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地理》是2014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曹培培。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中国旅游地理的:内容简介、前言、目录等介绍

中文名

中国旅游地理

作者

曹培培

出版时间

2014年

出版机构

清华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由上、下两篇组成。上篇总论部分,包括绪论、中国自然旅游资源、中国人文旅游资源和中国旅游交通;下篇为分区部分,主要包括中国旅游地理区划、京津冀旅游区、东北旅游区、黄河中下游旅游区、西北旅游区、长江中下游旅游区、东南旅游区、西南旅游区、青藏旅游区和港澳台旅游区。本书内容注重层次性和完整性,尽量选取最新资料,注重实用性。书中还插入大量图片、经典案例和专栏知识,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形象生动。本书既可以作为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专业的教材,也可以作为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教材或旅游爱好者的参考资料。

前言

中国旅游地理是一门应用性、综合性非常强,涉及很多学科的课程,也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中国旅游地理是旅游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属区域旅游地理学范畴,它侧重研究中国旅游地理环境特征、各类旅游资源类型及分布状况、各旅游区布局等问题。对中国旅游地理的学习和研究,不仅对旅游从业人员专业知识水平与文化素养的提高有帮助,而且有利于旅游地理知识的普及与旅游者欣赏水平的提高。

本教材分上、下两篇,共14章。上篇是总论部分,包括第一章到第四章,分别为绪论、中国自然旅游资源、中国人文旅游资源和中国旅游交通;下篇为分区部分,包括第五章到第十四章,分别为中国旅游地理区划及我国九大一级旅游区,该部分内容以旅游资源为主线,分析和阐述了我国各一级旅游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和旅游资源特征,以及各旅游地区的概况、主要旅游资源(国家5A级旅游景区)及风物特产等。

本教材注重基础、体系完整、关注前沿、体例灵活、便于学习。在知识取舍上,放眼中国乃至世界旅游业,大量采用最新的数据资料和旅游研究成果,使教材紧跟现代旅游发展,开阔学生视野;在体系安排上,每章均设置了学习目标、关键词、案例导入、专栏知识及大量经典案例,最后还包括本章小结、习题及案例分析,力求使学生能够把握重点,达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提高分析和判断能力;在内容表述上,借助大量与内容契合度极高的图片及图表,使内容图文并茂、一目了然,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教材作者均为教学一线教师,有着多年的旅游地理教学经验。具体写作人员包括:曹培培(第一、二、三、四、五章及附录),张红英(第六、八、十、十三章),何调霞(第七、九章),刘蔚(第十一、十二、十四章),本教材由曹培培进行总体设计并最后进行统稿。

本教材的写作和出版凝结了众多人士的支持和帮助,感谢各位参编的通力合作、力求完美,书中凝结了大家的智慧与辛勤劳动!书稿中引用了诸多参考文献和网站上的精美图片,文中未能详细地全部列出出处,在此一并表示感谢!虽然全体写作人员都竭尽全力参与编写,但毕竟水平有限,错误与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各位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提出批评意见,不胜感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旅游地理概述 3

一、旅游地理学的发展 3

二、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4

三、中国旅游地理的研究内容 4

第二节 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 5

一、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点 5

二、旅游资源的开发原则 7

三、旅游资源的保护 8

本章小结 12

习题 12

第二章 中国自然旅游资源 15

第一节 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16

一、自然地理概况 16

二、地貌轮廓的基本特征 18

三、行政区划 21

第二节 山地旅游资源 22

一、山地旅游资源的类型 22

二、我国代表名山 25

第三节 水体旅游资源 30

一、水体资源与旅游 31

二、江河旅游资源 31

三、湖泊旅游资源 33

四、泉水旅游资源 36

五、瀑布旅游资源 37

六、海滨旅游资源 39

第四节 气象旅游资源 40

一、我国气候特征 41

二、气象旅游资源 43

第五节 生物旅游资源 46

一、我国植物旅游资源 46

二、我国动物旅游资源 50

三、我国自然保护区 53

本章小结 54

习题 54

第三章 中国人文旅游资源 57

第一节 万里长城 58

一、长城概况 58

二、修筑历史 59

三、形制体系 61

四、长城旅游 62

第二节 古代建筑 64

一、宫殿建筑——故宫 64

二、礼制建筑——天坛 66

三、亭台楼阁——三楼四亭 67

四、交通桥梁——四大古桥 71

第三节 古代水利工程 74

一、京杭大运河 74

二、都江堰 76

三、灵渠 79

四、坎儿井 81

第四节 古代帝王陵墓 82

一、中国古代墓葬的演变 82

二、帝王陵墓封土形制 83

三、陵园的布局 84

四、著名的帝王陵墓 85

第五节 中国四大宗教景观 91

一、佛教 91

二、道教 97

三、基督教 101

四、伊斯兰教 102

第六节 中国古典园林 104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与发展 104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主要特征 105

