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石油化工学院(英语:Beijing Institute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缩写:BIPT),简称北石化,位于北京市,是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举办,并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院校,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教育部CDIO工程教育改革试点高校、北京市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招生资格高校。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的:学校历史、办学条件、学术研究、校园文化、校园环境、行政管理、杰出校友等介绍

中文名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别名

北石化(BIPT)

外文名

Beijing Institute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成立日期

1978年

所属地区

北京市大兴区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110000400966488R

地址

北京市大兴区黄村清源北路19号(清源校区)、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康庄路(康庄校区)、北京市房山区向阳街道燕山凤凰区北里7号(燕山校区)

办学性质

公立

主管部门

北京

占地面积

466亩

学生人数

8100人

教师人数

536人

现任领导

刘颖(党委书记)、罗学科(院长)

知名校友

张晓红、郝源增

校训

宁静致远、务本维新

主要院系

新材料与化工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院校代码

10017

国家重点学科

化学工程与工艺、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制药

主要专业

制药工程

专业数量

38个

学制

4年制

机构类型

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院校

简介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创建于1978年,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管、经、文多学科相互渗透,具有鲜明工程实践特色的普通高等学校。学校由北京化工学院二分院、北京石油化工专科学校发展而来,1992年更为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截至2023年6月学院官网显示,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有清源、康庄、燕山三个校区,总面积466亩,校舍建筑面积29.6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近8100人,教职工总数806人。学校设有11个学院(部)、1个研究院,开设38个本科专业,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学校历史

北京石油化工专科学校

1978年,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前身北京石油化工专科学校在燕山创建,同时,兼办北京化工学院第二分院,开始招收本、专科生。1985年,学校划归中国石化总公司领导。  1987年12月29日,学校新校舍在大兴黄村奠基。1990年,学校由燕山整体搬迁到大兴新校址。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1992年11月29日,经国家教委批准,在北京石油化工专科学校基础上建立北京石油化工学院。2000年2月,学校划为中央与北京市共建,以北京市管理。2011年10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成为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单位。2018年5月,学校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9月,学校获批北京市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20年3月,学校召开第十次全委会,提出了全力打造新时代首善之区工程师摇篮的新航标;7月,学校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2021年7月8日,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与北京市科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暨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科协成立大会举行。北京市科协领导、北京石油化工学院领导班子、师生代表共200余人参加。2022年4月,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与北京中日创新合作示范区共同搭建产学研平台。2023年3月6日,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与河南工学院签署京豫高等教育校际合作协议。2023年4月19日,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与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举行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根据2023年2月20日,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官网信息显示,该校下设11个学院,分别为新材料与化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人文社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致远学院、安全工程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体育部、工程师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院与本科专业

学院

本科专业

新材料与化工学院

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制药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制药、功能材料、应用化学

机械工程学院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机械工程、机械电子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环境工程、油气储运工程

信息工程学院

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物联网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

经济管理学院

会计学、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物流管理、电子商务、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人文社科学院

旅游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公共事业管理

安全工程学院

安全工程

致远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体育部

工程师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

参考资料

教学建设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共设置有38个本科专业,其中有8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个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北京市重点建设一流本科专业。课程方面,获评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

项目

学科/专业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化学工程与工艺、机械工程、自动化、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环境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制药工程

本科教学工程

环境工程

北京市重点建设一流本科专业

环境工程、制药工程、安全工程

参考资料

学科建设

截至2023年2月,学院是教育部CDIO工程教育改革试点高校,并于2012年加入CDIO国际合作组织;是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北京市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招生资格高校。有7个本科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有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3个北京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获批教育部虚拟教研室1个,有2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以及4个北京市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2个北京高等学校示范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1个北京地区高校示范性创业中心。

项目

学科/专业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

审计、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生物与医药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制药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工程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化学工程与工艺、机械电子工程、环境工程

北京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会计学、旅游管理、市场营销、制药工程、自动化、会展、人力资源管理、材料科学与工程、机器人工程、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生物制药、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参考资料

师资规模

截止2023年3月6日,学校现有教职工804人,其中专任教师534人,其中正高级88人,副高级216人,硕士生导师242人、博士生导师近20人,有博士学位教师占比69%,“双师型”教师占比51%。有国家级领军人才3人,国家级青年人才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入选“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北京市级人选4人,北京市海外青年高层次人才2人,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学名师、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级教师17人,入选“北京市人才引进支持计划”1人,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7人,北京市属高校“长城学者”培养计划8人,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和中青年骨干教师105人次,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7个,北京高校研究生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1个,北京市科技创新团队15个。

类别

姓名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宇波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宇波、杨忆新、孙东亮

