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2002年,历史可追溯到1931年,2002年4月学校在原清远市师范学校和清远市卫生学校的基础上合并升格成立,清远市教师进修学校和清远市广播电视大学于2003年1月、清远市交通学校于2004年12月相继并入学校。
截至2022年11月,学校实验(训)场所总建设面积达116323㎡,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11940.22万元,高职学生共11373人,教职工610多人,学校共有8个二级学院,38个专业。
历史沿革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其前身是由清远师范学校、清远市卫生学校、清远市广播电视大学、清远市教师进修学校和清远市交通学校合并升格而成。
清远师范学校
清远师范学校原名“清远县立乡村师范学校”,于1931年秋成立,办学历史已有78年。校址多次更换,后在清远市城郊后岗——桥北路112号,校园面积为100亩。
清远市卫生学校
原址在清远市城区牛皇庙一座的清远市卫生学校成立于1958年,1999年8月搬入位于清远新城区横荷镇E41号区的新校区,校园面积120亩。
清远市广播电视大学
清远建市后,由政府举办、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省电大指导的正处建制成人高等学校——清远市广播电视大学于1988年随之创办,根据清远市人民政府的决定,2002年将其以保留原办学模式和牌子的方式,正式合并到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校地址在清远市城区东城街笔架北路26号,在校生2000余人。
清远市教师进修学校(前身:清远县教师进修学校)
清远市教师进修学校于1960年创办,但于“文革”期间(1966年~1969年)被迫停办;根据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和上级的指示,再次办学时间为1981年;清远建市于1988年,学校被清远市教育委员会接管,更名为清远市教师进修学校,被定为副处级建制。2003年1月学校与原清远师范、清远市卫生学校等合并成清远职业技术学院,但仍保留牌子,学校地址在清远市松岗路155号。
清远市交通学校
1989年清远市交通学校成立,该学院属于清远市交通局的下属单位,主要从事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和全市交通行业的培训业务。
2005年2月,根据市委、市政府《清远市中心区域教育资源的配置意见》(清发[2002]22号)、《关于市交通学校并入清远职业技术学院的实施方案》、《关于同意市交通学校并入清远职业技术学院的实施方案的批复》(清府函[2004]283号)的有关精神,清远市交通学校并入清远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交通培训中心,对外保留清远市交通学校的牌子,继续保留和发展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营运驾驶员从业资格培训、道路运政执法人员岗位培训等原有的交通行业培训职能。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
2002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清远职业技术学院正式成立。
2002年4月,原清远市卫生学校和清远师范学校成了当时学院的两个分校区,分别为南院、北院。2003年1月,原清远市广播电视大学、清远市教师进修学校并入学院,保留了两校的原有校址办学,学院的办学校区从原来的两校区增加到四校区。
2003年6月,清远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在市畜牧水产示范养殖场的原址建设学院新校园。
2004年9月17日,占地近千亩、总建筑面积17万㎡的学院新校园首期工程正式投入使用,次月5000多名师生搬入新校园。
2005年2月4日,学院正式发文,按专业属性成立学院第一批教学院系,包括师范教育系、信息技术应用系、医药护理系、经济管理系、生物应用技术系和中专部、基础部。
2006年下半年,学院正式启动了迎接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工作,2008年7月接受评估。
2013年,学校被确定为广东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2015年学校成为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次年《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正式实施,规划确定了学院“三步走”发展战略。
学校规模
院系设置
截止至2023年4月,学校设有8个二级学院,38个专业。
院系专业学院名称 | 专业内容 |
外语与经贸学院 | 现代物流管理、大数据与会计、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商务英语、电子商务、行政管理 |
食品药品学院 | 食品生物技术、食品质量与安全监管、生物制药技术、药品经营与管理、药物制剂技术、药品质量检测技术、农业技术与管理等 |
公共课教学部 | -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
信息技术与创意设计学院 | 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动漫设计与制作、电子商务、装潢艺术设计等 |
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 | 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材料工程技术(现代建材制造方向)专业、市政工程技术专业 |
继续教育学院(清远开放大学) | 本科专业开设有会计学、法学、英语、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小学教育、教育管理、行政管理、汉语言文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技术、护理等 专科专业开设有工商管理、会计、计算机应用、行政管理、法律、英语、临床医学、护理、医学检验技术等 |
护理学院 | 护理、助产、康复治疗技术、医疗美容技术 |
旅游家政与艺术学院 | 旅游管理、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学前教育、音乐教育、音乐表演、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等 |
师资力量
