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与空调技术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专科专业,属于机电设备类,一般修业年限为三年。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制冷与空调技术的:专业发展、培养标准、课程体系、发展方向、开设院校等介绍

中文名

制冷与空调技术

专业层次

专科

学科门类

装备制造大类

专业类别

机电设备类

修业年限

三年

专业代码

460205

开设院校

郑州经贸学院

主要课程

制冷空调装置系统自动控制、安装工程预算与施工组织管理等

就业方向

面向机械工程技术人员、制冷空调系统安装维修工、中央空调系统运行操作员等职业,制冷空调产品制冷系统设计员、产品制造工艺员、质检员、产品维修员、工程设计员、预算员、安装调试运行维修技术员、制冷空调产品和工程营销人员、技术支持人员等岗位(群)

简介

制冷与空调技术主要研究电工电子技术、制冷原理与设备、制冷与空调自动控制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在制冷与空调技术领域进行空调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维护管理、工程施工监理等。该专业毕业学生可以从事质检员、产品维修员、工程设计员等岗位。

专业发展

2021年3月,教育部颁布《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的通知,在公布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和《高等职业教育专科新旧专业对照表》2021年版中,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保留,原专业代码560205变更为460205。

培养标准

培养目标

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制冷与空调工程的设计与施工规范、零部件加工方法、整机装配工艺流程、产品安全和性能相关标准与检测、制冷空调系统程序调试方法和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等知识,具备空调工程和冷链冷库工程施工图识读、制冷空调产品制冷系统设计、制冷空调系统试运行与调试、运行故障分析与处理等能力,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制冷空调产品设计与制造、制冷产品或工程营销、工程方案设计与施工管理、制冷设备运行管理和维修保养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知识要求

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的学生,在能力要求上需要具有识读空调工程和冷链冷库工程施工图,编制制冷空调工程造价与预决算和设计电冰箱、空调器、热泵热水器等制冷空调产品制冷系统,根据整机性能测试效果改进产品设计等能力,并且能够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

课程体系

该培养体系的核心课程主要由二个模块构成,分别为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

课程设置

课程类型

授课内容

专业基础课程

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流体力学、热工学基础、电工电子技术、物联网技术、可编程控制技术等

专业核心课程

制冷原理与设备、制冷工艺设计、空气调节技术、制冷空调装置设计、制冷空调装置维修与维护、制冷空调装置系统自动控制、安装工程预算与施工组织管理等

参考资料

实践教学

该专业实践课程对接真实职业场景或工作情境,在校内外进行制冷空调装置维修、制冷 空调装置设计、空 调工程设计、 空调工程控制系统、 冷库工程控制、 空调设备综合智 能控制等实训。在制冷与空调设备制造企业、工程施工企业、物业运维企业等单位进行岗位实习。

发展方向

深造方向

本专业学生专科毕业后可选择专升本,可选择接续高职本科专业制冷与空调工程等,接续普通本科专业如能源与动力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等。

就业方向

该专业学生毕业可从事机械工程技术人员、制冷空调系统安装维修工、中央空调系统运行操作员等职业,制冷空调产品制冷系统设计员、产品制造工艺员、质检员、产品维修员、工程设计员、预算员、安装调试运行维修技术员、制冷空调产品和工程营销人员、技术支持人员等岗位(群)。

开设院校

地区

开设院校

天津市

天津海运职业学院

制冷与空调技术

山西省

山西财贸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财贸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省

渤海船舶职业学院

江苏省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省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

合肥通用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省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省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华宇工学院

河南省

郑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漯河食品职业学院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

郑州职业技术学院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机电职业学院

河南机电职业学院

许昌电气职业学院

湖北省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省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省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

柳州城市职业学院

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市

重庆能源职业学院

贵州省

贵州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云南省

昆明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甘肃省

培黎职业学院

参考资料

注释

[a]

以上课程内容来自中国教育在线专科专业介绍

[b]

以上信息来自中国教育在线、全国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管理与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数据截至时间为2023年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