北京市教学名师

戴波、吴波、刘广斌、陈家庆、曾建唐、陈彦玲、王玉海、闫笑非

北京市科技新星

陈家庆、庞磊、蒋毅坚

北京市优秀教师

宇波、靳海波、李建刚、任晓光、吴波、蔡晓君、戴波

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

环境治理与调控技术教学团队、工程教育教学团队、机电测控技术基础课程群教学团队、电工电子教学团队、化工专业核心课程群教学团队

参考资料

合作交流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与中国石化集团燕山石化公司、中关村软件园近200家企事业单位签约共建人才培养基地;与大兴区、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应急管理局、大兴区生态环境局等相关部门、产业园区和企业不断深化合作,构建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育人机制。学校与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印刷学院等京南六所高校组建了京南大学联盟;与大兴区教委、原枣园小学共同推动共建北石化附属小学;学校还与大兴区长子营镇小黑垡村、房山区周口店地区官地村等经济薄弱村开展结对引智帮扶工程。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有长期稳定人才培养合作关系的国外高校有英、美、法、德、澳大利亚、新西兰、马来西亚等国18所高校。其中,英国的西苏格兰大学与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合作关系历经二十余年,两校建立了多层面的合作项目。法国巴黎电子与计算机信息工程师学院(EFREI)与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合作开办了本科、硕士学位层次交流学习的中法工程师大数据实验班,德国艾森经济管理应用技术大学合作与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合作联合培养硕士项目(FOM班)。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有代表性协同创新大平台四个:中关村能源工程智能装备产业技术研究院、北京市安全生产工程技术研究院(独立法人单位)及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首都清洁能源(油气)供应和使用安全保障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和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省部级重点科研机构八个,包括北京市重点实验室(5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北京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工程实验室(1个)。此外,学校专门成立了氢能研究中心新型研发机构,会同CNAS认可实验室、校内重点科研机构、科研创新团队和分析测试中心等。

重点科研机构名称和类型

所依托二级单位

批准成立时间

光机电装备技术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机械工程学院

2004-05

恩泽生物质精细化工

新材料与化工学院

2011-03

特种弹性体复合材料

新材料与化工学院

2011-05

深水油气管线关键技术与装备

机械工程学院

2016-12

燃料清洁化及高效催化减排技术

新材料与化工学院

2016-12

能源工程先进连接技术

北京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

机械工程学院

2010-01

北京现代产业新区发展研究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经济管理学院、人文社科学院

2012-08

石油和化工行业工艺控制系统信息安全工程实验室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创新平台

信息工程学院

2022-10

能源高效利用与清洁能源工程应用研究所

校级重点科研机构

机械工程学院

2018-03

环保多相流分离与污染防治技术研究所

机械工程学院

2018-03

安全生产智能感知与大数据技术研究所

信息工程学院

2018-03

能源经济研究中心

经济管理学院

2018-03

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人文社科学院

2018-03

高分子材料环保处置技术研究所

新材料与化工学院

2018-03

化学品危险性防控技术研究所

安全工程学院

2018-03

油田应用化学与化工技术研究所

新材料与化工学院

2018-03

纳米光电子与高能粒子研究所

致远学院

2018-03

参考资料

科研资源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图书馆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图书馆面积近17000平方米,集“藏、借、阅、视、听、研、学、展示、会议、培训”等为一体 ,利用现代网络新技术,建立了智能化管理平台、内容信息发现平台和发布平台、科学研究应用软件平台等,实行全开放运行模式。图书馆分为清源校区图书馆和康庄校区图书馆分馆两处,两校区阅览座位2700个。图书馆服务功能齐全,能够满足读者学习、科研、培训、创新、休闲等需求。馆藏文献种类丰富,特色鲜明,重点收藏具有行业、学科特色的能源、石化、环保、机械电子、控制系统工程、人工智能等国际标准各类文献信息资源,全面收藏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建成了全学科、全行业完整的国内外标准体系,形成了以化工、机械、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工业自动化、经济管理等专业书刊为主,兼顾自然科学以及文史、艺术等社会科学书刊收藏的馆藏特色,现有藏书纸本102余万册,其中外文4.5万册;中外文纸质期刊近600种;数字资源丰富,电子图书124万册,数据库近60个。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学术期刊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创刊于1993年,是经中国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管、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ISSN1008-2565,CN11-3981/TE)。期刊主要发表自然科学领域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刊登材料与化学工程、机械与动力工程、信息与控制工程、安全与环保工程、过程与储运工程、应用数学与物理等方面的学术论文。