三、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 106

四、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景要素 106

五、我国著名的古典园林 108

第七节 我国民俗旅游资源 111

一、传统节日 112

二、民族服饰 115

三、特色民居 116

四、烹饪技艺 119

本章小结 122

习题 123

第四章 中国旅游交通 127

第一节 中国旅游交通概述 128

一、旅游交通概念 128

二、旅游交通的作用 129

三、主要的旅游交通运输方式 130

第二节 旅游线路设计 134

一、旅游线路的概念 134

二、旅游线路的设计原则 134

本章小结 136

习题 137

第五章 中国旅游地理区划 139

第一节 旅游地理区划 140

一、旅游地理区划的意义 140

二、旅游地理区划的原则 141

第二节 中国旅游地理区划 142

本章小结 143

习题 143

第六章 京津冀旅游区 145

第一节 地理环境概况及旅游资源特征 146

一、自然地理环境 146

二、人文地理环境 148

三、旅游资源特征 149

第二节 北京市 149

一、概况 149

二、国家5A级旅游景区 151

三、风物特产 153

第三节 天津市 154

一、概况 154

二、国家5A级旅游景区 155

三、风物特产 156

第四节 河北省 157

一、概况 157

二、国家5A级旅游景区 157

三、风物特产 159

本章小结 160

习题 160

第七章 东北旅游区 163

第一节 地理环境概况及旅游

资源特征 164

一、自然地理环境 164

二、人文地理环境 166

三、旅游资源特征 166

第二节 黑龙江省 167

一、概况 167

二、国家5A级旅游景区 168

三、风物特产 170

第三节 吉林省 171

一、概况 171

二、国家5A级旅游景区 172

三、风物特产 173

第四节 辽宁省 174

一、概况 174

二、国家5A级旅游景区 175

三、风物特产 176

本章小结 177

习题 177

第八章 黄河中下游旅游区 181

第一节 地理环境概况及旅游资源特征 182

一、自然地理环境 182

二、人文地理环境 184

三、旅游资源特征 185

第二节 陕西省 186

一、概况 186

二、国家5A级旅游景区 187

三、风物特产 188

第三节 山西省 190

一、概况 190

二、国家5A级旅游景区 190

三、风物特产 192

第四节 河南省 193

一、概况 193

二、国家5A级旅游景区 194

三、风物特产 195

第五节 山东省 196

一、概况 196

二、国家5A级旅游景区 197

三、风物特产 198

本章小结 199

习题 200

第九章 西北旅游区 203

第一节 地理环境概况及旅游资源特征 204

一、自然地理环境 204

二、人文地理环境 205

三、旅游资源特征 206

第二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08

一、概况 208

二、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9

三、风物特产 211

第三节 甘肃省 212

一、概况 212

二、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13

三、风物特产 214

第四节 宁夏回族自治区 216

一、概况 216

二、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17

三、风物特产 218

第五节 内蒙古自治区 219

一、概况 219

二、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21

三、风物特产 222

本章小结 223

习题 223

第十章 长江中下游旅游区 227

第一节 地理环境概况及旅游资源特征 228

一、自然地理环境 229

二、人文地理环境 230

三、旅游资源特征 231

第二节 上海市 232

一、概况 232

二、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33

三、风物特产 235

第三节 江苏省 236

一、概况 236

二、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36

三、风物特产 238

第四节 浙江省 240

一、概况 240

二、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40

三、风物特产 242

第五节 安徽省 243

一、概况 243

二、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44

三、风物特产 245

第六节 江西省 247

一、概况 247

二、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47

三、风物特产 249

第七节 湖南省 250

一、概况 250

二、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50

三、风物特产 252

第八节 湖北省 253

一、概况 253

二、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54

三、风物特产 255

本章小结 256

习题 256

第十一章 东南旅游区 259

第一节 地理环境概况及旅游资源特征 260

一、自然地理环境 261

二、人文地理环境 262

三、旅游资源特征 263

第二节 福建省 263

一、概况 263

二、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64

三、风物特产 265

第三节 广东省 267

一、概况 267

二、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68

三、风物特产 270

第四节 海南省 272

一、概况 272

二、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72

三、风物特产 273

本章小结 274

习题 275

第十二章 西南旅游区 277

第一节 地理环境概况及旅游资源特征 278

一、自然地理环境 279

二、人文地理环境 280

三、旅游资源特征 280

第二节 广西壮族自治区 281

一、概况 281

二、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82

三、风物特产 284

第三节 云南省 285

一、概况 285

二、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86

三、风物特产 288

第四节 贵州省 289

一、概况 289

二、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90

三、风物特产 290

第五节 四川省 291

一、概况 291

二、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92

三、风物特产 294

第六节 重庆市 294

一、概况 294

二、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95

三、风物特产 297

本章小结 297

习题 298

第十三章 青藏旅游区 301

第一节 地理环境概况及旅游资源特征 302

一、自然地理环境 302

二、人文地理环境 303

三、旅游资源特征 305

第二节 西藏自治区 306

一、概况 306

二、国家5A级旅游景区 307

三、风物特产 307

第三节 青海省 309

一、概况 309

二、国家5A级旅游景区 309

三、风物特产 311

本章小结 312

习题 312

第十四章 港澳台旅游区 315

第一节 地理环境概况及旅游资源特征 316

一、自然地理环境 317

二、人文地理环境 318

三、旅游资源特征 319

第二节 香港特别行政区 320

一、概况 320

二、主要旅游资源 320

三、风物特产 321

第三节 澳门特别行政区 322

一、概况 322

二、主要旅游资源 323

三、风物特产 324

第四节 台湾省 324

一、概况 324

二、主要旅游资源景区 325

三、风物特产 326

本章小结 327

习题 327

附录一 国家5A级旅游景区 329

附录二 中国的世界遗产 332

主要参考资料 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