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成立于2000年,前身是西南师范大学行知育才学院,2005年,西南师范大学与西南农业大学合并为西南大学,2006年,更名为西南大学育才学院。
学校图书馆有馆藏图书434万册,591种订购期刊。截至2023年3月,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共有专任教师12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近2.3万人。学校下设14个二级学院,设有46个本科专业和1个专科专业。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拥有5个合川区科技创新中心,3个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市级重点学科,1个重点培育学科,2个市级一流专业,4个市级特色专业以及1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7门市级思政示范建设课程,31门市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一流课程等。
学校历史
西南师范大学行知育才学院
2000年6月,西南师范大学与重庆利昂实业有限公司共同创办了“西南师范大学行知育才学院”;2003年3月,学校被教育部批准为全日制本科层次的独立学院,成为全国首批四所独立学院之一。
西南大学育才学院
2005年7月,西南师范大学与西南农业大学合并为西南大学;2006年11月,更名为“西南大学育才学院”。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2013年4月,教育部同意西南大学育才学院变更为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同时西南大学育才学院的设立也被废止。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是一所独立的民办本科院校。2014年,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和重庆大学、西南大学等20多所高校成为重庆市物流与供应链协会教育专委会的首批成员单位之一。2015年7月,重庆人文科技学院设立的非直管附属医院评审会在武警重庆总队医院召开,武警重庆总队医院非直管附属医院顺利通过专家组评审。2016年5月,学校成为“中美应用技术教育‘双百’合作计划”首批12所试点院校之一。2018年5月,被重庆市学位委员会纳入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规划,开展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2019年5月,学前教育专业位列2019中国民办大学各本科专业排名全国第二、重庆第一;10月,民生教育暨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海归博士工作站成立。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下设有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等14个二级学院,46个本科专业和1个专科专业。
学院 | 专业名称 | 年制 |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 汉语言文学 | 4年 |
汉语国际教育 | 4年 |
新闻学 | 4年 |
政治与法律学院 | 法学 | 4年 |
思想政治教育 | 4年 |
工商学院 | 会计学 | 4年 |
经济学 | 4年 |
金融工程 | 4年 |
工程管理 | 4年 |
外国语学院 | 英语 | 4年 |
管理学院 | 人力资源管理 | 4年 |
物流管理 | 4年 |
供应链管理 | 4年 |
公共事业管理 | 4年 |
旅游管理类 | 4年 |
学前教育学院 | 学前教育 | 4年 |
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 | 机械电子工程 | 4年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4年 |
汽车服务工程 | 4年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4年 |
电子信息工程 | 4年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4年 |
车辆工程 | 4年 |
计算机工程学院 | 信息安全 | 4年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年 |
软件工程 | 4年 |
物联网工程 | 4年 |
通信工程 | 4年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4年 |
建筑与设计学院 | 建筑学 | 4年 |
园林 | 4年 |
风景园林 | 4年 |
设计学大类 | 4年 |
艺术学院 | 音乐学 | 4年 |
音乐表演 | 4年 |
舞蹈学 | 4年 |
美术学 | 4年 |
广播电视编导 | 4年 |
播音与主持艺术 | 4年 |
表演 | 4年 |
体育学院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 4年 |
护理学院 | 护理学 | 4年 |
护理 | 3年 |
注:截止到2023年3月,资料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学院、乡村振兴学院不参与招生 |
师资规模
截止到2023年3月,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有专任教师1200余人,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国家级、省级教学名师3人,学界、业界专家教授20余人,重庆市“优秀教师”“骨干教师”“最美教师”“教育系统先进个人”等8人,重庆市高校思想政治名师25人。
类别 | 名字 |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 王钊、张跃光、何向东 |
重庆市“优秀教师”“骨干教师”“最美教师”“教育系统先进个人”等 | 赵静、罗英、吴喜梅、张卫平、亢磊磊、吴喜梅、唐元、匡霞 |
学科建设
2018年起,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启动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重点建设艺术等专业学位点。截止到2023年3月,该校有重庆市高等学校市级重点学科1个、重点培育学科1个。
类别 | 名称 |
市级重点学科 | 《电子信息》 |
重点培育学科 | 《戏剧与影视学》 |
教学建设
截止到2023年3月,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有3个市级一流专业、4个重庆市级特色专业,1门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7门市级高校课程思政示范建设课程,31门市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一流课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300余个。重庆市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团队4个。
专业建设 |
类别 | 专业名称 |
市级一流本科专业 | 软件工程、广播电视编导 |
市级特色专业 |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软件工程专业、对外汉语、教育技术学 |
课程建设 |