科研成果

截至2023年5月,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拥有授权专利2800余项且以每年近百项的速度递增,多项代表性技术成果成功服务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针对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高空大跨距钢结构建设焊接自动化需求,学校光机电装备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特种机器人团队会同北京城建精工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联合攻关,攻克了现场焊接机器人快速安装定位、厚板多层多道自动焊、焊缝坡口焊道自动规划等关键技术,并最终研制了三种不同结构类型的移动式焊接机器人以满足新机场建设复杂钢结构现场施工。学校环境工程系成功中标“大兴区大气复合污染在线监测与源解析及协同溯源服务”项目,成交金额达1282万元,科技助力大兴蓝。信息工程学院“化工行业工艺控制系统信息安全工程实验室”成功中标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管道油气场站工况网络安全系统”项目,构建符合油气管网控制系统信息安全技术防护体系和综合态势感知平台,筑牢京津冀地区油气管网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防护的“长城”。学校安全工程学院立足北京,紧密围绕超大城市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等需求,在化学品安全技术、爆炸安全技术、风险评估与应急管理等领域编制实施一批北京市地方标准、技术文件,并主办、承办多次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高层次学术会议,切实服务首都社会发展。

2016-2020年授权的工艺类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

专利号

授权日

一种超细银的制备方法

ZL201310507718.5

2016-02-17

一种煤焦油加氢裂化预处理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ZL201410204559.6

2016-03-30

一种电磁屏蔽用水性导电涂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ZL201310512852.4

2016-03-30

润滑油基础油的络合法脱氮尾油的处理方法

ZL201410594078.0

2016-04-06

一种NH3选择还原NOx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ZL201310311610.9

2016-05-18

一种调理污泥的方法

ZL201410340390.7

2016-07-06

一种测量污泥结合水含量的方法

ZL201410441816.8

2017-02-15

一种利用电化学制备磷烯的方法

ZL201510169682.3

2017-03-08

精制醋酸仲丁酯的分离方法

ZL201210463018.6

2017-04-05

一种可控火焰燃烧器及其合成碳纳米管的方法

ZL201510073101.6

2017-04-26

一种基于整体聚合物材料的固相合成介质的制备方法

ZL201510026037.6

2017-04-26

用于合成醋酸仲丁酯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ZL201210462923.X

2018-04-27

一种香豆素类复合体的制备方法

ZL201610282211.8

2018-07-06

一种实现电弧焊全位置单面焊双面成形方法

ZL201610928914.3

2018-08-10

一种生物基芳烃的制备方法

ZL201510751512.6

2018-08-10

聚苯乙烯类或其共聚物材料的亲水改性方法及材料

ZL201510061795.1

2018-08-10

催化裂解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ZL201810143298.X

2019-07-23

处理废塑料和纤维素的方法

ZL201810143307.5

2019-09-17

一种等离子体制氢的方法

ZL201710528309.1

2019-10-01

大功率球电机叠片磁极内球面加工方法

ZL201911108086.9

2020-12-01

直角球面磁极加工装配方法

ZL201911107016.1

2020-12-01

参考资料

校园文化

校徽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校校徽为双圆套形,外环以学校中英文校名环绕,内环中心图形是学校英文名称首字母“BIPT”的变形组合,图形下方有建校年份“1978”字样。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校训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校训为“宁静致远、务本维新”,其中,“宁静致远”:意为要有所作为,须静心、聚力,专心致志。语出诸葛亮《诫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务本”:意为坚守做人之根本。取自《论语·学而》:“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维新”:即创新。出自《诗经·大雅》:“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宁静致远、务本维新”作为校训,意为要注重人格培养和品行修为,戒骄戒躁、严谨求实,凝心聚力、专志于学,开拓创新、自强不息,以达成人生理想之远大目标。

校园环境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标志建筑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行政管理

学校领导

党委书记

刘颖

院长

罗学科

党委副书记

罗学科、雷京、冯学会

副院长

靳海波、王伟、陈家庆、张泉利

纪委书记

王昕

参考资料

杰出校友

姓 名

毕业时间

职务及学术成就

彭华龙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00级校友

江苏麒祥高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正高级工程师

郝源增

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专业78级校友

广州市聚赛龙工程塑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方繁盛

经济管理学院会计学专1999级校友

北京东方泰洋幕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兼总裁

唐卫华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1995级校友

担任厦门大学南强重点岗位教授、博士生导师

翟军

机械工程学院81级校友

北京万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总经理

金文辉

经济管理学院会计专业1991级校友

北京佳禾金辉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晓红

信息工程学院1995级校友

创易金服的创始人兼CEO

郑小军

经济管理学院会计学专业1990级校友

郑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澳大利亚校友会会长,澳大大利亚德成贸易公司董事长

谢志翔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2006级校友

广东省百佳团支部书记、2020年获评"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张海涛

信息工程学院1994级校友

北京无限互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参考资料

注释

[a]

以上数据详细请查询学校官网

[b]

以上数据仅为部分,详细请查询学校官网

[c]

以上信息来源于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官网,统计时间截至2022年5月18日。

[d]

以上杰出校友仅展示部分,具体请查看学校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