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重庆医科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1956年重庆医学院,由上海第一医学院(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分迁来渝组建。1981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成为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5年,学校更名为重庆医科大学。
截至2023年5月,重庆医科大学有袁家岗校区、缙云校区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650亩;设有22个学院,包括36个本科专业。学校有专任教师3200余人,全日制在校学生27681人。学校有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历史沿革
前身溯源
重庆医科大学的前身是重庆医学院。

1955年初,遵照中央政治局关于沿海工厂学校内迁的指示,高教部3月30日向中央上报了《关于沿海城市高等学校一九五五年基本建设任务处理方案的报告》,提出将交通大学迁西安,上海第一医学院迁重庆。同年4月,在高教部、卫生部的指示下,上海第一医学院成立了重庆医学院筹建委员会。
1955年10月,高教部党组、卫生部党组提出了《关于抽调上海第一医学院部分力量在重庆建立重庆医学院的方案》上报中央;11月5日,中央发出《复关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在重庆建院或迁院问题》的加急电,同意“抽调上海第一医学院部分力量在重庆建院”的方案,“分迁”方案正式确立。
1956年9月1日,重庆医学院正式开始上课,首届学生434人;同年10月,“庆祝重庆医学院成立暨首届开学典礼大会”隆重召开,标志着重庆医学院正式成立。
1981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成为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重庆医科大学时期
1985年,重庆医学院更名为重庆医科大学。1998年,入选第一批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2008年,教育部、重庆市发布《部市战略合作协议》,确定重庆医科大学为重点建设大学。
2012年11月,经教育部、卫生部批准,重庆医科大学获批为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同年,学校获批为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
2013年,重庆医科大学成为教育部批准的首批来华留学生教育示范基地。
2015年,重庆市人民政府、国家卫生计生委、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共建重庆医科大学的意见》,标志着学校获批为国家卫生计生委、教育部和省级政府首批共建的地方医科大学,正式进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
2020年5月,重庆医科大学参与发起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同年10月,学校又加入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外语联盟。