类别 | 课程名称 |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 《电视纪录片制作》 |
合作交流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输送了近7万名合格人才,其中千余人被浙江大学、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等著名大学录取为硕士研究生。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于2012年启动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2012年,南印第安那大学专家、加州浸会大学的Dr.Linemam博士等到学校进行交流访问;2016年,美国应用技术教育联盟主席、悉尼科技大学等高校专家访问该校;2017年,伯克利音乐学院和麻省理工学院的几位美国现代音乐大师访问该校;2018年,法国的克劳德-布朗戴尔等、以及来自新加坡新跃社科大学等人到该校访问交流。2012-2020年,该校共聘用14名来自英国等国家的外籍教师。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止2023年2月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有5个合川区技术创新中心、3个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建制实验(训)室22个,其中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各类实验(实训)分室153个,与中兴通讯共建的“教育部—ICT产教融合基地”,设有重庆市欧美同学会海归博士工作站。
类别 | 平台名称 |
合川区技术创新中心 | 大数据与智能计算技术创新中心、智能制造技术创新中心、家用医疗器械技术创新中心、工业控制信息安全技术创新中心、车辆综合服务技术创新中心 |
合川区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 乡村振兴文化传承创新研究基地、合川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研究基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小城市发展研究基地 |
注:截止到2023年3月,资料来源于
科研资源
图书资源
截至2023年3月,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图书馆下设福学楼图书馆、兴之楼分馆、兴之馆、汇源分馆、致远分馆。图书馆总面积1.72万平方米,设有近2400个阅览座位以及“三部一室”。馆藏图书434万册(纸质图书236万册,电子图书198万册),订购期刊591种,拥有中国知网、EBSCO、国研网、方正Apabi电子图书、维普考试资源系统、新东方多媒体学习库等数字资源数据库。
学术期刊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学报《民办高等教育研究》
《民办高等教育研究》创刊于2004年9月,由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管部门,重庆人文科技学院主办单位,季刊。设有“专家论坛”“陶行知研究”“民办教育论坛”“普通高等教育”“课程与教学”“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史论结合”“经济与社会”“法治与政治”等常设栏目。2006年该报获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2009年获重庆市新闻出版局“优秀连续性内部资料”称号,同年在全国民办高校学报首届“双优”评比中荣获“优秀学报”一等奖,2011年,民办高校学报第二次“双优”评比中被评为“十佳”。
科研成果
截至2023年3月,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先后承担国家艺术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140项、教育教学改革研究137项、质量工程项目150余项。出版教材112部、专著31部;2020年-2022年,在各种学术刊物上共发表论文561篇。
注:资料来源于
学校排行
2023年,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在软科中国民办大学排名中排名第19名。
学校荣誉
2010年4月,重庆人文科技学院荣获“全国先进社会组织”称号。
2011年9月,重庆人文科技学院荣膺“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称号。
2019年12月,重庆人文科技学院荣获“第七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称号。
2021年3月,重庆人文科技学院荣获“中国民办教育百强”称号。
2022年11月,重庆人文科技学院荣获“全国红十字模范单位”称号。
2022年12月,重庆人文科技学院荣获“2022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特色学校”称号。
校园文化
学校校徽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校徽为蓝白相间,白色代表圣洁,蓝色代表知识,圆环顶部的弧线是中文学校名称,底部的弧线是英文学校名称。
学校校训
厚德笃行,求真创造
厚德强调君子应具备广阔胸怀和丰富美德,体现了学校培养人才的核心使命;笃行意味着全心投入实践和认真执行;求真要求具备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勤奋的学术态度;创造则表示创造前所未有的成果,彰显学校实践陶行知创新教育理念的追求。
学校校歌


《放飞梦想》词:段茂升 作曲:曾桢
三江水长,嘉肇维彰;凤凰山麓,教育拓荒
继行知的思想,扬古圣之荣光,民族振兴敢担当
啊,我们的校园,人文的殿堂,教人求真
啊,我们的校园,培育栋梁
博文格致,书声琅琅;庠序智慧,桃李芬芳
梦想的翅膀让青春去飞翔,发展创新我自强
啊,我们的未来,科技的海洋,学会做真人
啊,我们的未来,扬帆远航,扬帆远航
《放飞梦想》:由段茂升作词,曾桢作曲。校歌中“拓荒”等意象,体现了学校创办的理念,彰显了学校开创历程和开拓精神。校歌第二段的这部分描绘的是学校的办学盛况,副歌主要是反映学校发展和师生学习生活。
现任领导
职务 | 姓名 |
校长 | 张跃光 |
党委书记、政府督导专员 | 张辉 |
执行校长 | 曹勇 |
纪委书记、副校长 | 程荣尧 |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 杨霄 |
党委副书记 | 舒卫华 |
副校长 | 孙敏 |
财务总监 | 王伟 |
校长助理 | 双海军、吴静 |
注:截止到2023年3月,资料来源于
杰出校友
学术界
姓名 | 备注 |
杨明 | 2009年到贵州黔西参加支教,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共产党员”;2017年被评为杭州市萧山区第六届“美德标兵”暨“最美萧山人”;2018年被评为第六届贵州省道德模范 |
注:截止到2023年3月,资料来源于
企业界
姓名 | 备注 |
乔聪玲 | 2011年创立杰成人力资源集团,是西南地区领先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 |
郎祺 | 2017年创立北京粉红浣熊品牌咨询有限公司,后成功帮助创业公司设计其品牌—果析 |
其他
姓名 | 备注 |
蒋平 | 重庆市永川区蒋平柑橘种植股份合作社创办人(截止2020年8月) |
郭廓 | 重庆电视台合作纪录片《千秋红岩》中担任后期特效制作;在与重庆市公安局合作的专题纪录片《记忆与传承》中担任导演及负责全片后期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