截至2022年11月,清远职业技术学院教职工共有610多人,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省级专业领军人才2人,省级优秀青年教师3人,省级科技特派员36人,清远市紧缺适用高层次人才30人,清远市“起航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 方少强等 |
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 | 汤永年 |
全国优秀教师 | 邹华东、林日英 |
省级专业领军人才 | 黄华,徐吉祥 |
省级优秀青年教师 | 张黎黎、李德平、李果 |
省级科技特派员 | 王飞生、杨敏、陆红光、林昆、罗忠实、喻立等 |
清远市紧缺适用高层次人才 | 胡刚、蔡嘉怡、刘畅然、程天德、王晖、叶海、王容、许建、李友谊、金廷芳、胡赛阳、杨寿智、吴晓芳、薛晓清、张志亮、李志辉、李拥军、邹华东、李政等 |
教学情况
截至2022年11月,实验(训)场所总建设面积达116323㎡,建有26个实训基地、6个实训中心、273个实验实训室,8个省级实训基地,拥有省级教学团队2个,清远市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建有多媒体教室10263个座位、语音室160个座位,专业机房16个,公共机房10个,教学用计算机3802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11940.22万元;价值5万元以上的大型设备317台。
截至2022年11月,学院共开设11大类、23个二级大类、38个专业。其中国家级骨干专业2个,省级品牌专业15个,首批全国职业院校健康服务类示范专业点1个,省高职教育重点专业6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立项建设项目4个,省级品牌专业建设项目1个,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2个。其中,机电一体化专业群对应高端装备制造业,食品药品、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群对应生物医药、现代农业产业,信息技术专业群对应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护理与康复专业群对应医养融合发展大健康产业,旅游管理专业群对应清远文旅新业态,经贸与物流专业群对应现代物流与商贸生产性服务业,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
专业 | 国家级骨干专业 | 药品经营与管理、家政服务与管理 |
首批全国职业院校健康服务类示范专业点 | 生物制药技术 |
省高职教育重点专业 | 护理、药品生产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食品生物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旅游管理 |
省级品牌专业 | 药品经营与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等 |
建设项目 | 省级高水平专业群立项建设项目 | 护理专业群、药品生产技术专业群、大数据技术专业群、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群 |
省级品牌专业建设项目 | 家政服务与管理 |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 | 康复治疗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
教学设施及基地 | 省级实训基地 | 护理实训基地、机电一体化技术实训基地、计算机应用技术实训基地等5个国家级实训基地,生物制药技术专业、食品生物技术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实训基地、助产、商务英语实训基地、会计实训基地等 |
省级教学团队 | 黄华等 |
清远市技能大师工作室 | 清远市网络安全与维护技能大师工作室等 |
实训基地(校外) | 食品药品系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旅游与家政管理系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外语与经贸学院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艺术系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师范教育系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护理学院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计算机应用系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机电工程学院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
实训基地(校内) | 计算机实训基地、电子实训基地、计算机专业群实训基地、汽车实训基地、护理实训基地、康复实训基地、美容实训基地、家政实训基地、药物制剂实训基地、生物技术实训基地、食品药品分析与检测实训基地、酒店与旅游服务实训基地、经贸管理实训基地、ERP实训基地、语音实训基地、音乐艺术实训基地 |
实训中心 | 互联网技术创新创业公共实训中心、机电实训中心、电气实训中心、汽车实训中心、建材实训中心、公共实训中心及配套项目 |
教学成果
截至2022年11月,学院共获国家教育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教育教学成果奖9项,其中省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培育项目10项。学院依托2022年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首届“清远高新杯”金点子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平台,累计培训2300多名学生,并成功孵化51个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
合作交流
校企合作
截至2022年11月,学院与650多家企业(行业)单位建立校企合作关系。
国际交流
截至2022年11月,学院先后与澳大利亚、加拿大、韩国、新西兰、马来西亚、美国、丹麦、芬兰等境外高等教育机构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多所高校建立合作交流关系。
学术研究
科研资源
图书馆