学校规模
院系设置
截至2023年5月,重庆医科大学设有22个学院,包括36个本科专业。
学院 | 专业 |
基础医学院 | 基础医学、法医学、生物信息学、医学实验技术 |
检验医学院 | 医学检验技术、临床医学(检验医师培养试验班) |
公共卫生学院 | 预防医学、卫生检验与检疫、食品卫生与营养学、公共事业管理、应用统计学 |
药学院 | 临床药学、药学、药物制剂 |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 生物医学工程 |
中医药学院 | 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药学、中药制药 |
外国语学院 | 英语 |
医学信息学院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学信息工程、智能医学工程 |
护理学院 | 护理学 |
国际医学院 | 临床医学(中外合作办学) |
第一临床学院 | 临床医学(含“5+3”一体化)、麻醉学、精神医学、医学影像技术、听力与言语康复学 |
第二临床学院 | 临床医学(含“5+3”一体化)、医学影像学、康复治疗学 |
第五临床学院 | 眼视光医学、临床医学(免费医学定向) |
儿科学院 | 临床医学(“5+3”一体化,硕士段培养方向儿科学)、儿科学 |
口腔医学院 | 口腔医学、口腔医学技术 |
康复医学院 | - |
第三临床学院 | - |
第四临床学院 | - |
体育医学学院 | - |
继续教育学院 | - |
国际教育学院 | -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
附属医院
截至2023年5月,重庆医科大学有15所附属医院。
附属医院名称 | 等级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三级甲等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三级甲等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三级甲等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 三级甲等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 | 三级甲等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学院 | 三级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康复医院 | 三级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三级甲等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 | 三级甲等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中医院 | 三级甲等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璧山医院 | 三级甲等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巴南医院 | 三级甲等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足医院 | 三级甲等 |
重庆医科大学北碚附属医院 | 三级甲等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铜梁人民医院 | 二级甲等 |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5月,重庆医科大学有专任教师32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2000余人,博士生导师323人,硕士生导师1967人。学校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外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教育部骨干教师、海外高层次人才、长江、杰青等国家级人才57人次,省部级各类人才990人次。学校有多名教师为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重庆英才创新领军人才、重庆市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等。
中国工程院院士 | 周宏灏 |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 宋方洲、丁世家、涂小林、李启富、邓忠良、赵晓东、蒋莉、魏光辉等 |
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 | 陈娟、肖飞等 |
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 宋方洲、魏光辉、涂小林等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 练雪梅、贺桂琼、郭风劲等 |
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 | 陈娟等 |
国家教育部骨干教师 | 王亚平、宋方洲等 |
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 | 李昱、周新雨、任吉华等 |
重庆英才创新领军人才 | 陈娟、丁世家、魏光辉等 |
重庆市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 邵世鹏、赵征寰、金艾顺等 |
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 | 于超、王应雄、王亚平、金艾顺、叶彬、宋方洲、丁世家、魏光辉等 |
重庆市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 | 丁裕斌、练雪梅、卜友泉、杨美、李昱等 |
学科建设
截至2023年5月,重庆医科大学有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国家重点学科,9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1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4个重庆市一流学科,16个重庆市“十四五”市级重点学科。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 生物医学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学、生物学 |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 马克思主义理论、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医学技术、护理学、公共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 |
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 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 |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 应用统计、应用心理、翻译、电子信息、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药学、护理、公共卫生、中药学 |
国家重点学科 | 内科学、神经病学、临床检验诊断学、儿科学 |
ESI全球前1%学科 | 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免疫学、分子生物与遗传学、化学、材料学、社会科学 |
ESI全球前1‰学科 | 临床医学 |
重庆市一流学科 | 临床医学、药学、基础医学、生物医学工程 |
重庆市“十四五”市级重点学科 | 马克思主义理论、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技术、公共管理、应用心理、应用统计、电子信息 |
教学情况
截至2023年5月,重庆医科大学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9个,重庆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8个。4个专业首批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学校拥有1个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7门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生物医学工程、临床医学、儿科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药学、医学检验技术、护理学、基础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临床药学、法医学、应用统计学、精神医学、中药学、医学实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口腔医学技术 |
重庆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生物医学工程、临床医学、儿科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药学、医学检验技术、护理学、基础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临床药学、法医学、应用统计学、精神医学、中药学、医学实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口腔医学技术、中医学、公共事业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康复治疗学、药物制剂、智能医学工程、卫生检验与检疫、英语、医学信息工程 |
教育部认证专业 | 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中医学 |
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口腔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
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 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
合作交流
截至2023年5月,重庆医科大学与欧洲、亚洲、北美洲、大洋洲的23个国家和地区的52所教育或医疗卫生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包括英国莱斯特大学、美国达特茅斯学院、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等国际高校;与英国莱斯特大学联合办有临床医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同时,与复旦大学、西南大学等“双一流”建设高校开展长学制医学生的联合培养。
学术研究
学术资源
图书馆
截至2023年5月,重庆医科大学图书馆总建筑面积约3.4万平方米,共有阅览座位4680座;其中,袁家岗校区图书馆面积1.3万平米;缙云校区图书馆面积约2.1万平米。图书馆有馆藏纸质图书资源221.7万册、电子图书499.8万册;建成了以临床医学资源为主的数字图书馆,订购有Nature、Elseiver、Springer、SCIE、Ebsco、Clinicalkey、Acland Anatomy、Cochrane Library、LWW Health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超星、牛津医学在线等80个数据库;有馆藏书目数据库和领望随书光盘云系统。


