国石刻之乡、西部五金之都的重庆市大足区,有占地面积约438亩,规划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地址在重庆市大足区二环南路68号。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职务 | 姓名 |
党委书记、政府督导专员 | 陈远刚 |
名誉院长 | 陈万志 
|
副校长 | 喻帮梅、常成国、胡强 |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