2004年9月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成立,2014年4月新图书馆大楼建成启用。图书馆座落于校园东南面,使用面积2.7万㎡。
截止至2019年,图书馆拥有纸质图书80万册,报刊600种,电子图书61.5万册,数据库资源10多种,并内部编辑出版《信息文萃》季刊。
学术期刊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公开出版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全国高职高专学报核心期刊,刊期为双月刊。
主要栏目有生命科学研究、食品科学研究、信息与计算机科学研究、机电工程研究、材料科学与技术研究、百家论坛、文史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等。特色栏目为北江文化研究(含粤北瑶壮文化研究和清远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19年1月,学校有1个省级、5个市级和6个校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广东省粤北中药材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清远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清远市中草药种植与开发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清远市粤北特色农产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清远市网络空间安全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清远市智能制造装备工程技术中心、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科研成果
截止至2022年4月,清远职业技术学院申报项目共有43个,参与申报教师达200多人,学生申报各类专利达78项,包括实用新型56个,发明公开9项,外观设计4项,发明授权9项。
校园文化
校徽
学院的校徽创作于2005年6月,由福建省福鼎市的林秀杭先生设计。

校徽以“清远”拼音缩写“QY”为基本元素构成一只腾飞的大鹏。
图中心大鹏的身体即是数字“1”,又是一个竖起的大拇指。
图形的绿色象征生命力和希望,也是学院的主色调,红橙色展示学院的蓬勃朝气与活力。
校训
校训由四个词语构成,厚德 精技 致用 立业
其内涵为:“厚德”,出自《周易》“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思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精技”,意指对应用技术、实用技术和实践技能的崇尚、重视、追求和热衷。
“致用”,出自《二程遗书》中的“读书将以穷理,将以致用也”。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要善于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解决生产实践中的各种问题,从而做到学以致用。
“立业”,“立”是“建立、成就”的意思,“业”则意指“职业、事业、业绩、功业”等。
校歌
校歌名为《扬起时代的风帆》,作词人骆雁秋,作曲人郑秋枫。

现任领导
职务 | 姓名 |
学院党委书记 | 林海龙 |
院长 | 胡刚 |
学院党委副书记 | 胡刚、植新培 |
学院党委委员 | 莫锋、许建、李生明、何晖 |
纪委书记 | 莫锋 |
副院长 | 许建、李生明、何晖 |
以上数据统计截止至截止至2023年4月
校友情况
姓名 | 职务/成就 |
徐木娟 |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主管护师、广东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最美护士 |
朱春惠 | 石首市中医院危重症医学科护理组长、2020年2月评为河源市抗疫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优秀校友 |
郑荣辉 | 2016年创办了广州麦苗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广州第三届职业教育金睿奖“最佳合作企业”获奖创业者 |
欧勇华 | 2019年成立广东保盛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任惠州天高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兼广东保盛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
李山山 | 2019年 提拔为金江汽车贸易有限公司、银江汽车贸易有限公司、阳山汽车贸易有限公司、连州汽车贸易有限公司,任四家公司总经理一职 |
陈楚龙 | 2019年5月获得一种水泥陶瓷生产均匀混料装置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2019年12月获得一种使回转窑筒体快速降温的冷却装置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
陈祥国 | 2020年10月,成为51家庭管家副总经理及储备轮值CEO |
学校荣誉
所获荣誉
2005年7月,学院被清远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清远市城市规划局评为“园林式单位”。
2005年12月,学院被中共清远市委、清远市人民政府授予“文明单位”称号。
2007年12月,学院被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评为广东省文明单位。
2007年11月,学院被广东省总工会广东省职工职业道德建设领导小组评为第十届广东省职工道德建设先进单位。
2008年7月,学院被省教育厅、省公安厅、省国家安全厅联合授予“广东省高校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学校”。
2013年5月,学院被清远市委、市政府评为2012年度扶贫开发“规划到人责任到户”工作优秀单位。
2017年8月,学院被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评为广东省文明校园。
学校排名
2022、2021、2020年“创新强校工程”建设考核位列全省高职院校A类26名、14名、19名,在广州日报数据和数字化研究院(GDI智库)《高职高专排行TOP1000榜(2020)》中位列全国高职高专第248名,全省第24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