学术期刊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是重庆医科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医学期刊,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扩展期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武汉大学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科技统计源核心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世界卫生组织全球卫生图书馆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LRM)等国际检索系统收录。该刊主要登载广大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者在医药科研领域中所取得的新理论、新成果、新经验、新技术、新方法。常设栏目有: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系统评价、综述等,并不定期设立专家述评、脂质代谢与器官损害、肿瘤诊断技术与基因治疗、技术前沿、骨外科、围产医学、临床护理等专题栏目。
2022年《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技术)》的数据显示,《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21年复合因子为0.825,在215种医药卫生综合类期刊中排名第85,复合总被引频次2261次;期刊综合影响因子为0.66;期刊影响力指数CI值为335.588,位居Q2区。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创刊于2002年,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医学教育专业期刊。该刊被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目录、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等数据库收录。该刊主要设置栏目有教育前瞻、研究生教育、精品课程建设、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科医师培训、教学改革、临床教学、现代教育技术、医学与哲学、医事法学、医学与社会、临床决策论坛、调查研究等。
2022年《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的数据显示,《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21年复合因子为0.603,在289种教育类期刊中排名第157,复合总被引频次1319次;期刊综合影响因子为0.568;期刊影响力指数CI值为109.959,位居Q2区。
《Genes & Diseases》
《Genes & Diseases》为国际英文学术季刊,由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终身教授河通川担任主编。每期以纸质版与在线两种形式出版,全文发布于Science Direct,开放获取。文章类型包括原创性论文、综述、新闻、评论、科研观察等。海外出版代理商为Elsevier。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5月,重庆医科大学有国家级、省部级研究平台70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国家级平台7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及国家卫生健康委重点实验室等国家部委级平台6个;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市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智库、科普基地等省级平台57个。
国家重点实验室 | 超声医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
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超声医疗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 附属儿童医院“儿童发育重大疾病”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感染性疾病分子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临床检验诊断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 生殖与发育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
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 微无创医学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
国家卫生健康委重点实验室 | 国家卫生健康委功能性脑疾病诊治重点实验室 |
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 脂糖代谢性疾病重庆市重点实验室、眼科学重庆市市级重点实验室、认知发育与学习记忆障碍转化医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妇产科学重庆市医学重点实验室、肝胆外科学重庆市医学重点实验室、传染病寄生虫病重庆市医学重点实验室等 |
重庆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重庆市刑事侦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市干细胞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市药物工程研究中心、重庆市药效评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市啮齿类实验动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重庆市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 重庆市耳鼻咽喉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重庆市病理诊断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重庆市急危重症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重庆市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重庆市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 |
科研成果
截至2023年5月,自“十三五”以来,重庆医科大学累计新增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各级部门及横向项目4500余项;牵头承担了传染病防治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重大或重点项目。发表SCI收录论文10000余篇;多项成果在《柳叶刀》《自然·医学》《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等国际期刊发表。获得国家科技奖励、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50余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2项。新冠疫情发生后,学校研制出化学发光法新冠病毒抗体检测产品、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新冠中和抗体鼻喷剂。抗抑郁和中风药物相关技术、肿瘤免疫治疗等科技成果高质量完成转化。
项目类别 | 项目名称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Behcet病α-干扰素信号通路功能缺陷、免疫功能紊乱的成因及机制研究、双频超声靶向高血压治疗仪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项目 | 智能化肺癌术后院外管理“监测-预警-干预”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抑制水溶性环氧化物水解酶减轻高糖饮食所致肠损伤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三种妇科常见疾病超声治疗技术的研发及临床推广应用、癫痫发病机制及防治的系列研究、脑出血后脑损伤机制的研究与临床治疗新策略的应用 |
教育部科技进步奖 | 慢性乙型肝炎发生、发展的免疫学机制及治疗新策略研究、维生素A及相关因素对儿童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和干预研究、胸腰椎爆裂骨折脊髓损伤前路减压和稳定重建技术的应用、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
中华医学科技奖 |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微创治疗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儿童生殖发育缺陷与功能损害的机制及其防治、癫痫防治新技术开发及相关研究、抑郁症相关分子基础研究 |
校园文化
校徽

重庆医科大学校徽将代表医学的权杖、蛇及代表希望的橄榄枝融合,既突出了校徽的基本识别形态,又表达出医学内涵。外圈书写中英文校名,其中上半部分为中文校名,“重庆医科大学”六字系1996年建校40周年之际乔石同志题写;下半部分为“重庆医科大学”的英文校名;“1956”四字,表示学校创办年份。
校旗

重庆医科大学校旗为白色长方形旗帜,中央印有学校校徽和中英文校名。
校训
重庆医科大学的校训是严谨、求实、勤奋、进取。
现任领导
职务 | 姓名 |
党委书记 | 覃正杰 |
校长 | 黄爱龙 |
党委副书记 | 冯跃林、邓世雄 |
副校长 | 魏光辉、邓世雄、杨竹、田杰、杨燕滨、袁军 |
党委常委 | 魏光辉、田杰、杨燕滨、余彦学、袁军 |
纪委书记 | 余彦学 |
以上参考资料(截至2023年5月)
校区情况
截至2023年5月,重庆医科大学建有袁家岗校区、缙云校区两个校区。
袁家岗校区
重庆医科大学袁家岗校区地址是重庆市渝中区医学院路1号,占地面积为385亩。该校区所设学院包括基础医学院、检验医学院、药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中医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外国语学院等学院。


缙云校区
重庆医科大学缙云校区地址是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中路61号,占地面积为2200亩。该校区所设学院包括公共卫生学院、期刊社等学院机构。


杰出校友
姓名 | 职务/成就 |
邵智 | 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重庆市儿童孤独症康复治疗中心主任、首席专家;重庆市儿童孤独症康复治疗中心创始人 |
刘冰熔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病院院长 |
严律南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医师奖”获得者,“华西终身教授”,享受国务院津贴 |
黄彬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副主任、广东省支援上海核酸检测队领队 |
杨正林 | 四川省人民医院院长,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
周维康 | 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医院(重庆市人民医院)副院长 |
以上参考资料截至2023年5月
所获荣誉
2017年12月,学校在重庆市第五届“大艺展”中获优秀组织奖。
2021年3月,学校在重庆市2020年本科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获得优秀组织奖。
2021年11月,重庆医科大学获“重庆市绿色学校建设示范学校”称号。
2023年3月,重庆医科大学获得重庆市“来华留学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2023年5月,重庆医科大学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称号。